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主干知識梳理——以人物為線索(世界歷史部分)歷史人物 相關時間或時代 相關事件 人物或事件的(性質)影響漢謨拉比 公元前18世紀,奴隸主 統一兩河流域,建立君主專制制度,《漢謨拉比法典》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亞歷山大 公元前4世紀晚期,奴隸主 滅亡波斯帝國,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穆罕默德 7世紀初 創立伊斯蘭教達伽馬、哥倫布、迪亞士、麥哲倫 15、16世紀 新航路開辟 使各地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4-17世紀 文藝復興 文學三杰 人文主義 一定程度上沖擊封建秩序,解放人性,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為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打下基礎,推動近代科學興起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文藝復興 美術三杰莎士比亞 文藝復興《哈姆雷特》《李爾王》馬丁路德 1517年 宗教改革 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哥白尼、牛頓 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 為天文學和物理學作出貢獻,促進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亞當斯密、康德 17、18世紀 啟蒙運動 理性 解放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克倫威爾 1640-1688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確立君主立憲制,為英國開辟了漸進的發展之路華盛頓 1775-1783 美國獨立戰爭 民族獨立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推翻殖民統治、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拿破侖 1799-1815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民法典》 維護了資本主義制度林肯 1861-1865 美國內戰 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俾斯麥 1864-1871 德意志統一 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促進經濟發展明治天皇 1868 明治維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保留封建殘余,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瓦特、斯蒂芬森、富爾頓 工業革命時期 工業革命,蒸汽機、蒸汽機車、汽船 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力發展圣西門、傅立葉、歐文 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 19世紀中葉(1848) 《共產黨宣言》 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拉克 1885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斗爭的舞臺阿拉比 1882 埃及的抗英斗爭 抵抗失敗,英國占領埃及馬赫迪 1881 蘇丹馬赫迪起義 起義失敗,英國控制了蘇丹孟尼利克 1894-1896 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 埃塞俄比亞保持了自己的獨立塞爾維亞青年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戰 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列寧 1917 十月革命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斯大林 1924 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蘇聯模式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實現了現代化;蘇聯工業產量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二;蘇聯模式開辟了一種計劃經濟體制和新型的工業化模式甘地 1920-1942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甘地提出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爭取印度自治和獨立的思想扎格魯爾 1922 埃及反英斗爭 未獲完全成功克里姆 1923-1926 摩洛哥的斗爭 失敗墨索里尼、希特勒、岡村寧次 1931-1945 法西斯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聯合國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丘吉爾、杜魯門、馬歇爾 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 冷戰與兩極格局 有利于緩解世界的緊張局勢,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 1953-1991 蘇聯的改革 農業、工業、經濟政治 未突破斯大林模式,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羅斯福 1933 經濟大危機,福利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自我調整,沒有解決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和問題高中歷史主干知識梳理——以人物為線索(世界歷史部分)歷史人物 相關時間或時代 相關事件 人物或事件的(性質)影響漢謨拉比 公元前18世紀,奴隸主 統一 流域,建立君主 制度,《漢謨拉比法典》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亞歷山大 公元前4世紀晚期,奴隸主 滅亡波斯帝國,建立了地跨 三大洲的帝國穆罕默德 7世紀初 創立伊斯蘭教達伽馬、 、迪亞士、麥哲倫 15、16世紀 開辟 使各地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彼特拉克、薄伽丘 14-17世紀 文藝復興 三杰 一定程度上沖擊封建秩序,解放人性,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為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打下基礎,推動近代科學興起、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文藝復興 三杰莎士比亞 文藝復興《 》《李爾王》馬丁路德 1517年 宗教改革 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哥白尼、牛頓 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 為天文學和物理學作出貢獻,促進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伏爾泰、 、亞當斯密、康德 17、18世紀 運動 解放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克倫威爾 1640-1688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確立 制,為英國開辟了漸進的發展之路華盛頓 1775-1783 美國獨立戰爭 民族獨立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推翻 統治、為美國 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拿破侖 1799-1815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民 》 維護了資本主義制度1861-1865 美國內戰 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俾斯麥 1864-1871 德意志統一 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促進經濟發展明治天皇 1868 明治維新 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保留封建殘余,走上對外 的道路、斯蒂芬森、富爾頓 工業革命時期 工業革命, 、蒸汽機車、汽船 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力發展圣西門、傅立葉、歐文 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 19世紀中葉(1848) 《 》 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拉克 1885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斗爭的舞臺阿拉比 1882 埃及的抗英斗爭 抵抗失敗,英國占領埃及馬赫迪 1881 蘇丹馬赫迪起義 起義失敗,英國控制了蘇丹孟尼利克 1894-1896 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 埃塞俄比亞保持了自己的獨立塞爾維亞青年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列強重新瓜分 、爭奪世界 的帝國主義之戰 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開始改變以為 ( )中心的國際格局列寧 1917 十月革命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政策 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 階級領導的國家,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斯大林 1924 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蘇聯模式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實現了現代化;蘇聯工業產量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二; 模式開辟了一種計劃經濟體制和新型的工業化模式甘地 1920-1942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甘地提出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爭取印度自治和獨立的思想扎格魯爾 1922 埃及反英斗爭 未獲完全成功克里姆 1923-1926 摩洛哥的斗爭 失敗墨索里尼、 、岡村寧次 1931-1945 法西斯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聯合國 世界人民的反 戰爭丘吉爾、 、馬歇爾 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 冷戰與兩極格局 有利于緩解世界的緊張局勢,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 1953-1991 蘇聯的改革 農業、工業、經濟政治 未突破 模式,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羅斯福 1933 經濟大危機,福利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資本主義 的自我調整,沒有解決資本主義固有的 和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高考復習世界歷史主干知識梳理—以人物為線索(填空版).docx 2024年高考復習世界歷史主干知識梳理—以人物為線索(背誦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