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整合清單04中國古代史之明清時期-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針對性復習】【精講+易考點】整合清單(一)明清專制體制的強化1.明朝:廢 ;廢 ;設 (三非:非 、非 、非 ) 皇帝 (建議權——票擬) (定奪權——批紅) (行政執行)2.清朝軍機處和密折制度A.軍機處(1) 設軍機處,選內閣中謹密者,入職繕寫;軍機處聽命于皇帝,君主專制制度達到(2)簡化了處理政務的手續,提升了行政效率 B.密折制度(1)特點:① 性;②與 相輔而行;(2)作用①密折制度一定程度提高了 ;②密折制度及時了解 ,輔助③密折可使群臣直言進諫,使官員互相牽制(二)明清中央集權體制的強化3.明初3.清朝原則:大事集權、小事放權、保持各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政策①設 ,主管邊疆民族事務;②在藏區,確立班禪、達賴冊封制度;以及金瓶掣簽制;③確立駐藏大臣制度;④朝貢貿易;⑤聯姻;結盟;戰爭;(三)明清經濟生活4.明清商品經濟發展的第三次高潮(1)引進 , 廣泛種植(桑、蠶、絲、麻);(2)農產品的 提升(3)江南經濟結構變化; 的涌現(資本主義萌芽)(4)南北方跨區域貿易發展, 出現(5)外貿(6) 貨幣化(7)海禁政策;閉關政策6.古代中國手工業(四)明清進步思潮5.歷史背景(1)經濟:①商品經濟發展, 出現;② 階層興起(2)政治:專制制度高度強化(3)思想:①程朱理學、文化專制強化;②心學+訓詁考據脫離現實,不關注實際;③西學東漸6.黃宗羲、顧炎武等人觀點共性(1)政治:反對君主專制;分 ,復相權(2)經濟: (商品經濟發展)(3)思想:(五)思想文化的特征9.特征①思想、文化是政治、經濟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反映;②思想、文化的發展與時代、社會條件存在著密切的聯系。7.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總體: ; 具體(1)對中國傳統文化要 、保護(2)繼承傳統文化時必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六)明清重要知識點歸納8.明清重要知識點歸納明清 ①農業: 劇增土地兼并嚴重 租佃關系普及 高產作物引進 農產品商品化 賦稅變革: ; ②商業、手工業: 商品經濟繁榮 白銀成為主導貨幣 商幫興起 南北方跨區域貿易 大量工商業市鎮 關系 成為主導 外貿出超地位 江南經濟結構變化 ③政策: 海禁政策 閉關政策 重農抑商(官方強化;民間松動) 大一統。 專制集權的空前 封建專制走向 明:廢丞相 設內閣 內閣首輔 清:軍機處 密折制 集權頂峰 八股取士 進步思想 理學僵化 儒學 市民 文化 小說 傳統科技落后于 近代科學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 中書省 丞相 內閣 法定 行政 決策 內閣 司禮監 六部【詳解】根據所學,明太祖為加強皇權,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明成祖在位時,選拔一些文官到皇宮內的文淵閣值班,充當秘書,“內閣”由此設立。內閣大學士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皇帝在票擬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因此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同時內廷宦官機構司禮監獲得了協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由此形成了皇帝統攬大權,內閣通過票擬掌握建議權,司禮監協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六部負責行政執行的局面。2. 雍正 頂峰 保密 軍機處 決策效率 下情 決策【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清朝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選內閣中謹密者,入職繕寫;軍機處聽命于皇帝,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因此①應填雍正,②應填頂峰。結合所學可知,清朝密折制的特點有保密性;與軍機處相輔而行。密折制的作用有密折制度一定程度提高了決策效率;及時了解下情,輔助決策;密折可使群臣直言進諫,使官員互相牽制。因此③應填保密,④應填軍機處,⑤應填決策效率,⑥應填下情,⑦應填決策。3.理藩院【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清朝中央設立理藩院,主管邊疆民族事務。因此空白處應填理藩院。4. 高產農作物 經濟作物 商品化程度 工商業市鎮 大商幫 出超 白銀【詳解】根據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明清商品經濟發展的第三次高潮,主要表現有:引進高產農作物,經濟作物廣泛種植(桑、蠶、絲、麻);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提升;江南經濟結構變化;工商業市鎮的涌現(資本主義萌芽);南北方跨區域貿易發展,大商幫出現;外貿出超;白銀貨幣化;海禁政策;閉關政策。5. 資本主義萌芽 工商市民【詳解】根據所學,歷史背景(1)經濟:①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工商市民階層興起(2)政治:專制制度高度強化(3)思想:①程朱理學、文化專制強化;②心學+訓詁考據脫離現實,不關注實際;③西學東漸6. 君權 工商皆本 經世致用【詳解】根據所學可知,黃宗羲、顧炎武等人觀點共性為: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分君權,復相權;經濟上工商皆本(商品經濟發展);思想上經世致用。 7. 批判繼承 創新發展 珍惜【詳解】根據所學,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總體:批判繼承;創新發展。具體做法是(1)對中國傳統文化要珍惜、保護(2)繼承傳統文化時必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8. 人口 一條鞭法 攤丁入畝 雇傭 私營手工業 強化 衰落 個性化【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明清是中國古代最后兩個王朝,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業方面,人口劇增;土地兼并嚴重;租佃關系普及;高產作物引進;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賦稅制度進行了重要變革,明朝實行一條鞭法,清朝實行攤丁入畝。所以①處應填“人口”、②處應填“一條鞭法”、③處應填“攤丁入畝”。商業、手工業方面,商品經濟繁榮;白銀成為主導貨幣;商幫興起;南北方跨區域貿易興盛;大量工商業市鎮涌現;雇傭關系出現;私營手工業成為主導;外貿處于出超地位;江南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所以④處應填“雇傭”、⑤處應填“私營手工業”。政治方面,國家統一;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實行密折制,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所以⑥處應填“強化”、⑦處應填“衰落”。思想文化方面,理學僵化;進步思想產生,儒學呈現個性化。所以⑧處應填“個性化”。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