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16—20 CCBAD 21—25 DCCDD 26—30 ADADB35.(1)山峰 A(2)200 東南 B(3)A 晝長夜短(4)南回歸線或23.5°S 長36.(1)非洲 南美洲(2)大西洋(3)熱帶 北溫帶(4)30°S,60°W37.(1)B A B(2)高溫多雨 200答案第2頁,共2頁監利市 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生物、地理綜合試題注意事項:1. 本試卷為題卡分離,其中試題卷8頁,答題卡2頁,滿分100分(生物 50分,地理50分), 考試時間共100分鐘。2. 本卷是試題卷,不能答題,答題必須寫在答題卡上。3. 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學校、班級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祝考試順利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詩中的草、鶯、楊柳、兒童都是生物,下列不屬于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的是A. 能進行呼吸作用 B. 能進行光合作用C. 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D. 能生長和繁殖2. 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A. 環境是指生物生活的地點B. 環境中的生態因素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C. 生態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能影響和改變環境3. 如右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圖可以代表一個生態系統B. 草、昆蟲都屬于生產者C. 該圖中含有三條食物鏈,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了食物網D. 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4. 小李同學在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先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其作用是A.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B. 給細胞提供能量C. 使細胞核吸水脹大 D. 使細胞染上顏色5. 19世紀 30年代,兩位德國生物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共同創建了“細胞學說”,從而揭示了植物界與動物界的統一性。下列關于細胞的認識中,錯誤的是A.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B. 與動物細胞相比,液泡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C. 細胞膜能控制所有物質的進出,使細胞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D. 線粒體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6. 關于使用顯微鏡的敘述,錯誤的是A. 通過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則對光完成B. 調焦時,先轉動細準焦螺旋,再轉動粗準焦螺旋C. 要將物像從視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D. 觀察時, 目鏡用10×,物鏡用 10×, 則放大倍數為 100 倍7. 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 動植物細胞分裂時都是細胞核先一分為二B. 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C. 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形成了不同的組織D. 細胞分化過程中,染色體先復制加倍再均等分配8. 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 生物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 B. 能自已制造有機物C. 主要通過分裂產生新的個體 D. 能排出代謝廢物9. 如圖為果實形成的簡圖,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 子房發育成③果實 B. 胚珠發育成②種子C. ①珠被發育成果皮 D. 胚珠里面有受精卵發育成胚10. 下表為某同學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時的部分操作。他所探究的外界條件是罐頭瓶 實驗材料 瓶蓋處理 溫度甲 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種子 擰松瓶蓋 室溫乙 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種子 擰緊瓶蓋 室溫A. 溫度 B. 空氣 C. 水分 D. 陽光11. 下列關于植株生長的敘述,正確的是A. 植株生長就是指細胞數量的增多 B. 植株所有的芽將來都發育成枝條C. 只要水肥充足,植物體就能旺盛生長 D. 芽和根尖都具有分生組織,能不斷生長12. 下列有關植物生理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 蒸騰作用越強,植物體內無機鹽和水的運輸速度越快B. 移栽植物時去掉部分枝葉,能降低光合作用,提高成活率C. 干旱地區植物的葉片往往較小,反映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 蒸騰作用的強弱受光照強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13.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動,對整個生物圈也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B. 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二氧化碳C. 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D. 光合作用只能以光能作為能源14. 下列關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 光合作用主要發生在葉片,呼吸作用則可發生在任何活細胞B. 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呼吸作用釋放能量C. 光合作用白天發生,呼吸作用夜間發生D. 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15. 關于諺語、俗語所蘊涵的生物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山上多種樹,勝似修水庫”說明植物能涵養水分,保持水土B.“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說明水和無機鹽對植物生長有重要作用C.“葵花朵朵向太陽”說明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環境影響生物16. 下列各點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A. 30°W, 60°N B. 0°, 26°N C. 180°, 17°N D. 19°W, 15°S17. 關于地球自轉敘述正確的是A. 自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 B. 自轉一周時間是一年C. 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D. 產生了季節的變化點外賣是現在年輕人常見的生活方式。讀某小區及周邊地區平面示意圖(左圖) 和小區樓號指示牌(右圖), 完成18、19題。18. 外賣員要去該小區2號樓送餐,當騎行至圖中位置時,與2 號樓的圖上距離為5厘米,則其實地直線距離是(A. 75 米 B. 750米 C. 7500米 D. 75000米19. 甲乙丙丁為四塊面向最近大門的小區樓號指示牌,當外賣員從大門進入小區后,看到如圖所示的指示牌,則該指示牌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20、21題。20. 關于圖中地理事物敘述正確的是A. ①地位于山谷B. ②處的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C. 乙地位于鞍部D. ③處比⑤處坡度陡21. 攀巖活動適宜在陡崖處進行。下列最適合攀巖活動的地點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22.某同學編寫了一段關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口訣——“高緯高山①,沙漠內陸②,雨林③和④,人們定居難”。