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單元時空】【考情回放】時間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題型 選擇題 非選擇題 選擇題、非選擇題 選擇題 選擇題分值 2 12 15 2 2小切口 — — 歷史書籍 書目錄 —考查熱度 ★★★★★趨勢分析 本單元的考點是河北中考必考內容,近幾年考查較多,命題素材以圖片和材料為主,考查題型以選擇題為主,兼顧非選擇題。其考查角度有:科技強軍和外交成就 2024年重點關注: (1)通過當今世界的形勢,認識科技強軍、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性 (2)將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外交政策及成就與不同時期的國際、國內形勢相聯系,考查其國際、國內背景及其影響 (3)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10周年);中、印、緬三國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70周年)【回歸教材】知識點1:國防建設成就2022年版課標 認識新中國成立后取得的國防成就及其具有開創性、奠基性意義。陸、海、 空軍 的建設 陸軍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是 ,兵種較少;經過發展,陸軍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武器設備不斷更新海軍 ①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 建立;②1971年,我國自行研制的導彈驅逐艦完成了多次科學試驗和對外出訪任務,后海軍又裝備了我國自己制造的 ;③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 交接入列空軍 ①人民空軍是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空軍剛誕生就面臨 戰爭的考驗;②人民空軍建立早期,飛機主要從 ;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空軍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新的飛躍,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鋼鐵衛士導彈 部隊 的發展 任務 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 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概況 它是中國戰略威懾的 ,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2015年,第二炮兵更名為新時代 強軍之路 背景 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不斷推進表現 ①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 ,即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和中部戰區,構建軍隊聯合作戰體系;②中國人民解放軍調整組建五大軍種,即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 ;③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國防和軍隊的 取得巨大成就【答案】陸軍 華東軍區海軍 核潛艇 “遼寧艦” 抗美援朝 國外購買 核反擊 核心力量 火箭軍五大戰區 戰略支援部隊 現代化建設知識點2: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2022年版課標 了解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認識新中國成立后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其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和平 共處 五項 原則 背景 ①新中國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年里,就同 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③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提出者 周恩來內容 互相尊重主權和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正式 確立 1954年,周恩來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意義 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萬隆 會議 的召開 性質 第一次沒有 參加的亞非會議周恩來 的貢獻 提出 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意義 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答案】獨立自主 蘇聯 領土完整 基本準則 西方殖民主義國家 “求同存異”知識點3:外交事業的發展2022年版課標 了解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背景:①聯合國成立于 年,是由 組成的國際組織。中國是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美國等國家的操縱下,聯合國長期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排斥在外;③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合法席位。標志: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臺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意義: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積極作用。2.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背景:美國政府敵視新中國;雙方敵對的狀態長達20多年。原因:隨著中國 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過程:①1971年7月,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②1972年, 訪華;③中美雙方正式簽署并發表了 ,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兩國正式建交,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 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全方位外交成果:中國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 關系,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 合作,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中國還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 的合作;中國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意義: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答案】1945 主權國家 國際地位 尼克松 《聯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 睦鄰友好 政治經濟聯合國【課標拓展】課標延伸 中國的國防和外交成就說明了什么 ①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和穩定的周邊環境;②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是國防發展和取得輝煌外交成就的堅強基石;③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1.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注意是“恢復”,不是“加入”,因為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在1945年就已經是成員國了。2.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簽署了《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并不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標志。另外,《聯合公報》并不是《建交公報》。考情小專題 歸納總結中國方案面臨的問題 中國方案 取得的成效中印在邊界上存在爭端 提出和平共 處五項原則 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帝國主義國家破壞萬隆會議和與會各國的矛盾、分歧 提出“求同 存異”方針 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中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歷史遺留下來的港澳臺問題 “一國兩制” 成功實現港澳回歸;為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新途徑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威脅當今世界和平與穩定 提出構建人類 命運共同體 有效維護了世界和平與穩定區域發展不協調 “一帶一路” 推動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