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課時 硝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榆次一中 李金虎學習目標1.了解硝酸物理性質,利用實驗使學生掌握硝酸的化學性質。2.了解工業硝酸的制備原理,認識硝酸在生產中的應用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硝酸的性質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的學科素養。2.通過價類二維圖研究含氮元素物質轉化,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學科素養。3.通過學習酸雨的形成與防治,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學科素養。素養目標情境引入玻爾是丹麥著名的物理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玻爾被迫離開將要被德國占領的祖國。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國的決心,他決定將諾貝爾金質獎章溶解在一種溶液里,裝于玻璃瓶中,然后將它放在柜面上。后來,納粹分子竄進玻爾的住宅,那瓶溶有獎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們卻一無所知。這是一個多么聰明的辦法啊!戰爭結束后,玻爾又從溶液中還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鑄成獎章。新鑄成的獎章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因為,它凝聚著玻爾對祖國無限的熱愛和無窮的智慧。 那么,玻爾是用什么溶液使金質獎章溶解呢?原來他用的溶液叫王水。王水是濃硝酸和濃鹽酸按1:3的體積比配制成的的混和溶液。玻爾巧藏諾貝爾金質獎章【科學史話】教學過程一、硝酸的物理性質顏色 氣味 狀態 溶解性 揮發性無色 刺激性 液體 與H2O以任意比互溶 易揮發,在空氣中形成白霧教學過程二、硝酸的化學性質(1)不穩定性保存在棕色帶有玻璃塞的細口試劑瓶中,置于冷暗處。思考:HNO3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中。(1)市售濃硝酸為什么呈黃色?(2)濃硝酸如何保存?教學過程(2)強氧化性①與不活潑金屬反應(如銅)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濃)===Cu(NO3)2+2NO2↑+2H2O稀硝酸與銅反應:濃硝酸與銅反應:實驗探究硝酸與銅反應教學過程【思維建模】(1)常溫下, Fe、Al與濃H2SO4或濃HNO3反應,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酸與內層金屬進一步反應,從而保護了金屬,這個過程叫做“鈍化”。加熱不鈍化。(2)常溫下可用鐵制品或鋁制品盛放濃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硝酸揮發變稀后與鐵、鋁反應。【注意】教學過程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體積比為1:3)叫做王水,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屬如金、鉑等溶解。資料卡片——王水記憶方法 :王水:“三言(鹽)一笑(硝)”教學過程②與非金屬反應(如碳)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FeO等還原性物質,如3SO2+2NO3-+2H2O = 3SO42-+2NO↑+4H+、3Fe2++NO3-+4H+ = 3Fe3++NO↑+2H2O。③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2)強氧化性典例1.硝酸被稱為“國防工業之母”,是因為它是制取炸藥的重要原料。下列實驗事實與硝酸的性質不相對應的是( )A.濃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酸性和強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與鋅反應制氫氣——強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裝濃硝酸——不穩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紅色褪去——強氧化性 【答案】D【解析】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入硝酸,溶液紅色褪去,利用的是硝酸的酸性。課堂練習典例2.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 【答案】D【解析】①中的碎玻璃不與濃硝酸反應,但仍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說明濃硝酸受熱分解產生了二氧化氮和氧氣,A正確;②中紅熱的木炭可能與硝酸發生反應生成了二氧化氮,也可能硝酸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氮,B正確;③中紅熱木炭未與濃硝酸接觸,但產生了二氧化氮,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性,C正確;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有可能是C與O2反應產生的,D錯誤。課堂練習 ① ② ③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產生了反應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課堂練習將32 g銅與140 mL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產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 L。請回答下列問題:(1)NO的體積為_______ L,NO2的體積為_______ L。(2)參加反應的HNO3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3)待產生的氣體全部釋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化成沉淀,則原硝酸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_ mol·L-1。典例3.[答案](1)5.6 5.6 (2)1.5 (3)教學過程(1)n(Cu)=0.5 mol,設混合氣體中NO的物質的量為x,NO2的物質的量為y。根據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總體積為11.2 L,有:x+y=0.5 mol。根據得失電子守恒,有:3x+y=(0.5×2) mol。解得x=0.25 mol,y=0.25mol。則V(NO)=V(NO2)=0.25mol×22.4 L·mol-1=5.6 L。(2)參加反應的HNO3分兩部分:一部分沒有被還原,顯酸性,生成Cu(NO3)2;另一部分被還原成NO2和NO,所以參加反應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0.5 mol×2+0.5 mol=1.5 mol。(3)HNO3在反應中一部分變成氣體,一部分以NO3-的形式留在溶液中。變成氣體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0.5 mol。