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第二節 第4課時 硝酸 酸雨及防治(共83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第二節 第4課時 硝酸 酸雨及防治(共83張PPT)

資源簡介

(共83張PPT)
第4課時 硝酸 酸雨及防治
第五章 第二節 
1.掌握硝酸的性質及應用。
2.知道酸雨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3.掌握硝酸與金屬、非金屬反應的特點。
核心素養
發展目標
一、硝酸的性質及工業制法
二、酸雨及防治
課時對點練
內容索引
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
硝酸的性質及工業制法

1.硝酸的性質
硝酸是__色、易____、有______氣味的液體,硝酸具有如下化學性質:
(1)不穩定性
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易分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長期存放的濃硝酸呈黃色是因為其分解生成的____溶于硝酸中,實驗室常將濃硝酸保存在_____試劑瓶中,并放置在_____處。

揮發
刺激性
+2H2O
NO2
棕色
陰涼
(2)酸性
硝酸是強酸,具有酸的通性。
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硝酸和氫氧化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_。
②硝酸和氧化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硝酸和碳酸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H-===H2O
2H++Na2O===2Na++H2O
2H++CaCO3===Ca2++CO2↑+H2O
【思考1】 若把硝酸滴加到石蕊溶液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硝酸顯酸性使石蕊溶液變紅,因強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又使其褪色。
(3)強氧化性
①硝酸具有很強的氧化性,濃度不同,與金屬反應的產物也不同。
實驗裝置 兩只具支試管中分別加入濃硝酸和稀硝酸 實驗現象 濃HNO3:銅絲變細,產生大量_____色氣體,溶液逐漸變___ 稀HNO3:銅絲變細,開始產生少量_____氣體,反應逐漸加快,氣體在試管上部變為_____色,溶液逐漸變藍
紅棕

無色
紅棕
實驗探究:濃HNO3和稀HNO3與銅的反應
化學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 濃HNO3與金屬銅反應生成____,稀HNO3與金屬銅反應生成____,濃HNO3的氧化性更___ Cu+4HNO3(濃)===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3Cu(NO3)2 +2NO↑+4H2O
NO2
NO

【思考2】 (1)一定量的金屬銅放入濃硝酸后,金屬銅有剩余,推測產生的氣體成分可能有哪些?再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金屬銅還會繼續溶解嗎?
提示 產生的氣體可能是NO2和NO的混合氣體。向有金屬銅剩余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稀硫酸提供氫離子,與溶液中的 會繼續與銅反應。
提示 硝酸與變價金屬(如Fe)反應,根據金屬量的多少分別得到高價、低價或兩種價態共存的混合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少量)+4HNO3(稀)===Fe(NO3)3+NO↑+2H2O;3Fe(過量)+8HNO3(稀)=== 3Fe(NO3)2+2NO↑+4H2O。
(2)鐵在常溫下可以和稀硝酸反應,預測鐵與稀硝酸反應的產物,試寫出化學方程式。
②鈍化
常溫下,鐵、鋁的表面被________或________氧化,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與內層金屬的進一步反應。所以常溫下可以用鐵或鋁制容器來盛裝________或________。當_____時,鐵、鋁會與濃HNO3或濃H2SO4發生反應。
③濃HNO3與非金屬(碳)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濃HNO3
濃H2SO4
濃HNO3
濃H2SO4
加熱
2.硝酸的工業制法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農藥、染料等,工業制硝酸的原理如圖:
序號 反應物中含氮物質的類別、氮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 化學方程式 含氮物質發生反應的類型(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單質,0→-3
還原反應
氫化物,-3→+2
6H2O
氧化反應
高溫、高壓
催化劑
N2+3H2      2NH3
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氧化物,+2→+4
2NO+O2===2NO2
氧化反應
氧化物,+4→+5、
+2
3NO2+H2O===2HNO3
+NO
氧化反應、還原
反應
應用體驗
1.判斷正誤
(1)硝酸可與Na2SO3反應生成SO2
(2)稀硝酸可溶解Fe(OH)2生成Fe(NO3)2和水
(3)碳、銅與濃硝酸反應時,濃硝酸只表現強氧化性
(4)在常溫下Fe和Al在濃硫酸和濃硝酸中發生鈍化,說明常溫下濃硫酸和濃硝酸與Fe和Al不反應
(5)王水是濃硝酸和濃鹽酸體積比為1∶3的混合物,其氧化性比濃硝酸強
×
×
×

