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5 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學習目標:1.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一、情境導入1. 要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要點探究知識點一: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你聽過智慧炸碉堡的故事嗎?按這個戰士的方法,找出教室或操場上與你距離相等的兩個點,并通過測量加以驗證.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想一想如圖,A,B兩點分別位于一個池塘的兩端,小明想用繩子測量A,B間的距離,但繩子不夠長,你能幫小明設計一個方案,解決此問題嗎?說出你的設計方案;你能說明其中的道理嗎?(1)你能設計出其他的方案來嗎?(構建全等三角形)(2)已知條件是什么?結論又是什么?(3)你能說明設計方案的理由嗎?【典例精析】例1 如圖,工人師傅要計算一個圓柱形容器的容積,需要測量其內徑. 現在有兩根同樣長的木棒、一條橡皮繩和一把帶有刻度的直尺,你能想法幫助他完成嗎?【針對訓練】1.如圖,要測量河兩岸相對的兩點A、B的距離,先在AB的垂線BF上取兩點C、D,使CD = BC,再在BF的垂線DE上取點E,使A、C、E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推出△EDC≌△ABC,從而得 ED = AB,因此,測得ED的長就是AB的長. 其中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A. SSS B. ASAC. AAS D. SAS2. 如圖,已知AC = DB,AO = DO,CD = 100 m,則A,B兩點間的距離 ( )A. 大于100 m B. 等于100 mC. 小于100 m D. 無法確定二、課堂小結1. 知識: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目的:變不可測距離為可測距離.依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關鍵:構造全等三角形.2. 方法:(1)延長法構造全等三角形;(2)垂直法構造全等三角形.3. 數學思想:樹立用三角形全等構建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1. 如圖,小明設計了一種測工件內徑AB的卡鉗,只要量得CD的長度,就可知工件的內徑AB是否符合標準. 問:在卡鉗的設計中,AO、BO、CO、DO應滿足下列的哪個條件?( )A. AO = CO B. BO = DOC. AC = BD D. AO = CO且BO = DO2. 如圖,公園里有一條“Z”字型道路ABCD,其中AB∥CD,在AB,BC,CD三段道路旁各有一只小石凳E、M、F,M恰為BC的中點,且E,M,F在同一直線上,在BE道路上停放著一排小汽車,從而無法直接測量B,E之間的距離,你能想出解決的方法嗎?請說明其中的道理.參考答案合作探究一、要點探究知識點一:三角形的中線典例精析例1如圖,工人師傅要計算一個圓柱形容器的容積,需要測量其內徑. 現在有兩根同樣長的木棒、一條橡皮繩和一把帶有刻度的直尺,你能想法幫助他完成嗎?針對訓練1. 如圖,要測量河兩岸相對的兩點A、B的距離,先在AB的垂線BF上取兩點C、D,使CD = BC,再在BF的垂線DE上取點E,使A、C、E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推出△EDC≌△ABC,從而得 ED = AB,因此,測得ED的長就是AB的長. 其中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B )A. SSS B. ASAC. AAS D. SAS2. 如圖,已知AC = DB,AO = DO,CD = 100 m,則A,B兩點間的距離 ( B )A. 大于100 mB. 等于100 mC. 小于100 mD. 無法確定當堂檢測1. 如圖,小明設計了一種測工件內徑AB的卡鉗,只要量得CD的長度,就可知工件的內徑AB是否符合標準. 問:在卡鉗的設計中,AO、BO、CO、DO應滿足下列的哪個條件?( D )A. AO = CO B. BO = DOC. AC = BD D. AO = CO且BO = DO2. 如圖,公園里有一條“Z”字型道路ABCD,其中AB∥CD,在AB,BC,CD三段道路旁各有一只小石凳E、M、F,M恰為BC的中點,且E,M,F在同一直線上,在BE道路上停放著一排小汽車,從而無法直接測量B,E之間的距離,你能想出解決的方法嗎?請說明其中的道理.解:因為AB∥CD,所以∠B =∠C.在△BME和△CMF中,因為∠B =∠C,BM = CM,∠BME =∠CMF,所以△BME≌△CMF .所以BE = CF.故只要測出CF的長即可得B,E之間的距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