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第二節 第2課時 化學反應的限度 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共82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第二節 第2課時 化學反應的限度 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共82張PPT)

資源簡介

(共82張PPT)
第2課時 化學反應的限度 
     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
第六章 第二節
1.了解可逆反應及其特點。
2.理解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及標志,知道改變條件化學平衡會發生改變。
3.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核心素養
發展目標
內容索引
一、化學反應的限度
二、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
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
課時對點練
化學反應的限度

【思考1】 向2 mL 0.01 mol·L-1KI溶液中逐滴加入1 mL 0.01 mol·L-1 FeCl3溶液,然后加入0.1 mol·L-1 KSCN 溶液,觀察現象,說明什么問題?
提示 加入 KSCN 溶液后,溶液變為紅色,說明溶液中仍然存在Fe3+;在I-過量的情況下,Fe3+仍然沒完全反應,說明某些化學反應不能進行到底,存在一定的限度。
1.可逆反應
(1)定義
在同一條件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均能進行的化學反應。書寫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不用“===”,用“ ”。
(2)特征
正反應方向
逆反應方向
同一條件
同時
小于
【思考2】  (1)以下幾個反應是不是可逆反應?(填“√”或“×”)
①N2+3H2 2NH3
②NH3+H2O NH3·H2O
(2)14CO2+C 2CO,達到化學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
×


×
14CO2、14C、14CO
2.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
(1)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過程
在一定條件下向反應容器中加入SO2和O2發生反應:2SO2(g)+O2(g)
2SO3(g)。
濃度 速率變化 v正、v逆關系
開始 反應物濃度_____ v正_____ v正___v逆
生成物濃度_____ v逆_____ 最大
最大
為0
為0

過程中 反應物濃度_____ v正_____ v正___v逆
生成物濃度_____ v逆_____ 平衡 反應物濃度_____ v正_____ v正___v逆
生成物濃度_____ v逆_____ 減小
減小
增大
增大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2)用速率變化圖像表示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
3.化學平衡狀態
(1)化學平衡狀態的概念
如果外界條件(溫度、濃度、壓強等)不發生改變,當_____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相等,反應物的濃度與生成物的濃度都_________,達到一種表面靜止的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
可逆
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
不再改變
(2)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
可逆反應
相等
不再改變
【思考3】 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N2(g)+3H2(g)
2NH3(g)。下列哪些情況能說明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
①生成2 mol NH3的同時消耗1 mol N2
②v(N2)∶v(H2)∶v(NH3)=1∶3∶2
③2v正(H2)=3v正(NH3)
④ 1個N≡N斷裂的同時,有6個N—H斷裂
⑤H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
⑥NH3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
提示 ④⑤⑥
4.化學反應的限度
(1)化學平衡狀態是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或完成的______
____,即該反應進行的限度。
(2)對化學反應限度的理解
①化學反應的限度決定了反應物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生成物的最大_______。
②同一可逆反應,不同條件下,化學反應的限度不同,即改變反應條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一個化學反應的_____。
最大程

轉化率
限度
1.判斷正誤
(1)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條件下可完全生成2 mol NH3
(2)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質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質表示時,反應速率不一定相等
(3)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各反應物、生成物的濃度相等
(4)化學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建立平衡狀態時,化學反應將會停止
(5)一定條件,可以通過延長化學反應的時間來改變反應物的最大轉化率
應用體驗
×

