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2垂線教學目標:1.利用生活實例,理解垂線的定義;2.掌握垂線的性質(zhì)并會應用;3.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更好的體會垂線的畫法;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垂線的性質(zhì)并會應用;難點:會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教學過程:一、課堂引入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若∠1=90°,求其他三個角.教師出示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在練習本上書寫解答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是否能夠獨立完成問題,并且能否較規(guī)范地寫出解答過程.二、探究新知教師指出,若兩條直線相交,當它們的交角中有一個角是90°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它是直線相交的一種特殊情形,其交點叫垂足.如圖,記作:AB⊥CD,垂足為O.“⊥”是垂直符號.師生共同總結畫垂線的方法:用三角尺:貼直線——過定點——畫垂線.用三角尺的兩條直角邊“一貼”,貼住已知直線;“二靠”,靠住已知點;“三畫”,畫垂線.垂線段:垂線上一點到垂足的線段.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三、課堂總結5.1.2垂線 訓 練 展 示 導 學 案學習目標 1.學生掌握垂線、垂線段、點到直線的距離等概念2.通過探索垂線的性質(zhì),能解決相關的垂線問題3.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變式訓練等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筆記 導 學 案 內(nèi) 容認真專注 獨立思考 學習指導: 一、自主預習 1.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 時,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 ,它們的交點叫做 . 2.過一點有且只有 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3.如果直線AB⊥CD于O,那么∠AOC= . 4. 用“⊥”和直線字母表示垂直. 5.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 最短,簡單說成 6.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 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7.如圖,AC⊥BC,AC=3,BC=4,AB=5,則B到AC的距離是 ,點A到BC的距離是 ,點C到AB的距離是 . 二、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 三、互動教學 知識點一:垂線的概念 1、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O,OE⊥CD于O,∠AOE:∠COE=1∶3, 求∠BOD的度數(shù). 知識點二:垂線的性質(zhì) 2、如圖,小河北邊有一個村莊A,計劃用水管將小河的水引進A村,請你幫助設計從小河的哪點處引水能使所用的水管最節(jié)省?班級 小組 姓名 使用時間 年 月 日 編號:02導 學 案 內(nèi) 容 學生筆記知識點三:點到直線的距離 3、點P為直線l外一點,A、B、C為直線l上三點,且PA=2,PB=3,PC=4,則點P到直線l的距離為( ) A.2 B.3 C.4 D.不大于2 訓練展示 1.下面四種判定兩條直線垂直的方法,正確的有( )個 (1)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兩條直線相交,只要有一組鄰補角相等,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3)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相等,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4)兩條直線相交,有一組對頂角互補,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A. 4 B. 3 C. 2 D. 1 2.如圖所示,直線AB,CD相交于點O,P是CD上一點. (1)過點P畫AB的垂線PE,垂足為E. (2)過點P畫CD的垂線,與AB相交于F點. 3.如圖所示,AC⊥BC,CD⊥AB于D,AC=5cm,BC=12cm,AB=13cm, 則點B到AC的距離是________,點A到BC的距離是_______, 點C到AB的距離是_______,AC>CD的依據(jù)是_________. 4.在下列語句中,正確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內(nèi),一條直線只有一條垂線 B.在同一平面內(nèi),過直線上一點的直線只有一條 C.在同一平面內(nèi),過直線上一點且垂直于這條直線的直線有且只有一條 D.在同一平面內(nèi),垂線段就是點到直線的距離 5.如圖,AOB為直線,∠AOD:∠DOB=3:1,OD平分∠COB. (1)求∠AOC的度數(shù);(2)判斷AB與OC的位置關系. 熟練掌握 自信展示 突破自我 大膽發(fā)言五、本課小結,本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板書設計:5.1.2垂線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