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 第1課時 硫和硫的氧化物人教版必修第二冊榆次一中 李金虎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硫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質,認識其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了解二氧化硫對大氣的污染及其防治方法。學習目標1.通過從結構分析硫及二氧化硫的性質,培養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素養。2.通過對二氧化硫的污染與防治的學習,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學科素養。素養目標情境引入這些硫磺被稱為“惡魔的黃金”。當地很多青壯年男子冒險去火山口采硫磺礦謀生。這些硫礦被運到當地工廠加工,在硫化橡膠、漂白糖等工業步驟中使用。也可用于硫酸、化肥、火柴、殺蟲劑、制造黑火藥及煙花爆竹等。在印度尼西亞東部有一座著名的活火山——卡哇伊真火山,火山口以富含硫磺而著稱,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來參觀。情境引入教學過程一、硫的結構與性質1.硫元素的位置、結構(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族,硫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6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2價硫的化合物。(2)與氧元素相比,得電子能力相對較弱,非金屬性比氧的弱。故在富含O2的地表附近的含硫化合物中,硫常顯+4價或+6價,而氧顯-2價。教學過程2.硫單質的物理性質俗稱 顏色狀態 溶解性 水 酒精 CS2硫黃 黃色晶體 難溶 微溶 易溶教學過程3.硫單質的化學性質課堂練習下列物質中,不能由單質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H2S ⑤FeCl2 ⑥Cu2S ⑦FeCl3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典例1.【答案】A【解析】2Cu+S Cu2S,Cu和S不能直接化合生成CuS;S+O2 SO2,S和O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SO3;2Fe+3Cl2 2FeCl3,Fe和Cl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FeCl2。典例2.下列關于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試管內壁附著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B.游離態的硫存在于火山噴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里C.單質硫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D.硫在過量純氧中的燃燒產物是三氧化硫【答案】D【解析】硫燃燒時只能生成SO2,SO3可由SO2催化氧化制取,D項錯誤。課堂練習課堂練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硫的非金屬性較強,只以化合態存在于自然界中B.硫與非金屬單質反應時均作氧化劑C.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SO2,在過量的純氧中燃燒可以生成SO3D.在反應3S+6KOH 2K2S+K2SO3+3H2O中,S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典例3.【答案】D【解析】在火山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中,S以游離態存在,A錯誤;硫與O2反應生成SO2時,硫作還原劑,B錯誤;硫在過量O2中燃燒生成SO2,C錯誤;在已知反應中,生成K2S,S作氧化劑,生成K2SO3,S作還原劑,D正確。實驗探究二氧化硫溶于水二、二氧化硫實驗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實驗探究二、二氧化硫1.二氧化硫的性質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SO2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試管中液面上升 SO2易溶于水教學過程溶液顏色變紅色 SO2的水溶液顯酸性溶液先變紅,振蕩后褪色,再加熱后溶液顏色恢復紅色 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化合物不穩定產生白色沉淀 SO2具有還原性,可被新制氯水氧化成SO42-,與Ba2+反應生成BaSO4沉淀教學過程色、味、態 密度 溶解性 是否易液化無色、刺激性氣味氣體 比空氣大 易溶于水 易液化① 物理性質教學過程② 化學性質a.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與水反應 SO2+H2O H2SO3;與NaOH溶液反應 2NaOH+SO2= Na2SO3+H2O。b. 還原性: 與氧氣反應: 2SO2+O2 2SO3。與新制氯水反應: SO2+2H2O+Cl2=H2SO4+2HCl;c. 弱氧化性:反應2H2S+SO2=3S↓+2H2O 中SO2是氧化劑。d. 漂白性:可使品紅溶液褪色。教學過程二氧化硫和新制氯水的漂白作用比較SO2 新制氯水(Cl2通入水溶液中)漂白原因 SO2能與某些有色物結合成不穩定無色物 Cl2與H2O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以將有色物氧化成無色物漂白效果 不穩定,加熱能復原 穩定漂白范圍 某些有機色質 絕大多數有機色質與有機色質作用實例 品紅 褪色 紅色, 紫色 石蕊紅色 品紅 褪色 不顯紅色,紫色石蕊 先變紅,隨即褪色混合作用 SO2+Cl2+2H2O=H2SO4+2HCl,漂白作用大大減弱教學過程思考交流:如何鑒別SO2和CO2?(1)用品紅溶液鑒別:褪色的是SO2,不褪色的是CO2。(2)用酸性KMnO4溶液鑒別:褪色的是SO2,不褪色的是CO2,原理:SO2被氧化。(3)用溴水(或氯水)鑒別:褪色的是SO2,不褪色的是CO2,原理:Br2+SO2+2H2O=== H2SO4+2HBr(或Cl2+SO2+2H2O=== H2SO4+2HCl)。