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氨氣(第一課時)氨和銨鹽向空氣要面包氨和銨鹽克魯克斯向全球科學家發起了“向空氣要面包”理論依據實際情況①1905年,第一座電弧固氮工廠在挪威建成,氮耗電量巨大,難以推廣。②1908年,哈伯在600℃、200個大氣壓、鋨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了氨氣,而后以博施為代表的BASF公司團隊解決了合成氨量產問題。③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廠投產使用,哈伯、博施二人分獲1918年、1931年諾貝爾獎。向空氣要面包42004年4月21日杭州市一制冷車間發生氨氣泄漏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時,杭州市一制冷車間發生氨氣泄漏事件,整個廠區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圓數百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的刺激性氣味,進入廠區呼吸都感到困難。廠區內寒氣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報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動上百名消防隊員,十余量消防車……1、為什么在氨氣泄漏時工廠里會寒氣逼人?2、如何處理彌漫在空氣中的大量氨氣?3、被困在其中的人應該怎樣做才能少吸入氨氣保證安全?由這段新聞,我們可以推測氨氣有什么物理性質呢?1.氨的物理性質色、有 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 ,易液化放熱,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氨常用作 ,溶于水,在常溫下,1體積水大約可溶解 體積氨氣。無刺激性小極易700化學性質銨 鹽氨的制法物理性質總結歸納識體系梳理>>>知知識系統化·系統條理化制冷劑噴泉實驗總結歸納1.該裝置能用氨氣形成噴泉的原理是什么?化學性質銨 鹽氨的制法難點探究 一重實驗【5-6】氨氣的噴泉實驗思考并完成如下問題:2.用氨氣做噴泉實驗成功的條件有哪些?3.該噴泉實驗說明氨氣的什么性質?4.你能設計出一個藍色的噴泉實驗嗎?----氨氣的噴泉實驗實驗5-6:演示實驗實驗現象:a.燒杯內的水由玻璃管進入燒瓶內形成噴泉;形成噴泉的原因:當滴管中的水擠入到燒瓶中時,燒瓶內的氨溶解,使瓶內壓強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氣將燒杯內的溶液很快壓入到燒瓶,形成噴泉。a.氨極易溶于水。b.氨的水溶液顯堿性。實驗結論:b.燒瓶內溶液呈紅色。: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的原理與上述的原理相似。科學視野(2)溶液為什么變為紅色?(3)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什么?(1)氨為什么會形成噴泉?想想看:氨氣溶于水溶液顯堿性氨極易溶于水,使燒瓶內外形成較大的壓差;1.要用圓底燒瓶要干燥,不能用平底燒瓶。2.氨氣要干燥、純度要高、要充滿。3.裝置要密閉不漏氣,塞子要塞緊。4.玻璃導管插入滴加酚酞溶液的水中的部分不能太短,以防導管過早地與酚酞溶液脫離而導致噴泉停噴。思考某同學用氨氣做噴泉實驗,結果實驗失敗,請你分析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收集的氨氣不純或較少收集氨氣時燒瓶潮濕燒瓶裝置氣密性不好【微思考】若將NH3換為NO2,能否形成噴泉?若能形成,則實驗后液體能否充滿燒瓶?提示:能形成噴泉,但不能充滿燒瓶。NO2易溶于水并與水發生反應:3NO2+H2O====2HNO3+NO,有NO氣體產生,故用NO2與H2O做噴泉實驗時,液體只能充滿燒瓶容積的2/3。探究2:噴泉實驗成功進行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還能用什么試劑代替做這實驗?15如圖所示: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a,將滴管中的液體b擠入燒瓶內,輕輕震蕩燒瓶,然后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液體呈噴泉狀噴出,則a、b不可能是( )A、a為HCl氣體,b為H2OB、 a為CO2氣體,b為濃NaOH溶液C、a為Cl2氣體,b為飽和NaCl溶液D、a為Cl2氣體,b為濃NaOH溶液C1. 為什么在氨氣泄漏現場會寒氣逼人?2. 消防隊員應該如何除去白茫茫的氨氣?3. 附近居民怎樣做才能避免受傷? 液氨氣化吸收熱量噴水,使氨氣轉化為氨水防化兵在水幕的保護下,一點一點接近氨氣罐用濕毛巾捂住鼻孔呼吸,盡快逃離現場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