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1 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第二練】【試題來源】來自名校、重點市區的月考、期中、期末的優質試題.【試題難度】難度中等,配合第二課的題型訓練,加強考點的理解和擴展.【目標分析】1.求兩直線的交點坐標,由交點坐標判斷直線位置關系,培養邏輯推理、直觀想象和數學運算素養,如第2題、第6題、第9題;2.考查兩點間距離公式及其應用,發展直觀想象,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素養,如第1題、第7題、第10題;3.根據兩直線的交點求直線方程、求定點問題,培養邏輯推理、數學建模和數學運算能力,如第3題、第4題、第5題、第8題、第11題、第12題;(2023·廣東江門高二期末)1.已知點,,,若,,是的三個頂點,則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2023·海南海口高二校聯考期中)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原點到直線:與:的交點的距離為( )A. B. C. D.(2023·福建三明高二期中)3.已知,滿足,則直線必過定點( )A. B.C. D.(2023·廣東東莞·高二期中)4.設,過定點的直線和過定點的直線交于點.則的值為( )A.5 B. C. D.與的取值有關(2023·江西撫州·高二期中)5.點到直線的最大距離為( )A.2 B. C. D.1(2023·山東濟南市歷城高二期中)6.瑞士數學家歐拉在《三角形的幾何學》一書中提出:任意三角形的外心 重心 垂心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條直線被稱為歐拉線.已知的頂點,若直線與的歐拉線垂直,則直線與的歐拉線的交點坐標為( )A. B. C. D.(2023·山東泰安高二期中)7.(多選題)對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B.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C.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D.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2023·江蘇連云港高二期中)8.已知兩條直線,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當時,B.當時,C.當時,與相交于點D.當時,直線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等于(2023·上海普陀高二期中)9.已知直線和的交點在第四象限,則的取值范圍為 .(2023·福建莆田一中高二期中)10.設,,點在軸上,使得取到最小值為 ,此時的點坐標為 .(2023·重慶南岸·高二期中)11.已知直線與直線交于點.(1)求過點且平行于直線的直線的方程;(2)求過點并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的直線的方程.(2023·山東泰安高二期中)12.已知直線,,.(1)若、兩點到直線的距離相等,求此時直線的直線方程.(2)當為何值時,原點到直線的距離最大.【易錯題目】第4題 、第5題 、第12題【復盤要點】用直線交點法確定直線過定點。需要根據條件確定問題方向,確定解解法,注意優化算法,提高解題準確率和速度。(2023·廣東湛江高二期中)13.求證:不論m為何值,直線都通過一定點.【復盤訓練】(2023·安徽合肥·高二聯考期中)14.已知直線,直線,則( )A.當時,與的交點為 B.直線恒過點C.若,則 D.存在,使(2023·四川綿陽·高二期中)15.直線和直線分別過定點A和B,則 .(2023·河北邢臺高二統考期中)16.點到直線:(為任意實數)的距離的最大值是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分析】計算,,,且,得到答案.【詳解】,,故,且,故為等腰三角形.故選:B.2.C【分析】先求解出的交點坐標,然后根據點到點的距離公式求解出結果.【詳解】因為,所以,所以交點坐標為,所以原點到交點的距離為,故選:C.3.D【分析】利用已知條件消去,令的系數為0即可.【詳解】由,得,代入直線方程中,得,即,令,解得,所以該直線必過定點.故選:D4.A【分析】確定,,確定兩直線垂直得到,計算得到答案.【詳解】直線過定點,直線過定點,且直線和直線滿足,故兩直線垂直,故.