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曾都區 2023 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 試題本試卷為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分第 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共 8頁,第 I卷 1至 5頁,第Ⅱ卷 5至 8頁。道德與法治滿分 60分,共 17道題;歷史滿分 60分,共 17道題;本卷滿分 120分;考試時間 10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指定位置。2. 選擇題必須使用 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 0.5毫米黑色的簽字筆或黑色墨水鋼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第 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在各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其 中 1—14為道德與法治,每小題 2分,28分;15—28為歷史,每小題 2分,28分,共計 56分。)1.“什么時光最難以忘懷?是美好的中學時代,什么時候開始懂得人生?是在求知的中學時代”。下列對于中學時代的認識正確的是①意味著新的可能和挑戰 ②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③每個人都能重新塑造完美無缺的自我 ④是我們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中運動員們的奮斗、拼搏和堅持,不僅在賽場上贏得了榮譽,也為廣大觀眾樹立了起跑線,鼓舞了無數人為夢想而奮斗。由此可見①少年有夢,應該付諸實際行動 ②夢想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③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④實現夢想完全靠自身努力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牙牙學語的嬰兒,蹣跚學步的幼兒,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少年,工作之余堅持給自己充電的青年人,每日讀書看報的中年人,練習使用微信的老年人……這些使我們感受到A.學習僅僅局限在學校 B.我們終生都需要學習C.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D.學習就能適應社會發展4.據調查,“雙減”政策落地之后,某市新華書店周末小讀者增加了近五成。與此同時,市圖書館也推出了一系列公益讀書活動,推進全民閱讀新模式,將經典書籍送到學校,讓孩子們不再出校門也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這說明,落實“雙減”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學習②讓學習只有快樂,沒有辛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1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③有利于推進學生閱讀,豐富學生精神世界④有利于迅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5.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接納自己,需要有樂觀的心態 B.接納自己,只需接納自己的優點C.欣賞自己,要欣賞自己的努力 D.欣賞自己,要欣賞自己的獨特性6.下列同學的做法有利于維護真摯友誼的是①考試前,小李幫助朋友復習功課 ②朋友受欺負,小猛為他打架出氣③小圓用批評的方式指出朋友的缺點 ④小丁從不拒絕朋友的任何請求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在好朋友樂樂的帶動下,以前不怎么喜歡運動的小海加入了籃球社團;樂樂在小海的影響下,對計算機編程產生了興趣。從他們的交往中,可以看出①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 ②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③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 ④真摯友誼能促進我們成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如圖漫畫表明A.教師的教學風格存在差異 B.教師是我們成長的引路人C.尊重教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D.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9.圍繞“老師的批評”,七(五)班班主任對全體同學做了相關調查,得到的數據如下表:中學生關于“老師的批評”調查分析表 (節選)你被老師批評過嗎? 批評過 92%;沒有 8%你認為老師的批評意味著什么? 關心 35%;提醒和勸誡 50%;打擊 15%被老師批評后,你會怎么辦? 虛心接受 55%;悶悶不樂 38%;記恨在心 7%下列對該統計結果的認識,正確的有①對于老師喜歡的學生,即使他們犯錯,也不會被批評②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③老師的批評是一種打擊,對學生不能批評教育④對于老師的批評能虛心接受,這是正確對待老師批評的表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家是年的方向,遠方有年,故鄉也有年。有親情的地方,那才是故鄉。父母牽掛著孩子,孩子惦記著父母。父母在慢慢變老,我們在慢慢長大,無論你身處何方,都別忘了常回家看看。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2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體會到①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③感恩父母,應事事聽從父母的安排 ④子女只有在父母身邊才能表達孝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外面冷出門多穿些衣服,別玩游戲多學習,正長身體再多吃一口……”生活中,爸爸媽媽經常對我們“嘮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嘮叨,我們應該①質疑父母,有意回避父母 ②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問題③學會理解和尊重父母的良苦用心 ④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小亮在家喜歡與爸爸邊看電視邊聊國際時事、和爸爸探討交通安全和環境安全等問題,他們還一起學習英語知識。這表明①小亮的家庭氛圍是民主、平等的 ②小亮和爸爸之間沒有親情③小亮在積極創建學習型家庭生活 ④小亮的家庭不斷趨向小型化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3.“每個生命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凡人微光,星火成炬”,這是某電影的宣傳語。影片講述了醫生、機組人員、乘客、警察等普通人與時間賽跑,完成生命接力,成功救治一名 7歲的斷臂男孩,創造奇跡的真實故事。