×
應用體驗
2.下列事實與硝酸性質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打開濃硝酸的試劑瓶,瓶口有白霧——揮發性
B.用棕色試劑瓶保存濃硝酸——不穩定性
C.稀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酸性
D.稀硝酸使黑色氧化銅固體溶解——強氧化性

濃硝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HNO3(g)溶于水蒸氣中產生白霧,A正確;
HNO3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實驗室常用棕色試劑瓶保存濃硝酸,并置于陰涼處,B正確;
稀硝酸中含有H+,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體現其酸性,C正確;
稀硝酸與CuO反應生成Cu(NO3)2和H2O,體現了稀硝酸的酸性,D錯誤。
硝酸的氧化性
(1)硝酸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硝酸濃度不同,其還原產物不同,一般情況下,濃硝酸被還原為NO2,稀硝酸被還原為NO。
(2)硝酸能與大多數金屬(金、鉑等除外)反應,將金屬氧化為高價態金屬的硝酸鹽。將濃硝酸與濃鹽酸以1∶3的體積比混合,所得混合物稱為王水,它能溶解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屬,如Pt、Au等。但在常溫下,濃硝酸能使鐵、鋁鈍化。
歸納總結
(3)熱的濃硝酸可將非金屬單質(碳、硫、磷等)氧化為最高價氧化物或最高價含氧酸。
(4)硝酸的強氧化性還表現在可以氧化具有還原性的化合物或離子,如SO2、FeO、Fe2+、Br-、I-、S2-、 等均能被硝酸氧化。
歸納總結
返回
酸雨及防治

1.酸雨
(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來源
SO2:____、_____和某些_________的燃燒或冶煉;
NOx:機動車發動機中,N2與O2反應生成NOx。
(2)酸雨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們在大氣中發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CO2,其pH約為5.6,而酸雨的pH
_______。

石油
金屬礦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小于5.6
2.酸雨的危害與防治
(1)危害:酸雨能直接_____農作物,_____森林和草原,使土壤、湖泊_____,加速建筑物、橋梁、工業設備、運輸工具和電纜的腐蝕。
(2)防治
①消除_______,改變能源結構,開發利用清潔能源。
②對_________的排放加以控制,對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采取吸收、回收處理等措施。
損傷
破壞
酸化
污染源
酸性物質
應用體驗
1.判斷正誤
(1)空氣中的SO2溶于水最終形成酸雨
(2)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廠和化肥廠的廢氣都含有氮氧化物
(3)安裝煤炭燃燒過程的固硫裝置主要是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4)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的CO2,從而使雨水的pH<5.6
×

×

應用體驗
2.(1)現有雨水樣品1份,每隔一段時間測定該雨水樣品的pH,所得數據如下
測試時間/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3 4.56 4.55 4.55
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雨水樣品的pH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H2SO4
SO2+H2O H2SO3、2H2SO3+O2
酸雨放置時pH變小,其原因是雨水中的H2SO3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所致: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測試時間/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3 4.56 4.55 4.55
應用體驗
測試時間/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3 4.56 4.55 4.55
②如果將剛取樣的上述雨水與自來水相混合,pH將變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Cl2+2H2O+SO2===H2SO4+2HCl(或H2SO3+HClO===H2SO4+HCl)

雨水與自來水混合,應考慮SO2與Cl2或H2SO3與HClO的反應:SO2+2H2O+Cl2===H2SO4+2HCl或H2SO3+HClO===H2SO4+HCl。因此雨水與自來水混合后溶液pH將變小。
測試時間/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3 4.56 4.55 4.55
應用體驗
(2)下列可以減少酸雨產生的途徑是___ (填字母)。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廠煙囪造高 ③燃料脫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開發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C
減少酸雨的產生需減少SO2的排放,將煤轉化為清潔能源(如煤的氣化和液化),燃料脫硫、固硫,開發不含硫的新能源(如氫能、核能等),都是有力措施,因此①③⑤正確。
SO2、NOx的消除方法
(1)SO2的消除方法
①鈣基固硫法:將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燃燒,S轉化為CaSO4。
反應原理:CaO+SO2 CaSO3、2CaSO3+O2===2CaSO4。
總反應:2CaO+2SO2+O2 2CaSO4。
②氨水脫硫法:將SO2通過氨水并被氧化生成氮肥(NH4)2SO4。
反應原理:2NH3·H2O+SO2===(NH4)2SO3+H2O、2(NH4)2SO3+O2===2(NH4)2SO4。
③堿液吸收法:SO2+2NaOH===Na2SO3+H2O。
知識拓展
(2)NOx的消除
①堿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氣體能被足量燒堿溶液完全吸收的條件是n(NO2)≥n(NO)。
知識拓展
②催化轉化法
返回
知識拓展
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
1
2
3
1.(2023·威海高一期末)下列有關硝酸化學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硝酸能與Na2SO3反應,但不生成SO2
B.硝酸的氧化性很強,能氧化所有金屬
C.可用鋁或鐵制容器盛裝稀硝酸
D.濃硝酸因易揮發出HNO3而呈黃色
隨堂演練