“人們定居難”的主要原因是A. ①寒、②熱、③旱、④熱 B. ①旱、②寒、③熱、④濕C. ①寒、②旱、③濕、④熱 D. ①高、②干、③寒、④旱23. 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①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B. 圖中標有數字序號的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①②⑤④C. ④洲與⑤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D. ③是太平洋24.北京時間 2022年1月15日,湯加王國的洪阿哈阿帕伊島海底火山(20.57°S, 175.38°W)突然劇烈噴發,釋放的能量相當于 1000顆原子彈爆炸,并引起海嘯。結合上右圖,你認為該火山爆發的原因是此地位于A. 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 B.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C. 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地帶 D. 環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帶2023年5月1日,多云,某學校組織美術選修社團學生到北京頤和園寫生。圖1為頤和園示意圖,圖2為該社團一名同學的作品。讀圖完成25、26題。25. 能反映5月 1日天氣狀況的符號是)26.根據圖2,可以判斷該同學寫生的地點在圖1中的位置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27、28題。27. 據圖可知,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是A. 從北半球向南半球遞增B. 從內陸地區向沿海遞減C. 從低海拔向高海拔遞增D. 從低緯向南北兩極遞減28. 影響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緯度位置 B. 地勢高低 C. 地形類型 D. 植被狀況人口增長必須與當地資源和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人地關系才能和諧。讀“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完成29、30題。29. 圖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 )A. 亞洲 B. 北美洲C. 非洲 D. 歐洲30. 據圖推測,非洲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是①社會、經濟發展壓力太大②人口老齡化嚴重③居民就業、教育等問題突出④勞動力短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空 1分,共 20 分)31. 右圖是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圖A 細胞在光學顯微鏡下難于觀察到結構④,是因為其非常薄,并緊貼在 (填結構名稱)的內側。(2) 吃西瓜時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西瓜含有較多的糖分,該物質存在于圖中 (填序號)的細胞液中。(3) 無論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都含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填序號),它能將細胞中的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供生命體生命活動利用。(4) DNA 是遺傳物質,它存在于圖中的 (填序號) 中。(5) 在細胞分裂時,變化最為明顯的是細胞核中的 。32. 下圖中,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整個人體都是由A 細胞發育而成的,則 A細胞是 。(2)A細胞通過 形成B。在此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后形成形態、數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3)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從B到C,需要經過細胞 ,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出現差異性變化,從而形成不同的 。(4)在上圖的結構層次當中,人體具有而植物沒有的是E 。33. 觀察下圖中的植物,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 海帶屬于 植物,該類植物結構最簡單,沒有 的分化。(2) 圖中可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3) 腎蕨不僅有真正的根、莖、葉,而且體內具有 組織,能較好適應陸地生活。(4) 向日葵和油松都屬于種子植物,二者的主要區別是油松的種子外沒有 的包被。34. 某興趣小組將兩株長勢相似的同種植物暗處理一晝夜后,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陽光下照射數小時,用于探究綠色植物的生理作用。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甲裝置收集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該氣體是 ; 觀察到塑料袋內壁有許多水珠,這是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表皮上的 (填結構名稱) 散失形成的。(2) 乙裝置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裝置中使用的塑料袋是 (填“透明”或“黑色”)的。(3) 從甲、乙裝置中,各選取一片生長狀況相似的葉片,脫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變藍的是 (填“甲”或“乙”)。(4)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要提高大棚作物產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 1 點即可)三、綜合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空1分,共20分)35.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5月1日,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周邊開展研學活動,左圖為興趣小組繪制的當地等高線地形圖,右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圖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1) 左圖中甲處的地形部位名稱 。從 A 點爬到乙處容易,還是從 B 點爬到乙處容易 (2) 左圖中 C地與 D 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王村位于乙處的 方向,同一時間王村的氣溫比乙處相比,結果 。A. 一樣 B. 王村更高 C. 王村更低(3) 地理興趣小組開展活動時,地球公轉至右圖中的 之間。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①此時當地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4) 當地球運行至右圖中④處時,太陽直射在 上(填緯線名稱),這 天過后,我們的白天將會變 。(“長”或“短”)36.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 寫出圖中字母所在大洲的名稱。大洲: A ; B 。(2) 寫出圖中字母所在大洋的名稱。大洋:C 。(3) 寫出圖中①②所屬的溫度帶, ①是 ,②是 。(4)圖中③地的地理坐標是(先寫緯度,再寫經度) 。37.下圖是“A、B兩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 A、B 兩地中,氣溫年變化較大的是 ,緯度較低的是 ,冬季寒冷的是 。(2) 從圖中可看出A 地氣候具有全年 的特點; B地7 月份的降水量大約是 毫米。七年級生物試題參考答案(生物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5 BADAC 6-10 BDBCB 11——15 DBBCC二、簡答題(本大題有四個小題,每空1分,共20分)31.(1)細胞壁 (2)① (3)③ (4)② (5)染色體32.(1)受精卵(2)分裂 (3)分化 、組織(4)系統33.(1)藻類 (2)根、莖、葉 (3)葫蘆蘚 (4)輸導 (5)果皮34.(1)氧氣、氣孔 (2)黑色 (3)甲 (4)適當延長光照時間(適當增加光照強度、合理密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地理參考答案.docx 七年級生物試題參考答案.docx 湖北省荊州市監利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生物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