×
×
×
2.在一定溫度下,在恒容的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發生反應:2SO2(g)+O2(g) 2SO3(g)。
應用體驗
D
A.只有氧氣
B.只有三氧化硫
C.只有氧氣、三氧化硫
D.氧氣、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2)一段時間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下列能說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v正(SO2)=2v逆(O2) ②v(SO2)=v(SO3)
③單位時間內消耗a mol SO2的同時生成a mol SO3
④SO2、O2和SO3的濃度之比為2∶1∶2
⑤混合氣體的總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
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
⑦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應用體驗
①⑤⑥⑧
①因為v正(SO2)=2v正(O2),現有v正(SO2)=2v逆(O2),故
v正(O2)=v逆(O2),為化學平衡狀態;
②v(SO2)和v(SO3)永遠相等,不能說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③單位時間內消耗a mol SO2,必然生成a mol SO3,不能說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④非平衡狀態下,SO2、O2和SO3的濃度之比也可能為2∶1∶2;
⑤因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相等,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可以說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⑥因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相等,若不平衡,則壓強隨時間改變而改變,若壓強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⑦該反應體系的容積不變,反應物及產物都是氣體,故氣體的密度永遠不變,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⑧根據M= ,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相等,則n是個變化的量,故M也是一個變化的量,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則n不變,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依據
歸納總結
返回
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

1.化學反應條件控制的目的
(1)促進有利的化學反應:提高_________,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即原料的_______。
(2)抑制有害的化學反應:_____反應速率,控制_______的發生,減少甚至消除________的產生。
2.化工生產中反應條件的調控
(1)考慮因素
化工生產中調控反應條件時,需要考慮控制反應條件的_____和_____
_______。
反應速率
利用率
降低
副反應
有害物質
成本
實際
可能性
(2)實例——合成氨生產條件的選擇




加快
【思考】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與熱量的利用率也是重要措施之一。試回答下列問題。
(1)煤燃燒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且通入適當過量空氣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將煤塊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增大其與空氣中O2的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使煤粉燃燒更充分;通入適當過量的空氣,可以使煤粉充分燃燒,生成CO2放出能量,若空氣不足,會造成煤燃燒不完全,生成CO,產生熱量少,且造成污染。
(2)煤燃燒時,選擇保溫隔熱且耐熱的爐(灶)膛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減少熱量損失,提高煤燃燒的效率。
(3)煤燃燒后的廢氣中的熱量,采取什么措施可充分利用?
提示 可將燃燒后的廢氣通過熱循環裝置,供其他方面使用。
應用體驗
1.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燒效率的是
①提高燃料的著火點 ②降低燃料的著火點 ③將固體燃料粉碎 
④將液體燃料霧化 ⑤將煤氣化處理 ⑥通入適當過量的空氣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燃料的著火點不可改變且與燃燒效率無關。
應用體驗
2.下圖所示為工業合成氨的流程圖。下列有關生產條件的調控作用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1)步驟①中“凈化”可以防
止雜質與催化劑作用,降低
其活性
(2)步驟②中“加壓”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3)步驟②采用的壓強是2×107 Pa,因為在該壓強下鐵觸媒的活性最大
(4)步驟③選擇高效催化劑是合成氨反應的重要條件
(5)目前,步驟③一般選擇控制反應溫度為700 ℃左右
(6)步驟④⑤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能節約生產成本
返回
(1)(2)(4)(6)
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
1.(2023·黑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一期中)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目前的重要生產方法是“接觸法”,反應原理為2SO2+O2 2SO3,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選擇適宜的條件,SO2和O2就能全部轉化為SO3
B.達到平衡后,反應就停止了,故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均為零
C.由反應可知,2 mol SO2的能量大于2 mol SO3的能量
D.工業上在利用上述反應生產三氧化硫時,要同時考慮反應所能達到的
限度和化學反應速率兩方面的問題