故選:A.5.C【分析】由題意可得直線恒過定點,題意所求最大距離即為點到定點的距離,結合兩點求距離公式計算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知,直線即,所以該直線恒過定點,則點到直線的最大距離即為點到定點的距離,即.故選:C.6.B【分析】由題求出歐拉線方程,即可得直線l方程,后可得交點坐標.【詳解】由的頂點坐標,可知其重心為.注意到,直線BC斜率不存在,則為直角三角形,則其垂心為其直角頂點,則歐拉線方程為:.因其與垂直,則.則,則直線與的歐拉線的交點坐標滿足,即交點為.故選:B7.BCD【分析】化簡,結合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可得,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故選項A不正確,故答案為:BC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及其應用,其中解答中熟記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解答的關鍵,屬于基礎題.8.ABD【分析】對取值后運用直線方程逐項分析即可.【詳解】時,,所以,故A正確;此時與坐標軸交于所以D項所求面積,故D正確;時,,所以,,故B正確;時,,解得,故C錯誤;故選:ABD.9.【分析】求出兩直線交點的坐標,根據交點位置可得出關于實數的不等式組,由此可求得實數的取值范圍.【詳解】聯立可得,所以,兩直線的交點坐標為,且交點在第四象限,則,解得,因此,實數的取值范圍是.故答案為:.10.【解析】求得關于軸的對稱點,可知當取最小值即為,為直線與軸交點;利用兩點式求得直線方程,進而求得點坐標.【詳解】由題意得:點關于軸的對稱點,(當且僅當三點共線時取等號),又,則,直線的方程為:,即,當取最小值時,為直線與軸交點, 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定直線上的點到兩點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的相關問題的求解,關鍵是能夠利用對稱性確定最小值取得的情況,屬于較易題.11.(1)(2)或【分析】(1)首先求得交點坐標,然后利用待定系數法確定直線方程即可;(2)討論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是否為0進行求解即可.【詳解】(1)聯立,解得,即,由題意,設直線的方程為,將代入直線方程,得,即,所以直線的方程為.(2)當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為0時,直線的斜率為,則直線的方程為,即;當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不為0時,設直線的方程為,將代入直線方程,得,即,所以直線的方程為,即.綜上所述,直線的方程為或.12.(1)或;(2)【分析】(1)分直線過、的中點和直線與平行兩種情況討論,分別計算即可;(2)首先求出直線過定點,當直線與垂直時,原點到直線的距離最大,即可求出.【詳解】(1)因為,,所以、的中點為,若直線過、的中點為,則,解得,此時直線為,滿足條件;又,所以當時直線的方程為,此時直線與直線平行,滿足、兩點到直線的距離相等,綜上可得直線的方程為或.(2)由,得,聯立,解得,則直線過定點,由,得,當直線與垂直時,原點到直線的距離最大, 最大值為,因為,所以,即當時原點到直線l的距離最大.13.證明見解析.【解析】先將直線整理為,再建立方程求出,最后證明不論m為任意實數時,直線必過定點.【詳解】證明:將原方程按m的降冪排列,整理得,此式對于m的任意實數值都成立,根據恒等式的要求,m的一次項系數與常數項均等于零,故有解得所以m為任意實數時,所給直線必通過定點.【點睛】本題考查直線所過恒定點的問題,是基礎題.14.ABC【分析】將代入解得兩直線交點坐標為可判斷A;令解得可判斷B,由直線垂直的條件可判斷C,由直線平行的條件可判斷D.【詳解】對于A,當時,直線,直線,聯立解得所以兩直線的交點為,故A正確;對于B,直線,令解得即直線恒過點,故B正確;對于C:若,則,解得,故C正確;對于D,假設存在,使,則,解得或,當時,,,兩直線重合,舍去,當時,直線,直線,兩直線重合,舍去,所以不存在,使,故D錯誤.故選:ABC.15.【分析】通過直線和直線分別計算定點坐標A和B,從而計算的大小.【詳解】直線經過的定點坐標為,直線經過的定點坐標為,從而計算.故答案為:.16.【分析】首先求出直線恒過點,再求出,即可求出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詳解】將直線方程變形為,令,解得,由此可得直線恒過點,所以到直線的最遠距離為,此時直線垂直于,又,所以到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為.