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整合清單04工業文明-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針對性復習】【精講+易考點】整合清單【知識梳理】一、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影響生產力進步的要素: ; ; ; ; ;2.工業革命(1)原因:①手工生產無法滿足英國 不斷擴大的需求。②英國商業活動的制度建設;③資本的原始積累;(2)發明:蒸汽機;蒸汽火車和汽船的發明。(3)特征:① 生產取代手工生產②組織形式: 替代工場注:生產規模變大,采用機器生產,效率更高,管理制度更加科學;③以輕工業(紡織業)、交通運輸業為主,同時帶動 、 業的發展;隨著 業的普及,宣告成功④殖民國家擴張的主要方式是 輸出(英國成為世界工廠)⑤由英國傳播到美法;⑥主要經濟思潮是(4)影響:①推動了西方向工業文明的轉型, 制取代了手工工場;②推動了 階級和無產階級壯大;③推動了 (工業區與農業區形成地域性收入差距)進程的發展;④資本主義 初步形成,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注: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3.自由主義理論亞當·斯密主張政府不要 ,任經濟按 自由發展,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后,自由主義地位被 主義取代。二、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4.第二次工業革命(1)背景:資本主義 的初步形成;科學理論的不斷進步(2)發明:電力和內燃機 (3)特征:①動力革新(蒸汽動力——電力——內燃機)②組織形式: 的產生(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③石油、化工、鋼鐵業的發展;科學和生產的結合越發緊密④殖民國家擴張的主要方式由 輸出發展為 輸出和 輸出并存⑤美德兩國迅速崛起⑥主要經濟思潮依然是(4)影響:①推動了 的高速發展和 進程的加快;②美德工業發展超過英法,俄德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資本主義發展越發不平衡;【注:新興工業國(德)與已崛起國家(英法)在歐洲霸權、海外殖民地、資源等諸多方面產生矛盾,造成關系緊張,最終引發一戰。(1914年—1918年)】③大企業時代到來;對外以 為主;④資本主義 最終形成。⑤同時社會矛盾激化;(社會貧富分化、犯罪率、環境污染、城市治理難度、人文精神缺失、交通擁堵、人居環境)2.啟示:(1)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帶動了政府對法律的調整與完善,以及政府職能的轉型;(2)美國政府調整政策著眼點是維護美國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3)市場經濟體制具有一定自我完善與發展的特性。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 資源; 勞動力; 制度保障; 資本; 技術;【詳解】影響生產力進步的要素是多方面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勞動力的素質、數量都直接影響產出價值,進而影響生產力;制度是生產力發展的政治前提;資本在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資源是否充足,是生產力是否發展的基本條件。故①②③④⑤分別填寫為:資源;勞動力;制度保障;資本;技術。2. 海外殖民地 機器制造 工廠 冶金 礦山 機器制造 商品 自由主義 工廠 資產 城市化 世界市場【詳解】英國工業革命的原因之一是手工生產已經無法滿足英國海外殖民地擴大的需求。在工業革命時期,機器制造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生產組織形式發生了變化,工廠取代了工場,規模進一步擴大。第一次工業革命,以煤為原料,而且輕工業得到很大發展,進而帶動了冶金、礦山的發展。隨著機器制造業的普及,工業革命取得了成功。工業革命時期,生產出大量的商品,商品輸出得到擴展,英國在商品輸出的過程中成為世界工廠,自由主義思潮成為主流思潮。工業革命對世界影響巨大,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制取代了手工工場;工業化國家的民眾日益分為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推動了城市化進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故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分別填寫為:海外殖民地;機器制造;工廠;冶金;礦山;機器制造;商品;自由主義;工廠;資產;城市化;世界市場。3. 過度干預經濟發展 市場規律 凱恩斯【詳解】根據所學知識,亞當·斯密主張政府不要過度干預經濟發展,任經濟按市場規律自由發展,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后,自由主義地位被凱恩斯主義取代。4. 世界市場 壟斷組織 商品 商品 資本 自由主義 生產力 城市化 資本輸出 世界市場【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科學理論的不斷進步。發明有電力和內燃機 。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壟斷組織產生。殖民國家擴張的主要方式由商品輸出發展為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并存,主要經濟思潮依然是自由主義。它推動了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外以資本輸出為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