隨堂演練
1
2
3
4
隨堂演練
1
2
3
4
因為2SO2+O2 2SO3為可逆反應,所以盡管選擇適宜的條件,SO2和O2也不能全部轉化為SO3,故A錯誤;
達到平衡后,反應沒有停止,只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并不為零,故B錯誤;
因為2SO2+O2 2SO3為放熱反應,由反應可知,2 mol SO2和1 mol O2的總能量大于2 mol SO3的總能量,故C錯誤;
工業上在利用上述反應生產三氧化硫時,為了提高產率和效率,要同時考慮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和化學反應速率兩方面的問題,故D正確。
2.(2023·連云港高一期中)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下反應條件的控制中,不恰當的是
A.利用鈉在點燃的條件下與氧氣反應,制備過氧化鈉
B.為防止火災,在面粉廠、加油站等場所要嚴禁煙火
C.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而加入MnO2
D.降溫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隨堂演練
1
2
3
4
隨堂演練
鈉和氧氣在點燃或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過氧化鈉,可以利用鈉在點燃的條件下與氧氣反應,制備過氧化鈉,故A正確;
為防止火災,在面粉廠、加油站等場所要嚴禁煙火,故B正確;
MnO2可以作為催化劑催化KClO3的分解反應,故C正確;
降溫會減慢H2O2的分解速率,故D錯誤。
1
2
3
4
3.(2023·銀川育才中學高一期中)在某容器中發生反應:H2S(g)+CO2(g)
COS(g)+H2O(g),下列情況能判斷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容器內混合氣體摩爾質量不再改變
B.容器內的壓強不再改變
C.容器內各氣體濃度相等時
D.斷開2 mol H—S的同時斷裂2 mol H—O

