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學習目標1.能夠了解近代中國的內憂外患和近代中國人民的各種嘗試與斗爭, 理解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 2.能夠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 28 年浴血奮戰的歷史,掌握新民主主義革 命的性質。 3.能夠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重大意義。課前學習任務1.認真閱讀教材, 運用多種搜索引擎查閱資料, 了解相關的歷史事實。 2.觀看《筑夢中國: 風雨如磬》(第一集)、《復興之路: 千年局變》(第一集)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 材料:1840 年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強迫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了中 國大片領土, 勒索巨額戰爭賠款,在中國設立租界、駐扎軍隊,攫取領事裁判權、內河航 行權以及控制中國海關等特權。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侵華軍全權代表無恥地宣稱:“只有焚毀圓明園一法, 最 為可行……此舉足以使中國及其皇帝產生極大的震動。”英國首相巴麥尊迅速批準這一計 劃, 對焚毀圓明園感到“由衷高興”,還叫囂:“如果北京皇宮遭到同樣的命運,我會同樣 十分高興。”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大肆搶劫后,又縱火焚毀,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變成了一片廢墟。 結合歷史事實,談談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表現和近代中國人民的處境。 【學習任務二】 材料:鴉片戰爭后, 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 族振興, 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 前, 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 亥革命之后,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帝制復辟、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形式, 各種政治勢力及其代表人物紛紛登場, 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 中國依然是山河破碎、積貧 積弱,列強依然在中國橫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難和屈辱之中。 結合所學知識, 談談近代中國人民的各種嘗試和斗爭為什么沒能改變自己的悲慘命 運。 【學習任務三】 材料:20 世紀初,正當中國人民在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屢遭挫折的時候,從 地跨歐亞的俄國放射出一道人類進步的希望之光。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 中國出現了 一批贊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他們把目光從西方轉向東方, 從 歐美轉向蘇俄,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開始接受和傳播馬克思列寧 主義。 李大釗滿懷激情地贊揚十月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20 世紀中世界革命的 先聲”。他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是在中國大地上舉起科學 社會主義旗幟的第一人。 1919 年, 毛澤東在他主編的《湘江評論》上發表了《民眾的大聯合》一文,熱情歌頌 十月革命的勝利。 董必武曾經是中國同盟會會員, 他回憶說, 我們過去和孫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發 展了,孫中山掌握不住,結果叫別人搞去了。于是我們就開始研究俄國的方式。 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中國先進分子接觸、了解、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歷史過程。 【學習任務四】 中國共產黨是怎樣一步一步帶領中國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的?推薦的學習資源1.《筑夢中國: 風雨如磬》(第一集) 2.《復興之路:千年局變》(第一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