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秋八年級地理期末測試答案一、選擇題(3分/題 60分)1——5: DCDBC 6——10:ADBBB11——15: CBCDA 16——20:DBDBD二、綜合題(40分)(共19分)(2分,1分/空) 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2)(6分,1分/空) 上游、水能(水力)、流向、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夏季(1分)、 長江(1分)、主要流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大;流域面積大;支流多等原因(4分,2分/點,任意答出2點,言之有理即可)(2分)洪澇(3分)在上游,加強林草植被的保護;在中游,要完善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 在下游,開展濕地的保護與恢復(3分/點,任意答出1點,言之有理即可)22、(共21分)(1)C(2分)(2)C(2分)(3)山地(2分)交通不便;不利于發展種植業;地質災害多發(4分,2分/點,任意答出2點,言之有理即可)發展交通和旅游(2分)利用旅游發展,興辦農家樂;進行農產品深加工;環境保護等(4分,2分/點,任意答出2點,言之有理即可)(共5分,2種觀點任選其一作答)支持(1分),理由是:有利于增加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4分,言之有理即可)不支持(1分),理由是:破壞生態,容易引發地質災害(4分,言之有理即可)巴中市2023年秋八年級上期末考試生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5 BABAD-10 BABBC-15 DDABC16--20 DDAA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21、觀察 實驗22、就地保護 異地保護23、卵巢 卵細胞 子宮24、完全變態 不完全變態 蛹三、綜合題(每空2分,共30分)25、(1)生態系統 ;生產 (2)捕食 ;競爭 (3)消費者26、(1)成形的細胞核; (2)遺傳物質; (3)C; (4)細菌; (5)BC27、(1)隱 (2) Aa (3)XY (4)50 (5) 蛋白質巴中市2023 年秋八年級期末考試地理·生物學試卷(滿分 200 分120分鐘完卷)班級: 姓名:注意事項:1. 答題前,先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填寫清楚。2. 所有題在答卷規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本卷和答卷交監考老師。地 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60分)我國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樣、文化豐富多彩。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面1-3小題。1. 下列關于我國說法錯誤的是( )A. 位于北半球,東半球B. 是海陸兼備的國家C. 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D. 隔南海與日本相望2. 圖中序號分別表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飲食以麻辣口味為主B. ②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是潑水節C. ③簡稱川和蜀D. ④是我國壯族人口最多的省份3.下列對我國地理位置和范圍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 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B. 遼闊的海域,便于海洋事業和國際貿易的發展C. 陸地疆域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便于與眾多陸上鄰國發展邊境貿易D. 領土全部位于北溫帶,溫和多雨,利于農業生產養蜂是一項甜蜜的事業,“逐花而居”是養蜂人的真實寫照,對于養蜂人而言,跋山涉水是最平常的。哪個地方一有花開,蜂農們便開始了長途跋涉,采蜜線路從南到北,根據花期次第綻放而移動,循著花開時間順序漸次展開。下圖為某蜂農的“逐花”路線,讀圖完成下面4-6小題。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第1頁(共8頁)4. 該蜂農沿途所見景觀不可信的是( )A. 高原坦蕩,牛羊成群 B.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C. 平原廣闊,黑土廣布 D. 河湖密布,稻田遍布5. 在遷徙放蜂的過程中,蜂農需要頻繁轉場,最適宜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 鐵路運輸 B. 水路運輸 C. 公路運輸 D. 航空運輸6. 影響蜂農遷移時間的主要因素是( )A. 氣溫 B. 降水 C. 地形 D. 市場讀某城鎮景觀和該地氣候統計圖,完成下面 7-8小題。7. 該城鎮有可能分布在( )A. 東北平原地區B. 青藏高原地區C. 川渝地區D. 長江中下游地區8. 關于該城鎮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全年降水較平均 B. 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C. 夏季高溫,冬季嚴寒 D. 雨熱不同期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宜賓三江口長江公園,駐足江岸,眺望三江交匯處,習總書記指出: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請讀“長江流域圖”,回答下面9-11 小題。9. 關于長江流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宜賓市所在河段長度最長、水能資源豐富B. C 河段地形環境復雜多樣,以丘陵為主C. 長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D. 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流經我國三級階梯10. 上海、南京所在的長江三角洲為整個長江經濟帶龍頭區域,是因為( )①區域內省市合作聯系密切 ②地理位置優越,對外開放程度高③人口稠密,勞動力素質高 ④礦產資源豐富,輕重工業都發達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1. D地區是我國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該地區生態環境保護適宜采取的發展戰略和措施是( )A. 