隨堂演練
1
2
3
4
隨堂演練
1
2
3
4
容器內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摩爾質量不變,所以容器內混合氣體摩爾質量不再改變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A不符合題意;
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pV=nRT,恒溫恒容容器中,容器內的壓強不變,所以容器內的壓強不再改變無法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B不符合題意;
隨堂演練
1
2
3
4
容器內各氣體濃度相等時是反應的某一時刻,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C不符合題意;
斷開2 mol H—S的同時斷裂2 mol H—O,說明v正=v逆,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D符合題意。
4.已知在2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各物質的有關數據如下:
         aA(g)+bB(g) 2C(g)
起始/(mol·L-1) 1.5 1  0
2 s末/(mol·L-1) 0.9 0.8 0.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物質B來表示0~2 s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
隨堂演練
1
2
3
4
3A(g)+B(g) 2C(g)
0.1 mol·L-1·s-1
隨堂演練
1
2
3
4
(3)從反應開始到2 s末,A的轉化率為_____。
40%
(4)下列事實能夠說明上述反應在該條件下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填字母)。
A.vB(消耗)=vC(生成)
B.容器內氣體的總壓強保持不變
C.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變
D.容器內氣體C的物質的量分數保持不變
隨堂演練
1
2
3
4
BD
隨堂演練
1
2
3
4
vB(消耗)=vC(生成),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A項錯誤;
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容器內氣體的總壓強保持不變,說明各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項正確;
容器內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C項錯誤;
容器內氣體C的物質的量分數保持不變,說明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項正確。
返回
課時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題組一 可逆反應
1.下列關于物質“反應程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條件下,2 mol SO2與足量O2反應可得到2 mol SO3
B.1 mol Cl2與足量的H2O反應可生成1 mol HClO
C.1 mol H2與1 mol I2反應可制備2 mol HI
D.一定條件下,1 mol N2與3 mol H2反應可制備1.0 mol NH3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SO2與O2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可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不會得到2 mol SO3,A錯誤;
氯氣和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1 mol Cl2與足量的H2O反應不會生成
1 mol HClO,B錯誤;
氫氣與I2的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100%轉化,1 mol H2與1 mol I2反應制備的HI少于2 mol,C錯誤;
N2與H2的反應是可逆反應:N2+3H2 2NH3,一定條件下,
1 mol N2與3 mol H2反應可制備1.0 mol NH3,D正確。
2.500 ℃時,將2 mol N2和2.25 mol H2充入體積為10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時,NH3的濃度不可能是
A.0.1 mol·L-1 B.0.12 mol·L-1
C.0.05 mol·L-1 D.0.16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由題干信息可知,N2和H2發生反應生成NH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 2NH3,該反應中N2過量,假設2.25 mol H2完全反應,則生成NH3的物質的量為1.5 mol,濃度為0.15 mol·L-1,但該反應是可逆反應,H2不可能完全轉化為NH3,因此達到平衡時,NH3的濃度小于0.15 mol·L-1,D選項符合題意。
題組二 化學反應的限度
3.(2022·江蘇淮安高一期中)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N2+3H2 2NH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
B.充入氫氣能減慢反應速率
C.達到平衡時,反應速率:v正=v逆=0
D.達到平衡時,N2和H2能100%轉化為N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A正確;
在密閉容器中充入氫氣,能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從而加快反應速率,B不正確;
達到平衡時,反應仍在進行,只是正反應與逆反應速率相等,所以反應速率:v正=v逆>0,C不正確;
合成氨反應為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反應仍在進行,N2和H2不能100%轉化為NH3,D不正確。
4.已知反應:NO2(g)+SO2(g) SO3(g)+NO(g),起始時向某密閉容器中通入1 mol NO2、2 mol S18O2,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NO2中不可能含18O
B.有1 mol N18O生成
C.S18O2的物質的量不可能為0.8 mol
D.SO2、SO3、NO、NO2均含18O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則通入1 mol NO2、2 mol S18O2,反應達到平衡后SO2、SO3、NO、NO2均含18O,但SO2、SO3、NO、NO2均含18O時,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故A、D錯誤;
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物不可能完全消耗,所以通入1 mol NO2、2 mol S18O2,不可能有1 mol N18O生成,故B錯誤;
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物不可能完全消耗,所以通入1 mol NO2、2 mol S18O2,則NO2、S18O2消耗都小于1 mol,所以S18O2的物質的量不可能為0.8 mol,故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題組三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5.在實驗室中模擬H2(g)+I2(g) 2HI(g)時,控制反應條件不變,將一定量的氫氣和碘蒸氣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一段時間后,不能確定該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容器中的壓強不再變化
B.H2的濃度不再變化
C.容器中混合物的顏色不再變化
D.HI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的系數和相等,故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氣體的壓強始終保持不變,A符合題意;
H2的濃度不再變化能夠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不符合題意;
反應體系中H2和HI均為無色,而碘蒸氣為紫色,故反應過程中容器中混合物的顏色一直在改變,故容器中混合物的顏色不再變化能夠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不符合題意;