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使溶液中Cu2+全部轉化為沉淀,則溶液中只有NaNO3,其物質的量為10-3aV mol,也就是以NO3-形式留在溶液中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10-3aV mol。所以[解析]教學過程1. 有關計算的思維模型金屬和硝酸反應教學過程2. 計算方法原子守恒法 HNO3與金屬反應時,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硝酸鹽的NO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為氧化劑,轉化為還原產物。這兩部分中氮原子的總物質的量等于反應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質的量得失電子守恒法 HNO3與金屬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HNO3中氮原子得電子的物質的量等于金屬失電子的物質的量教學過程電荷守恒法 HNO3過量時反應后溶液中(不考慮OH-)有:c(NO)=c(H+)+nc(Mn+)(Mn+代表金屬離子)離子方程式計算法 金屬與H2SO4、HNO3的混合酸反應時,由于硝酸鹽中NO在H2SO4提供H+的條件下能繼續與金屬反應,因此此類題目應用離子方程式來計算,先作過量判斷,然后根據完全反應的金屬或H+或NO進行相關計算,且溶液中要符合電荷守恒教學過程三、硝酸的用途硝化纖維塑料氮肥硝酸甘油用于治療冠心病化肥、農藥、炸藥、染料、醫藥、化學試劑等。炸藥染料教學過程為了吸收更充分,往往同時通入O2四、硝酸工業制法思考與討論: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染料等。工業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1)寫出每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請分析上述反應中的物質類別和氮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以及每一步反應中含氮物質發生的是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教學過程三、硝酸工業制法典例4.氮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路線①②③是工業生產硝酸的主要途徑B.路線Ⅰ、Ⅱ、Ⅲ是雷電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徑C.上述所有標號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D.氮氣可在足量的氧氣中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2【答案】D【解析】氮氣和氧氣在放電或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NO,NO與O2反應生成NO2,氮氣與氧氣不能直接生成NO2。課堂練習典例5.如圖是某元素M的價類二維圖,其中X是一種強堿,A為正鹽,通常條件下Z是無色液體,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E小16,圖中呈現了各物質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中只含有離子鍵B.B物質可以和Y反應直接轉化為EC.D、E均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D.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可以除去D中含有的少量E課堂練習教學過程【答案】D【解析】A為正鹽,X是一種強堿,二者反應生成氫化物B,則A為銨鹽,B為NH3;B連續與Y反應得到氧化物D與氧化物E,E的相對分子質量比D大16,則Y為O2、C為N2、D為NO、E為NO2,通常條件下Z是無色液體,E與Z反應得到含氧酸F,則Z為H2O、F為HNO3,F與X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得到G為硝酸鹽。A為銨鹽,屬于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銨根離子中還含有N—H共價鍵,故A錯誤;B為NH3,Y為O2,E為NO2,氨氣與氧氣反應生成NO,不會直接生成NO2,故B錯誤;D為NO,NO能夠與氧氣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C錯誤;一氧化氮不與NaOH溶液反應,二氧化氮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可以除去NO中含有的少量NO2,故D正確。教學過程五、酸雨及防治1.酸雨的成因、危害2.酸雨的防治(1)工業廢氣排放到大氣中之前,必須進行適當處理,防止有害物質污染大氣。(2)減少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燒,如脫硫處理。練習1.硝酸泄漏讓人惶恐,但硝酸是重要的工業試劑,也是化學實驗室中最常用的試劑之一,下列有關硝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HNO3和氯水用棕色試劑瓶保存,原理相同B.將分別蘸有濃硝酸和濃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時,有白煙生成C.常溫下鐵和鉑都不溶于濃硝酸,原理相同D.常溫下,向濃HNO3中投入Fe片,不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課堂練習【答案】C【解析】A項,HNO3和氯水中的HClO見光都易分解,都應避光保存,正確;B項,濃HNO3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性,HNO3與NH3化合生成白色固體小顆粒NH4NO,正確;C項,鐵在濃硝酸中鈍化,而Pt與濃硝酸不反應,原理不同,錯誤;D項,常溫下,向濃HNO3中投入Fe片,發生鈍化,不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正確。練習2.某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則圖③的試管中的現象是( )A.無明顯現象,因稀H2SO4不與銅反應B.銅片溶解,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遇到空氣不變色C.銅片溶解,放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銅片溶解,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在試管口變為紅棕色課堂練習【答案】D【解析】生成的Cu(NO3)2在H2SO4的酸性條件下相當于又有了HNO3,銅片會繼續溶解生成NO。練習3.依據下圖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X是N2O5B.可用排空氣法收集NO氣體C.工業上以NH3、空氣、水為原料生產硝酸D.從原理上看,NH3可與NO2反應實現NH3→N2的轉化課堂練習【答案】B【解析】NO遇空氣中的氧氣會被氧化為NO2,不可用排空氣法收集NO氣體,故B錯誤。。教堂小結含氮元素物質間轉化圖氮元素價類二維圖教堂小結課后小任務分小組:(1)收集資料以“酸雨”為關鍵詞進行搜索,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基本類型、相關危害及預防和治理措施。(2)測定雨水的pH根據收集的資料,確定測定雨水pH的過程和方法并進行實踐,對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可用pH試紙和pH計)感 謝 傾 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