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 年秋學期七年級目標教學練習冊(期末檢測) 試題卷道德與法治、歷史(閉卷)(滿分 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班別、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按要求粘貼條形碼。2. 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道德與法治部分一、 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選定的答案標號涂黑。每小題2分,共36分)1. 隨著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人們的上天夢想得到實現,景海鵬已四次上天,成為上天最多的航天員。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夢想和與現實之間的橋梁是( )。A. 奮斗 B. 勤奮 C. 努力 D. 學習2.中國跳水運動員全紅嬋是隊里訓練最刻苦的,每天要練習400 多次跳水,每次都全力以赴,在東京奧運會女子單人 10 米跳水比賽中,她以幾乎完美的表現獲得冠軍,并打破奧運會記錄,成為國家健將運動員。這告訴我們( )A. 要獲得冠軍就要努力 B. 學習有快樂,也有辛苦C. 學習是辛苦的、沒用的 D. 練習跳水比在教室讀書好3.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剛到美國留學的時候是學習實驗物理的,他發現在實驗物理方面總是比不上同學,后來他轉攻理論物理,獲得很大成功,并獲得諾貝爾獎。這說明 ( )A. 人不可能樣樣都成 B. 轉攻理論物理,就能成功C. 人要懂得放棄,不能盲目 D. 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我發展4. 在2023 年9月的亞運會上全紅嬋和陳芋汐爭奪 10 米跳臺冠軍,全紅嬋以高4分的微弱優勢奪得冠軍,她們臺上是對手,是競爭,臺下是隊友,是朋友。成功時互相祝賀,失利是互相關心,互相鼓勵。這體現了( )A. 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 B. 競爭對手,不會成為朋友C. 競爭必然影響友誼 D. 競爭對手,不會有真正的友誼5. 莫美麗喜歡網聊,網上有一個異性朋友經常和她聊天,她覺得很投緣,于是接受他見面的邀請。下面表述正確的是( )。① 情投意合很難得,大膽接受 ②虛擬世界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要慎重③網上聊天比較隨便,更見真情 ④網上交友,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1頁 共4頁6. 右圖中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A. 領導者 B. 組織者C. 傾聽者 D. 陪伴者7. 古人云:“教學相長”,說明了教與學的師生關系,下列表格中觀點正確的是( )。序號 觀 點① 師生相互陪伴② 師生相互促進③ 師生相互對立④ 師生共同成長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8.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要做到親敬長就要( )。① 聽話 ②尊敬 ③感恩 ④聆聽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9. 黃大強喜歡打球,不做家務,經常被父親打罵,引發與父親的沖突。下列處理方式正確的是( )。① 做好家務,再去打球 ②與父親對著干③與父親做好溝通 ④只要有球打,什么事都不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0. 下列表中是子女對父母的認識,觀點不正確的是( )。序號 觀 點①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對待我們的態度和教育方式。② 我們與父母在學識、經歷等方面的差異,對問題理解也必然有差異。③ 我們已經長大了,父母不應該干涉我們的生活。④ 我最討厭父母嘮嘮叨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1. 右圖體現唐國儒一家人( )。A. 共同分擔家務勞動B. 爸爸在指揮他們勞動C. 媽媽在拖地板D. 唐國儒在擦桌子12. 秦始皇為了長生不死,曾四次東巡尋找“長生不老藥”,結果只活了49年。說明(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2頁 共4頁A. 秦始皇找不到“長生不老藥” B. 生命是不可逆的C. 只要找到“長生不老藥”就不會死 D. 秦始皇不算最短命的皇帝13.人類是代代相傳的,在人類生命接續中,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生命不僅僅是身體的生命 ②生命還是社會關系中的生命③生命還包括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④生命還包括動物的生命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4. 右圖中體現正確的關于生命的觀點是( )。A. 尊重老人生命B. 尊重親人生命C. 珍惜殘疾人生命D. 用敬畏心來尊重他人生命15. 經過這三年的新冠疫情影響后,很多人出入公共場所主動戴上口罩,這說明了 ( )。① 人們增強了安全意識 ② 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③人們害怕新冠感染 ④提高安全防范能力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6.右圖是李上進考試不理想被老師批評,說明他受到( )。A. 批判 B. 挫折C. 打擊 D. 批斗17. 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失利乃至失敗,這就是挫折,包括幾個方面,其中,關鍵因素是( )。A. 挫折情景 B. 挫折態度C. 挫折認知 D. 挫折反應18. 關于“生命的思考”,下面表中正確的觀點是( )。序號 觀 點① 生命是不可逆的; 生命也是短暫的。② 生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比金錢、權勢等更重要。③ 只有人類才能駕馭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④ 人的生命就像大地的野草一樣,毫無意義。