HI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能夠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不符合題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一定溫度下,已知反應N2O4(g) 2NO2(g)。現將1 mol N2O4充入一恒壓密閉容器中,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①恒壓條件下,反應正向氣體體積增大,氣體的總質量不變,故密度減小,當其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②恒壓條件下,壓強是恒量,不能
作為判斷平衡狀態的標志;
③題給反應充入1 mol N2O4,正反
應速率應逐漸減小直到不變,不符
合題意;
④隨著反應的進行,N2O4的轉化率是變量,其不變證明達到平衡狀態。
題組四 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
7.工業上合成氨的反應為N2(g)+3H2(g) 2NH3(g),在實際生產中為提高合成氨的反應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因此采取的溫度越高越好
B.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因此采取的壓強越大越好
C.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因此可選用適當的催化劑
D.可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氣,使氨氣溶解以提高反應速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A項,溫度高反應速率快,但溫度過高會消耗更多的燃料且催化劑有可能會失去活性,因此實際生產中的溫度不是越高越好,錯誤;
B項,壓強大反應速率快,但壓強過高會增加設備的成本,因此實際生產中的壓強不是越大越好,錯誤;
C項,可選用適當的催化劑提高反應速率,正確;
D項,加入水蒸氣會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且氨氣溶于水并不能提高反應速率,錯誤。
8.(2023·遼寧撫順高一期中)在工業生產或實驗中,下列做法與調控化學反應速率無關的是
A.煅燒礦石時,向爐膛中鼓入空氣增強火勢
B.將Fe與稀H2SO4反應中的稀H2SO4換成稀HNO3
C.食品抽真空包裝
D.實驗室制氫氣時,用鋅粉代替鋅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煅燒礦石時,向爐膛中鼓入空氣,氧氣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火勢增強,故不選A;
將稀H2SO4換成稀HNO3,鐵與稀硝酸反應不能放出氫氣,與反應速率無關,故選B;
食品抽真空包裝,降低氧氣濃度,減慢食物氧化速率,故不選C;
實驗室制氫氣時,用鋅粉代替鋅塊,增大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加快,故不選D。
9.(2023·杭州高一期中)在一定溫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s)+H2O(g) CO(g)+H2(g)。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少量碳后,CO生成速率加快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改變,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
C.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D.若2 mol H—O斷裂,同時有1 mol H—H生成,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為固體,加入少量碳,CO生成速率不變,A錯誤;
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不同,且容器體積不變,則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改變,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B正確;
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C錯誤;
2 mol H—O斷裂和1 mol H—H生成均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D錯誤。
綜合強化
10.(2023·湖北仙桃中學高一質檢)下列描述的化學反應狀態,不一定是平衡狀態的是
A.H2(g)+Br2(g) 2HBr(g),絕熱、恒容下,反應體系中氣體的壓強保
持不變
B.2NO2(g) N2O4(g),恒溫、恒容下,反應體系中氣體的顏色保持不變
C.CaCO3(s) CO2(g)+CaO(s),恒溫、恒容下,反應體系中氣體的密
度保持不變
D.NH4Cl(s) NH3(g)+HCl(g),恒溫、恒容下,反應體系中氣體的平均
摩爾質量保持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該反應為等體積反應,但為絕熱體系,隨著反應進行,體系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 當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A不符合題意;
恒溫、恒容下,反應體系中氣體的顏色保持不變,說明二氧化氮的濃度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不符合題意;
該反應中只有二氧化碳是氣體,隨著反應進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不斷變化,恒溫、恒容條件下,體系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反應體系中氣體只有氨氣和氯化氫氣體,且兩者比例恒定為1∶1,則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始終保持恒定,不能據此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1.(2022·長沙高一檢測)在一定條件下,將3 mol A和1 mol B兩種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3A(g)+B(g) xC(g)+2D(g)。2 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測得C的濃度為0.2 mol·L-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x=2
B.B的轉化率為50%
C.2 min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3 mol·L-1·min-1
D.若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則表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C的濃度為0.2 mol·L-1,生成C的物質的量為0.2 mol·L-1×2 L=0.4 mol,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x∶2=0.4 mol∶0.8 mol,所以x=1,A錯誤;
根據三段式計算:
       3A(g)+B(g) C(g)+2D(g)
起始量/(mol·L-1) 1.5 0.5 0 0
轉化量/(mol·L-1) 0.6 0.2 0.2 0.4
平衡量/(mol·L-1) 0.9 0.3 0.2 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因反應前后各物質均為氣態,則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不變化,而反應容器的體積是固定的,則混合氣體的密度在反應過程中是不變的,D錯誤。
12.(2023·保定高一檢測)向某容積一定的密閉絕熱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1 mol O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2NO(g)+O2(g) 2NO2(g),其反應速率與反應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選項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NO、O2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M、N、P、Q四點中,N點時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
C.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再變化
D.單位時間內生成2a mol NO2的同時,生成a mol 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NO、O2物質的量之比始終為2∶1,不能說明達到平
