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借物寓意01 教材分析02 學情分析03 教學目標04 教學重難點05 教學方法06 教學過程目 錄01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為第三單元第二課,通過對花卉蔬果寫意畫的學習,了解中國畫通過筆墨表達情感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中國畫基本的造型理念。中國畫家在運用筆墨技法描繪物象本質特性的同時,借助作品抒發自身情感,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達到了超越形式的藝術境界。本課的學習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中國畫的繪畫技巧,更重要的要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去關注老祖宗高深的思想境界和審美境界。02學情分析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大都接觸過中國畫,對中國畫簡單的用筆、用墨有一定的經驗,但對中國花鳥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繪畫理念了解還很不夠。03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學會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體驗寫意畫的筆墨情趣的同時抒發自己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和評述、觀察和比較,教師進行示范,學生實踐練習,并評價總結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完成本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使學生的審美能力隨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04教學重點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學會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教學難點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使學生的審美能力隨之而得到提高。05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教學設計第一章節:借物寓意第二章節:賞圖思意第三章節:筆墨情趣第四章節:用墨表意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01“借物寓意”《祖國萬歲》齊白石1955年國慶,齊白石老人完成了這幅筆墨簡略、色彩奪目、水分飽滿有強烈感染力的作品。思考一:畫面上的這株植物大家認識嗎?四時長綠不曾閑,安得佳名九節蓮。 葉染斑斕朝飲露,花開爛漫晚凝煙。 前生宿愿牽三載,今世因緣守百年。 縱有癡心誰解語,紅塵自古為嬋娟。——《祖國萬歲》思考二:畫面上描繪了一株生機勃勃的萬年青,但題款卻是“祖國萬歲”,二者有何聯系呢?作品中的形象是一株生機勃勃的萬年青,用大寫意的筆法畫出,表達了作者祝愿偉大祖國欣欣向榮,萬年長青的美好意愿,也表現出齊白石的愛國之心。白石老人這種借助“萬年青”表達自己愛國情感的繪畫手法稱之為“借物喻意”02賞圖思意吳讓之 《蔬果圖》王冕 《墨梅圖》鄭思肖 《蘭花圖》小組探究 完成任務單學習任務單第一關 火眼金睛我會看欣賞完這幅畫,請你說說畫面中都有什么內容?第二關 詩書我會品請品讀畫面中的詩文,詩文有何含義?第三關 說說心里話揣摩一下,畫家想通過詩文表達什么情感?——《蔬果圖》吳讓之 清畫面有哪些內容?士大夫不可一日無此味柿子、白菜事事如意、清清白白通過蔬果的本身屬性,表達士大夫應“安貧樂道”、“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清廉品質與精神——《蘭花圖》鄭思肖 南宋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作者借“無根蘭”比喻故國土地已被元人掠奪,國土淪喪,寄托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蘭花、故國畫面有哪些內容?朗誦詩文并感受詩意墨梅 王冕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淡泊名利、不愿同流合污——《墨梅圖》王冕 元畫與詩意境相通,都反映了王冕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墨梅勁拔有力,清新蓬勃,寄托了作者高尚情操與淡泊名利的胸襟。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詩畫結合、以詩配畫”“以詩配畫”的表現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國畫常用的手法,也是中國花鳥畫的靈魂和精神所在。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03 筆墨情趣中國畫除了“借物寓意”外,還追求筆墨情趣,在創作方式上強調“意在筆先”即作品的立意既要有整體的構思,又要將筆墨落實到物象的結構之上,正所謂“有筆有墨謂之畫”。大寫意、小寫意、兼工帶寫大寫意 小寫意 兼工帶寫寫意畫寫意畫的用筆直立式:中鋒用筆、線條圓厚飽滿。側立式:側鋒用筆、線條輕薄靈動。寫意畫的用墨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用墨技法:潑墨、破墨、積墨。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04用墨表意寫意荷花畫法寫意荷花畫法課堂體驗與練習請同學們運用所學內容,臨摹或創作一副寫意荷花作品,表達你對祖國的美好祝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