停止當地人類活動,切實優先保護當地環境B. 多砍伐樹木,獲取更多木材C. 充分開發利用當地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D. 利用當地資源,擴大產業規模,促進經濟發展我國是一個水土資源相對短缺且空間匹配欠佳的國家。讀圖,完成下面 12-13 小題。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第2頁(共8頁)12. 水資源與耕地最不匹配的區域是 ( )A. 南方區 B. 北方區 C. 西南區 D. 西北區13. 緩解水資源空間分配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修建水庫 B. 植樹造林 C. 跨流域調水 D. 節約用水“國際茶日”于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設立,是以中國為主的產茶國家首次成功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節日。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葉產量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國多地茶園建立起智慧農業云平臺,通過實時動態監管技術管理茶園,從而有效提升茶葉品質和產量。圖為“我國四大茶葉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14-16小題。14. 我國四大茶區種植茶葉的共同優勢自然條件是( )A. 地處高原,熱量充足B. 黑土廣布,土壤肥沃C. 大型機械化生產,產量高D. 熱量充足,降水充沛15. 導致我國茶葉產量和品質不斷提高的社會因素是( )A.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B. 減少了糧食種植,大力發展茶葉種植C. 全球變暖導致我國氣候發生變化D. 我國的農村勞動力不斷增多16. “國際茶日”的設立,對我國茶葉種植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①促進茶文化傳播 ②提高我國茶葉的知名度③縮小茶葉市場 ④帶動茶葉種植區的經濟發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讀東北三省鐵路、礦產及工業基地分布圖,完成下面 17-18小題。17. 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工業基地是(C)A. 滬寧杭工業基地B. 遼中南工業基地C. 京津唐工業基地D.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18. 從圖中看,東北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①鄰近港澳和東南亞,多“僑鄉”②鐵路交通便利③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④瀕臨渤海,與俄羅斯、朝鮮接壤,地理位置優越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為近年來大城市出現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以有償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舊衣物、塑料、金屬、廢紙等垃圾,提高資源利用率。據此完成下面 19-20 小題。19. 通過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減少開采的非可再生資源是( )A. 土地資源 B. 金屬礦產 C. 風能資源 D. 水能資源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第3頁(共8頁)20. 利用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進行垃圾分類有償回收,可以()A. 智能回收垃圾,人們以后可以亂丟亂扔 B. 獲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邊發達國家C. 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 智能識別垃圾類型,提高垃圾分類效率二、綜合題(40分)21. 長江與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們源頭接近,攜手奔流入海,構成“雙河結構”,深刻影響了我國地理環境的大格局,某中學學生開展了“開發與保護——讓母親河生機永續”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讀圖,完成下列探究任務。 (19分)探究一:地形與河流(1) 探究小組查閱資料發現:巴顏喀拉山脈北側、唐古拉山脈北側雪水汩汩流淌,匯入黃河與長江源頭,推測長江和黃河發源地所在的地形區是 ,該地形區位于 (填山脈名稱) 以北。 (2分)(2) 據圖分析,黃河 (上游/中游/下游) 有眾多的水電站分布,說明這里蘊藏著豐富的 資源,為沿岸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電力。受地勢影響,長江和黃河干流的均自西向東流,說明地勢影響河流的 。在兩河下游都形成了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A 地形區是 ,B地形區是 這說明河流對 (自然地理要素)有塑造作用。(6分)探究二:氣候與河流(3) 據所學知識分析,受夏季風影響,長江、黃河兩河的汛期均集中出現在 (填季節)(1分)。兩條河流中,流量較大的是 ,(1分)結合氣候分析其流量大的原因是 。 (4分)探究三:保護與發展(4)生態安全關系到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長江上、中、下游河段需要解決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分別是水土流失、 (填氣象災害名稱)、水污染。 (2分)(5)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請你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任意一點即可,3分)22. 讀下列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21 分)巍巍南太行,石崖林立。山西晉城陵川縣境內錫崖溝村,太行山脈東南角,一條落差600多米,長約7.5公里的掛壁公路在懸崖峭壁上蜿蜒而下。【怨山】在沒有這條公路之前,錫崖溝村民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封閉生活。豐收的山楂、核桃、紅果、黃梨等山里果品爛在地里,還有黨參、黃芪、靈芝、等中草藥材賣不出去,村民文化水平低,村里醫療水平差。外出的村民發現,外面的世界和村里完全不同。