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第2課時 化學反應與電能人教版必修第二冊榆次一中 李金虎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化學能與電能之間轉化的實質。2.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3.了解干電池、充電電池、燃料電池等發展中的化學電源的特點。4.能正確書寫簡單化學電源的電極反應式。學習目標1.通過原電池工作原理模型理解原電池工作原理,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學科素養。2.通過認識電能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的學科素養。素養目標情境引入手機航天神舟飛船電燈家用電器生活中離不開電電腦教學過程電的獲取途徑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能主要來自火力發電。思考:火電廠是如何產生電能的?發電原理又是什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思考:火力發電的過程能量是怎樣轉化的?火力發電原理及過程化學能燃料燃燒熱能蒸汽輪機機械能發電機電能教學過程1、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會造成能源危機2、煤炭燃燒會產生污染性氣體3、轉換環節多,能量損耗大,能量的利用率低火力發電的弊端化學能燃料燃燒熱能蒸汽輪機機械能發電機電能直接?情境課堂生活中的電池鉛蓄電池干電池紐扣電池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情境課堂原電池的發明史伽伐尼1780年,意大利的醫學家伽伐尼在偶然的情況下,以銅制的解剖刀碰觸到置于鐵盤內的青蛙,發現其立刻產生抽搐現象,因而認為有微電流流過,他主張是生物本身內在的自發電流。被認為是提出了原電池的雛形。 情境課堂原電池的發明史伽伐尼 伏 打意大利物理學家伏打電池-----電池的始祖善于質疑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伏打,提出了疑問:為什么只有青蛙腿與銅器和鐵器接觸時才發生抽搐?伏打用實驗證明,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同時接觸蛙腿,蛙腿才會抽搐,其原因是構成了原電池。實驗探究【實驗6-3】(1)將鋅片和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 觀察現象。(2)用導線連接鋅片和銅片,觀察、比較導線連接前后的現象。(3)如圖6-6所示,用導線在鋅片和銅片之間串聯一個電流表, 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偏轉。原電池的原理實驗探究原電池的原理實驗探究原電池的原理教學過程一、原電池1. 定義: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反應本質沒有改變:Zn+2H+=Zn2++H2↑改變的是:中間有電勢差(兩個活性不同的電極)氧化和還原反應在兩個區域發生形成電流產生電能Zn - 2e- = Zn2+2H+ + 2e- = H2↑2. 本質: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教學過程CuZn---Zn2+H+H+Zn-2e-=Zn2+氧化反應還原反應負極:陽離子陰離子SO42-發生溶解產生氣泡原電池總反應:Zn+2H+=Zn2++H2↑外電路內電路3.工作原理2H++2e-=H2↑正極:一、原電池電子不下水離子不上岸實驗探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負極:較活潑的金屬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石墨等實驗一:形成條件一: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實驗探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實驗二:(可以)(不可以)形成條件二:電極需浸入電解質溶液中實驗探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實驗三:(可以)(不可以)形成條件三:必須形成閉合回路實驗探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實驗四:(可以)(不可以)形成條件四: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情境引入生活中離不開電4.原電池構成條件① 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作電極 (或其中一種為能導電的非 金屬,如“碳棒”、“石墨”)② 電解質溶液③ 形成閉合回路④ 能自發進行氧化還原反應一、原電池兩極一液一回路一反應晉中市高中化學“空中課堂”1.