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秦州區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卷(九年級·歷史 道德與法治)本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試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的“準考證號、姓名”與考生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答案無效。3.考試結束,考生只上交答題卡。歷史部分(6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A.統一性B.融合性C.多元性D.繼承性2.古巴比倫王國最強盛時期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其內容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這表明古巴比倫王國( )A.農耕生產發達B.金融信貸業繁榮C.商品經濟活躍D.廣泛使用奴隸3.作為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獨特的魅力。下列與印度文明有關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數字③《羅摩衍那》④60進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4.亞歷山大效法東方習俗,采用波斯的穿衣風格,“他長期以來一直帶著作為勝利者標志的馬其頓帽,換成被征服了的波斯人的頭巾,他并不感到羞恥”。亞歷山大的行為( )A.傷害了波斯人民的感情B.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C.建立了空前龐大的帝國D.體現了對不同文化的包容5.下圖為某同學學習古代歐洲歷史時梳理的時間軸,其中①處應填的內容是( )A.波斯帝國B.西羅馬帝國C.阿拉伯帝國D.奧斯曼帝國6.在古代世界,當眾多哲學家把思考的焦點聚集在宇宙、神靈上的時候,有一位哲學家卻更加關注人本身,甚至把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棚上的銘言“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哲學原則的宣言。這位哲學家是( )A.德謨克利特B.蘇格拉底C.柏拉圖D.亞里十老德7.下圖可以用來研究( )A.教皇地位至高無上的原因B.法蘭克建立時的社會狀況C.查理曼帝國繁榮的表現D.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8.下面是某同學學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相關歐洲國家演變的思維導圖、下列選項中序號對應國家正確的是( )A.①查理曼帝國②拜占庭帝國③威爾士B.①阿拉伯帝國②東羅馬帝國③德意志C.①拜占庭帝國②波斯帝國③英格蘭D.①拜占庭帝國②查理曼帝國③德意志9.莊園法庭檔案記錄:無權享用公共牧場但仍在牧場內放牧的人,侵犯了全體村民的權益,判令他們從牧場牽走他們的牲畜,從此不得占用牧場,違者還要罰款。莊園法庭此舉()A.限制了領主的特權B.加速了莊園經濟的瓦解C.推動了城市的興起D.維護了莊園的公共秩序10.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加,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這一描述反映出( )A.城市興起的特點B.城市獲得自治特權C.城市興起的原因D.城市推動貿易發展11.“現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視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羅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們只是與新的時代相適應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語言學的外衣。”由此可見,羅馬法( )A.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B.與現代法律完全一致C.奠定了現代法律的基礎D.體現了法律的平等性12.7世紀時,日本設立的律令制是模仿唐朝的永徽律令,但是在唐律基礎上進行了變通,保留了部分貴族特權,同時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其權力類似亞洲其他地區的部族首長。這表明當時日本( )A.社會制度變革流于形式B.積極謀求與先進制度文化的融合C.地方權力遣到極大削弱D.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了唐代文化13.據史書記載,阿拉伯帝國時期,巴格達的市場上,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和染料,從非洲東部運來的象牙、金粉等。這表明阿拉伯帝國( )A.疆域遼闊B.貿易發達C.人口密集D.港口眾多14.根據如圖呈現的歷史現象,可以得出的歷史結論是( )A.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出現B.西歐封建制度徹底瓦解C.租地農場逐漸走向衰敗D.農民人身依附關系加強15.《蒙娜麗莎》是達·芬奇創作的油畫,這幅畫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題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主人公蒙娜麗莎生活的城市是( )A.倫敦B.佛羅倫薩C.威尼斯D.巴黎16,如圖所示銀幣說明新航路開辟( )“八里爾銀幣”,又稱西班牙銀元,于16世紀70年代首次鑄造后,在25年之內便傳遍了歐洲、非洲、美洲和亞洲,是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貨幣。A.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B.促進了歐洲貿易中心轉移C.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D.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災難17.“幾個世紀以來,共有1000萬非洲奴隸被運送到西半球。其中1720—1820年占一半以上,死在海上的達9%~16%。1000萬奴隸中,40萬被運送到今美國境內的各個殖民地。”材料說明()A.“三角貿易”的正義性B.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C.殖民擴張掠奪的合理性D.資本主義發展的進步性18.歷史事實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歷史觀點是對歷史事實的看法和結論。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歐洲殖民者從事黑奴貿易,賺取高額利潤B.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C.歐洲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D.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種族滅絕政策19.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分割開來,但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聯系,而且也相互影響促進。以下有關這三次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 )A.革命的共同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政權B.法國大革命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發生C.英國革命深刻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根基D,三國革命過程艱巨,都充滿曲折和反復20.