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二、非選擇題(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本卷共 3 小題。第19題6分; 第20題10分; 第21 題11分; 第22題12分, 共39分)19. (6分)【友誼的天空話友誼】人的一生不可能不與別人打交道,人們的交往就會產生友誼,成為朋友,同學之間交往也會產生友誼,成為要好的朋友。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3頁 共4頁(1) 請寫出你最要好的三個朋友姓名。(2分)(2) 請談談你是如何對待誤入歧途的朋友的 (4分)20.(10分)【師生交往 師長情誼】材料一:朱偉夏個性很強,很容易沖動,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一次老師批評他不認真聽課,他當堂在課堂上與老師頂撞起來,搞到老師上不下去。(1) 請你說一說,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 (4分)材料二:有一次,張猛超因為遲到,被數學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覺得很沒面子。從此,只要是數學老師上課,他一律不聽,也從不做數學作業。(2) 請你談一談,張猛超與老師發生矛盾應該怎樣解決 (6分)21.(11分)【親情之愛 家和萬事興】材料:莫市仁家庭人口眾多,有爺爺、奶奶、父母和兄弟姐妹8 口人,成員之間相處比較特殊,父親性格暴躁,管理粗暴,動不動對子女不是打,就是罵,莫市仁對父親做法很不滿,他不愿意與父親講話。奶奶與母親也有矛盾,經常爭吵,有時候,鬧到整個村都知道,莫市仁感到很沒面,也很無奈。(1) 談談莫市仁應該如何與父親溝通 (5分)(2) 談談莫市仁如何做才能化解母親和奶奶的矛盾 (6分)22.(12分)【珍視生命 奮斗人生】材料一:雷鋒的人生格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我愿意在暴風雨中——艱苦奮斗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談談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人生是短暫的,不同的人對人生有不同的看法。(1) 請你根據課本,談談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 。(6分)材料二,鄧小平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勝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建立了新中國,毛澤東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時期,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2) 請你根據課本,談談偉人的貢獻。(6分)歷史部分三、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 小題,每小題2分,共 40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23. 歷史專題復習是構建歷史知識體系的一種方式。運用右邊知識我們可以構建的體系是A. 中國早期人類起源與發展 ①元謀人的兩顆門齒B. 長江流域的古人類文明 ②北京人的頭蓋骨C. 北京地區的古人類代表 ③山頂洞人的骨針D. 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發現24.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權貴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鉞、漆器、象牙器等。其中玉琮的數量可以判斷墓葬主人地位的尊貴等級。這說明,當時A. 原始農業形成 B. 禪讓制度盛行 C. 中央集權確立 D. 社會階級分化明顯2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觀念,中國最早體現民主的選舉制度是“禪讓制”,它的選舉標準是看A. 財富 B. 賢德 C. 地位 D. 血緣26.“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該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 大禹建夏 B. 盤庚遷殷 C. 商湯滅夏 D. 武王伐紂27.在班級開展的“圖說歷史”活動中,小李同學準備向大家介紹一件文物,這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這一文物是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三星堆青銅面具 D. 利簋28. 許多成語來源于歷史,如:退避三舍、臥薪嘗膽、圍魏救趙、紙上談兵等。這些成語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A. 奴隸制開始形成 B. 諸侯間戰爭不斷 C. 生產力飛速發展 ID.封建制開始確立29. 戰國時代,一位思想家向各國君主提出治國方略,提倡節儉,主張“兼愛” “非攻”,還提出“尚賢”的政治主張。該思想家是A. 孔子 B. 孟子 C. 韓非子 D. 墨子30.李白曾寫詩贊揚秦始皇,詩曰: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該詩主要贊揚了秦始皇的貢獻是A. 建立郡縣制 B. 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C. 創立皇帝制 D. 兼并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31.“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與秦軍遇,九戰,大破之。”材料所述戰役A. 建立了“張楚”政權 B. 項羽獲得了“楚漢之爭”的勝利C. 秦軍主力被殲滅 D. 秦朝統治者投降,秦朝滅亡32. 一位學者在談到某位歷史人物時指出:他的勢力似乎實現了自己的意志,既推翻了秦王朝,又戰勝了項羽。這位學者所評價的歷史人物是A. 劉邦 B. 蒙恬 C. 陳勝 D. 吳廣七年級歷史試題卷 第1頁 共4頁33. 右圖是秦未至西漢文帝時期人口數量變化表。導致 b 階段人口數量提升的原因是A. 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B. 建立中央集權制度C. 實施“推恩令” D. 實行鹽鐵專賣34. 