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主 題 03:物質構成的奧秘
人教版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1
2
3
4
課標解讀
單元概述
核心知識
鏈接中考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課題3 元素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
2022年新課標解讀
1.知道那些物質是由什么微粒構成,能列舉一些例子。
2.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的區別與聯系,
3.能識別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能識別原子、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4.能用符號表示前20號元素的原子、離子及一些常見物質的分子。
本單元有關內容主要出現在單項選擇題、選擇填充題、填空與說明題中,其中分子和原子、原子結構和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及元素符號是學考的必考知識。復習時,應注意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從微粒的角度去解釋一些宏觀的現象及化學變化的成因,注意“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能主動將宏觀現象與微觀實際結合起來,并用符號表達相應的事實。
單元概述
命題點 考查內容 2018—2023年考情
分子和原子 本命題點常出現在單項選擇題、選擇填充題或填空與說明題中,主要考查用微粒的基本性質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根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化學變化
原子的構成和相對原子質量 本命題點常出現在單項選擇題或填空與說明題中,主要考查判斷構成原子的粒子種類和帶電情況,根據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及核外電子數中的兩個數據來推測其他數據
考情分析
命題點 考查內容 2018—2023年考情
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 本命題點常出現在單項選擇題、選擇填充題或填空與說明題中,主要考查根據粒子結構示意圖判斷該粒子是原子還是離子,通過最外層電子數判斷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得失電子的情況,判斷原子的化學性質的主要決定因素
元素及元素符號 本命題點常出現在單項選擇題、選擇填充題或填空與說明題中,主要考查書寫指定元素的符號,判斷元素種類,判斷元素之最,判斷元素符號的意義
考情分析
命題點 考查內容 2018—2023年考情
元素周期表 本命題點常出現在單項選擇題、選擇填充題或填空與說明題中,主要考查根據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判斷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中子數、元素分類等;根據1~18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橫行和縱行間存在的規律并預測未知元素的位置及性質
考情分析
物質
分子
原子
離子
元素
元素周期表
組成
構成
構成
構成
構成
分裂
得失電子
元素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核
核外電子
物質的宏觀組成
物質的微觀結構
思維導圖
分子 原子 離子
概念
常見構成物質
特征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水和氣體(稀氣除外)
H2O、O2、N2、CO2
金屬、“石”旁、稀有氣體
Cu、Si、石墨、金剛石
大部分鹽和堿
硫酸銅等(Cu2+、SO42-)
1、微粒的質量小、體積小;
2、微粒總是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微粒運動速率越快。
3、微粒間有間隔,升溫,微粒間間隔變大,加壓,微粒間間隔變小。
核心考點1——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離子
相同點 區別 聯系 1.都可以構成物質;2.都具有分子的三個基本性質。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離子顯電性,分子和原子不顯電性。
分子、原子和離子都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
物質的化學性質由構成該物質的粒子來保持。
由分子構成是物質,分子可以保持物質的化學性,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構成的陰陽離子共同保持其化學性質。
核心考點1——分子和原子
步驟 現象 結論 解釋
I.在盛有約40ml 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如5一6滴酚酞試液,攪拌均勻,觀察現象
II.取步驟I得到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現象 III.將燒杯中的溶液分別倒入A、B兩個小燒杯中,另取一個小燒杯C,加入約5ml 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 置于大燒杯外 無明顯現象
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紅色
A燒杯中酚酞溶液變紅;
B燒杯中無明顯變化
A燒杯變紅原因: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氣分子運動到B燒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
B燒杯不變色原因:不同分子的運動速率不同。
水不能使酚酞變色
濃氨水能使酚酞變色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核心考點1——分子和原子
例1.(2023·江西 節選)復學防疫,化學助力。
起床后,測體溫。測體溫時水銀體溫計中汞柱會上升的微觀原因是汞原子
__________。
間隔變大
例2.(2021·江西)“莫道雪融便無跡,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有關物質的說法錯
誤的是( )
A.冰和水的化學性質不同 B.冰和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
C.雪和水的分子間隔不同 D.雪融成水是物理變化
A
典型例題
原子的 構成
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一般 規律
(1) 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 不同種類的原子質子數不同
(3) 原子中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4) 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氫原子核中無中子
原子核帶的正電荷數與核外電子帶的負電荷數相等,但電性相反。
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
(帶1個單位正電荷)
(帶1個單位負電荷)
核外電子(-)
質子(+)
核心考點2——原子結構
原子核很小,核外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里作高速運動。這些電子的運動不像行星繞太陽旋轉那樣有固定的軌道,但有經常出現的區域,科學家把這些區域稱為電子層。
電子層數 1→7
能量 低→高
離核遠近 近→遠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1.電子層
2.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核心考點2——原子結構
規律
排滿第一層再排第二層,排滿第二層再排第三層
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
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只有一層的電子數不超過2)
3.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規律
核心考點2——原子結構
原子結構示意圖
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電子層
核電荷數
原子核
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
核心考點2——原子結構
原子結構與化學性質的關系
部分原子結構示意圖
核心考點2——原子結構
定義 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 形成 分類 陽離子
陰離子
離子符號 書寫
含義
離子結構 陽離子
陰離子
帶正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如H+、NH4+
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離子所帶電荷數,如Al3+、O2
圓圈內數字大于弧線上數字之和,如鎂離子結構示意圖
帶負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如Cl 、CO32-
圓圈內數字小于弧線上數字之和,如鎂離子結構示意圖
核心考點2——原子結構
例2.(2023甘肅蘭州市中考)我國科研團隊合作完成的“鎂離子電池”項目榮獲2022年國際
“鎂未來技術獎”。如圖是鎂元素的相關信息,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12 B.鎂屬于金屬元素