近代英國對于國王的存廢,經歷了“反抗國王、處死國王、請回國王、進口國王”的不同選擇。最終英國的國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進口國王”的背景是( )A.議會通過《權利法案》B.責任內閣制正式形成C.“光榮革命”取得了成功D.《王位繼承法》的通過21.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為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各州政府擁有一定自主權。當聯邦政府行使憲法未授予的權力時,各州有權拒絕。這表明該憲法( )A.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B.促成了各州獨立平等C.體現了分權制衡原則D.擴大了地方政府權力22.如圖是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時期的民主法治建設進程示意圖,其中空白處應填入的內容依次是( )A.《權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B.《人權宣言》 1787年憲法C.《權利法案》 1787年憲法D.1787年憲法《人權宣言》23.有學者認為:實際上唯有法國大革命才真正實現了對封建社會的革命性改造,因而也唯有法國大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據材料可知,法國大革命( )A.推毀了封建君主統治B.全面激化了社會矛盾C.積極推動了思想解放D.充分彰顯了工人力量24.下表反映的是英國農業中的男性勞動力在全國男性勞動力中的比例。導致比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英國( )A.莊園經濟的發展B.開辟新航路C.君主立憲制確立D.進行工業革命25.下表所示為《共產黨宣言》自問世以來至1889年的主要版本情況。這反映了( )A.馬克思主義成為德國思想主流B.無產階級政黨的普遍建立C.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D.世界工人運動走向了高潮二、簡答題(兩道試題中任選一道作答,共10分)26.古巴比倫王國在法律方面留給世界的寶貴遺產是什么 (2分)把公元2世紀初以來歷代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編成的文獻是什么 (2分)后來形成的《羅馬民法大全》對歐洲有何影響 (2分)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什么 (2分)法國在法制建設方面為其他國家樹立了典范,請寫出成為很多國家民法參照藍本的法律文獻。(2分)27.簡述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開始的原因。(4分)列舉兩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2分)工業革命對英國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 (4分)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題,共25分)28.(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注:他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嘩。材料二 雅典公民大會由年滿20歲的全部男性公民組成,每10天在雅典衛城召開一次會議。在會上公民都可以登臺演說,發表自己的意見。大會演說通常是針鋒相對的激烈辯論。辯論結束后再對議案進行表決。表決用舉手或投石子、貝殼、陶片等方式進行,遵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裁決。雅典的重大事務就是這樣在公民大會上決定的。——摘編自蔣云芳、胡長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對西方民主的影響》材料三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廢止私有土地、部民,實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貴族、地方貴族的部民和屯倉、田莊,均收歸國有;確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區劃和組織,中央分京師和畿內(京都周圍地帶),地方分國、郡、里;官吏由國家任免,廢除世襲制。材料四 隨著莊園制度的發展,農奴漸漸地受領主的司法權管轄……有司法權的領主支配著佃戶的人身和財產……甚至對他人擁有生殺大權。材料五 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爾魯斯,法庭全體人員要求領主應召前來答復他的一個佃農,領主是否依據國王的令狀對該佃農提起訴訟。在下一次法庭上,領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財物。(1)材料一中的人物指的是誰 這里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什么 (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雅典“民主”的認識。(2分)(3)材料三中所反映的改革被稱為什么 它對日本社會產生了什么重要影響 (2分)(4)材料四反映了西歐莊園具有什么權力 根據所學知識,猜測主持法庭的是哪些人。材料五反映了莊園法庭有什么作用 (4分)29.(15分)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重要標志。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688年,新貴族決定推翻磨姆士二世。這次,英國人吸取了上次改朝換代的教訓,他們沒有呼喚克倫成爾,決心用另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英國人選擇了一種與傳統契約方式一脈相承的改革途徑。后來的歷史證明這種改革途徑孕育著現代文明的新規范,那就是政治斗爭中的非暴力原則………——摘編自《大國崛起》材料二 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與制衡、人民主權、限權政府、聯邦和州的分權等原則,既強調加強國家權力,又通過分權防止政府權力結構的過于集中,它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摘編自馬克在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1804年,拿破侖政府頌布《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確立了現代民法體系,成為許多國家編纂民法典的藍本。——據《中外歷史綱要》下冊(1)材料一中英國用“另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具體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這種方式有什么特點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在這之后逐步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5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分立并制衡的“三權”分別指什么。分權的目的是什么 (5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法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法國民法典》與大革命之間的聯系。(5分)道德與法治部分(60分)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22分)本部分共22題,每題1分,共2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從低矮的平房到高聳的高樓大廈,從一方講臺到“智慧課堂”,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這都得益于( )A.