衡狀態,故A不符合題意;
M、N、P、Q四點中,N點時反應速率最大,但隨著
時間的推移,速率仍在變化,并未達到平衡狀態,
故B不符合題意;
該反應進行前后,混合氣體的總質量始終不變,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故C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單位時間內生成2a mol NO2,反應正向進行,同時又生成a mol O2,反應逆向進行,兩個不同方向,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說明達到平衡狀態,故D符合題意。
(1)上圖中,A點處v正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
13.在2 L密閉容器中,800 ℃時,反應2NO(g)+O2(g) 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大于
時間/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在0~1 s內n(NO)呈減小狀態,則反應2NO(g)+O2(g) 2NO2(g)向正反應方向進行,v正>v逆。
(2)圖中表示NO2變化的曲線是___。用O2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b
1.5×10-3 mol·L-1·s-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上述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則c(NO)由逐漸減小到保持不變。表格中數據表明上述反應從開始到平衡,n(NO)的減小量為0.020 mol-0.007 mol=0.013 mol,則n(NO2)的增加量為0.013 mol。
上述反應容器的容積為2 L,則平衡時c(NO2)=0.006 5 mol·L-1,則表示NO2變化的曲線是b。表格中數據表明,在0~2 s內n(NO)減小量為0.020 mol-0.008 mol=0.012 mol,則n(O2)的減小量為0.006 mol,容器容積為2 L,則Δc(O2)=0.003 mol·L-1,反應時間為2 s,根據v=
計算得v(O2)=1.5×10-3 mol·L-1·s-1。
(3)下列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v(NO2)=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逆(NO)=2v正(O2)
d.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bc
(4)下列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的是_____。
a.向容器中充入氬氣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bcd
其他條件一定,升高溫度或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使用催化劑,都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反之,可使化學反應速率減小。
a項,充入與反應無關的氬氣,v不變,錯誤。
14.(2022·山東濟南高一期末)向某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在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沒有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密閉容器的容積是____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2)若t1=15時,則0~t1 s內以C物質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v(C)=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0.004 mol·L-1·s-1
(3)寫出能反映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兩個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 s時,C在平衡混合氣中的物質的量分數為_____。
(5)B的起始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v正(A)=3v逆(B)
物質C
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0%
0.04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根據題意可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A(g) B(g)+2C(g)。0~t1 s內Δc(C)=0.06 mol·L-1,則Δc(B)=
0.03 mol·L-1,故起始時B的物質的量為(0.05 mol·L-1 -0.03 mol·L-1)×
2 L=0.04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甲、乙兩個研究小組決定用實驗探究的方法證明化學反應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條件下會達到“平衡狀態”。
Ⅰ.甲組: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試管中,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2 mL,發生反應:2I-+2Fe3+ 2Fe2++I2。為了證明該反應具有一定的限度,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反應液,滴加AgNO3溶液,發現有少量的黃色沉淀(AgI)生成,證明反應物沒有反應完全;②再取少量反應液,加入少量CCl4,振蕩,發現CCl4層顯淺紫色,因為I2更易溶于CCl4,即證明有I2生成。結合①②的結論,他們得出結論:該反應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條件下會達到反應限度。
15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指導老師指出上述實驗中①不合理,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認為步驟②適合檢驗生成I2較多的情況,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靈敏地檢驗是否生成了I2,這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綜合強化
該反應中KI過量,
滴加AgNO3溶液總會生成AgI沉淀
取少量反應液,滴
加KSCN溶液,若出現紅色,則證明還有Fe3+未完全反應
取少量反應液,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變藍色,說明生成了I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Ⅱ.乙組:取4 mL 1 mol·L-1的CaCl2溶液于試管中,發現滴入1 mol·L-1的Na2SO4溶液6 mL后就不再產生白色沉淀了,發生的反應是Na2SO4+CaCl2 CaSO4↓+2NaCl。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確認上述反應具有可逆性和反應限度,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綜合強化
取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1 mol·L-1的Na2C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反應有一定的可逆性和反應限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甲組實驗①不合理,因為所加的I-是過量的,不能通過檢驗I-存在證明反應的可逆性,要證明反應具有一定的限度,應檢驗反應后的溶液是否含有Fe3+,因此可用KSCN溶液檢驗。乙組從反應物的量的角度考慮,Na2SO4溶液過量,若反應無可逆性,則Ca2+沉淀完全,若反應有一定的可逆性,則Ca2+沒有完全沉淀,故可用Na2CO3來證明Ca2+存在。
返回
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大丰市| 中江县| 潜山县| 英超| 龙南县| 峨眉山市| 保山市| 浮山县| 崇明县| 明星| 江口县| 巴东县| 班戈县| 洱源县| 古交市| 子洲县| 桦甸市| 左贡县| 营口市| 云浮市| 香港| 八宿县| 屏东县| 浮梁县| 镇远县| 凤庆县| 伊通| 左贡县| 崇州市| 鹰潭市| 涞源县| 绥宁县| 上虞市| 仁寿县| 常熟市| 龙泉市| 垦利县| 分宜县| 桓台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