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基本不等式【第一課】2.2基本不等式【第一課】【課標要求】1.掌握基本不等式2.能靈活應用基本不等式解決一些證明、比較大小問題.3.進一步熟練掌握基本不等式,能夠通過拼湊、變形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4.能夠利用基本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明確任務】1.能靈活應用基本不等式解決一些證明、比較大小問題(邏輯推理).2.進一步熟練掌握基本不等式,能夠通過拼湊、變形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邏輯推理).3.能夠利用基本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建模).1.實數大小順序與運算性質之間的關系a-b>0 a>b;a-b=0 a=b;a-b<0 a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對稱性:a>b b<a.(2)傳遞性:a>b,b>c a>c.(3)可加性:a>b a+c>b+c;a>b,c>d a+c>b+d.(4)可乘性:a>b,c>0 ac>bc,a>b>0,c>d>0 ac>bd.(5)可乘方:a>b>0 an>bn(n∈N,n≥1).(6)可開方:a>b>0 .核心知識點1: 基本不等式1.基本不等式,,有,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特別地,如果,,我們用,分別代替中的a,b,可得,(1)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通常稱不等式(1)為基本不等式.其中,叫做正數a,b的算術平均數,叫做正數a,b的幾何平均數.基本不等式表明:兩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不小于它們的幾何平均數.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條件是,.解讀:(1)不等式與基本不等式的異同:不等式適用范圍 a, ,文字敘述 兩數的平方和不小于它們積的2倍 兩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不小于它們的幾何平均數等號成立的條件(2)基本不等式的實質是實數平方的非負性.(3)不等式中a,b的取值可以是具體的數,也可以是代數式.(4)對基本不等式的準確掌握要抓住以下兩個方面:①成立的條件是a,b都是正數.②“當且僅當”的含義:當時,等號成立:僅當時,等號成立.例1.(2023秋·北京延慶·高三北京市延慶區第一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設,,則( )A. B.C. D.【答案】C【分析】由,可得,A錯;利用作差法判斷B錯;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C正確;由,而,可得D錯.【詳解】,,故A錯;,,即,可得,,故B錯;,,且,則,故C正確;,,而,則,故D錯.故選:C歸納總結: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較實數大小的注意事項(1)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較大小,常常要注意觀察其形式(和與積).(2)利用基本不等式時,一定要注意條件是否滿足a>0,b>0.【舉一反三】1.若,則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C. D.例2.(2023秋·四川成都·高一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學校考階段練習)已知,則的最大值為( )A.8 B.16 C.2 D.4【答案】D【分析】根據基本不等式得到最值.【詳解】因為,所以,,故,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故的最大值為4.故選:D歸納總結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時要注意三點一是各項均為正;二是尋求定值,求和式最小值時應使積為定值,求積式最大值時應使和為定值(恰當變形,合理拆分項或配湊因式是常用的解題技巧);三是考慮等號成立的條件是否具備.【舉一反三】(2023秋·天津河東·高一校考階段練習)2.已知(,),則的最小值是( )A.1 B.30 C.60 D.15核心知識點2:基本不等式的幾何意義解讀:基本不等式的幾何意義(1)將基本不等式兩邊平方得.若矩形的長和寬分別為a和b,則面積為ab.可以看成與矩形周長相等的正方形的面積,故幾何意義為所有周長一定的矩形中,正方形面積最大.(2)如圖所示的半圓中,AB為直徑,點O為圓心.已知,,D為半圓上一點,且,則,,故幾何意義為一個圓的半弦不大于半徑.例3.(2023秋·湖南長沙·高一長沙市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我國明朝科學家徐光啟在他的《幾何原本》中,首創使用幾何方法研究代數問題,后來這一方法“幾何代數法”成了西方數學家處理問題的重要依據.運用這個方法,很多代數公式、定理都能夠通過圖形實現證明,數學上稱之為“無字證明”.設,,稱為a,b的調和平均數;為a,b的幾何平均數;為a,b的算術平均數;為a,b的平方平均數.如圖所示,AB是半圓O的直徑,點C是AB上一點,點D在半圓O上,且,于點E,過點O作AB的垂線,交半圓于F,連結CF,設,.(1)求線段DE與CF長度;(2)證明:.【答案】(1),;(2)證明見解析.