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全國通用)》 主題05:化學方程式 課件(共27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課件(全國通用)》 主題05:化學方程式 課件(共27張PPT)

資源簡介

(共27張PPT)
主 題 05:化學方程式
人教版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1
2
3
4
課標解讀
單元概述
核心知識
鏈接中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劃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
2022年新課標解讀
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并能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化學變化中發生的一些現象;
2.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和書寫原則,并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掌握簡單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4.掌握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利用化學
方程式的
簡單計算
單擊添加文字
質量守恒
定律
如何正確
書寫化學方
程式
化學方程式
知識框架
化學方程式
實驗驗證
定義
微觀本質
質量守恒定律
定性、定量
原則
含義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基本依據
計算步驟和格式
應用
理論依據
書寫
宏觀、微觀
步驟
思維導圖
1.宏觀、微觀方面的理解
可總結為“五個不變”,“兩個肯定變”,“兩個可能變”。
五個不變 兩個肯定變 兩個可能變
宏觀 (1)反應物、生成物的總質量 (2)元素的種類 (3)元素的質量不變 物質的種類 元素化合價
微觀 (1)原子的種類 (2)原子的數目 (3)原子的質量 分子(構成物質的粒子)的種類 分子的數目
核心考點1——質量守恒定律
2.應用
(1)解釋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變化及用質量差確定某一物質的質量。
(2)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化學式。
(3)確定物質的組成元素。
(4)進行各物質量的計算。
核心考點1——質量守恒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釋化學變化不能解釋物理變化。
(2)質量守恒是指物質的“質量”守恒,而非“體積”守恒、“分子個數”守恒。
(3)質量守恒是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不包括未反應的質量,也不包括雜質。
【特別提醒】
核心考點1——質量守恒定律
例1.一定條件下,甲、乙混合后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物 質 甲 乙 丙 丁
反應前的質量/g 50 0.5 0 0
反應后的質量/g 23 x 24 3
A. x 的值等于0.5
B.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丙和丁的質量變化比為8:1
D.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解析思路: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x=50+0.5-23-24-3=0.5。由此可見乙的質量不變,而甲的質量減少,丙、丁的質量增加。由此判斷該反應是分解反應。那么,甲一定是化合物。同時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甲質量減少(50-23)g,丙生成24g,丁生成3g,可知是甲、丙、丁的質量比是27:24:3=9:8:1。
D
典型例題
例2.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氣、二氧化硫,下列對該有機物推斷正確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氫、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
C.只含碳、氫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
A
【解題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方法詳解】
R+O2 CO2+ H2O + SO2
典型例題
例3.已知某純凈物4.6 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關于該純凈物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含有碳、氫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氫、氧元素
解析:根據實際質量求出已知物的系數比
系數比=
相對分子質量
實際質量質量×10
B
質量 4.6g 9.6g 8.8g 5.4g
Mr 32 44 18
R + O2 = CO2+ H2O
系數 3 2 3
典型例題
化學方程式
遵循原則
以__________為依據
遵守__________定律
書寫
客觀事實
質量守恒
“寫”:寫出________________的化學式
“配”:配平化學方程式,并檢查
“等”:將短橫線改為等號
“標”:標明化學反應______和生成物的_____
“查”:檢查化學方程式各部分是否書寫正確
反應物和生成物
條件
狀態
反應條件:點燃、加熱“Δ”、通電、催化劑等
考慮是否標明生成物狀態:氣體用“↑”號、沉淀“↓”號 表示
核心考點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配平方法
1. 觀察法
2. 最小公倍數法
3. 奇數配偶法
4. 定“1”法
起點原子:式子兩邊各出現1次而且原子個數相對較多
起點原子:式子一邊出現1次為偶數,另一邊出現2次為一奇一偶
起點物質:化學式最復雜,含原子個數最多的物質
核心考點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①質的含義(物質變化): 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2H2 + O2 2H2O
點燃
③量的含義(質量變化):各物質間質量比(系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②量的含義(微粒變化):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或原子)個數比(對氣體而言,分子個數比等于體積之比)。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粒子數之比
物質的質量比
(2×2) : (32×1) : (18×2)
核心考點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常見的化學方程式
(1)2H2+O2====2H2O
(2)S+O2 ====SO2
(3)C+O2====CO2
(4)4P+5O2====2P2O5
(5)2Mg+O2===2MgO
(5)3Fe+2O2=====Fe3O4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2H2O====2H2↑+O2↑
MnO2