故答案為: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2.3.1 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第二課】題型一 兩直線的交點坐標例1(2023·安徽銅陵高二期中)1.已知直線:與直線:的交點在軸上,則直線的斜率為( )A. B. C. D.【方法技巧與總結】1.兩直線交點的交點坐標(1)求法:兩直線方程聯立組成方程組,此方程組的解,就是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2)應用:方程解的個數與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方程組的解 一組 無數組 無解直線l1與l2的公共點的個數 一個 無數個 零個直線l1與l2的位置關系 相交 重合 平行提示 (1)雖然利用方程組解的個數可以判斷兩直線的位置關系,但是由于運算量較大,一般較少使用.(2)兩條直線相交的等價條件是A1B2-A2B1≠0.2.求過兩直線交點的直線方程的方法(1)方程組法:一般是先解方程組求出兩直線的交點坐標,再結合其他條件求出直線方程.(2)直線系法:先設出過兩直線交點的直線系方程,再結合條件利用待定系數法求出參數,最后確定直線方程.【變式訓練1-1】(2023·江蘇連云港·高二高二期末)2.已知兩條直線,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當時,B.當時,C.當時,與相交于點D.當時,直線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等于【變式訓練1-2】(2023·福建三明高二其中)3.下面三條直線,,不能構成三角形,則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變式訓練1-3】(2023·山西師大附中高二其中)4.如果三條直線,和將平面分為六個部分,那么實數的取值集合為 .【變式訓練1-4】(2023·江蘇南京師大附中高二期中)5.過直線與的交點,且垂直于直線的直線方程是 .題型二 兩點間的距離例2(2023·江西宜春高二月考)6.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原點到直線:與:的交點的距離為( )A. B. C. D.【方法技巧與總結】1.計算兩點間距離的方法(1)對于任意兩點P1(x1,y1)和P2(x2,y2),|P1P2|==|x1-x2|=|y1-y2|.(2)對于兩點的橫坐標或縱坐標相等的情況,可直接利用距離公式的特殊情況求解.2.若已知兩點間的距離及兩點的坐標,并且坐標中含有參數,則可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列方程求出參數.【變式訓練2-1】(2023·江蘇徐州·高二期中)7.已知三點,且,則的值為( )A. B. C. D.【變式訓練2-2】8.已知△ABC的三個頂點是A(-a,0),B(a,0)和C,則△ABC的形狀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邊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斜三角形【變式訓練2-3】(2023·北京市懷柔區高二期末)9.過點和的直線與平行,則的值為 .【變式訓練2-4】(2023·內蒙古·高二聯考期中)10.已知為直線上的一點,則的最小值為 .題型三 坐標法的簡單應用例3.(2023·湖北鄂州·高二期中)11.用坐標法證明: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的平方和等四條邊的平方和.【方法總結】利用坐標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常見步驟(1)建立坐標系,用坐標表示有關的量.(2)進行有關代數運算.(3)把代數運算的結果“翻譯”成幾何結論.用框圖表示如圖【變式訓練3-1】(2023·江西贛州高二期中)12.如圖所示,正方形ABCD中,在BC上任取一點P(點P不與B、C重合),過點P作AP的垂線PQ交角C的外角平分線于點Q.用坐標法證明:.【變式訓練3-2】(2023·陜西神木高二期中)13.在△ABC中,AD,BE,CF分別為三邊上的高,求證:AD,BE,CF三線共點.易錯點1 過兩直線交點坐標問題問法多樣,解法靈活,造成錯解【典例】(2023·江西省撫州市高二期中)14.過兩直線和的交點和原點的直線方程為A. B.C. D.針對訓練1-1(2023·廣東深圳紅嶺中學高二月考)(2023·安徽合肥·高二聯考期中)15.已知直線,直線,則( )A.當時,與的交點為 B.直線恒過點C.若,則 D.存在,使針對訓練1-2(2023·江西新余高二期末)16.