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生物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生物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3年秋期末七年級地理檢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25分)
24—28 CBDBA
29—33DDCCD
34—38ACBCB
39—43DACDC
44—48DCBBC
二、綜合題(25分)
49題、
(1)151,鞍部
(2)甲,甲線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
(3)2.4(4)①
(5)東北—西南,D
50題、
(1)⑥,青海湖,黃海,遼東丘陵
(2)大興安嶺,三,400
(3)亞洲,太平洋
(4)朝鮮
51題、
(1)河口,青藏高原(2)西高東低
(3)地上河,水土流失,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建壩淤地、修筑梯田等等)
(4)(D)大冶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七年級地理試卷
學校:        姓名:        考號: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考試時間為50分鐘。
2.考生在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卷中的“注意事項”,然后按要求答題。
3.所有答案均須做在答題卷相應區域,做在其他區域無效。
三、選擇題(25小題,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4.如圖,對地球形狀認識過程排序正確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一定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讀圖完成25-27題。
25.關于地球形狀和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地球是個正球體
B. 地球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C. 地球的表面積約5.1平方千米
D. 地球的赤道周長約8萬千米
26.下列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甲位于中緯度地區
B. 甲在乙的東北方向
C. 丙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
D. 丁位于熱帶地區
27.圖中甲地的經緯度坐標是
A. (23.5°N,120°W) B. (23.5°N,120°E)
C. (23.5°S,120°E) D. (23.5°S,120°W)
2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0°經線就是本初子午線
B. 地球表面任何一點都只有一條經線穿過
C. 地球上所有緯線都等長
D. 地球表面某點(40°N,116°E)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9.在地圖上看到下列哪個圖例表示該地區氣候干旱
   
A B C D
30.關于圖中地理分界線的描述,正確的是
A. 1線為地勢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B. 2線為內流區與外流區分
C. 3線為我國人口分布界線
D. 4線為我國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
31.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同哪些界線相一致
①1月0℃等溫線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④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⑥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如圖為“我國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數量與年齡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32-33題。
32.與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現象,正確的是
A. 人口數量快速增長
B. 14歲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 老齡化現象加重
D. 勞動力人口比重上升
33.為了調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不盡合理的情況,下列措施正確的是
①杜絕向國外移民   ②提倡“三孩政策”
③適當延遲退休年齡  ④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航拍中國》,深受觀眾喜愛。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34-35題。
34.節目組拍攝的下列省級行政單位中,被北回歸線穿過的一組是
A. 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B. 云南省、四川省
C. 海南省、貴州省 D. 廣東省、福建省
35.圖中《航拍中國》拍攝到的省區與其信息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 ①新——長鼓舞——壯族 B. ②滇——孔雀舞——回族
C. ③內蒙古——摔跤比賽——蒙古族 D. ④吉——蹺蹺板——漢族
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來自廣東的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破亞洲紀錄,獲奧會賽第六,創造了中國短跑在奧運會史上的神話,完成36-38題。
36.蘇炳添的家鄉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各省區輪廓圖代碼與其名稱、省級行政中心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 ①—云南—成都 B. ②—廣西壯族自治區—福州
C. ③—湖北—武漢 D. ④—黑龍江省—烏魯木齊
38.對于圖中四省區的描述,不符合事實的是
A. 流經①③省區的是同一條河流 B. ②省區盛產小麥,農作物一年一熟
C. ④省區是我國位置最北和最東的省份 D. ④省區河流結冰期長
39.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①黃土高原 B. ②華北平原
C. ③黃土高原 D. ④準噶爾盆地
我國山河壯美,地形復雜。在學習中國地形和地勢時,小軍繪制了我國沿32°N線的地形剖面圖(如圖),完成40-41題。
40.下列關于圖中敘述正確的是
A. 甲位于地勢第一級階梯,有“世界屋脊”之稱
B. 丙東臨渤海,地形以平原為主
C. 乙為盆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我國最大盆地
D. 乙、丙兩個區域以太行山脈為界
41.評價我國地勢特征的影響是
①利于東部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降水
②階梯內部的落差大,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
③我國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溝通東西來往
④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利于交通發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如圖四圖均為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城市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42-43題。
42.圖中四市的降水情況大致反映出我國降水的季節變化特點,即(  )
A. 各月降水均勻 B. 夏秋少,冬春多
C. 各地降水差異不大 D. 降水集中在夏季
43.若以上四市為北京、廣州、武漢、哈爾濱,則乙市最可能是