通電
MnO2

、其他反應
Fe + CuSO4 == FeSO4 + Cu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①質的含義(物質變化): 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2H2 + O2 2H2O
點燃
③量的含義(質量變化):各物質間質量比(系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②量的含義(微粒變化):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或原子)個數比(對氣體而言,分子個數比等于體積之比)。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粒子數之比
物質的質量比
(2×2) : (32×1) : (18×2)
核心考點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例1.關于化學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烷加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個甲烷和2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1個二氧化碳和2個水
C.每1個甲烷分子和2個氧分子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碳分子和2個水分子 D.1 g 甲烷和2 g 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 1 g 二氧化碳和2 g 水
點燃
解題思路: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但要注意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
C
典型例題
(2022·安徽·九年級專題練習)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劑(C3N4/CQDs),能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變化過程的兩個化學反應都是分解反應
B.該過程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C.反應前后C3N4的化學性質不變
D.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D
【分析】反應II為過氧化氫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反應I為水在催化劑和光照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過氧化氫,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
【詳解】A、由分析可知:該變化過程的兩個化學反應都是分解反應,故A 正確,不符合題意;
B、該過程利用太陽能分解水,故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C3N4在反應中作催化劑,故反應前后C3N4的化學性質不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故D錯誤,符合題意。
1.計算依據:
①理論依據:______________。
②基本依據:反應中的各物質的質量比成正比例關系,等于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與其化學計量數的乘積之比。
質量守恒定律
核心考點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1)設:根據題意設未知數;
(2)寫:書寫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3)找:找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檢查結果,簡明作答。
核心考點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1)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準確列出有關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比;
(2)列式時,各物質的質量單位必須統一,對應關系要正確;
(3)反應物、生成物都必須是純凈物,如果是混合物,應將不純物的質量按題意轉化為純凈物的質量;
(4)解題的過程要完整,規范
(5)設未知數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帶單位。
核心考點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例:加熱分解6.3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解:設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
2KMnO4 K2MnO4+MnO2+O2 ↑
316
32
6.3g
x
X = 0.6g
答:可以得到0.6g的氧氣。
設未知量(不帶單位)
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找出相關
物質
質量比
已知量
未知量
列比例式
求出結果
寫出簡明答案
典型例題
1.(2023秋·九年級課時練習)某同學為了測定某不純的KClO3的純度,取10g樣品與2gMnO2混合后加熱,反應完全后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8.16g,若雜質不參加反應,則樣品中的KClO3的質量分數為
A.98% B.95% C.90% D.85%
【答案】A
【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氣的質量=10g+2g-8.16g=3.84g;
設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
x=9.8g
則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
=98%
2.(2023秋·全國·九年級隨堂練習)將H2通入盛有12gCuO的試管中,加熱一會兒后停止加熱,繼續通入H2到試管冷卻,稱得固體剩余物的質量為10g。則參加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
A.2g B.8g C.10g D.12g
【答案】C
【詳解】解:設參加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是x。
,x=10g,故選C。
鏈接中考
1.利用催化劑將工廠廢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x,是實現“碳中和”的路徑之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X的化學式為( )
A. C B. CH4 C. CH3OH D. CH2O
2.2021年12月9日,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中航天員介紹,他們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實現了循環利用,如圖是該反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和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相同 B. 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分子個數比為1:3
C. 丁可電解生成供航天員呼吸的氧氣 D. 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的丙質量比為1:1
C
C
3.3g某物質完全燃燒后生成4.4gCO2和1.8gH2O。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無法計算出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
B. 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 該物質中C、H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3
D.3g該物質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2/44
4.甲烷燃燒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其中方框中需要補充的是( )
D
D
鏈接中考
5.下圖中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個數比為( )
6.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數目; ②分子的數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的總質量; ⑤物質的種類; ⑥原子的種類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B
B
鏈接中考
A.5:1:2 B.2:1:2 C.3:1:2 D.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尼玛县| 来安县| 顺义区| 嘉荫县| 泰安市| 海盐县| 精河县| 分宜县| 丁青县| 扬中市| 通州区| 云和县| 蕲春县| 东莞市| 凯里市| 岚皋县| 新晃| 南充市| 岳阳县| 呼和浩特市| 新密市| 东明县| 绥德县| 集安市| 马山县| 闻喜县| 莆田市| 富顺县| 清镇市| 新和县| 乌兰察布市| 江北区| 元阳县| 田东县| 封开县| 临猗县| 黔江区| 富阳市| 江达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