這啟示我們①守護生命要掌握基本的救護方法 ②生命可能平凡,但也能夠創造偉大③人類經常會面臨自然或人為的災難 ④生命拒絕冷漠,要關切他人的生命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懂得生命的真諦,綻放生命的精彩。下列做法可以讓中學生綻放生命光彩的是①只管讀書不理事 ②志愿服務獻愛心 ③吃喝玩樂度光陰 ④經典誦讀養精神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15.迄今為止,云南、陜西、北京和廣東等省市都發現了古人類化石及活動遺跡、遺物。這體現了A.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B.古代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C.我國早期人類結成群體生活 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較高16.如果要考證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A.北京人遺址的灰燼 B.良渚遺址的玉琮和玉璧C.河姆渡遺址的稻谷 D.甲骨文有關農業的記載17.傳說炎帝教人們制作陶器,嫘祖擅長紡織。考古人員在河南等地發掘出遠古時期的陶壺和絲織品等化石。這些發現說明了A.遠古時期的傳說完全可信 B.陶器和紡織是炎帝和嫘祖發明的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3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C.傳說的內容都是虛構出來的 D.傳說蘊藏著一些可靠的歷史信息18.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有宮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業作坊,還有平民生活區和墓葬群,反映出夏王朝A.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 B.大一統國家的建立C.經濟繁榮與對外開放 D.多民族國家的發展19.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利簋,腹內銘文記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紂的過程,這反映出青銅器A.制作工藝高超 B.銘文內容豐富C.具有史料價值 D.數量逐漸增多20.“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當時A.平王東遷加強了西周對諸侯國的統治B.春秋時期出現了大規模的民族交融C.各諸侯國為了自身利益,相互爭霸,周王室衰微D.戰國七雄之間兼并戰爭連綿不斷,越來越激烈21.今天的許多成語來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如“臥薪嘗膽,圍魏救趙,奇貨可居,熙熙攘攘,合縱連橫,朝秦暮楚,百家爭鳴”等等,這些成語主要反映了這一時期的A.經濟發展 B.戰爭連綿 C.學術繁榮 D.社會變革22.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儒家提出“仁者愛人”“以德治國”。其主張的共同之處是A.提供了國家治理方案 B.否定了法家思想的作用C.順應國家統一的趨勢 D.適應了封建統治的需要23.下圖所示為漢武帝在位時期采取的措施。這些措施收回鑄幣權經濟:加強中央控制 實行鹽鐵國有專賣均輸、平準,平抑物價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加強了對人民的思想控制C.提升商人的經濟地位 D.增強了中央政府的財力24.東漢梁太后之兄梁冀,其一門“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這最能說明當時A.重文輕武 B.外戚勢力膨脹 C.皇帝年幼無知 D.宦官把持朝政25.根據下面的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的單元標題關鍵詞:三國鼎立 江南地區的開發西晉短暫統一 北方民族大交融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4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A.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 B.早期國家和社會變革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26.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治未病”理論,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活動姿態創編出“五禽戲”。這反映出他們主張A.預防疾病,強身健體 B.診斷疾病,望聞問切C.針灸療法,辯證施治 D.藥食同源,用藥簡易27.北魏前期的云岡石窟佛像唇厚鼻隆,繼承了印度佛像的風格;后期的龍門石窟佛像則眉目疏朗,其服飾風格開始接近當時中原地區。這種變化反映了A.民族交融不斷加強 B.統治區域逐步擴大C.對外交流日漸頻繁 D.文明成果相互吸收28.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寫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這體現中國古代農業注重A.關注農具革新 B.順應天時地利 C.引進作物品種 D.大規模化生產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其中 29—31題為道德與法治,32分;32—34題為歷史,32分。共 64分)29.(13分)中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十字路口,不知不覺中本學期即將結束。以下是某校七(一)班小麗的幾篇日記,請你閱讀并回答問題。【學習篇】進入中學后,學習科目比小學增多了,課程難度比小學加大了,我感到茫然失措,后來,老師用達爾文“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這句名言將我的學習漸漸引入正軌,讓我很快適應了初中學習生活。(1)學會學習,你有哪些好的建議,與大家共同分享。 (6分)【評價篇】班主任在本學期給小麗寫的評語:你學習成績優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你是個關心集體、樂于助人、熱愛勞動的好學生,但有時對自己要求不嚴,希望你今后繼續努力喲!(2)班主任對小麗的評價,屬于認識自己的哪種途徑 (1分)(3)正確認識自己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2分)【成長篇】面對剛剛開啟的中學生活,我對未來無限憧憬,希望自己能飛得更高、更遠,做更好的自己。(4)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4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5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30.(11分)情境一: 初中生小剛在網上注冊了一個賬號,以下是他填寫的賬號信息:昵稱 軍事迷小剛性別 男年齡 100歲所在地 澳大利亞職業 軍事家(1)小剛填寫的賬號信息體現了網絡交往的什么特點 (2分)情境二: 小剛在網上聊天,結識了一個叫“鳳凰女孩”的網友,兩人談得很投機,小剛感覺找到了知心朋友,此時,“鳳凰女孩”向小剛提出了見面的要求。(2)針對網絡交友,請你向小剛提出合理化建議。(4分)情境三: 課堂上,小剛沉浸在昨天晚上看的電視劇里,老師找他回答問題,他沒聽到,作業也不會做。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幫他講解,小剛順利地完成了作業。(3)說說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子的?