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1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第2課時 分散系及其分類人教版高中化學 必修 第一冊物質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堿鹽一、分散系及其分類1.分散系定義: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分散系分散劑分散質被分散的物質容納分散質的物質概念與分類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另一種(或多種)物質2.分散系的分類(1)按照分散質或分散劑的聚集狀態(氣、液、固)來分,有9種類型分散質分散劑氣 態液 態固 態固 態液 態氣 態概念與分類固+氣 煙、灰塵液+氣 云、霧、水氣氣+氣 空氣、混合氣體氣+液 碳酸飲料液+液 牛奶、酒精固+液 糖水、油漆氣+固 泡沫塑料液+固 珍珠、濕紙巾固+固 有色玻璃、合金2.分散系的分類(2)分散劑是液體時,按分散質粒子直徑分類概念與分類分散系膠體溶液濁液懸濁液(固+水)乳濁液(油+水)1nm—100nm<1nm>100nm注:1nm = 10-9m二、膠體1.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0nm之間的分散系實驗 目的 制備Fe(OH)3膠體 制備Fe(OH)3沉淀實驗藥品與儀器 蒸餾水、FeCl3飽和溶液、 燒杯、酒精燈 FeCl3飽和溶液、NaOH溶液、燒杯、膠頭滴管實驗 操作 ①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 ②向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5-6滴 ③煮沸至呈紅褐色 取少量飽和FeCl3溶液于試管中,滴入NaOH溶液實驗 現象2.Fe(OH)3膠體制備燒杯中分散系呈紅褐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4.Fe(OH)3膠體制備注意事項1.藥品是少量的,要用飽和的氯化鐵溶液,不能用自來水;2.實驗過程不能攪拌;3.加熱至溶液呈紅褐色后停止加熱;4.不用“↓”,寫膠體;5.不能用Fe2(SO4)3的飽和溶液替代。3.Fe(OH)3膠體制備的實驗原理用膠頭滴管取少量的CuSO4溶液、Fe(OH)3膠體、Fe(OH)3濁液分別滴于雙層濾紙的3個不同區域中;觀察第二層濾紙滲透的現象;試分析觀察到的現象。實驗探究一 三種分散系的過濾第一層濾紙第二層濾紙實驗探究 二 膠體的滲析半透膜:是一種孔隙比濾紙更小,可以讓小分子或離子通過,大分子不能通過的一類膜的總稱。NaCl和淀粉膠體混合液半透膜裝置蒸餾水信息:淀粉遇碘變藍,這種現象常用于檢驗淀粉溶液。5分鐘后,取少量燒杯中的蒸餾水于試管中,分別加入AgNO3溶液、碘水。滲析應用:膠體凈化、提純,使膠體和溶液分離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外觀微粒直徑能否透過濾紙能否透過半透膜舉例溶液 CuSO4 溶液 Fe(OH)3膠體 Fe(OH)3濁液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1nm1~100nm>100nm三種分散系性質比較能能不能不能能不能膠體本質特征:1nm < d粒子< 100nm1.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膠體外觀不均勻B.膠體微粒直徑在1nm ~100nm之間C.膠粒不能通過濾紙D.膠體是純凈物B練一練2.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膠體與溶液有明顯不同的外觀特征B.膠體不穩定,靜置后易產生沉淀C.將Fe(OH)3膠體進行過濾,所得到的濾液與原來膠體的組成不同D.豆漿的膠體,因為豆漿中的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nmD光束照射時的現象 原因分析CuSO4溶液Fe(OH)3膠體泥水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無光亮通路產生溶液中粒子的直徑很小,散射極其微弱膠體的直徑較大,能使光波發生散射無光亮通路產生溶液中粒子的直徑很大,使光全反射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鐵膠體粒子小,全透射粒子較大,散射粒子很大,全返射5. 膠體的性質① 丁達爾效應—— 一束光通過膠體有一條光亮的“通路”。原因:膠體粒子較大對光有散射作用應用:區分膠體和溶液② 介穩定性(閱讀P28科學視野)5. 膠體的性質(1)膠體的穩定性介于 和 之間,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溶液濁液次要原因:膠體粒子做布朗運動,使它們不容易聚集成較大的顆粒而沉降。(2)主要原因:膠體粒子通過吸附而帶有同種電荷,使它們之間相互排斥阻礙了膠體粒子變大,不易聚集;③ 電泳——膠體粒子在電場作用下定向移動③ 電泳原因:膠粒直徑小→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可吸附溶液中離子→ Fe(OH)3膠粒吸附陽離子而帶正電荷(選擇性吸附)→向陰極移動→陰極區顏色逐漸變深警示:是膠體粒子帶電,整個膠體體系是不帶電的5. 膠體的性質把氫氧化鐵膠體注入U形管中,插入兩個碳棒,接通直流電源。(1)一段時間后,與電源負極相連接的碳棒附近的現象是 ,這說明氫氧化鐵膠體粒子帶 電荷。(2)電泳現象是膠體粒子(帶有電荷)在 作用下發生 移動。顏色變深正電場定向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屬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屬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鹽(土壤和水泥)帶負電荷膠粒:帶正電荷膠粒:不帶電荷膠粒:淀粉膠粒、蛋白質膠粒把少量氫氧化鐵膠體置于試管中,向試管中逐滴滴入稀鹽酸。(1)開始觀察到的現象是 ,其原因是 。(2)最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有紅褐色沉淀生成電解質鹽酸中和氫氧化鐵粒子所帶的電荷使其聚集得到氫氧化鐵沉淀紅褐色沉淀溶解Fe(OH)3+3HCl===FeCl3+3H2O 方法一:加熱方法二:加電解質溶液方法三:加帶相反電荷膠粒的膠體淀粉溶液加熱后凝聚成了漿糊凝膠雞血先在水里加點鹽明礬凈水5. 膠體的性質1.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與粒子直徑的大小無直接關系的是( ) C練一練2.關于膠體和溶液的區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溶液呈電中性,膠體帶有電荷B.溶液中溶質微粒不能通過半透膜,膠體中分散質 微粒能通過半透膜C.溶液中通過一束光線沒有特殊現象,膠體中通過一束光線會出現光亮的通路D.溶液穩定,放置后不會生成沉淀,膠體不穩定,放置后會生成沉淀C練一練3.簡述如何鑒別雞蛋清和某溶液,如何除去雞蛋清中的氯離子和鈉離子丁達爾現象滲析實驗4.在陶瓷工業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Fe2O3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解決方法之一是把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攪拌,使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間,然后插入兩根電極,接通直流電源。這時陽極聚積陰極聚積 理由是帶負電荷的膠粒(粒子陶土)帶正電荷的膠粒(Fe2O3)含有雜質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膠體,利用電泳將陶土和雜質分離除雜練一練5.下列事實:①用鹽鹵點豆腐 ②水泥的硬化 ③用明礬凈水 ④河海交匯處可沉積沙洲 ⑤制肥皂時在高級脂肪酸鈉、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鹽,析出肥皂 ⑥鋼筆使用兩種不同顏色的藍墨水,易出現堵塞 ⑦血液透析。其中與膠體知識有關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C、①③⑤⑥⑦ D、全部都是D練一練作業家庭實驗(學以致用)用激光筆(或手電筒)照射①肥皂水;②未用肥皂洗臉的洗臉水;③礦泉水;④果凍;⑤很稀的米湯、⑥魚湯;⑦將幾滴雞血(魚血)滴入到水中的血水;⑧煙;⑨霧(水蒸氣)。確定上述哪些分散系是膠體。作業與測評 P17-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