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課題2 化學肥料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掌握鹽的相關化學性質能正確書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12鈣和鎂的磷酸鹽NH4HCO3KClKNO3Ca(H2PO4)2和CaSO4CO(NH2)2(NH4)2HPO4K2SO4想一想:以下常見的化學肥料是屬于酸、堿、鹽中的哪一類的呢?氨水(NH3·H2O) 、 碳酸氫銨(NH4HCO3)、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磷礦粉[主要成分磷酸鈣Ca3(PO4)2]、 硫酸銨[(NH4)2SO4]、硝酸鉀(KNO3)、磷酸二氫銨(NH4H2PO4) 、尿素[CO(NH2)2]、化肥:以化學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農作物生長所需營養元素的化學肥料。化肥分類氮肥鉀肥磷肥K2SO4 、KClCa3(PO4)2NH4HCO3、 (NH4)2SO4、 CO(NH2)2KNO3、 NH4H2PO4復合肥料一、化肥的分類氮是作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重要成份,能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常見氮肥有:硫酸銨 硝酸銨碳酸氫銨 氯化銨氨水 尿素(NH4)2SO4NH4NO3NH4HCO3NH4ClNH3·H2OCO(NH2)2二、化肥簡介(NH4+ ,NO3- ,CO(NH2)2)1氮肥缺氮:葉色呈淡黃色,葉尖干枯,后全葉枯黃;莖細長、直立,有時現淡紫色,穗小。二、化肥簡介一、化肥簡介磷肥能促進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還能促進作物提早成熟。常用的磷肥有:磷礦粉 (磷酸鈣) 鈣鎂磷肥過磷酸鈣Ca3(PO4)2 鈣和鎂的磷酸鹽 Ca(H2PO4)2 Ca(H2PO4)22磷肥缺磷: 葉片呈深褐色略帶紫色,尤其葉鞘部紫色很明顯,從葉尖向基部擴展,植株瘦小,抗寒力差,易受凍。2磷肥·鉀具有保證植物代謝過程的順利進行,能促進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對病蟲害和倒伏的能力。常見鉀肥:硫酸鉀 、氯化鉀(K2SO4)(KCl)3鉀肥缺鉀: 葉面出現白斑,葉下披,葉片、主莖夾角大,嚴重的抽穗困難或提前枯死,麥粒小、皺縮。3、鉀肥3鉀肥下面農作物生“病”了,我們也能當莊稼醫生來治“病”缺氮缺鉀缺磷缺磷針對訓練復合肥: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如:磷酸二氫銨__________,磷酸氫二銨__________,硝酸鉀__________,磷酸二氫鉀___________。NH4H2PO4(NH4)2HPO4KNO3KH2PO44復合肥化學肥料 農家肥料所含營養元素種類少,但含量多 含營養元素種類多,但含量少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肥效較快 難溶于水,肥效長工業生產成本高 就地取材,成本低使土壤板結 能改良土壤結構化學肥料與農家肥的特點三、化肥的簡易鑒別如何區分常用的氮肥、磷肥和鉀肥?氮肥 磷肥 鉀肥 碳酸氫銨 氯化銨 磷礦粉 過磷酸鈣 硫酸鉀 氯化鉀外觀氣味溶解性白色固體灰白色固體白色固體有刺激性氣味無味無味無味無味易溶易溶可溶難溶易溶易溶1、看外觀2、看溶解性無味區分化肥的簡易方法:三、化肥的簡易鑒別合作探究氮肥 鉀肥 硫酸銨 氯化銨 硫酸鉀 氯化鉀加熟石灰研磨區分化肥的簡易方法:3、加熟石灰研磨,銨態氮肥會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嗅到氨氣的氣味無味無味銨鹽與堿性物質反應放出氨氣。三、化肥的簡易鑒別合作探究A.檢驗:銨態氮肥遇堿性物質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例如氯化銨和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使用注意事項:銨態氮肥不能用與堿性化肥混合使用,因為 ,從而降低肥效。2NH4Cl+Ca(OH)2=CaCl2+2H20+2NH3銨態氮肥和顯堿性物質混合能生成氨氣三、化肥的簡易鑒別銨態氮肥的檢驗及注意事項:尿素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氮 肥有氨味無氨味加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硝酸銨、氯化銨無白色沉淀有白色沉淀無白色沉淀加硝酸銀溶液加堿1.廣西武鳴盛產沃柑,沃柑缺少鉀元素會導致樹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分析下列化肥的組成,屬于鉀肥的是( )A.氯化鉀(KCl) B.磷酸二氫鈣[Ca(H2PO4)2]C.氯化銨(NH4Cl) D.尿素[CO(NH2)2]A2.“鵝毛忽作春風寒,春城春雨倒春寒”。磷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屬于磷肥的是 ( )A.NH4NO3 B.Ca(H2PO4)2C.KNO3 D.KClB3.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增強作物的抗病蟲害和抗倒優能力,建議施用的化肥是 ( )A.Ca(H2PO4)2 B.NH4HCO3C.KCl D.CO(NH2)2C4. “莊稼一枝花,要靠肥當家”。化學肥料與傳統農家肥配合使用,對促進農作物增產、解決糧食短缺問題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A.(NH4)2HPO4 B.K2CO3C.CO(NH2)2 D.NH4NO3A5.下列化肥中,利用其物理性質即可與其他化肥區別開的一種是 ( )A.氯化鉀 B.磷礦粉C.氯化銨 D.硝酸鉀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