堅持依法治國B.堅持改革開放C.堅持民主治國D.堅持文化自信2.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 )①轉變發展方式②消除主要矛盾③優化經濟結構④轉換增長動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中學生小葉無意中把雨傘倒掛在圍欄上,傘里接滿了雨水。他想,要是能夠制作一個搜集雨水、自動澆花的裝置就好了。經過不斷研究和反復實踐,他發明的節水器獲得國際青少年節水大賽一等獎。這說明( )A.創新要善于思考,付諸行動B.沒有天賦的人不能進行創新C.只要是科技創新都能推動可持續發展D.中學生在萬眾創新中發揮主要作用4.下列關于教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B.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是民族振興的基石C.教育是提高生產力和國際竟爭力的重要力量D.我國把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5.在國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進,互聯網不管“加”上什么,都會發生神奇的變化。這些神奇的變化說明了( )①創新讓生活更美好②創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③網絡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④我們的生活因創新而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 )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B.全面深化改革開放C.人民當家作主D.共同富裕7.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從來就不是一個口號,一句空話。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是( )A.社會主義制度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社會主義民主8.眼下,社會上存在一些不文明,不規范飼養寵物的現象。為此,民法典專門規定了飼養動物造成的損害責任;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也明確要求養犬人應當定期為犬只接種疫苗、辦理養犬證。這些法律的制定,說明建設法治國家要( )A.科學立法B.嚴格執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9.“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法治要求實行良法善治。所謂良法必須( )①反映所有人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③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④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唯有植根深厚的道德土壤,法治精神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這句話說明( )A.法律與道德相互促進B.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C.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D.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11.“服務好不好,群眾說了算。”近年來,多地政府部門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群眾辦完事后可直接掃描窗口的政務服務二維碼,進行實時評價。這一做法有利于( )①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②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公民守法意識、③轉變工作作風,規范政府的行政權④杜絕行政機關懶政、怠政行為發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_______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愛國、敬業、誡信、友善C.富強、民主、文明、和諧D.公平、公正、透明、負責13.下列詩句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的有( )①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④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我國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藻無關的是( )A.倡導垃圾分類處理,提高資源利用率B.推進法治進校園活動C.全面關停違規排污企業D.禁止在市內燃放煙花爆竹1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下列屬于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有( )①資源日益短缺②環境污染嚴重③生態系統崩潰④人口形勢嚴越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6.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下列屬于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的是( )①人口基數大②老齡化加劇③人口素質偏低④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7.從“鼓勵只生育一個孩子”到“三孩”政策,人口政策的調整和完善( )A.表明我國已不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B.會延緩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C.說明計劃生育已經不適合中國的人口國情D.有利于促進我國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18,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霧霾天氣范圍擴大,環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人類亮起的紅燈。這些紅燈告訴我們,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環境形勢( )A.無法補救,非常嚴峻B.非常嚴峻,不容樂觀C.有所改善,不容樂觀D.非常嚴峻,有所改善19.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________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①生產發展②生活安定③生態良好④生活富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0.在香港,獅子山的鳥語與風喃,在晨光中奏出一曲自然交響;紅綠燈的“噔噔”聲和有軌電車的“叮叮”聲,在街頭演繹出激情的城市律動。龍舟激浪,馬踏塵起,新橋橫跨,飛機轟鳴……香港是全體居民的共同家園,家和萬事興。香港的發展( )①體現了“一國兩制”的正確性②是香港高度自治的成果③體現了當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④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1.“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這說明實現中國夢必須( )A.弘揚中國精神B.堅持中國方案C.堅持中國道路D.