(4)用H2S溶液鑒別:出現淡黃色渾濁的是SO2,無明顯現象的是CO2,原理:2H2S+SO2=== 3S+2H2O。教學過程2.SO2的實驗室制法固體Na2SO3與較濃H2SO4反應: Na2SO3+H2SO4(濃)=== Na2SO4+SO2↑+H2O。教學過程3.SO2的用途①漂白紙漿、毛、絲、草帽辮等。②用于殺菌、消毒等。課堂練習典例4.下列有關二氧化硫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類中細菌生長,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B.二氧化硫能使品紅褪色,加熱后不恢復到紅色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體現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D.二氧化硫屬于堿性氧化物,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答案】A【解析】A.葡萄酒中需要添加適量二氧化硫,來起到防腐作用,A項正確;B.二氧化硫能使品紅褪色,是SO2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與品紅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該物質加熱后分解使品紅恢復紅色,B項錯誤;C.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體現了二氧化硫的還原性,C項錯誤;D.SO2屬于酸性氧化物,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D項錯誤;答案選A。課堂練習典例5.將SO2氣體分別通入下列四種溶液中,有關現象及結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①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說明SO2有氧化性B.試管②中溶液褪色,說明SO2有漂白性C.試管③中能產生白色沉淀,說明SO2有酸性D.試管④中溶液顏色變淺,說明SO2有還原性【答案】D【解析】SO2與氯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產生淡黃色沉淀,故A錯誤;試管②中溶液褪色,因為SO2與酸性KMnO4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表現了SO2的還原性,故B錯誤;SO2與BaCl2溶液不反應,試管③中不能產生白色沉淀,故C錯誤;SO2與氯化鐵溶液反應,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鐵離子被還原生成亞鐵離子,溶液顏色變淺,說明SO2有還原性,故D正確。課堂練習以下是實驗室制SO2并檢驗SO2某些性質的裝置圖,已知:2H2S+SO2=== 3S↓+2H2O。請回答下列問題:(1)⑥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①中的實驗現象為 ,證明SO2的水溶液具有__________性。(3)②中的品紅溶液______________,證明SO2具有________性。(4)③中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證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5)④中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證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典例6.課堂練習【答案】(1)Na2SO3+H2SO4(濃)=== Na2SO4+SO2↑+H2O(2)溶液變紅 酸 (3)褪色 漂白 (4)溶液變渾濁 氧化 (5)溶液褪色 還原 (6)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氣 SO2+2NaOH=Na2SO3+H2O【解析】 雖然SO2具有漂白性,但SO2與許多物質的反應并不是SO2的漂白性。如:SO2 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其還原性的體現。教學過程三、三氧化硫① 物理性質顏色 狀態 溶解性無色 固體(標況下)熔點16.8℃、沸點44.8℃ 易溶于水教學過程② 化學性質三、三氧化硫SO3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與水反應:b.SO3與堿反應(如Ca(OH)2):c.SO3與堿性氧化物反應(如CaO):SO3 + H2O === H2SO4SO3 + Ca(OH)2 === CaSO4 + H2OSO3 + CaO === CaSO4課堂練習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三氧化硫極易溶于水,能與水反應生成硫酸B.標準狀況下,1mol 三氧化硫的體積為22.4LC.二氧化硫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為三氧化硫D.三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典例7.【答案】A【解析】 SO3在標況下是固態,B錯誤;二氧化硫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才能被氧化成三氧化硫,C錯誤;三氧化硫沒有漂白性,D錯誤。課堂練習典例8.高溫下硫酸亞鐵發生如下反應:2FeSO4 Fe2O3 +SO2 ↑ +SO3 ↑ ,若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氯化鋇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O3和BaSO4 B.BaSC.BaSO3 D.BaSO4【答案】D【解析】 SO3溶于BaCl2溶液,生成了 BaSO4沉淀,并使溶液呈強酸性:BaCl2 + SO3 + H2O === BaSO4 ↓+ 2HCl,而SO2溶于水生成H2SO3,酸性比鹽酸弱,所以BaCl2溶液與SO2不反應。課堂小結課后小任務二氧化硫氣體屬于大氣污染物,會形成酸雨。課后分小組,根據所學知識,結合上網查閱有關資料,簡述防治酸雨的措施。感 謝 傾 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