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學集訓系列第十、十一單元常見的酸、堿、鹽考點整合及綜合訓練課件(共53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中考化學集訓系列第十、十一單元常見的酸、堿、鹽考點整合及綜合訓練課件(共53張PPT)

資源簡介

(共53張PPT)
人教版 九年級下
第十、十一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考點整合及綜合訓練
中考集訓系列
1. 常見的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溶液。
2.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規律: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使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中性溶液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
考點 酸堿指示劑
1
提示: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溶液或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或pH>7的溶液一定呈堿性,但不一定是堿溶液。
1. 濃鹽酸: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具有揮發性(打開瓶蓋,瓶口有白霧產生)。
考點 常見的酸
2
2. 濃硫酸:無色無味黏稠的液體,具有吸水性、脫水性(強腐蝕性)和強氧化性,與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熱。①濃硫酸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如可干燥H2、O2、CO2,不能干燥NH3;②濃硫酸與氫前金屬反應不生成H2;③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緩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3. 用途:稀鹽酸、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鐵銹,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汽車用的鉛蓄電池中含有硫酸等。
考點 常見的堿
3
名稱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俗名 火堿、燒堿、苛性鈉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質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且放熱,易潮解 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
名稱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用途 ①氫氧化鈉固體作干燥劑;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以及石油、紡織、造紙和印染等工業; ③去除油污:爐具清潔劑中含氫氧化鈉 ①在樹木上刷石灰漿,保護樹木
②農業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
③作建筑材料,如石灰漿粉刷墻壁
提示:氫氧化鈉易潮解,具有腐蝕性,稱量時應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紙上;氫氧化鈉可用來干燥某些氣體,如氫氣、氧氣、一氧化碳等,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
考點 常見的鹽
4
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高錳酸鉀等都是常見的鹽。
物質 氯化鈉(NaCl) 碳酸鈉(Na2CO3 ) 碳酸氫鈉(NaHCO3) 碳酸鈣(CaCO3)
俗名 食鹽 純堿、蘇打 小蘇打 —
物理 性質 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有咸味 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能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物 質 氯化鈉(NaCl) 碳酸鈉(Na2CO3 ) 碳酸氫鈉(NaHCO3) 碳酸鈣(CaCO3)
化 學 性 質 AgNO3+NaCl===AgCl↓+NaNO3 1. Na2CO3+2HCl===2NaCl+H2O+CO2↑ 2.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工業制燒堿的原理) 1. NaHCO3+HCl===NaCl+H2O+CO2↑ 2. 2NaHCO3 =====Na2CO3+H2O+CO2↑ 1. CaCO3+2HCl=== CaCl2+H2O+CO2↑
2. CaCO3 =====CaO+CO2↑

高溫
物 質 氯化鈉(NaCl) 碳酸鈉(Na2CO3 ) 碳酸氫鈉(NaHCO3) 碳酸鈣(CaCO3)
用 途 作調味品,還可用來腌制食品,配制生理鹽水,選種,作融雪劑等 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還可用作發酵粉 醫療上,可用來治療胃酸過多癥;焙制糕點的發酵粉 重要的建筑材料,補鈣劑
注意:Na2CO3、NaHCO3溶液均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1. 酸的化學性質: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化學性質相似。
考點 酸、堿、鹽的化學性質 
5
(1)能與酸堿指示劑反應,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
(2)能與氫前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如:Fe+2HCl===H2↑+FeCl2
(3)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如:Fe2O3+6HCl===2FeCl3+3H2O(除鐵銹的原理)
(4)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如:Al(OH)3+3HCl===AlCl3+3H2O(治療胃酸過多癥)
(5)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如: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AgNO3+HCl===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2. 堿的化學性質:堿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化學性質相似。
(1)能與酸堿指示劑發生反應,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2)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如:2NaOH+SO2===Na2SO3+H2O (吸收廢氣二氧化硫)
2NaOH+CO2===Na2CO3+H2O(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原理)
CO2+Ca(OH)2===CaCO3↓+H2O(檢驗二氧化碳)
(3)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如:Ca(OH)2+H2SO4===CaSO4+2H2O(用熟石灰處理硫酸廠排放的廢水)
(4)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
如:Ca(OH)2+Na2CO3===2NaOH+CaCO3↓
2NaOH+CuSO4===Cu(OH)2↓+Na2SO4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Ba(OH)2+CuSO4===BaSO4↓+Cu(OH)2↓
3. 鹽的化學性質:
(1)鹽溶液能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如:Fe+CuSO4 ===FeSO4+Cu(濕法煉銅的原理)
(2)能與酸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如:K2CO3+H2SO4 ===K2SO4+H2O+CO2↑
(3)能與堿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
如:(NH4)2SO4+Ba(OH)2===BaSO4↓+2H2O+2NH3↑