凝聚中國力量22.202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70多年來,西藏社會面貌日新月異,西藏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取得了亙古末有的歷史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堅持“一國兩制”,維護祖國統一②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制度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④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38分)23.(8分)中宣部,教育部從2004年開始,把每年9月定為我國的“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為了幫助同學們加深了解和認識民族精神,決定開展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動。同學們在教育活動中搜集了4組關于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尚統一”“和為貴”“天道酬勤”“自古男兒當白強”。(1)上述名言警句體現了我國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么 (4分)(2)作為青少年學生,你打算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4分)24.(10分)一個國家擁有什么素養的公民,就會有什么樣的未來。要想建設一個成熱穩定的民主社會,避免“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現象,就必須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重要課題。(1)請談談你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認識。(6分)(2)作為現代公民,如何積極參與民主生活 (4分)25.(9分)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突出。材料一2023年2月11日,由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人口與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當前,我國正經歷著人口和家庭的雙重變遷。(1)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國人口現狀有哪些新特點。(5分)材料二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2)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國在資源、環境方面要堅持什么基本國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表明要處理好哪兩者之間的關系 (4分)26.(11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時強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各民族自己的夢。(1)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1分)(2)中華一家親,反對分裂指的是什么 (4分)(3)建國100周年時,我們的美好夢想是什么 (2分)如何讓這個美好夢想變為現實 (從國家角度分析作答)(4分,答出兩點即可)2023一2024學年秦州區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卷(九年級·歷史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歷史部分(6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5 CCADB 6-10 BDDDC 11-15 CBBAB 16-20 CBCAC 21-25 CCADC二、簡答題(兩道試題中任選一道作答,共10分)》26.(10分)《漢漠拉比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1787年美國憲法。《拿破侖法典》。(每點2分,共10分)27.(10分)原因: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英國政局穩定;手工生產無法滿足需求;英國國內外市場擴大:圈地運動為其提供勞動力;殖民擴張積累了原始資本。(4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成就: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改進蒸汽機;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火車);富爾頓發明蒸汽輪船。(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影響: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4分)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題,共25分)28.(10分)(1)伯里克利。(1分)公民大會。(1分)(2)雅典的民主政治僅適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婦女、奴隸和外邦人沒有政治權利。(或雅典奴隸制民主只是少數人的民主)(2分)(3)大化改新。(1分)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1分)(4)司法權。(1分)領主或他的管家。(1分)維護了莊園的公共秩序: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2分)29.(15分)(1)“光榮革命”。(2分)非暴力。(1分)君主立憲制。(2分)(2)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3分)防止政府權力結構的過于集中。(2分)(3)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確立小土地所有制:確立現代民法體系。(4分)《法國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維護大革命的成果。(1分)道德與法治部分(60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22題,每題1分,共2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B2.C3.A4.D5.A6.C7.C8.A9.D10.C11.B12.C13.B14.B15.B16.B17.D18.B19.A20.D21.D22.C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4題,計38分)23.(8分)(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4分)(2)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4分)24.(10分)(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我國實行人民民主,既要發展選舉民主,又要發展協商民主。(6分)(2)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4分)25.(9分)(1)①總人口增速趨緩;②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③老齡化加劇;④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⑤大量的人口流動。(5分)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doc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