已知直線與的交點在第四象限,則實數的取值范圍為( )A. B.C. D.針對訓練1-3(2023·北京順義高二期中)17.已知,,直線與線段恒相交,則的取值范圍為 .針對訓練1-4(2023·安徽銅陵高二期中中)18.已知直線,與兩坐標軸分別交于、兩點.當△的面積取最小值時(為坐標原點),則的值為例2.(2023·山西運城高二期末)19.若在直線上有一點P,它到點和的距離之和最小,則該最小值為( )A. B. C. D.針對訓練2-1(2023·山東德州高二期中)20.若三條直線相交于同一點,則點到原點的距離d的最小值是( )A. B. C. D.針對訓練2-2(2023·河北邯鄲高二統考期中)21.點到直線(為任意實數)的距離的最大值是( )A.5 B. C.4 D.針對訓練2-3(2023·江蘇南通高二統考期中)22.直線與直線相交于點P,對任意實數m,直線,分別恒過定點A,B,則的最大值為( )A.4 B.8 C. D.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分析】求出直線與軸的交點坐標,代入直線得,即可求出直線斜率.【詳解】在直線方程中,令,得,即直線與軸的交點為,因為點在直線上,所以,即,所以:,即,所以直線的斜率為.故選:D.2.ABD【分析】對取值后運用直線方程逐項分析即可.【詳解】時,,所以,故A正確;此時與坐標軸交于所以D項所求面積,故D正確;時,,所以,,故B正確;時,,解得,故C錯誤;故選:ABD.3.C【解析】先由直線與聯立求出交點的坐標,再由題中條件,得到過點,或分別與、平行,進而可求出結果.【詳解】由解得,即直線與的交點為,因為直線,,不能構成三角形,所以過點,或分別與、平行,若過點,則,即;若,則,即;若,則,所以.綜上,的可能取值為.故選:C.4.,,【分析】根據三條直線把平面分為六個部分,分析直線的位置關系,分別求出a的值.【詳解】若是三條直線兩兩相交,且交點不重合,則這三條直線把平面分成7部分;如果這三條直線將平面劃分為六部分包括兩種情況能夠成立,①是過另外兩條直線的交點,由和的交點是,代入解得:;②是這條直線與另外兩條直線平行,當和平行,只需,解得;當和平行,只需此時.綜上,的取值集合是,,.故答案為:,,.【點睛】解析幾何中判斷直接利用兩直線平行的方法:(1)若兩直線斜率都不存在, 兩直線平行;(2)兩直線的斜率都存在,且k1=k2,b1≠b2,則兩直線平行;(3)若用一般式表示的直線,不用討論斜率是否存在,只要A1B2=A2B1,B1C2≠B2C1.5.【分析】首先求出兩直線的交點坐標,設所求直線方程為,代入交點坐標求出的值,即可得解.【詳解】由,解得,所以直線與的交點為,設所求直線方程為,則,解得,所以所求直線方程為.故答案為:6.C【分析】先求解出的交點坐標,然后根據點到點的距離公式求解出結果.【詳解】因為,所以,所以交點坐標為,所以原點到交點的距離為,故選:C.7.D【分析】直接根據兩點間距離公式計算得到答案.【詳解】,則,解得.故選:D.8.C【分析】先求出直線,的斜率,從而可得kAC·kBC=-1,再求出,進而可得三角形的形狀【詳解】因為kAC==,kBC==-,kAC·kBC=-1,所以AC⊥BC.又AC==a,|BC|==a,所以△ABC為直角三角形.故選:C9.【詳解】由題意可得:,由兩點之間距離公式可得:.10.【分析】利用兩點的距離公式結合“將軍飲馬”模型計算最值即可.【詳解】如圖,為點到原點和到點的距離之和,即.設關于直線對稱的點為,則解之得即.易得,當三點共線時,取到最小值,且最小值為. 故答案為:.11.證明見解析【分析】以頂點為坐標原點,以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設,,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到點的坐標為,然后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即可證明.【詳解】如圖所示,以頂點為坐標原點,以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設,,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點的坐標為.因為,,,,,所以,,所以,因此,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四條邊的平方和.12.證明見解析【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設P點坐標,利用點斜式表示出和,聯立方程組求出點Q坐標,兩點間距離公式可證.【詳解】以B為原點,射線BC、BA分別為x、y軸的正半軸建立坐標系.如圖所示,設正方形邊長為a,則,,設點P的坐標為.,①, ②.聯立①②可得(或利用三角形全等求得點Q坐標).∵,,∴.13.