(4)能與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如:K2SO4+Ba(NO3)2===BaSO4↓ +2KNO3
注:酸、堿、鹽之間能發生復分解反應,但應符合反應條件,如堿與鹽、鹽與鹽反應時反應物需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氣體或水。
1. [2023·南充]下列物質的俗稱、化學式、分類完全正確的是(  )
A. 蘇打、NaHCO3、鹽
B. 消石灰、Ca(OH)2、堿
C. 干冰、H2O、氧化物
D. 水銀、Ag、金屬單質
針 對 訓 練
B
【點撥】
蘇打是碳酸鈉的俗稱,其化學式為Na2CO3,A錯誤;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其化學式為CO2,C錯誤;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其化學式為Hg,D錯誤。
2. [2023·青島]實驗室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是稀鹽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質能區分兩瓶溶液的是(  )
A. 紫色石蕊溶液 B. 生銹的鐵釘 
C. 氫氧化鈉溶液 D. 氯化鋇溶液
D
【點撥】
稀鹽酸和稀硫酸均顯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不能鑒別,A錯誤;生銹的鐵釘表面的氧化鐵均能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不能鑒別,B錯誤;稀鹽酸、稀硫酸均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且均無明顯現象,不能鑒別,C錯誤;氯化鋇溶液與稀鹽酸不反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會產生白色沉淀,可以鑒別,D正確。
3. [2022·杭州]如圖所示,分別向四支試管中加入飽和石灰水,使其與試管內溶液充分反應。無論飽和石灰水加入多少,反應后試管內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點撥】①中稀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若稀鹽酸有剩余,則溶液顯酸性,若恰好完全反應,則溶液顯中性,A錯誤;②中稀硫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若稀硫酸有剩余,則溶液顯酸性,若恰好完全反應,則溶液顯中性,B錯誤;③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無論飽和石灰水加入多少,由于有氫氧化鈉生成,反應后試管內溶液一定呈堿性,C正確;④中氫氧化鈣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鈣,若恰好完全反應,則溶液顯中性,D錯誤。
4. [2023·聊城]下列有關酸、堿、鹽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宏觀:復分解反應一定有氣體、沉淀和水生成
B. 微觀:鹽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屬陽離子
C. 變化:等質量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 實驗: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結果會偏小
D
【點撥】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過程中不一定有氣體、沉淀和水同時生成,A錯誤;銨鹽中含有銨根離子,不含金屬陽離子,B錯誤;等質量的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不一定恰好完全反應,C錯誤;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堿性減弱,pH會偏小,D正確。
5. [2023·宿遷]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 Cu2+、Na+、NO-3、SO2-4
B. K+、Na+、Cl-、NO-3
C. Mg2+、Ba2+、OH-、SO2-4
D. Ca2+、K+、CO2-3、Cl-
B
【點撥】
A項,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但含Cu2+的水溶液顯藍色,故A選項錯誤;B項,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故B選項正確;C項,Ba2+、SO2-4兩種離子能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Mg2+、OH-兩種離子能結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選項錯誤;D項,Ca2+、CO2-3兩種離子能結合生成碳酸鈣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選項錯誤。
6. 我們學習過以下常見的酸、堿、鹽:HCl、H2SO4、NaOH、Ca(OH)2、K2CO3。請你歸納這五種物質能兩兩相互發生化學反應的共有(  )
A. 4組 B. 5組 C. 6組 D. 7組
【點撥】
根據反應規律可知,五種物質能兩兩相互反應的有:HCl與NaOH、Ca(OH)2、K2CO3,H2SO4與NaOH、Ca(OH)2、K2CO3,Ca(OH)2與K2CO3,共7組。
D
7. [中考·萊蕪]向一定量鹽酸和氯化鐵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M點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
B. N點表示的溶液pH=7
C. P點和N點表示的溶液中,NaCl的
質量分數相同
D. 從M點到N點溶液質量增加30 g
B
【點撥】
往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OH首先與HCl反應(即0→M段),然后與FeCl3反應(即M→N段)。M點時HCl恰好與NaOH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有NaCl、FeCl3兩種,A錯誤;N點時NaOH與HCl、FeCl3均恰好完全反應,得到呈中性的NaCl溶液,pH=7,B正確;P、N兩點溶液中NaCl質量相等,溶液質量不相等,溶質質量分數不同,C錯誤;M點→N點,加入30 g NaOH溶液,產生了Fe(OH)3沉淀,溶液質量的增加量小于30 g,D錯誤。
8. 下列物質的轉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實現的是(  )
A. Zn→ZnSO4 B. MgO→MgCl2
C. CaCO3→CO2 D. BaCl2→BaSO4
【點撥】
Zn→ZnSO4可通過加H2SO4或CuSO4來實現,A錯誤;MgO只能通過與稀HCl反應生成MgCl2,B正確;CaCO3可通過高溫分解或與酸反應生成CO2,BaCl2可與H2SO4或Na2SO4反應生成BaSO4,C、D均不符合題意。
B
9. [2023·宜昌]為了證明中和反應是否發生,小文同學做了下圖所示四個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甲實驗中,溶液仍為無色
B. 乙實驗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C. 丙實驗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D. 丁實驗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B
【點撥】
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無法說明有反應物消失,也無法證明有新物質生成,故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10. [2023·廣州]鈷(Co)的金屬活動性與鐵相似,鈷的化合物相關性質如下,下列預測合理的是(  )
物質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及固體、溶液顏色 難溶,灰綠色固體 難溶,粉紅色固體 易溶,溶液呈粉紅色 難溶,粉紅色固體
B
A. Co能從MgCl2溶液中置換出Mg
B. CoO能與鹽酸反應得到粉紅色溶液
C. CoCO3能與鹽酸反應生成H2
D. Co(OH)2可由Co與NaOH溶液反應制得
【點撥】
鈷的金屬活動性與鐵相似,則活動性比鎂弱,不能和氯化鎂溶液反應,A錯誤;CoO是金屬氧化物,可以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則CoO和鹽酸反應生成CoCl2和H2O,CoCl2溶液呈粉紅色,B正確;碳酸鹽和酸反應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oCO3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不會生成氫氣,C錯誤;Co與NaOH溶液不反應,D錯誤。