(2分)(4)生活中,你打算以怎樣的行動感恩老師?(3分)31.(8分)學習完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以后,紅旗中學七(二)班開展了一次生命教育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學會敬畏生命】少年孔振宇在器官捐獻書中寫道:“我的生命也許將不久于人世,我是多想好好生活呀!我希望其他的生命能活得更好,我愿意捐出我的眼角膜,腎臟等所有對其他生命有用的器官。”網友紛紛為他的善良、堅毅,敬畏生命點贊。(1)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如何敬畏生命,做到與他人休戚與共 (3分)【感悟生命意義】張桂梅,堅守云南貧困山區教育 40多年,她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 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她長期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導致自己患上二十多種疾病,她頑強與疾病抗爭,拒絕住院治療,她把自己的工資和獎金,總共 100多萬全部捐給學校,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價值。(2)結合張桂梅的經歷,談談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3分)【發掘生命力量】人生難免要經歷各種風雨和坎坷,面對這些風雨如何應對成為青少年成長的必備素養。該校擬向全校同學發出“陽光總在風雨后”的倡議。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6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倡 議 書同學們:生活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的,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失利和失敗,為戰勝挫折,增強生命的韌性,我們倡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紅旗中學2024年 X月 X日(3)請把倡議書內容填寫完整。(2分)32.一幅幅歷史畫卷就是一個個生動的歷史細節和故事。閱讀下面歷史故事,回答問題。(10分)故事一 西周初年,一天,年幼的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成王把一片桐葉削為珪形(珪:一種玉),對弟弟開玩笑說:“拿著,我把唐國封給你。”史官聽到了,馬上奏請周成王擇吉日舉行儀式,把唐國正式封給叔虞。周成王說:“我是說著玩的。”史官說:“天子無戲言。”于是唐國正式封給叔虞。這就是“桐葉封弟”的故事。唐國就是后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摘編自《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故事二 公元前 221年的一天,秦國都城咸陽的大殿里,嬴政對群臣說:“今天下初定,怎樣才能實現國家長治久安?請大家發表各自的意見。”一番激烈討論之后,丞相王綰說:“六國剛剛破滅,燕、齊、楚等國地處偏遠,如不封王鎮守,很難統治,建議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前往鎮守。”群臣幾乎一邊倒地支持這一建議。只有廷尉李斯反駁說:“當年周文王、武王分封諸子、兄弟、親戚很多,可是到了后代,血緣關系越來越遠,相互攻擊,如同仇人,周天子也控制不了局面。今天下統一,宜設郡縣,分封諸侯就會重蹈覆轍。”——摘編自《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故事三 漢文帝時,吳王劉濞的兒子入京,和太子劉啟(就是后來的漢景帝)下棋,兩個小孩爭強好勝,因為悔棋打起架來,太子劉啟失手用棋盤打死了劉濞的兒子。吳王劉濞懷恨在心,發誓報仇。在漢景帝接受晁錯“削藩”建議后,帶頭反叛中央,發動“七國之亂”,人稱“一盤棋引發的戰爭”。但七國之亂很快被平定。——摘編自《史記》卷一百一《晁錯列傳》(1)從故事一中我們可以看出,周初實行了什么制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制度在當時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2)依據故事二指出,丞相王綰和廷尉李斯的建議分別是什么?李斯反駁王綰的理由是什么?秦王嬴政最終采納了誰的建議?(4分)(3)從故事三中可以看出,吳王劉濞發動七國之亂的原因是什么?最終漢武帝主要通過哪一措施基本解決了王國問題?(3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7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33.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就必須與時俱進,敢于開拓進取。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 ——摘編自司馬遷《史記》材料二 (孝文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魏書》鮮卑族姓氏改為漢姓表鮮卑姓 漢姓 鮮卑姓 漢姓拓跋 元 賀賴 賀丘穆陵 穆 獨孤 劉步六孤 陸 賀樓 樓(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商君采取"決裂阡陌,教民耕戰"的農業措施是什么?(2分)分析商鞅變法帶來的影響。(2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2分)簡述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2分)(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2分)34.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勞動工具得到了改進,促進了農業的深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水利設施的興建,使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改編自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材材料二 前元二年(前 178年)九月,漢文帝特別下詔,重申農業是天下之根本,為減輕農民負擔,規定當年田租減半。前元十二年(前 168年),文帝再次下詔:免除農民當年租稅之半。——《王立群讀<史記>之文景之治》材料三 隨著中原人口的南遷,北方旱地農耕的先進技術也逐漸導入南方,舊有的耕作方式發生變化,連種制和復種制開始推行。東晉時,益州已有一年兩熟的水稻,而閩廣地區更出現了一年三熟的情況,土地的單位面積產量因此而明顯增加。——《二十五史簡明讀本》(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寫出這一時期新出現的勞動工具、耕作技術和水利設施各一例。(3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西漢時期發展農業的措施,并歸納這些措施的作用。(5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東晉后期江南農業發展的具體表現。綜合上述材料,歸納促進古代農業發展的共同因素。