1
2
3
隨堂演練
硝酸與Na2S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Na2SO3被氧化生成Na2SO4,不會生成SO2,A正確;
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大部分金屬,Au、Pt等除外,B錯誤;
常溫下,Fe、Al均能與稀硝酸反應,不能用鋁或鐵制容器盛裝稀硝酸,C錯誤;
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易分解,生成的NO2溶于其中而使濃硝酸呈黃色,D錯誤。
2.(2023·邯鄲高一月考)酸雨是對pH小于5.6的降水的統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空氣中的SO2溶于水,最終形成酸雨
B.工業廢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汽車排放的尾氣、硝酸廠和化肥廠的廢氣都含有能形成酸雨的氮氧化物
D.為了減少酸雨的形成,必須減少SO2的排放量,可對燃料進行脫硫處理
隨堂演練
1
2
3

1
2
3
隨堂演練
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能被氧化為硫酸,從而形成酸雨,A項正確;
工業廢水任意排放會造成水污染,與酸雨的形成無必然關系,B項錯誤。
3.某校課外活動小組為了探究銅與稀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是NO,設計了如圖實驗,實驗過程中同時用石灰水吸收產生的氮氧化物獲得應用廣泛的Ca(NO2)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隨堂演練
1
2
3
H2O)
(1)實驗之前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
隨堂演練
1
2
3
NO容易被氧氣氧化為NO2,所以需要在反應前通入氮氣趕走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
隨堂演練
1
2
3
(2)在(1)操作后將裝置A中銅絲插入稀硝酸,溶液顯藍色,有無色氣體生成,該反應中表現氧化性的硝酸與參與反應的硝酸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
1∶4
隨堂演練
1
2
3
銅和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4H2O,若有8 mol硝酸參加反應,表現氧化性的硝酸即生成NO的硝酸為2 mol,所以表現氧化性的硝酸與參與反應的硝酸物質的量之比為1∶4。
隨堂演練
1
2
3
(3)裝置B中用注射器壓入空氣之后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燒瓶E中氣體變為紅棕色
生成的無色氣體NO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的NO2:2NO+O2===2NO2。
隨堂演練
1
2
3
(4)D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處理尾氣NO2、NO;防止倒吸
D裝置不但可以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球形干燥管還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返回
課時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題組一 硝酸的性質
1.下列有關硝酸的性質及用途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純凈的硝酸是一種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的黃色液體
B.硝酸不穩定,見光或受熱易分解
C.硝酸必須密封保存在無色細口瓶中,并置于陰涼處
D.硝酸可用于制備炸藥、染料及石膏等產品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純凈的硝酸是無色液體,A項錯誤;
硝酸應該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C項錯誤;
石膏是硫酸鹽,不能由硝酸制備,D項錯誤。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2.(2023·南通高一月考)下列反應既表現硝酸的酸性,又表現硝酸的氧化性的是
A.CuO+2HNO3===Cu(NO3)2+H2O
B.FeO+4HNO3(濃)===Fe(NO3)3+2H2O+NO2↑
C.C+4HNO3(濃) CO2↑+2H2O+4NO2↑
D.NH3+HNO3===NH4NO3