【分析】(1)根據給定的幾何圖形,利用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性質計算即得.(2)利用(1)的結論,結合圖形中線段在大小關系推理得解.【詳解】(1)依題意,不妨令,,,由,得,即,由,得,則,因此,由,得,,所以,.(2)由(1)知,,,,,,觀察圖形知,,當且僅當點與重合時取等號,因此,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所以.歸納總結設,,稱為a,b的調和平均數;為a,b的幾何平均數;為a,b的算術平均數;為a,b的平方平均數.熟記這個結論.【舉一反三】(2022·上海·高一專題練習)3.三國時期趙爽在《勾股方圓圖注》中對勾股定理的證明可用現代數學表述為如圖所示,我們教材中利用該圖作為“( )”的幾何解釋.A.如果,那么B.如果,那么C.對任意實數和,有,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D.對任意正實數和,有,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2023秋·廣東惠州·高一校考階段練習)4.已知,則的最小值是( )A.2 B.3 C.4 D.55.用一段長為cm的鐵絲圍成一個矩形模型,則這個模型的最大面積為( )A. B. C. D.(2023春·甘肅白銀·高一統考開學考試)6.若,則的最小值為( )A.4 B.5 C.16 D.17(2023秋·河南新鄉·高一統考階段練習)7.若正數滿足,則的最大值為( )A. B. C. D.(2023秋·山東淄博·高一校考階段練習)8.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若正實數x,y滿足,則B.存在實數a,使得不等式成立C.若a、b為正實數,則D.不等式恒成立(2023秋·全國·高一專題練習)9.若,,,則的最小值為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BD【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性質即可得出選項A、B、D正確,選項C,取特殊值即可排除.【詳解】對于選項A,因為,則,所以,故選項A正確;因為,所以,,又,得到故,所以選項B和D正確,對于選項C,取,滿足,但,所以選項C錯誤,故選:ABD.2.C【分析】根據給定條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得.【詳解】由,,,得,則,當且僅當,即時取等號,所以當時,取得最小值60.故選:C3.C【分析】可將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度取作,斜邊為,可得外圍的正方形的面積為,也就是,四個陰影面積之和剛好為,可得對任意正實數和,有,即可得出.【詳解】可將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度取作,斜邊為,則外圍的正方形的面積為,也就是,四個陰影面積之和剛好為,對任意正實數和,有,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故選C.【點睛】該題考查的是有關不等式的問題,結合勾股定理,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得到其對應的關系,從而可以得到在什么情況下取得等號.4.C【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小值即得.【詳解】由,得,當且僅當,即時取等號,所以當時,取得最小值4.故選:C5.C【分析】設矩形的長為,寬為,則有,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詳解】設矩形的長為,寬為,,則,即,所以這個模型的面積為,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所以這個模型的最大面積為.故選:C.6.C【分析】根據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詳解】由于,所以,,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故最小值為16故選:C7.A【分析】由題意,利用基本不等式計算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得,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所以,即的最大值為.故選:A.8.ABC【分析】A選項,利用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求出最小值;B選項,舉出例子即可;C選項,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答案;D選項,舉出反例.【詳解】對于A:若正實數x,y滿足,故,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故A正確;對于B:當時,,故存在實數a,使得不等式成立,故B正確;對于C:若a、b為正實數,則,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故C正確;對于D:當和時,不等式成立,但當時,不成立,故D錯誤.故選:ABC9.9【分析】運用代“1”法,結合基本不等式進行計算即可.【詳解】由題意得,,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所以的最小值為9.故答案為:9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