“儲存”在物質內部的化學能可通過原電池轉化為電能,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幾種裝置,其中能構成原電池的是 ( )A. ③⑤⑦ B. ①④⑤ C. ④⑤⑦ D. ②⑤⑥學以致用A晉中市高中化學“空中課堂”由此可判斷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 )A. a>b>c>d B. b>c>d>a C. d>a>b>c D.a>b>d>c實驗 裝置部分 實驗 現象 a極質量減小, b極質量增大 b極有氣體產生, c極無變化 d極溶解, c極有氣體產生 電流從a極流向d極2.有a、b、c、d四個金屬電極,有關的實驗裝置及部分實驗現象如下:C學以致用晉中市高中化學“空中課堂”教學過程5. 判斷原電池正負極方法判斷依據 負極 正極電極材料電子流向電極反應電極現象溶液中離子流向不活潑金屬或非金屬導體活潑金屬電子流入電子流出還原反應氧化反應電極增重或產生氣體電極減輕陽離子流向正極陰離子流向負極電流流向電流流入電流流出晉中市高中化學“空中課堂”請將反應: Fe+Cu2+=Cu+Fe2+ 設計成原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以及電解質溶液分別是什么?寫出電極反應式,畫出原電池裝置圖。學以致用氧化反應:Fe-2e- = Fe2+ 故只能用鐵做負極還原反應:Cu2++2e- =Cu,故正極材料只需要活潑性比鐵弱即可,如:銅、銀、石墨等電解質溶液:必須含有Cu2+,為可溶性銅鹽。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建模6. 原電池設計請將反應:Fe+2Fe3+=3Fe2+ 設計成原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以及電解質溶液分別是什么?寫出電極反應式,畫出原電池裝置圖。學以致用負極反應:Fe-2e- = Fe2+ 故只能用鐵做負極正極反應:2Fe3++2e- =2Fe2+,故正極材料只需要活潑性比鐵弱即可,如:銅、銀、石墨等電解質溶液:必須含有Fe3+,為可溶性鐵鹽如:FeCl3溶液7. 原電池原理的應用① 制作化學電源② 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③ 加快反應速率例如: 實驗室制H2時,由于鋅太純,反應一般較慢,可加入少量CuSO4 以加快反應速率。④ 揭示鋼鐵腐蝕的原因及防止鋼鐵的腐蝕鋼鐵中含有碳,可與Fe組成原電池,發生原電池反應而使鋼鐵遭到腐蝕教學過程科學探究簡易電池的設計與制作【目的】根據原電池原理,設計和制作簡易電池,體會原電池的構成要素。【用品】水果(蘋果、柑橘或檸檬等),食鹽水,濾紙,銅片、鐵片、鋁片等金屬片,石墨棒,導線,小型用電器(發光二極管、電子音樂卡或小電動機等),電流表。【實驗】(1)水果電池 (2)簡易電池科學探究超級檸檬電池教學過程二、常見的化學電源1、一次電池(1)特點:電池放電后不能充電(2)鋅錳干電池①鋅筒為負極,電極反應是Zn - 2e- = Zn2+。②石墨棒為正極,二氧化錳是氧化劑。③NH4Cl糊的作用是作電解質溶液。石墨棒作正極,氯化銨糊作電解質溶液,鋅筒作負極。在使用過程中,電子由鋅筒(負極)流向石墨棒(正極),鋅逐漸消耗,二氧化錳不斷被還原,電池電壓逐漸降低,最后失效。這種電池放電之后不能充電(內部的氧化還原反應無法逆向進行),屬于一次電池。教學過程2.二次電池(充電電池)(1)特點:放電時所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在充電時可以逆向進行,使電池恢復到放電前的狀態。(2)能量轉化:(3)實例:鉛酸蓄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4)應用:汽車;手機、筆記本電腦鋰是密度最小的金屬,用鋰作為電池的負極,跟用相同質量的其他金屬作負極相比較,使用壽命大大延長。教學過程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是一種將燃料(如氫氣、甲烷、乙醇)和氧化劑(如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反應裝置,具有清潔、安全、高效等特點。燃料電池的能量轉化率可以達到80%以上。當以氫氣為燃料時,產物為水;以甲烷為燃料時,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與常規發電廠相比,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明顯降低。燃料電池與干電池或蓄電池的主要差別在于反應物不是儲存在電池內部,而是從外部提供,這時電池起著類似試管、燒杯等反應器的作用。燃料電池的供電量易于調節,能適應用電器負載的變化,而且不需要很長的充電時間,在航天、軍事和交通等領城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課堂小結原電池構成條件定義實質工作原理應用正負極的判斷課后小任務課后分小組,通過網絡、書籍等渠道,調查了解不同類型電池的性能、結構、特點、應用范圍及發展歷史,選2-3類列表比較,并結合其發展的前景,談談你對研發新型電池意義的理解。感 謝 傾 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