在漢代,獨尊儒學為培養和選拔確定了方向和標準,與之相關的舉措是A. 鼓勵私學· B. 興辦太學 C. 統一文字 D. 焚書坑儒35. 秦始皇與漢武帝是中國古代史上兩位杰出的皇帝,他們相同的歷史功績是A. 都統一了文字 B. 都為統一多民族國家作出貢獻C. 都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 D. 都建立了刺史制度36. 東漢初年,劉秀采取了一系列穩定社會局面的措施,使得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歷史上稱這一穩定的社會局面為A. 光武中興 B. 文景之治 C. 開元盛世 D. 貞觀之治37. 184年,一支農民起義軍隊伍,經過精心策劃,發動了進攻東漢王朝的起義,史稱A. 陳勝吳廣起義 B. 紅巾軍起義 C. 項羽劉邦起義 D. 黃巾起義38. 中國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在兩漢時期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診斷和治療手段更加先進。其中,發明“麻沸散”并創編出“五禽戲”的名醫是A. 扁鵲 B. 華佗 C. 張仲景 D. 炎帝39. 右邊示意圖反映出A.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B. 魏晉時期政權并立C. 統一趨勢不斷加強D.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40. “只過了十多年的安定日子,就出現了全面的危機。爆發八王之亂的同時,各少數民族部落也紛紛起兵。西晉王朝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終被劉淵的鐵馬強弓所摧垮。”這反映出西晉的特征是A. 國力強盛,政治清明 B. 紛爭不斷,短暫而亡C. 災害頻繁,統治殘暴 D. 宦官專權,大權旁落41. 在中國的某一歷史時期,南方地區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歷史上這些王朝被總稱為A. 春秋戰國 B. 十六國 C. 南朝 D. 北朝42.魏晉南北朝時期,將書法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是東晉的王羲之,由于在書法藝術上的杰出成就,他被后人譽為“書圣”。他的代表作是A. 《蘭亭集序》 B. 《比丘道匠造像題記》 C. 《張猛龍碑》 D. 《宣示表》四、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 小題,共35分。)43. (12分) 2023 年 10月 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而“一帶一路”正是傳承與發展了“絲綢之路”。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七年級歷史試題卷 第2頁 共4頁材料一:為共擊匈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 (公元前138年) 張騫應募從長安出發,日夜兼程,經過漫漫黃沙。卻在途中被匈奴俘獲,遭到長達 10余年的軟禁,后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回。——摘編自《張騫出使西域》材料二: “絲綢之路”開辟之后,中原的鐵器、絲綢等逐漸傳到了西域、中亞和西亞。西域、中亞和西亞的良種馬、毛織品,植物如核桃等也陸續傳到中原。自漢至唐的近千年, “絲綢之路”一直是聯結中國與中亞、西亞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據王家范、張耕華、陳江《大學中國史》材料三: “一帶一路”建設根植于歷史,但面向未來……我們完全可以從古絲綢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推進合作,共同開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于世界。 “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摘自2023年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開幕辭(1) 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騫“初行”的目的是什么 (1 分) 張騫出使西域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2分) 并指出張騫有什么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舉出通過絲綢之路漢朝傳往西域和西域傳入中原的物品各一例。 (2分) 并說說絲綢之路開辟的歷史意義。(2分)(3) 根據材料三,概括“絲路精神”的核心。 (1分) 并談談你對“一帶一路”的認識。 (2分)44. (12分)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方式多樣,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三國鼎立時期, 魏、蜀、吳都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為后來的全國統一準備了條件。各國都重視發展生產, 整頓政治, 增強國力, 促進了局部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魏、蜀、吳三國還重視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系, 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大交融。——摘自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材料二:兩晉南北朝以后,北方戰亂較多,江南地區則相對穩定。……晉代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使南方人口劇增,市場需求劇增,要求南方廣大地區加快開發。南方特有的自然條件與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相結合,使其發展速度加快。——摘編自何煉成《中國經濟史》材料三: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與當地的漢人錯居雜處, 開始過著安定的生活。