11. [2023·連云港]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樣品是否變質,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
實驗二: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硫酸,有氣泡放出。
實驗三: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向濾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實驗一說明NaOH溶液沒有變質
B. 實驗二說明NaOH溶液全部變質
C. 實驗三中生成的沉淀為Ba(OH)2
D. 實驗三說明NaOH溶液部分變質
D
【點撥】
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均顯堿性,都能使酚酞變紅色,A不正確;實驗二說明NaOH溶液已變質,B不正確;實驗三中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的碳酸鋇沉淀,C不正確;D正確。
12. [2023·寧夏]下列實驗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 分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B 鑒別氧氣、空氣、二氧化碳 用燃著的小木條
C 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獲得精鹽 溶解、過濾
D 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過濾
B
【點撥】
向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中分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均不變色,A錯誤;用燃著的小木條分別伸入三種氣體中,使小木條劇烈燃燒的是氧氣,使小木條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的是空氣,使小木條立即熄滅的是二氧化碳,B正確;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獲得精鹽,需經過溶解、過濾、蒸發結晶,C錯誤;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鈉,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會引入新的雜質(過量的氫氧化鈣),D錯誤。
13. [2023·新疆]歸納總結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學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了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如圖甲所示(即NaOH與四類物質能夠發生化學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2)寫出一個符合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紅同學將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溫度傳感器對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進行實時測定,得到的曲線如圖乙所示,根據圖像可以得出該反應是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NaOH+H2SO4
===Na2SO4+2H2O(合理即可)
放熱
(3)反應③可以選用的鹽是________,你選擇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NaNO3 B. CuSO4 C. NH4NO3 D. 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反應,一氧化碳卻不能,造成此性質差異的微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B、C
復分解反應要有氣體、沉淀或水生成
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14. [2023·濰坊]“宏觀—微觀—符號”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請從不同角度完成對NaHCO3性質的學習。
(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質的分類中屬于________(填“堿”“鹽”或“氧化物”)。NaHCO3在醫療上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請根據圖1分析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2)圖2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微觀示意圖,請分析并推測: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3)滅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備用品。泡沫滅火器的原料之一是NaHCO3,其反應原理為Al2(SO4)3+6NaHCO3 ===== 3Na2SO4+2X↓+6CO2↑,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從微觀角度分析,反應后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符號表示)。
(4)NaHCO3受熱易分解產生Na2CO3和兩種常見氧化物,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H)3
Al3+、HCO-3
2NaHCO3=====Na2CO3+H2O+CO2↑ 

【結論】NaHCO3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還能與部分鹽反應,且受熱不穩定。
【應用】Ca(HCO3)2溶液中存在Ca2+和HCO-3,下列物質不能與其發生反應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石灰水 B. 食醋 C. 純堿 D. 食鹽
D
【點撥】(1)NaHCO3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根據圖1可知,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氫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2)圖2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微觀示意圖,由圖示可知,氫氧根離子能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成碳酸根離子和水分子,則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氫氧根離子能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成碳酸根離子和水分子,碳酸根離子又能與鈣離子結合成碳酸鈣沉淀,因此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產生白色沉淀。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X的化學式為Al(OH)3;從微觀角度分析,反應后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鋁離子、碳酸氫根離子,離子符號分別為Al3+、HCO-3。(4)碳酸氫鈉能分解生成碳酸鈉,還有兩種氧化物——水和二氧化碳,據此書寫方程式。【應用】食鹽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與碳酸氫鈣中的鈣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不能結合成水或氣體或沉淀,因此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D符合題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远安县| 庆阳市| 富平县| 自贡市| 苍南县| 斗六市| 缙云县| 宜都市| 正安县| 泸定县| 岐山县| 韶关市| 仪陇县| 枣庄市| 逊克县| 彭阳县| 胶州市| 偏关县| 宜兰县| 黄梅县| 涞源县| 芦溪县| 江北区| 石嘴山市| 石首市| 阿克苏市| 多伦县| 松滋市| 桂林市| 剑阁县| 蓬莱市| 平原县| 泰兴市| 柳林县| 邻水| 土默特左旗| 漳州市| 凤冈县| 出国|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