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2.3原子結構的模型(1)浙教版義務教育階段科學八年級(下)目錄1知識回顧2知識引領3知識鞏固原子模型建立過程學習目標1.了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2.了解同位素的結構特點,能說出一到兩項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3.知道物質也可由離子構成,認識離子微粒大小的數量級。知識回顧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量級。如碳原子的半徑為0.6×10-10米原子的質量也非常小,科學方法測得1個碳原子的質量約1.993×10-26千克。知識回顧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等粒子構成的;(分子的種類由原子種類和數量決定)物質三態變化的本質:分子(種類)本身不變,分子間距發生變化。1.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化學變化的本質:分子先分裂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既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3.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知識引領原子是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能不能再分 人們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1.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3.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2.湯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4.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5.電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實心球模型西瓜模型行星繞太陽模型分層模型電子云模型一、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史道爾頓原子模型 英國化學家道爾頓(J.Dalton , 1766~1844)——近代科學原子論一切物質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構成。原子模型: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湯姆生原子模型原子并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湯姆生發現了電子(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J.J.Thomson ,1856~1940)電子是種帶負電、有一定質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種原子之中。湯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實驗英國科學家盧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盧瑟福原子模型實驗現象:用α粒子(帶正電)去轟擊金箔,大多數粒子都直接穿過金箔,少數只產生很小的偏轉,然而的極少數的粒子會反彈回去。解釋:α粒子可能被質量很大但體積很小的核碰撞回來,原子核帶正電荷,位于原子的中心。你看到了什么?對此你有什么樣的猜想?盧瑟福原子模型(又稱行星繞太陽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的質量幾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質量,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繞核做高速運動。就像行星環繞太陽運轉一樣。根據實驗,盧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的一定軌道上分層繞核做高速的圓周運動。波爾原子模型丹麥物理學家波爾(N.Bohr,1885~1962)電子云模型1.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3.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2.湯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4.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5.電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實心球模型西瓜模型行星繞太陽模型分層模型電子云模型揭開原子核內部結構的一種科學方法:用高能量的粒子撞擊、打碎核的方法進行研究。高能粒子對撞機原子的內部又是怎樣的呢?二、原子結構原 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 子中 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不帶電)(帶正電)(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電中性)同一個原子中: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經科學實驗測定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在整個原子中所占的體積卻很小。有些原子中沒有中子。1.6726×10-27千克1.6748×10-27千克9.1176×10-31千克幾個重要概念:1. 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2. 質子數:原子核內質子所帶的正電荷數。3. 中子數:原子核內中子的數目。4. 核外電子數:原子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質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構成。分子放大再放大有關夸克的結構和性質仍在探索和研究中……原子原子核再放大夸克再放大再放大夸克一杯水的微觀層次分析一、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史1.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實心球模型2.湯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3.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繞太陽模型西瓜模型4.玻爾原子模型(1913年)分層模型5.電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電子云模型二、原子的內部結構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中子質子(帶正電荷)(帶正電荷)(帶負電荷)(不帶電)(電中性)1.6726×10-27千克1.6748×10-27千克9.1176×10-31千克同一個原子中: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1.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種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8個質子和10個中子,則該氧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A. 2 B. 8 C. 10 D. 182.原子序數為94的钚(Pu)是一種核原料,該元素一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239,下 列關于該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145 B.核外電子數為94C.質子數為94 D.核電荷數為239DB3.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原子的是( )B4. 填表。