14
3.以下關于銅與濃硝酸、稀硝酸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1 mol濃硝酸被還原轉移2 mol電子
B.銅與濃硝酸反應比與稀硝酸反應劇烈
C.銅與濃、稀硝酸反應都不需要加熱
D.生成等量的硝酸銅,消耗濃硝酸的量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1 mol濃HNO3被還原生成1 mol NO2,轉移1 mol電子,A項錯誤;
濃硝酸的氧化性強于稀硝酸,Cu與濃HNO3反應比與稀HNO3反應劇烈,B項正確;
濃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2,稀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判斷生成等量的Cu(NO3)2,消耗濃HNO3的量多,D項正確。
14
4.(2023·洛陽高一期末)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酸性條件下, 具有強氧化性,能將Fe2+氧化為Fe3+,A項錯誤;
H+和 反應生成CO2和H2O,B項錯誤;
和OH-反應生成NH3·H2O,C項錯誤;
四種離子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項正確。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5.為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產物中氣體為NO,設計如圖實驗(實驗過程中分液漏斗頂部玻璃塞上的凹槽與漏斗口頸上的小孔相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關閉活塞,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處
B.在裝置左側稍加熱可以加快稀硝酸與銅的反應速率
C.通過關閉或開啟活塞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
D.反應開始后,膠塞下方有無色氣體生成,但不能證明該氣體為NO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關閉活塞,將無法加液體到液面a處,A錯誤;
關閉活塞,生成的NO把稀硝酸壓向右邊,使銅絲與稀硝酸分離,C正確;
想證明該氣體為NO,必須使NO與O2接觸,生成紅棕色的NO2,D正確。
14
題組二 酸雨及其防治
6.在碳、氮、硫的氧化物中,許多是工業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當它們分散到空氣中時,會帶來很多環境問題。下列有關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氫能等新能源將有利于減少這些元素的氧
化物的產生
B.這些元素的氧化物使雨水的pH<7,我們把pH<7的雨水稱之為酸雨
C.氮與硫的氧化物還能引發呼吸道疾病,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D.“溫室效應”與二氧化碳的排放有著直接的關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其pH約為5.6,pH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
14
7.下列環境問題與產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①“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
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
③“溫室效應”主要是由空氣中CO2濃度增大引起的
④“赤潮”主要是由于水體中N、P等元素含量過高而引起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全部 D.只有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酸雨”主要是由空氣中SO2或NOx的濃度增大引起的。
14
8.下列除去大氣污染物的化學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對點訓練
14
9.(2023·南京高一期末)硝酸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可用于制化肥、農藥、染料等。工業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其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合成塔實現了氮的固定
B.N2轉化為硝酸的過程中,氮元素一直被氧化
C.從吸收塔出來的尾氣不經處理任意排放可能會造成酸雨
D.合成塔和氧化爐中的反應均需要催化劑,目的是加快反應速率,提高
生產效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成塔中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實現了氮的固定,A正確;
N2轉化為NH3的過程中氮元素被
還原,在NO2轉化為硝酸的過程中,氮元素部分被還原為NO,B錯誤;
從吸收塔出來的尾氣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不經處理任意排放可能會造成硝酸型酸雨,C正確;
合成氨反應和氨的催化氧化反應均需要催化劑,目的是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D正確。
14
綜合強化
10.SO2通入足量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但立即又變為棕黃色,這時若滴入BaCl2溶液,會產生白色沉淀。針對上述一系列變化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上述過程,最終被還原的是
B.從上述過程中可以得出氧化性:HNO3>Fe3+>稀H2SO4
C.假設通入的SO2完全反應,則同溫同壓下,SO2和逸出氣體的體積比為
1∶1
D.上述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無色的難溶于水的氣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4
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但立即又變為棕黃色,即三價鐵離子變為亞鐵離子,后又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所以最終被還原的是 ,故A正確;
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說明三價鐵離子的氧化性強于稀硫酸,但在硝酸存在下立即又變為棕黃色,說明硝酸的氧化性強于三價鐵離子,故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4
上述過程相當于發生二氧化硫與硝酸根離子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由3SO2~2 知,二氧化硫和逸出的一氧化氮的體積之比為3∶2,故C錯誤;
硝酸根離子氧化亞鐵離子時生成無色、難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氣體,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4
A.步驟Ⅰ中生成無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是3Cu+2 +8H+===3Cu2++
2NO↑+4H2O
B.步驟 Ⅲ 反應速率比Ⅰ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
C.由實驗可知,NO2可能對該反應具有催化作用
D.當活塞不再移動時,再抽入空氣,銅可以繼續溶解
11.一定溫度下,探究銅與稀HNO3的反應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4
步驟Ⅰ的反應是Cu和稀HNO3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Cu+2 +8H+===3Cu2++2NO↑+4H2O,A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中生成Cu(NO3)2,根據氮原子守恒,c(HNO3)不會增大,B項錯誤;
