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8課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學習目標了解冷戰兩極的根本原因及兩極格局掌握蘇美冷戰的表現基礎鞏固知識點一、冷戰與兩極格局1.冷戰的含義:冷戰是指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逐步形成的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長期對峙與競爭狀態。2.根本原因:美國的全球擴張戰略和蘇聯的保障國家安全戰略之間發生激烈碰撞, 成為冷戰發生的根本原因。3.美蘇矛盾(1)美國在全球進行擴張,將社會主義的蘇聯視為其建立世界霸權的最大障礙。(2)戰后的蘇聯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社會主義,努力擴大自己在東歐的影響。4.美蘇冷戰的表現項目 美國 蘇聯政治 1947年3月,杜魯門發表“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 1947年9月,蘇聯和波蘭等東歐國家成立共 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濟 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 蘇聯與東歐各國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形成 了以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導的經濟體系軍事 1949年4月,美國和英、法等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 1955年,蘇聯成立包括民主德國和其他東歐國家在內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地緣 政治 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在蘇聯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5.兩極格局(1)形成: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蘇全面冷戰對峙,兩極格局正式形成。(2)特點:兩極格局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美國及其盟國的總體實力始終強于蘇聯及其盟國。有些國家處于兩大陣營之外。知識點二、冷戰的發展與多極力量的成長1.冷戰的發展:1958年11月,第二次柏林危機爆發;1962年10 月,古巴導彈危機爆發。2.多極力量的成長(1)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和發展,日本經濟的“起飛”及其要成為“政治大國”的追求,表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逐漸分化。(2)蘇聯的大國主義和民族利已主義導致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3)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4)萬隆會議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結盟運動,是發展中國家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重要標志。知識點三、兩極格局的瓦解1.兩極格局的發展(1)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再次加強對蘇聯的遏制,同時大搞軍備競賽,提出并著手實施“戰略防御計劃",企圖拖垮北大蘇聯。(2)1985年以后,美蘇關系走向緩和。美蘇裁軍取得重要進展。蘇聯實行戰略收縮,從阿富汗撤軍,宣布不再干涉東歐事務,同意兩德統一。2.兩極格局瓦解: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崩潰,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也隨之結束。兩極格局中出現的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習題鞏固1.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不斷發生種族危機,引起了包括蘇聯在內的國際輿論的強烈批評。美國政府在推進民權改革的同時,用各種方式向國外講述種族和美國民主的特別故事,宣揚民主優于“獨載體制”。這反映出A.兩極格局中孕育著多極化趨勢 B.美蘇全面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C.美國在人權問題上持雙重標準 D.美國的宣傳頗具意識形態色彩2.1968年7月1日,歐共體各國取消了與規定稅率間的差距,共同體內部關稅消除,與此同時,建立了共同的對外關稅。歐共體這一做法( )A.推動了成員國統一市場的發展 B.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總體發展C.鞏固了政治經濟一體化的成果 D.動搖了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3.1962年10月30至31日,聯合國秘書長吳丹親自訪問了古巴,勸卡斯特羅同意撤走蘇聯的導彈和轟炸機。卡斯特羅接受了吳丹的勸說,但斷然拒絕聯合國觀察員進入古巴,并向美國提出了“停止在全世界范圍內對古巴進行的經濟制裁”等條件。這表明( )A.美國擁有遏制蘇聯的絕對實力B.古巴不愿屈服于美等勢力的壓力C.美國與蘇、古由對峙走向和平共處D.聯合國不支持蘇聯的行為4.1952年,南斯拉夫實行雙重價格制度,企業30%的產品價格按供求關系自由形成,70%的產品價格在國家監督下形成。1968年,匈牙利廢除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取消對合作社和國營農場的指令性計劃,改用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調節。兩國經濟改革的共同點是( )A.探索獨立發展的道路 B.突破了蘇聯模式的束縛C.迷失了社會主義方向 D.強化國家對經濟的控制5.美蘇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二戰后西歐普遍衰弱 B.美蘇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矛盾C.美國對蘇聯實行冷戰政策 D.美蘇是戰后世界唯一的兩個超級大國6.20世紀50年代,某國際會議提出下列原則。這次會議●不使用集體防御的安排來為任何一個大國的特殊利益服務●在實際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術援助●接受擴大多邊貿易和支付范圍的原則,穩定本區域商品貿易●在現代世界的范圍內恢復亞洲各國人民舊有的文化接觸和發展新的文化接觸A.和平解決了印度支那問題 B.反映了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要求C.形成了不結盟和非集團的宗旨 D.表明美國孤立中國的僵局被打破7.下表摘錄的是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和不結盟運動的部分事件。這些事件說明( )A.第三世界的影響力增強 B.聯合國職能重心發生轉移C.民族獨立運動發展迅猛 D.不結盟運動主導國際事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