原子名稱 原子核 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氮原子 7 7磷原子 15 16鎂原子 12 1277151512125、下列有關原子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現代科學家認為電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B、玻爾建立的“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分層運動C、盧瑟福建立的“盧瑟福模型”認為電子像云霧一樣出現在原子核周圍D、湯姆生加你的“湯姆生模型”認為原子核像太陽,電子像行星繞原子核運動6、盧瑟福通過散射實驗(a粒子帶正電荷)得出:原子中的絕大部分空間是空心的,他的依據是( )A、a粒子會激發金原子釋放原子內的電子B、a粒子中的絕大多數通過金箔并按原來的方向運動C、a粒子受到金原子的作用,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D、a粒子受到金原子內電子的吸引,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BB7.分析下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原子種類 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原子 1 1 0 1氦原子 2 2 2 2碳原子 6 6 8 6氮原子 7 7 7 7鋁原子 13 13 14 13硫原子 16 16 17 16氯原子 17 17 20 17鐵原子 26 26 30 26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1)在原子中==(2)質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如:鐵原子(3)個別原子內可以沒有中子。如:氫原子(4)原子的種類不同,核電荷數(質子數)一定不同。及時提問(共25張PPT)2.1原子結構模型(2)浙教版義務教育階段科學八年級(下)目錄1知識回顧2知識引領3知識鞏固離子學習目標1.了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2.了解同位素的結構特點,能說出一到兩項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3.知道物質也可由離子構成,認識離子微粒大小的數量級。知識回顧實驗現象: 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反應結束后瓶內有白色固體。帶電的原子———離子思考:鈉原子跟氯原子是怎樣生成氯化鈉的呢?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成為一個帶正電的微粒叫鈉離子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成為一個帶負電的微粒叫氯離子1.我們把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2.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3.構成物質微粒共有分子、原子、離子。陽離子:帶正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陰離子:帶負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三、離子如:氯化鈉就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的硫酸銅就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1)A原子核中有___個質子, ___個中子。(2)B原子核中有 ___個質子,___個中子。(3)C原子核中有___個質子,____個中子。·8889810科學上把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原子核中都有8個質子(核電荷數為8),這些氧原子總稱為氧元素。質子再如:原子核中都有1個質子(核電荷數為1),這些氫原子總稱為氫元素。即:氫元素是指所有核電荷數(質子數)為1的原子的總稱;氧元素是指所有核電荷數(質子數)為8的原子的總稱。元素的特征:同種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質子數)一定相同,不同種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質子數)一定不同,元素的種類由原子中的核電荷數(質子數)決定同位素——原子的“孿生兄弟”同位素:我們把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上面三種氧原子都屬于氧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氕氘氚11H12H13H13H質子數+中子數核電荷數(即質子數)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用人工方法得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已經在工農業、醫療衛生和和科學研究等許多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①.利用它的射線 醫學診斷、檢查金屬內部有沒有沙眼或裂紋等。α射線的電離作用很強,可以用來消除機器在運轉中因摩擦而產生的有害靜電.②.利用它核反應放出巨大能量。例核潛艇、原子彈、氫彈。③.利用它的示蹤性。免疫研究、古董鑒定、測定年代、化學分析。同位素原子的應用利用鈾元素的同位素鈾235的裂變反應已經應用于核彈(原子彈)和各種核動力設施——核電站和核潛艇等利用氫元素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變反應,已經制造出了更可怕的核武器——氫彈!太陽的能量來自氘和氚的聚變反應放射性同位素發出的射線可用于醫學診斷和治療利用碳-14同位素可測定一些出土文物的年代利用碳-14同位素測定年代生物在有生命時,同位素碳-14在生物體內的質量分數與外界環境中的碳-14的質量分數是相等的(即碳-14在所有碳原子中所占的質量分數是恒定的)。生物一旦死亡,碳-14的含量不會再從環境中吸收。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體內碳-14的含量會不斷減少。科學實驗證明,經過5730年,其碳-14的含量恰好減少一半。利用碳-14的含量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即可推測出生物的死亡年代。例如,某一動物化石碳-14的含量是新鮮植物的1/16,則已有4次含量減少一半1→1/2→1/4→1/8→1/16,則此生物生存的年代距今已有4×5730=22920年了。應用碳-14測出長沙馬王堆出土女尸墓葬為距今2130±95年。但碳-14同位素測定的年代一般不能超過距今100萬年。放射性同位素發出的射線已用于食品保鮮放射性同位素發出的射線已用于改良農作物品種1、氕、氘、氚三種原子具有相同的( )A、原子質量 B、原子核結構 C、核電荷數 D、中子數C2、 我國計劃在2007年發射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其任務之一是尋找一種新能源——氦3。氦3的原子核是由一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的,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A、1 B、2 C、3 D、6BB3、科學家制造出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12的新原子,關于該新原子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其核內中子數為112 B.其核外電子數為112C.原子帶正電荷112個 D.以上都不對4.原子在形成離子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 )A. 原子核 B. 質子數C. 中子數 D. 電子數D5.下列微粒屬于同種元素的有 ,帶電的微粒是 。微粒 中子數 質子數 電子數A 8 8 8B 10 8 8C 8 8 10D 11 11 10A、B、CC、D分子陰陽離子原子物質構成構成得失電子構成直接構成物質由微粒構成比較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核電荷數與 電子數關系電性符號舉例相互轉化=><不顯電性帶正電荷帶負電荷Na、ClNa+Cl-陽離子 原子 陰離子得電子失電子失電子得電子原子與離子的比較及時提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原子結構模型(1).pptx 2.3原子結構模型(2).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