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復習備考建議(發言稿)各位老師下午好:非常榮幸能與各位交流一下我們備課組復習備考的淺薄經驗:在初三階段我們備課組一直堅持了三個五原則即“寫好五字文章”,“把好五個環節”“樹立五個意識”。一、寫好五字文章(1)力求一個早字:所謂“一步為先,步步為先”——為了保證整個復習工作的有序和高效,我們備課組實行早思考,早購書,早計劃。在開學前我們就從時間,內容,方法上作出一個全局的安排:第一輪,摸清脈絡、構建框架,開展系統復習。第二輪,針對熱點,抓住弱點,開展難點專題復習。第三輪,調整狀態,回味練習,開展綜合模擬訓練。(2)力求一個實字: 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概念不清,寸步難行”。如果心中沒有一棵知識樹,沒有扎實的根基,空談提高能力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總覽近幾年中考數學試卷,容易題直接來自基礎,中等題變相來自基礎,較難題繞彎來自課基礎。因此考生只要抓住了中等難度的基本內容,就等于抓住了中考卷面的分數。為此在第一輪復習我們主要:實行三抓和四會1) 三抓:一抓基本概念的準確性和實質性理解。二抓公式,定理的熟練的初步應用。三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變用、連用、巧用2) 四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依次要求:會表述、會判斷、會應用、會舉例(3)力求一個細字: 在備考沖刺階段,也許學生還有很多知識要學習,很多缺漏需要彌補, 很多方法還待掌握,很多能力有待提高。面對此狀,決不可急躁,因此要堅持“堡壘一個個攻克,險灘一條條趟過”的作風。為此要求學生建立一本備忘錄:對一些典型題、疑難、易錯和易忘問題隨時記錄,反復思考訓練,使弱項變為強項,劣勢變為優勢。(4)力求一個精字:題海戰術固然有好處,但學習的時間是個有限的常數,而且現階段中考命題正悄然由知識向能力轉變,題海加苦海的復習方式已不能適應這一變化,針對這些特點:我們的目標是精練一本書,當然前提是選擇了一本高質量的配套復習資料,要求學生進行跟蹤復習,做到“訓練到位”,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要自主復習。總而言之“題海大戰不如跟著老師轉”。(5)力求一個活字即以靈活的策略帶動復習,復習的基本方法是講練結合,可以先講后練,也可以先練后講,還可以交叉進行。例如:在復習代數式框題的時候,我們是以歸納知識點為主,配以典型例題的方法進行系統復習的,而在方程不等式部分則在講評練習為的過程中復習相關的知識點。又例如習慣上我們一般是先復習后測驗,當復習到二次函數時,因為上學期剛學完,所有就嘗試先測驗發現薄弱點再復習。總而言之,在復習過程中盡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做到“不變應萬變”的同時,也要以變應變 。二、把好五個環節在復習階段學生開始往往出現了“高原現象”。什么是 “高原現象”?例如,一名射手在進行一系列射擊訓練后,開始成績逐步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成績卻不再上升,甚至下降,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高原現象。高原現象在數學復習階段表現得十分明顯。平時授新課,新鮮有趣;復習階段,有的同學會覺得單調、枯燥無味,導致成績提高緩慢,甚至下降。為提高40分鐘的效率,減少高原反應,我們力求做好“備課、選題、講課、訓練、反饋”五個環節:備課: 堅持以中考要求為導向,低重心抓基礎,做到重點內容要吃透,難點內容要化解,熱點內容要關注,縱橫聯系要清楚 選題:選題貴在精,敗在濫!復習課以 常考題,易錯題,熱點題為主講課:要抓點帶線,一題多變。魚網之所以能夠捕獲到魚,是由于經線和緯線編成網的緣故。如果知識編織成網絡,那么數學思想方法就魚網上的總繩,所以講解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便可以提綱挈領,收放自如,得心應手。訓練:間要保證、訓練要嚴格、規范要統一(每課一小測, 每單元一測, 每隔周一模擬)反饋:及時反饋,質量要保證。為此無論大考小測我們都堅持全收全改全講評。講評內容包括:一、本題考查了哪些知識點,主要應用了什么方法,關鍵在哪里。二、指出學生的典型錯誤,并分析在知識上、邏輯上、心理上和策略上的錯誤原因。三、表揚并推廣學生中的優秀解法。四、說清題目的縱橫聯系。五、介紹每一題、每一步的評分標準。以求達到讓學生問題不過夜,錯題不重犯的目的。三、樹立五個意識合作意識:我們學校一直是以老帶新,老教師毫無保留地授經驗,整合合理利用分配資源我們的所有電子版的資料和課件都是與全科共享的。和諧意識:抱著“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的心態,我們與其它科目互相協調,到同舟共濟,以減少學生的壓力。責任意識:作為老師我們不是神,但卻能盡己所能去救人,堅持能救一個是一個,能提高一分是一分的原則。質量意識:作為教師付出的往往不等于所收獲的,所以我們力求在教學的每一環節付出的每一分力都是有價值的,都是有用功。關愛意識:每一棵小草都有它生存的權利,每一個學生都有他進取的一面。陽光奮力穿過云層,總會留下動人的溫暖。此時此刻只要我們關愛學生多一分,他們就會熱愛數學多一分。即使成績再差的學生,也能把最佳競技狀態帶進考場,穿越云層,釋放異彩。 我想針對不同的學生沒有最好的的教學方法,只有最適合的的教學方法!以上只是我們備課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足之處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