他們找到村支部,說:“我們也要修一條能走汽車的路!”【斗山】山區修路本就不易,在錫崖溝修路更難。錫崖溝村民在懸崖峭壁的堅硬巖石上鑿路,他們腰綁麻繩,手持鋼釬、錘子,在太行山上一個坑一個坑、一個洞一個洞地鑿了起來,1991年6月10日,錫崖溝村民耗費近三十年時光鑿出的掛壁路正式貫通。錫崖溝人在太行山上鑿出了“中國鄉村筑路史上的偉大奇跡”。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第4頁(共8頁)【靠山】路通后,錫崖溝“世外桃源”的風貌立即吸引了眾多游客。這里有林坡一萬余畝,牧坡3000余畝,氣候溫和,水資源豐富。旅游搞起來之后,村里的年輕人不用再出去,一些遷到外地的村民都想回到村里。外面的老師也愿意來了,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學。曾經令世人避之不及的錫崖溝,如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山外人。越來越多的錫崖溝村民意識到,保住綠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銀山。(1)根據資料,錫崖溝村大致位于圖中的哪個位置( ) (2分)A. ① B. ② C. ③ D. ④(2)根據圖文信息結合所學,你認為錫崖溝村所處的太行山位于哪兩個地形區的交界處( ) (2分)A. 東北平原 黃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云貴高原C. 華北平原 黃土高原 D. 長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3)根據圖文資料,你認為錫崖溝村的地形以 為主, (2分) 這樣的地形對錫崖溝村有什么不利影響 。 (任意答出兩點即可,4分)(4)你認為錫崖溝村走上致富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你還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建議嗎 。 (任意答出兩點即可,4分)(5)有人認為錫崖溝村石材資源豐富,可以開辦石材廠或者發展采礦業,你支持還是反對, 請說明理由 (5分)生物學(100分)一、選擇題(60分,每小題3分)1. 下列圖片展現的是正在運動中的動物,其運動形式依次是( )A. 跳躍、飛行、爬行、行走、奔跑B. 跳躍、飛行、爬行、奔跑、行走C. 奔跑、飛行、蠕動、跳躍、行走D. 奔跑、飛行、蠕動、行走、跳躍2. 冰壺運動被大家喻為冰上的“國際象棋”,它展現動靜之美,取舍之智慧。髖關節的靈活性能讓運動員在投壺時維持較低的身體重心。如圖是髖關節結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結構⑤從結構③滑脫出來,叫做骨折B. 結構②分泌的滑液和④可以增加關節的靈活性C. 髖關節在運動中起到了支點的作用D. 完成投壺動作的動力來自骨骼肌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第5頁(共8頁)3. 某同學踢足球時發生意外導致小腿骨折,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休養后骨又重新愈合了,在這個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骨膜內的血管和神經 B. 骨膜內的成骨細胞C. 骨兩端的骨松質 D. 長骨兩端的軟骨層4.兒童如果長期不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確姿勢,就會引起脊柱變形,這是因為這個時期( )A. 骨中有機物的含量超過 ,骨的彈性大、硬度小B. 骨中無機物的含量超過 ,骨硬脆、彈性小C. 骨密質薄D. 骨松質排列不整齊5. 成年黑猩猩模仿人類,把箱子疊起來夠高處的香蕉。下列行為與這種行為同屬一類的是( )A. 蜜蜂筑巢、蜘蛛結網 B. 魚類洄游、大雁南飛C. 孔雀開屏、鳥類孵卵 D. 鸚鵡學舌、海獅頂球6. 下列關于如圖所示拉弓射箭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 拉弓時,右側上肢的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B. 拉弓射箭過程中,肘關節作為支點為運動提供動力C. 人體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需要神經系統的支配D. 射箭屬于學習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就越強7.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話中最能體現動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A. 維持生態平衡 B. 促進生態系統的水循環C. 幫助植物傳播種子 D. 仿生8. 動物的行為復雜多樣。雄獅間爭奪領地、鳥類遷徙、孔雀開屏分別屬于( )A. 領域行為、節律行為、攻擊行為 B. 攻擊行為、節律行為、繁殖行為C. 防御行為、節律行為、攻擊行為 D. 攻擊行為、社群行為、取食行為9. 下列動物都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其中臥龍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動物是( )A. 黑頸鶴 B. 大熊貓 C. 揚子鱷 D. 朱鹮10.微生物和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列關于細菌、真菌和病毒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抗生素,用于殺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細菌B. 病毒依靠自我復制完成繁殖,能使人、動物、植物患病C. 細菌能使人、動物、植物患病,因此都是有害的D. 蘑菇及霉菌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營養方式都是異養型11. 有關生物變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生物的變異都能遺傳B. 生物的變異都對生物生存有利C. 生物的變異都對生物生存不利D. 凡性狀的變異能在后代重復出現的,就屬于可遺傳的變異12. 下列生物中,屬于真菌的是( )A. 肺炎支原體 B. 大腸桿菌 C. 流感病毒 D. 通江銀耳13. 下列有關生物生殖或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植物的嫁接、扦插、壓條屬于無性生殖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第6頁(共8頁)B. 動物不能進行無性生殖C. 青蛙的受精過程在體內完成,發育方式為變態發育D. 家蠶通過有性生殖產生后代,發育為不完全變態14.