A. 哈爾濱 B. 武漢 C. 北京 D. 廣州
44.天氣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下列符號所表示的天氣與我們日常生產生活搭配合適的是
A. —高空作業 B. —晾曬衣服
C. —出海捕魚 D. —開運動會
氣候分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圖完成45-46題。
45.我國的氣候特征為
A. 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
B. 高原、高山氣候面積廣大,分布在我國南部地區
C. 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D. 氣候類型齊全,溫帶大陸性氣候廣
46.沿a線方向,影響氣候類型中降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海陸位置
C. 緯度位置 D. 季風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徐霞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旅行家”,游歷祖國大好河山,并著《徐霞客游記》對后世影響深遠。讀“徐霞客游歷足跡圖”,完成47-48題。
47.徐霞客的足跡多在
A. 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
B. 外流河分布的地區
C. 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區
D. 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48.關于圖中①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地處長江上游,半濕潤區
B.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交通便利,三峽工程位于該省
D. 分布有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四、綜合題(3題,共25分)
49.讀“等高線地形圖”和“泥石流活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圖中兩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米,地形部位名稱A    。
(2)沿甲、乙兩條路線登山,比較容易的是  ,原因是:          。
(3)李莊和吳莊圖上距離約為1.2厘米,則實地距離為   千米。
(4)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山谷地帶,圖中泥石流發生時①②兩種逃生方向正確的是  。
(5)為了不妨礙地面交通,高速鐵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橋和隧道的形式。圖中高速鐵路的走向是      ,D、E兩處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
50.讀“我國局部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我國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盆地在    省(填序號);該省有我國最大的湖泊   (填名稱);③是   (海);②是我國三大丘陵之一的   (丘陵)。
(2)圖中④省和①省之間的A山脈名稱為   (山脈),它既是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   級階梯的分界,還大致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也是我國氣候中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
(3)我國位于   (洲)東部,   (洋)西岸,是海陸兼備的國家。
(4)與②相鄰的國家:     。
51.讀長江、黃河水系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
(1)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②是    ;兩條河流均發源于     (高原)。
(2)根據兩條大河的流向,可看出我國地勢        ,呈階梯狀分布。
(3)黃河下游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形成舉世聞名的“    ”,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理中游嚴
重的    問題,治理這一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有       (一條即可)。
(4)對長江治理保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因為(  )
①長江是世界上長度最長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②過度捕撈,造成長江漁業資源利用不可持續
③長江沿岸存在亂砍濫伐、排污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④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被稱為“黃金水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4頁,共5頁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目標檢測試題參考答案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B D B A B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A C D B B C
二.非選擇題:(3題,每空1分,共30分。序號與名稱均對才得一分)
21、(1)①細胞壁; (2)②細胞膜; (3)④細胞核;
(4)結構和功能(缺一不可);
(5)染色體; 細胞分化;
持續分裂(1.分裂非常快,且可以不斷分裂;2.可以侵入鄰近的正常組織,并通過血液、淋巴等進入遠處的其他組織和氣管。答一點即可得分);
(6)營養; 器官;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
22、(1)胚 ;(2)成熟 (不可寫A)(注:答題時[]內填字母或數字或序號、橫線上填中文名詞);
(3)子房; (4)胚珠; (5)胚乳; 吸收水分;
(6) B伸長;
(7)2芽軸;
(8)傳粉和受精(缺一不可); ③ 子房壁。
23、(1)葉綠體; 光照(有光); 二氧化碳; 水( “二氧化碳”與“水”先后順序均可); 氧氣; 碳—氧(無中間“-”不得分);
(2)呼吸作用;
(3)光照強弱(光照強度);
(4)光照(強度)越強光合作用越旺盛(強);
(5)綠色出行: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做公交車出行;
低碳生活:節約水電、紙張等 (答一點即可得分)大冶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七年級生物試卷
學校:        姓名:        考號: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考試時間為50分鐘
2.考生在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卷中的“注意事項”,然后按要求答題。
3.所有答案均須做在答題卷相應區域,做在其他區域無效。
一、選擇題(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生物興趣小組在討論“生物的基本特征”時,出現下面4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運動 B.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C. 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
2.“一只雄黑猩猩飛快下了樹,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來。當走到離我還有三步遠時,它站住了,毛發聳立起來,樣子兇暴可怕…”,這是珍妮·古道爾對黑猩猩的一段記錄,珍妮·古道爾運用了哪種研究方法?