他們不斷向漢族人民學習……民族隔閡不斷消解,民族關系趨于和緩, 到北朝后期, 我國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魏晉南北朝時引入內地的北方少數民族的坐具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9 課部分內容七年級歷史試題卷 第3頁 共4頁(1)根據材料一,寫出與圖1、圖2相關的古代戰役名稱。 (2分) 并指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所產生的影響。 (2分)(2) 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有哪些。 (3分) 從江南經濟變化的原因中,你認為對當今經濟發展有何啟示 (2分)(3) 材料三體現出魏晉時期怎樣的社會現象 (1 分) 綜合上訴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2分)45. (11 分)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多種因素的推動。同學們圍繞“推動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開展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完成以下任務。【任務一 圖片闡述】同學們通過收集中國古代的勞動工具,感知勞動工具的巨大作用。材料一:勞動工具① 春秋時期, 該工具出現, 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 并為開 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勞動工具② 漢代出現的播種工具, 以人或畜為動力,一人扶耬, 可將開溝、播種、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任務二 知識梳理】同學們在閱讀的基礎上梳理了中國古代的改革。材料二:商鞅變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無私, 罰不諱強大, 賞不私親近, 法及太子, 蹤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 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戰國策·秦策一》 這場改革,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中國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 它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封建化進程,北方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糧食產量增多, 手工業和商業日趨活躍。———摘編自《中國民族報》【任務三 觀點論證】同學們分享了關于“推動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的閱讀筆記材料三:筆記一 筆記二 筆記三生產工具的革新進步, 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 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促進了國家的繁榮。 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 展, 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 有效途徑和手段。 杰出人物的關鍵決策影響經濟的發展,對歷史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1)指出材料一勞動工具①②的名稱(2分) ,這些勞動工具在農業上起到怎樣的作用 (1分)(2) 材料二體現了商鞅變法的什么特點 (2 分) 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分)(3) 請從材料三中選擇一則筆記,圍繞“推動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提煉觀點,并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加以論述。 (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總結提升。4分)七年級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6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C B D A D C D C B D A B A D D B C A二、非選擇題(19 題 6 分,20 題 10 分,21 題 11 分,22題 12 分,共 39 分)19.答:(1)(2 分)寫出三個最要好朋友姓名:(略)(2 分)(2)(4 分)①友誼不能沒有原則。(1 分)②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1 分)③其實,當朋友誤入歧途時,不予規勸甚至推波助瀾,反而會傷害朋友,傷害友誼。(2分)20.答:(1)(4 分)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①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彌補不足。(2分)②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2 分)(2)(6 分)學會正確處理與教師發生的矛盾:①自我反省,冷靜、客觀地分析原因。(1.5 分)②相信善意,多些寬容和理解。(1.5 分)③坦誠相待,注意溝通方式,主動找老師交換意見。(1.5 分)④求同存異,主動關心。(1.5分)21.答:(1)(5 分)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①關注事實。要清楚溝通什么,達到什么效果。(1分)②把握時機,在父母心情好時溝通。(1 分)③留意態度,注意與父母溝通的態度。(1 分)④選擇方式,選擇好與父母溝通的方式。(1 分)⑤考慮環境,選擇好與父母溝通的環境。{#{QQABCQAQogCIAABAAAhCUwUKCgIQkAACCAoGABAAoAAAiQNABAA=}#}(1 分)(2)(6 分)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或沖突時,我們可以充當“黏合劑”:①幫助家庭成員舒緩情緒。(1.5 分)②明確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1.5 分)③引導家庭成員看到對方的優點。