證明見解析【分析】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設A(a,0),B(b,0),C(0,c),F(0,0),求得直線CF的方程,直線AC的方程,直線BC的方程,設直線CF和直線AD交于點O,聯立方程組求得點O的坐標,再代入直線BE中可得證.【詳解】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設A(a,0),B(b,0),C(0,c),F(0,0),則直線CF的方程為x=0.由直線的截距式方程可得直線AC的方程為=1,即cx+ay-ac=0.直線BC的方程為=1,即cx+by-bc=0.由于AD為BC邊上的高,則直線AD的斜率為,由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得直線AD的方程為y=(x-a).由于BE為AC邊上的高,則直線BE的斜率為,得直線BE的方程為y=(x-b).設直線CF和直線AD交于點O,由得點O的坐標為0,-.將點O的坐標代入直線BE中,則O點坐標也滿足直線BE的方程,所以直線BE也過點O.所以AD,BE,CF三線共點. 【點睛】本題考查運用解析法證明三角形的高交于一點,證明時,注意建立合適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利用點的坐標間的關系可得證,屬于中檔題.14.D【詳解】試題分析:過兩直線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代入原點坐標,求得,故所求直線方程為,即.考點:兩直線的位置關系、直線方程兩點式.【易錯點晴】過直線交點可以聯立這兩條直線的方程,求出交點的坐標,由于所求直線過原點,故由兩點式可以求出直線的方程.由于聯立方程組來求結算量較大,我們可以采用直線系方程來做,具體過程是,先設出直線系方程,代入原點坐標,求得,即可得到所求,這樣運算量非常小.15.ABC【分析】將代入解得兩直線交點坐標為可判斷A;令解得可判斷B,由直線垂直的條件可判斷C,由直線平行的條件可判斷D.【詳解】對于A,當時,直線,直線,聯立解得所以兩直線的交點為,故A正確;對于B,直線,令解得即直線恒過點,故B正確;對于C:若,則,解得,故C正確;對于D,假設存在,使,則,解得或,當時,,,兩直線重合,舍去,當時,直線,直線,兩直線重合,舍去,所以不存在,使,故D錯誤.故選:ABC.16.C【分析】先求出兩直線的交點,再解不等式組即得解.【詳解】聯立解得,由直線與的交點在第四象限可得,解得,即實數的取值范圍為.故選:C.17.【分析】由題意,作圖,根據直線方程,求其所過定點,結合圖象,利用斜率的求解公式以及性質,可得答案.【詳解】如圖所示,直線經過定點,表示直線的斜率,設線段與軸交于點C,由圖形知,當直線與線段的交點在線段上時,大于或等于的斜率,即,即.當直線與線段的交點在線段上時,小于或等于的斜率,即,即.綜上,的取值范圍為.故答案為:.18.【分析】由題設可得,進而寫出△的面積關于的函數關系式,應用換元法并結合分式及二次函數的性質,判斷面積取最小的值.【詳解】由題設得:,∴當△的面積,令,則,∴當,即時,取得最小值.故答案為:19.C【分析】求出關于直線對稱的點為,則,從而得出答案.【詳解】點關于直線對稱的點為,如圖則,所以當且僅當三點共線時取得等號.故選:C 20.D【分析】由直線過直線與得交點可得,再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出d的最小值.【詳解】聯立,解得,把代入,得,,點到原點的距離,當且僅當時取等號.點到原點的距離的最小值為.故選:D.21.B【分析】首先求出直線恒過點,再求出,即可求出到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詳解】將直線方程變形為,令,解得,由此可得直線恒過點,所以到直線的最遠距離為,此時直線垂直于.又,所以到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為.故選:B.22.A【分析】首先求點的坐標,并判斷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結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詳解】直線,當,得,即點,直線,當,得,即點,且兩條直線滿足,所以,即,,,當時,等號成立,所以的最大值為4.故選:A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1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第二練】.docx 2.3.1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第二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