A. 觀察法 B. 調查法 C. 實驗法 D. 測量法
3.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若要調查校園內的植物種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事先設計調查路線和調查表
B. 不傷害任何植物
C. 將喜歡的植物認真觀察,如實記錄,其它忽略
D. 注意個人安全,小組集體活動
4.某校興趣小組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的實驗方案及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裝置 小麥種子數 實驗條件 實驗結果
① 50粒 潮濕 4℃ 0粒萌發
② 50粒 干燥 25℃ 0粒萌發
③ 50粒 完全浸沒在水中 25℃ 0粒萌發
④ 50粒 潮濕 25℃ 48粒萌發
A. ①與④對照,說明溫度是影響種子萌發的條件
B. ②與④對照,說明水分是影響種子萌發的條件
C. ③中種子都未萌發,是因為缺少種子萌發所需的各種條件
D. ④中2粒種子未萌發,可能是種子不具備萌發的自身條件
5.許多文學家通過詩句對生物界存在的現象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C.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D.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如表為“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設計,對它修改正確的是
位置 鼠婦 環境 溫度 土壤濕度
紙盒左側 20只 明亮 30℃ 干燥
紙盒右側 20只 陰暗 30℃ 潮濕
A. 兩側鼠婦的數量可以不同 B. 兩側都應是陰暗環境
C. 兩側的溫度可以不同 D. 兩側的土壤都要是潮濕的
7.廣東溫暖潮濕,生物種類和數量比新疆要多,影響這一現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陽光 B. 溫度和水 C. 植物 D. 土壤和空氣
8.下列詩句和諺語中所蘊涵的生物學知識,敘述錯誤的是
A.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包含的食物鏈是:蟬→螳螂→黃雀
B.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體現的是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使水變綠的主要是藻類植物
D.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體現生物之間的競爭關系
9.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開始于
A. 作出假設 B. 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
C. 制定計劃 D. 實施計劃
10.如圖是一個生態系統中的四種生物體內某種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假如它們可以構成一條食物鏈。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10
題圖
)A. 屬于生產者的生物種類最可能是丙
B. 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與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C. 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還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 該生態系統中的四種生物中,數量最多的是甲
11.如圖為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環境中二氧化碳的關系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表示生產者的是丙
B. 序號①表示呼吸作用
(

11
題圖
)C. 森林的自我調節能力強
D. 森林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
12.如圖是某學生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相關圖片,圖甲是操作步驟,圖乙是根據觀察繪制的細胞模式圖,圖丙是顯微鏡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第12題圖
A. 圖甲中正確操作步驟是abdc
B. 圖乙中染色最深的是②,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C. 觀察時,為了使物像更清晰,應調節圖丙中②粗準焦螺旋
D. 發現在視野中有一污點,轉動目鏡,污點隨之移動,則說明污點在目鏡上
13.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左圖表示顯微鏡中微生物游走方向,為了不使該微生物從視野中消失,則右圖載玻片移動的方向是
A. A B. B
C. C D. D
(

13