生成NO2后,反應速率加快,說明NO2可能對該反應具有催化作用,C項正確;
14
再抽入空氣,NO和O2反應生成NO2,NO2和水反應生成HNO3,銅可以與HNO3繼續反應而溶解,D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2.我國“藍天保衛戰”成果顯著,肆虐的霧霾逐漸被遏止。科學家研究發現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霧霾時與大氣中的氨有關,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圖中的物質
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 (寫化學式,下同)。
SO2、SO3、N2O5
酸性氧化物是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符合要求的有SO2、SO3和N2O5。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2)圖中物質溶于水溶液呈堿性的是_____。
(3)寫出工業中SO2轉化為SO3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NH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4)工業上利用氨制備一氧化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NO+6H2O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5)實驗室長期保存濃硝酸,需使用棕色試劑瓶,并放置在陰涼處,其原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4
氨中的氮為-3價,一氧化氮中的氮為+2價,因此二者可以在一定條
件下發生歸中反應得到氮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6)氨與一氧化氮(NO)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對空氣無污染的物質,該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3.甲、乙兩組同學分別對銅、鐵與硝酸的反應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完成對有關問題的解答。
(1)甲組同學采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銅與硝酸的反應。已知儀器A中盛有足量的一定濃度的硝酸,試管B中盛有3.2 g銅。
①請寫出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銅與硝酸的反應中,硝酸所表現出的化
學性質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酸性和強氧化性
14
③儀器C中收集到的氣體主要是____(填化學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NO
若硝酸為稀硝酸,生成的氣體為NO,若硝酸為濃硝酸,則進入儀器C的氣體為NO2,NO2與水反應生成NO,所以儀器C中收集到的氣體主要是NO。
14
④待試管B中的銅反應完全后,如果向B中液體里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可生成沉淀的質量是____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4.9
3.2 g銅的物質的量為 =0.05 mol,向B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
溶液,銅離子完全轉化為氫氧化銅沉淀,根據銅原子守恒可知n[Cu(OH)2]=n(Cu)=0.05 mol,故m[Cu(OH)2]=0.05 mol×98 g·mol-1=4.9 g。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2)乙組同學對鐵與稀硝酸的反應進行探究。他們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進行實驗,若兩種物質恰好反應都無剩余,且HNO3只被還原成NO,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
①反應結束后的溶液中  的物質的量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鐵與稀硝酸的反應可能為Fe+4HNO3===Fe(NO3)3+NO↑+2H2O或3Fe+8HNO3===3Fe(NO3)2+2NO↑+4H2O。
全部生成Fe3+時,溶液中 的物質的量最多,為3a mol,全部生成Fe2+時,溶液中 的物質的量最少,為2a mol,由于溶液中同時含有Fe3+和Fe2+,故2a mol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②若反應結束后的溶液中Fe3+、Fe2+的物質的量之比n(Fe3+)∶n(Fe2+)=
3∶1,則 為___。
由氮原子守恒可知,n(NO)=b mol- mol,根據得失電子守恒有: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4.(2023·長沙高一月考)工業上通過氮氣和氫氣反應合成氨,氨經一系列反應可以得到硝酸。反應如圖1所示:
請回答:
(1)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和消石灰共熱制氨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2)NH3與O2制取NO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加熱和催化劑條件下,NH3與O2反應生成NO和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3)工業制硝酸時尾氣中含有NO、NO2,可用以下方法吸收:
①水吸收法。結合化學用語說明用水吸收NO2的缺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和水反
應生成污染性氣體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②NaOH溶液吸收法吸收NO2,發生的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NaOH+2NO2===NaNO2
+NaNO3+H2O
二氧化氮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鈉、亞硝酸鈉和水。
③用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含量不同的
尾氣,關系如圖2(α表示尾氣中NO2的含量)。
ⅰ.根據圖得知 __(填字母)。
a.NO2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b.NaOH溶液濃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ⅱ.當α小于50%時,加入H2O2能提升氮氧化物的
吸收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綜合強化
14
a
加入H2O2能氧化一氧化氮
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含量越大氮氧化物吸收率越大
返回
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大名县| 克拉玛依市| 襄汾县| 锡林郭勒盟| 扎赉特旗| 娄烦县| 阜阳市| 宣汉县| 十堰市| 南丹县| 都昌县| 阳信县| 民丰县| 广东省| 寻甸| 启东市| 阿勒泰市| 虞城县| 宜都市| 边坝县| 广灵县| 友谊县| 亳州市| 罗山县| 治县。| 东明县| 天峨县| 新密市| 鄢陵县| 黄山市| 涿鹿县| 静宁县| 河源市| 洮南市| 清新县| 灵武市| 潞城市| 广丰县| 鄂州市|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