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導學案(無答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導學案(無答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第12課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學習目標
掌握柏林會議的內(nèi)容
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時間
基礎(chǔ)鞏固
知識點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動
(1)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已經(jīng)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 分北美洲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葡萄牙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2)到18世紀晚期,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土地成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2.殖民統(tǒng)治
(1)實行專制統(tǒng)治,推行農(nóng)奴制,發(fā)展種植園經(jīng)濟,瘋狂開采金銀礦,掠奪了巨額財富。
(2)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發(fā)展起罪惡的黑奴貿(mào)易。
(3)宗主國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mào)易,限制了殖民地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知識點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1.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在亞洲的殖民活動:到16世紀中葉,葡萄牙在亞洲建立了包括中國澳門在內(nèi)的幾十個商站。西班牙將菲律賓變成了殖民地。
2.南亞:17世紀初,英國人來到印度。到19世紀中后期,英國幾乎控制了印度全境。英國利用東印度公司掠奪財富,對印度的剝奪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
3.東南亞
(1)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亞,建立了巴達維亞殖民地,后來占領(lǐng)了整個印度尼西亞。
(2)到19世紀末,英國將緬甸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變成殖民地。法國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美國從西班牙手里奪得菲律賓。
4.西亞
(1)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法、俄等國紛紛在奧斯曼帝國擴大勢力范圍,分割領(lǐng)土。奧斯曼帝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
俄國和英國控制了伊朗的經(jīng)濟和內(nèi)政,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劃分勢力范圍。
5.東亞
(1)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鮮半島。
知識點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1.概況
(1)從15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19世紀中以前,他們在非洲的殖民活動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區(qū)。
(2)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后期,歐洲探險者紛紛深入非洲腹地探險。
(3)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殖民國家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
2.北非
(1)1882年,英國發(fā)動侵埃戰(zhàn)爭,占領(lǐng)了整個埃及,實際把埃及變成了殖民地。
(2)法國從19世紀30年代就入侵阿爾及利亞,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擴張。
3.柏林會議
(1)時間:1884年,英、法、德等國在柏林召開會議。
(2)內(nèi)容: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lǐng)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lǐng)方為有效,即“有效占領(lǐng)”原則。會議還決定,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 后再去占領(lǐng),即“地圖上作業(yè)”。
知識點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1.形成原因:在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中,資本主義各國越來越要求獨占更大的商品市場、原料產(chǎn)地和投資場所。
2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已經(jīng)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qū)淪為殖民地,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3.影響
(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fā)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它們之間擴張與爭奪的加劇,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
(2)隨著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qū)都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當中,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為一體。
(3)殖民統(tǒng)治和掠奪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形成了人類歷史 上由少數(shù)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極不合理的狀態(tài),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高漲。
達標檢測
1.1884年,英、法、德等在柏林召開會議,達成“有效占領(lǐng)”原則。根據(jù)這一原則,列強在不到15年的時間內(nèi)便占領(lǐng)了非洲全部領(lǐng)土的65%。該原則
A.延遲了非洲的民族獨立 B.承認了非洲國家的主權(quán)
C.加速了瓜分非洲的進程 D.標志世界殖民體系確立
2.19 世紀末,美國海權(quán)論者馬漢提出,海洋是連接世界的“橋梁”和“內(nèi)線”,“制海權(quán),是民族強盛和繁榮的主要因素。”馬漢的海權(quán)論得到美國決策層的廣泛認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國際影響。這主要是因為該理論
A.可以保證各國的既得利益 B.適應(yīng)了列強爭奪殖民利益的需要
C.利于協(xié)調(diào)復雜的國際矛盾 D.推動了歐美列強的海軍軍備競賽
3.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亞非拉民族主義思潮因自己不同的民族特點表現(xiàn)了各自獨特的類型。其中印度的獨特類型是
A.通過改革走向現(xiàn)代化之路 B.頒布憲法建立君主立憲
C.發(fā)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D.進行資產(chǎn)階級武裝革命
4.16世紀至17世紀,西歐國家紛紛發(fā)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險和殖民戰(zhàn)爭的公債券,使充當政府和人民之間中介人的金融家大發(fā)橫財,大部分公債落入包稅者、商人和工場主手中。公債券的發(fā)行( )
A.完成了西歐資本的原始積累 B.壯大了歐洲的莊園經(jīng)濟
C.助推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D.促進了工廠制度的形成
5.國界線國家與國家之間以自然地理特征為依據(jù)部分的界限或人為劃分的界線。在非洲,國家邊界大多是按經(jīng)線或緯線劃定的,有一部分是用直線或曲線的幾何方法劃定的,由河流、山脈等構(gòu)成的自然邊界相對較少(見如圖)。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
①殖民色彩比較明顯 ②促進了民族自決思潮的興起
③利于各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④埋下了地區(qū)沖突的隱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17世紀,某國商船多達一萬多艘,為許多國家轉(zhuǎn)運商品,壟斷了世界航運業(yè),成為世界上的“海上馬車夫”。該國是( )
A.西班牙 B.荷蘭 C.英國 D.法國
7.19世紀末歐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稱為“大人”,在中東被稱為“先生”,在非洲被稱為“老爺”,在拉丁美洲則被稱為“恩主”這表明
A.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歐洲通過殖民擴張超越其他地區(qū)
C.歐洲在世界上處于優(yōu)勢地位
D.亞非拉地區(qū)的人民深受歐洲迫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巴林右旗| 南和县| 托里县| 鹤峰县| 南皮县| 鄂尔多斯市| 翁源县| 太白县| 太白县| 邢台市| 宜都市| 连云港市| 西和县| 任丘市| 巫山县| 绍兴市| 平果县| 潜山县| 天峨县| 青神县| 平遥县| 宣武区| 贡山| 乌鲁木齐县| 沂水县| 清流县| 西盟| 湛江市| 界首市| 阿鲁科尔沁旗| 怀来县| 都江堰市| 韶山市| 衡水市| 呈贡县| 镇宁| 视频| 顺平县| 丘北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