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界的植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植物是如何生殖的呢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我們將蒜瓣插進土里,一段時間后,會長出小蒜苗,該繁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B. “無心插柳柳成蔭”中描述的柳樹的繁殖方式為無性繁殖C. 為了保持植物的某些優良遺傳特性,我們常用有性繁殖的方法來繁殖后代D. 以花牛蘋果為砧木,以紅富士蘋果為接穗進行嫁接,則此枝條上長出的是花牛蘋果15. 下列有關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鳥類受精卵中的胚盤將發育成雛鳥B. 青蛙的受精方式為體外受精C. “菜青蟲”在菜粉蝶一生中所處的時期為成蟲期D. 蝗蟲一生經歷了卵、芒蟲、成蟲三個時期16. 關于青春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身高和體重變化明顯 B. 出現第二性征C. 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 D. 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不正常的表現17. 下列細胞一定有Y 染色體的是( )A. 人的精子 B. 人的卵細胞 C. 人的受精卵 D. 男性的神經細胞18.下列關于細胞核、染色體、DNA 三者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19. 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大熊貓體細胞中有21對染色體,性別決定與人類相似,雌性大熊貓正常卵細胞的染色體組成為( )A. 20 條+X B. 20條+Y C. 20對+X D. 21條+X20. 下列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 豌豆的高莖與矮莖 B. 兔子眼睛的紅色與灰色C. 雞的玫瑰冠與單冠 D. 綿羊的卷毛與山羊的直毛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21 研究動物行為的主要方法是 法和 法。22. 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動物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為保護動物資源,我國通過 、 及法治教育和管理這三個方面采取保護措施。23 女性在社會中擔負起人類種族繁衍的重任,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能產生 細胞,胎兒發育的場所是 。24 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蠶的發育為 發育,昆蟲的另 種發育方式為 發育,兩者的區別是個體發育過程是否經歷了 的發育時期。八年級地理·生物學·第7頁(共8頁)三、綜合題(每空2分,共30分)25. 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度推進,各地涌現出一批生態鄉村。某村構建了既生態環保又經濟創收的“稻+鴨+萍+泥鰍”種養模式。在該模式中,鴨主要以雜草、水生害蟲、綠萍為食,偶爾以泥鰍為食; 泥鰍以綠萍、水生害蟲、鴨糞為食;同時鴨、泥鰍又為水稻、綠萍提供肥料。回答下列問題:(1)農田中的各種生物和環境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 。該種養模式中有多條食物鏈,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 者。(2)從食性分析,鴨與泥鰍之間相互影響,既有 關系又有 關系。(3)綠萍、鴨糞可作為泥鰍的食物,說明泥鰍在該系統中既屬于 ,又屬于分解者。26.微生物與人類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雖然有些微生物可能引起疾病,但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人類在與微生物的長期共存中,不斷學習和利用微生物的特性,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健康的發展。如圖ABCD是四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 A與B、C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A 沒有 。(2)D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 組成。(3)圖 (填字母)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用它來釀酒和制酒精。(4)B能產生一種抗生素類藥物,主要用于治療 (選填“細菌” “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5) 圖中 (填圖中字母) 屬于真核生物。27.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構建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孕前、孕期、新生兒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進而提高婦幼健康水平。在出生缺陷中有一部分是因為遺傳因素引起的。如圖表示小李家庭中白化病的遺傳情況(顯性基因用A 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 ,請據圖回答:(1)小李爸爸是患白化病患者,據圖可以判斷該病是 (顯、隱)性遺傳病。(2) 據圖分析,小李的基因組成為 。(3) 小李的性染色體組成為 。(4) 小李的父母為響應國家最新的生育政策準備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患該病的可能性為 %。(5)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導致體內不能合成一種叫酪氨酸酶的蛋白質,從而影響黑色素的生成。可見,基因通過指導 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包含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考試地理生物學試卷 .docx 巴中市八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地理參考答案.docx 巴中市八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生物學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