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課題2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九單元 溶液 1. 理解并掌握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定義。 2. 掌握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 3. 掌握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走近生活 2、在一杯冷水與一杯熱水中,溶解的白糖哪個多? 1、在一杯水中,蔗糖、食鹽能無限地溶解嗎? 1 2 實驗 9 - 5 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 實驗方案 1 2 3 向盛有20mL水的燒杯中加入5g氯化鈉固體,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 待氯化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鈉固體,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 待氯化鈉不再溶解后,再加15mL水,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 實驗 9 - 5 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 5gNaCl 再加5克氯化鈉 15ml水 待溶解后 20ml水 實驗步驟 操作 現象 結論 加入5g氯化鈉攪拌 再加5g氯化鈉攪拌 再加15mL水 攪拌 完全溶解 固體部分溶解 剩余固體又溶解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NaCl 20ml不能完全溶解10gNaCl 增加溶劑,可將未溶解的物質溶解 實驗 9 - 5 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 實驗 9 - 6 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 實驗方案 1 2 3 向盛有20mL水的燒杯中加入5g硝酸鉀固體,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 待溶解后,再加5g硝酸鉀固體,攪拌,觀察現象。 不再溶解后,加熱,攪拌,觀察現象。 4 再加入5g硝酸鉀固體,攪拌,觀察現象。 5 冷卻后,觀察現象。 實驗 9 - 6 5克硝酸鉀 5克硝酸鉀 5克硝酸鉀 冷卻 加熱 實驗步驟 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 操作 現象 結論 加入5g硝酸鉀,攪拌 再加5g硝酸鉀,攪拌 加熱 再加5g硝酸鉀,攪拌 冷卻 完全溶解 部分溶解 未溶解的固體又溶解了 完全溶解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鉀 溫度升高,硝酸鉀的溶解能力增強 有固體從溶液中結晶析出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10g硝酸鉀 溫度升高,硝酸鉀的溶解能力增強 溫度降低,硝酸鉀的溶解能力降低 實驗 9 - 6 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 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溶質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1. “一定溫度” “ 一定量的溶劑“ 2. 應明確“某溶質”的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如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 NaCl的溶液,但還能溶解蔗糖,故對NaCl來說飽和,對蔗糖來說不飽和. 一.飽和溶液 注意 2.判斷方法: 依據:在一定溫度下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質,看能否溶解。 如果不再溶解,則說明原溶液是飽和溶液; 如果還能繼續溶解,則說明原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有未溶解的溶質時為飽和溶液。 小竅門 1.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飽和溶液; 2.裝有飽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這種溶質的固體; 3.在一定溫度下,向100克食鹽飽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鹽,充分攪拌后,溶液的質量變為103克。此說法對否?為什么? 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 不一定,有可能剛好達到飽和. 指出下列各題的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 此溫度下,不能再溶解食鹽,溶液仍為100克。 思考 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反之又怎樣操作? 不飽和變飽和:增加溶質(KNO3)、減少溶劑(又叫蒸發溶劑)、降低KNO3溶液的溫度; 飽和變不飽和:增加溶劑(H2O)、升高KNO3溶液的溫度。 思考 相互轉化: 不飽和溶液 ①蒸發水分②降溫③加溶質 ①加溶劑②升溫 飽和溶液 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TEXT 3 思考 如Ca(OH)2溶液 將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則需降低溫度,將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則需升高溫度。 對少數溶液來說: (1)定義: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 冷卻后硝酸鉀晶體從溶液中析出 結晶(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⑴蒸發溶劑 ⑵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 (2)結晶方法 結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飽和溶液。 TEXT 4 人們利用以下原理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并得到含有大量化工原料的母液(叫做苦鹵),其大致過程如下: 海水 貯水池 蒸發池 結晶池 食鹽 母液 氯化鈉 多種化工產品 (3)海水曬鹽 注: 母液: (是該溫度下,NaCl 的飽和溶液。) 風吹日曬 風吹日曬 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是 ( ) A.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B.很濃的溶液 C.不是稀溶液,也不是濃溶液 D.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D 2.一杯20℃時的KNO3溶液,能證明它是飽和溶液的( ) A.降溫到10℃時,有KNO3固體析出 B.蒸發10g水,有KNO3固體析出 C.恒溫蒸發 20℃時的KNO3溶液,一段時間后有固體析出 D.在20℃時,加入少許KNO3固體,固體不再溶解 D 3、使20℃的飽和食鹽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水 B、取出一些食鹽溶液 C、加食鹽 D、蒸發水 A 4.欲使任意一種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最可靠且簡便的方法是( ) A.改變溫度 B.蒸發溶劑 C.加溶質 D.倒出一些溶液 C 5.對結晶后的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定是飽和溶液 B.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一定是濃溶液 D.一定是稀溶液 A 1.為什么汗水帶咸味?被汗水浸濕的衣服晾 干后,為什么常出現白色的斑痕? 2.有一瓶蒸餾水和一瓶稀氯化鈉溶液,用什么簡單的方法把它們區分開? 答:人分泌的汗水,是氯化鈉溶液.因為溶有氯化鈉, 所以帶咸味.涼干,是將水分蒸發,所以有氯化鈉析出。 蒸發. 小 組 討 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