C.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1
D.在化學反應中,鎂原子易失去2個電子變成Mg2-
例1.(2022山東聊城中考)如圖是四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①③屬于同種元素
B、②的微粒符號課表示為O2-
C、②③可形成化合物NaO
D、④中x的值為8
C
D
典型例題
定義 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計算式
近似計算式
單位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 “比值”,單位為“1” 通常省略不寫
核心考點2——原子結構
例1.(2021·鹽城 節選)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首次合成新原子——鈾
的質子數為92,相對原子質量為214。下列有關鈾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非金屬元素 B.核電荷數為92
C.中子數為92 D.鈾
B
典型例題
例2.(2021·南京)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 )
A.&1& B.&2& C.&3& D.&4&
A
典型例題
定 義
種 類
分 類
具有相同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同一類原子”包括:
①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如:質子數為1中子數分別為0、1、2的三種氫原子都屬于氫元素
②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和簡單離子。如:Na和Na+屬于同種元素。
元素的種類由原子的質子數決定。
質子數不同,元素種類就不同;
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質子數不同
①金屬元素:“钅”字旁(汞和金除外)
②非金屬元素:“石”“氵”字旁,“氣”字頭等
③稀有氣體元素:“氣”字頭
核心考點3——元素
存在形式
化學性質
含量
①游離態:單質形式存在
②化合態:化合物形式存在。例如:
氧元素以單質形式存在于O2中,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SO2、KMnO4等
元素的化學性質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相對穩定結構:最外層電子數為8(只有一層則為2)
①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其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都不活潑;
②未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若都為同一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若不是同一類原子,則不好比較(即同類相同才相似)
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Si、Al、Fe; 人體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C、H
空氣中前兩位的元素: N、O; 海水中前四位的元素: O、H、Cl、Na
核心考點3——元素
元素符號書寫
元素符號的含義 宏觀
微觀
特殊
數字+符號
一大二小: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
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表示一種元素
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某些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還表示物質
如H: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
Fe: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鐵這種物質
只表示微觀意義:幾個原子。
如5O:表示5個氧原子; 3Ne:3個氖原子。
核心考點3——元素
1、周期:每一個橫行稱為一個周期。
2、族:每一個縱行稱為一個族。
3、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元素周期表
核心考點3——元素
26
鐵 Fe
55.847
元素名稱
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
元素符號
4、元素周期表所能提供的信息
元素周期表
例2.(2023安徽中考)鎂在國防工業中應用廣泛,鎂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
說法正確的是( )
A.鎂燃燒產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彈
B.符號"2Mg"可表示兩個鎂元素
C.鎂原子核外電子數為24
D.碳12原子質量為 a ,則鎂原子質量為24.31a
例1.(2022安徽中考)硬鋁常用于制造火箭、飛機的外殼,鋁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 B. Al2O3中Al為+2價
C. 硬鋁的強度和硬度比鋁的大 D.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
A
典型例題
易錯點1 物質、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氧氣(O2)中含有2個氧元素
B.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
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D.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直接構成的
C
易錯提醒
易錯點2 對元素周期表與粒子結構示意圖給出的信息理解不清
2.釩被譽為“合金的維生素”,釩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釩的說法正確的是 ( )
B
A.屬于非金屬元素
B.原子序數為23
C.原子核外電子數為28
D.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 g
易錯提醒
(1)請將甲圖中相關粒子補畫完整。
(2)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答案如甲圖所示)
硫化氫+氧氣
硫+
水
點燃
易錯點3 微觀示意圖
3.硫化氫是一種有毒氣體,下圖是硫化氫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微觀結構示意圖。
易錯提醒
易錯點4 不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
4.下列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敘述:①相對原子質量就是一個原子的質量;②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12;③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的相對質量,是一個比值;④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千克”;⑤相對原子質量近似值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⑥一般化學計算是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確的是( )
A.③④⑤ B.④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C
易錯提醒
鏈接中考
1.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合理的是( )
A.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分子消失
B.干冰升華——分子間間隔增大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斷運動著
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下列物質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 )
A.空氣、二氧化錳、氧氣 B.海水、氯酸鉀、氫氣
C.氧化鐵、錳酸鉀、水 D.硫酸銅、高錳酸鉀、二氧化碳
A
A
1.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A. 鎂 B. 空氣
C. 硝酸鉀 D. 二氧化錳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D.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鈣
D
A
鏈接中考
1.據如圖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A. 鐵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 鐵原子的質子數為26
C. 金屬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D. 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 g
2.根據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屬于同一種元素
B.他們都是同一種粒子
C.它們的性質完全相同
D.第③種粒子的符號為Na+
D
D
鏈接中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