(1.5 分)④幫助家庭成員走出“面子”困境。(1.5 分)22.(1)(6 分)①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這樣的一生值得過。(2 分)②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無論大小,自愿承擔責任,這樣的一生值得過。(2 分)③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這樣的一生值得過。(2 分)(2)(6 分)①人的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2 分)②一個人的偉大,在于他能夠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勞動,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4 分){#{QQABCQAQogCIAABAAAhCUwUKCgIQkAACCAoGABAAoAAAiQNABAA=}#}2023年秋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檢測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40分)題號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答案 A D B C A B D D C A題號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答案 A B B A D B C B C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共 35分)43.(12分)(1)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1 分)。困難:惡劣的環境;食物短缺;匈奴的威脅等(任答 2點,2分)。精神:不屈不撓;勇于探索;勇于開拓的精神(任答 2點,2分)。(2)物品:漢朝傳到西域物品:絲綢、漆器等;西域傳入中原:核桃、石榴、良種馬等(各例舉一例即可,2分)。歷史意義: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是聯結中國與中亞、西亞各國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進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任答 2點,2分)。(3)絲路精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1 分)。認識:“一帶一路”建設根植于歷史,面向未來;一帶一路的建設有利于促進各國經濟文化繁榮;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等(意思對即可,2分)。44.(12分)(1)圖 1:官渡之戰;圖 2:赤壁之戰。(2 分)影響:為后來全國統一準備條件;促進了局部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民族大融合。(2分)(2)原因:南方戰亂少,社會相對穩定;自然條件優越;北方人南遷,帶來大量勞動力和生產技術;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3 分)啟示:重視引進人才;重視引進科技;重視保護環境;經濟發展的同時要保護環境等(2分)(3)現象:民族融合(1分)。方式:民族遷移;戰爭;經濟交流;民族同化等(2分)45.(11分)(1)①鐵器農具,②耬車(2 分)。作用:促進農業上的深耕細作;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1分)(2)特點:公平;公正;不畏強權;成效巨大;公私分明等(2分)。措施:官員在朝廷必須使用漢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該鮮卑姓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聯姻等(2分)(3)(觀點正確 1分,兩個史實論述邏輯清晰 2分,總結 1分)示例一:生產工具的革新推動了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耬車,以人或畜為動力,一人扶耬,可將開溝、播種、掩土等三道工序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可見,生產工具的革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示例二:改革推動了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戰國后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改革,使得秦國國力大大增強,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北魏孝文帝繼位后,決定進行改革,實行漢化,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總之,改革創新推動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示例三:杰出人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大增強,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基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一系列漢化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增強了北魏的實力。(秦始皇、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光武帝等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措施也可){#{QQABCQAQogCIAABAAAhCUwUKCgIQkAACCAoGABAAoAAAiQ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西梧州市蒼梧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道德與法治、歷史考試試卷.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