(4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題第 8頁(共 8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曾都區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業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咨詢電話:13997881732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計 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答案 C A B D B A C題號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D A D C B A二、非選擇題(共 32分)29.(13分)(1)①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②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③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答對一條 2分,滿分 6分)(2)他人評價。(1分)(3)①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我發展;②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答對一條 1分,滿分 2分)(4)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動改正缺點;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更是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的。(答對一條 1分,滿分 4分)30.(11分)(1)虛擬(虛擬性)的特點。(2分)(2)①網上交友,需要考慮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②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③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在網上交往過程中,我們要遵守法律、法規。(答對一條 1分,滿分 4分)。(3)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2分)(4)①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③我們也應該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④遵守校紀校規,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任意答對一條 1分,滿分 3分。開放性試題,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31.(8分)(1)①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使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②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答案第 1頁(共 3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才會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的自愿選擇。當我們能夠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答對一條 1分,滿分 3分)。(2)①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②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無論大小,自愿承擔責任;③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答對一條 1分,滿分 3分)。(3)①我們需要發現、發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蘊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②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③學會與他人建立聯系,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勵,有助于增強我們的生命力量。(答對一條 1分,滿分 2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答案第 2頁(共 3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2023 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咨詢電話:13872864627一、選擇題(每小題 2分,共 30分)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A C D A C C D題號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A D B D A D B二、非選擇題32、【答案】(1)制度:分封制;(1分)作用:有利于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2分)(2)王綰建議:把諸王子分封到各地做諸侯。(或者,實行分封制。1分)李斯建議: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或者,實行郡縣制。1分)李斯理由:周朝實行分封制,導致王室衰微、諸侯混戰。(或者,如果實行分封制就會重蹈周朝覆轍。或者其他類似意思的表述。1分)采納了李斯的建議。(1分)(3)原因:為兒子報仇;反對漢景帝"削藩"。(2分)措施:推恩令。(1分)33、(1)措施:廢除井田制;鼓勵耕織。(2分)影響:使秦國的國力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分)(2)實行漢化政策:規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改鮮卑姓為漢姓。(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2分)(3)啟示:只有改革才能提高國力,才能推動社會進步,改革要順應歷史潮流,要得到最高統治者支持;改革者必須有堅持、進取,勇于斗爭的精神等(開放題,意對即可,2分)34、【答案】(1)勞動工具:鐵制農具 耕作技術:牛耕 水利設施:都江堰(其他如鄭國渠也行)(3分)(2)西漢時期:重視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減輕賦稅徭役。(任意 2點 2分)共同作用: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提升了國家的治理能力;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等。(任意 1點 2分,2點 3分)(3)表現:農業生產技術改進;舊有的耕作方式發生變化;土地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任意兩點 2分)生產工具改進和生產技術的進步;統治者正確的經濟措施;統治者的重視;安定的社會環境等。(任意 1點 2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答案第 3頁(共 3頁){#{QQABZQSEogAoABJAAAhCQwX6CkEQkAGACIoGhEAAMAAACR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