題圖
)
14.西瓜、葡萄等水果味道甜美、果汁豐富,這些果汁主要來自于
A. 細胞核 B. 液泡 C. 線粒體 D. 細胞膜
15.動物細胞的能量轉化器和控制中心分別是
A. 線粒體和細胞核 B. 葉綠體和細胞核
C. 線粒體和細胞質 D. 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核
16.細胞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內結構之間的分工合作。小萌學習《細胞的生活》后,繪制了概念圖(如圖),下列關于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能量轉換器是葉綠體和線粒體
(

16
題圖
)B. 結構②內儲存遺傳信息,是DNA
C. 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
D. 燃燒小麥種子剩下的灰燼,其主要成分是儲存在細胞質中的有機物
17.學習了“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單元后,以下是學生的幾種說法,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

17
題圖
)A. 要想觀察血液中的紅細胞,可以將實驗材料制成切片進行觀察
B. 制作臨時裝片時,實驗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觀察到細胞
C. 若想看到盡可能多的細胞,應選擇的鏡頭組合為②④
D. 用鉛筆畫細胞結構簡圖時,要注意用細點表示圖中較暗的地方,越暗的地方,細點越多
18.規范的實驗操作是科學探究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及其目的的敘述,錯誤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目的
A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生理鹽水 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
B 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滴加碘液 檢驗玉米的子葉含有淀粉
C 觀察草履蟲時從培養液表層吸一滴培養液 表層含氧豐富,草履蟲多
D 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時,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 為了使葉片內原有的淀粉轉運耗盡
A. A B. B C. C D. D
19.為了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并進行以下實驗,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第19題圖
A. 甲裝置可用于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條件是光
B. 植物在有光時進行光合作用,無光時進行呼吸作用
C. 乙裝置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釋放二氧化碳
D. 丙裝置中蠟燭熄滅是因為種子萌發過程中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
20.下面四位同學對綠色植物主要類群知識的理解記憶,不正確的是
A. 甲同學:水綿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B. 乙同學:葫蘆蘚沒有真正的根,莖內也沒有輸導組織
C. 丙同學:銀杏的果實叫白果,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D. 丁同學:腎蕨和滿江紅都是通過孢子繁殖后代
二、非選擇題(3題,每空1分,共30分)
21.生物圈中的生物體,大小相差懸殊,外部形態千姿百態,內部結構繁簡不一,生活環境也紛繁復雜,但這些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細胞。細胞有哪些結構?它又是怎么構成生物體的呢?請同學們依據你所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第21題圖
材料一:圖1是動、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細胞有,動物細胞沒有的,對細胞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    。
(2)環保小組的同學在對輕度污染的水域進行檢測時發現,蒲草細胞內某種有毒物質的含量遠遠低于其周圍污水中的含量,是由于圖1中[ ]    的作用。
(3)小小的指紋包含了重要的信息,目前在我國的身份證登記項目中登記了指紋信息,那么控制指紋信息的遺傳物質儲存在[ ]    中。
(4)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細胞的各個結構又能夠承擔不同的功能,所以說細胞是生物體       的基本單位。
材料二:觀察細胞的分裂(圖2)和分化(圖3),回答問題:
(5)從圖2、3中可以看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使其數量增多,細胞在分裂之前,首先要完成     的復制,保證新細胞與親代細胞的一致。圖3表示的過程為     ,其結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組織。現代人都“談癌色變”,癌細胞的特點是      。
(6)番茄果肉主要由     組織構成,而番茄是由形態結構及功能不同的組織構成的     ,再構成整個植物體,由此可見,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為            。
22.“春賞桃花夏吃桃,十里桃林采摘忙”,我市保安鎮的狗血桃種植歷史久遠,規模宏大,果品質量譽滿荊楚。如圖所示的是桃一生中不同時期的相關結構,請據圖回答:(注:答題時,[ ]內填字母或數字或序號、橫線上填中文名詞)
第22題圖
(1)圖1表示種子萌發的過程。   是新植物的幼體。
(2)桃樹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水和無機鹽,吸收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區。
(3)圖2是桃花的基本結構。花受精以后能夠形成果實的是花的   (填一種結構)。
(4)圖3中的B是由圖2中的[b]   發育而來的。
(5)桃的種子與玉米種子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玉米種子有   ,而桃的種子無;種子萌發時,首先要     。
(6)桃樹幼根的生長是通過圖一中分生區細胞數量的增多和[ ]   區細胞體積的增大實現的。
(7)圖三桃樹枝條的莖是由圖二中的[ ]   發育而來。
(8)從圖四甲到圖四乙必須經歷的兩個生理過程是   。圖乙中可食用的部分是由圖甲中的[ ]   發育而來的。
23.植物是生物圈中重要的成員,植物的生活與所有生物一樣,也需要物質和能量。相信同學們通過“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這一單元的學習,對植物如何獲得物質和能量已有深入了解。
材料一:圖1是草莓葉肉細胞獲得生命活動必須物質和能量的過程示意圖,圖中的甲、乙表示細胞結構,①②③表示有關物質;請分析回答:
第23題圖
(1)圖1中,甲表示的結構是   。草莓葉肉細胞通過該結構,可以在   的條件下,將②   和③   ,轉變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①   。綠色植物通過該生理過程,不僅能獲得有機物,還能維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圖1中,乙結構所進行的生理活動為   ,通過該生理活動,可以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為草莓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材料二:“雙減”政策實施后,同學們有了更多的課外時間來開展實踐活動。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探究光照強弱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實驗材料:打孔器、燒杯、一定濃度的碳酸氫鈉溶液(可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新鮮綠蘿葉片、秒表、不同瓦數的白熾燈(瓦數越大,光照越強)等。
實驗步驟:
①取4個大小相同的燒杯,分別編號為1、2、3、4,并在燒杯中加入等量一定濃度的碳酸氫鈉溶液;
②用打孔器將葉片打成大小相同的葉圓片(40片),并抽真空處理(目的是去除葉圓片中的空氣),將處理后的葉圓片均分到4個燒杯中,葉圓片全部沉入燒杯底部;
③將4個燒杯分別放在15W、25W、35W、45W的白熾燈下,固定燈與燒杯的距離。記錄燒杯中全部葉圓片上浮所需的時間,結果如下表所示:
燒杯編號 1 2 3 4
白熾燈瓦數(W) 15 25 35 45
上浮所需時間(s) 8.0 6.2 4.1 2.6
(3)上述探究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過程中,為了控制單一變量,其它條件應相同。
(4)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一定范圍內,白熾燈的瓦數越大,全部葉圓片上浮所需時間越短。由此,該興趣小組可得出的結論為:在一定的范圍內,         。
(5)植樹造林、口袋公園的打造,是政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所采取的有力舉措,作為個人,你有哪些“低碳”行為?                  。
第4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习水县| 定远县| 资溪县| 资阳市| 合川市| 张家界市| 介休市| 集贤县| 大兴区| 墨玉县| 广饶县| 新营市| 姜堰市| 咸阳市| 迁安市| 五河县| 山阴县| 沙湾县| 宁陕县| 永顺县| 樟树市| 长治县| 东乡族自治县| 海原县| 邵阳县| 任丘市| 白水县| 政和县| 两当县| 寻乌县| 吴旗县| 靖宇县| 中方县| 贵南县| 赞皇县| 嘉义市| 隆安县| 莲花县| 三都|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