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A版(2019) 高數 必修第二冊 8.4.1 平面(課件+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A版(2019) 高數 必修第二冊 8.4.1 平面(課件+練習)

資源簡介

(共57張PPT)
8.4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8.4.1 平 面
第八章 立體幾何初步
學習指導 核心素養
1.了解平面的概念,會用圖形與字母表示平面. 2.了解關于平面的三個基本事實(公理)和推論. 1.數學抽象、直觀想象:平面的概念、平面的表示.
2.邏輯推理:理解及應用三個基本事實及推論.
01
必備知識 落實
知識點一 平面的基本概念
1.平面的概念
幾何里所說的“平面”,是從課桌面、黑板面、平靜的水面等這樣的一些物體中抽象出來的.幾何里的平面是向四周__________的.
無限延展
2.平面的畫法及表示法
我們常用矩形的直觀圖,即_____________表示平面.
當平面水平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橫向,如圖①;當平面豎直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豎向,如圖②.



圖①的平面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平行四邊形
平面α
平面ABCD
平面AC
平面BD

(1)平面和點、直線一樣,是只描述而不加定義的原始概念,不能進行度量.
(2)平面無厚薄、無大小,是無限延展的.

1.如圖所示的平行四邊形MNPQ表示的平面不能記為(  )
A.平面MN B.平面NQ
C.平面α D.平面MNPQ
解析:不能用相鄰兩個頂點示.

2.(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面是處處平的面
B.平面是無限延展的
C.平面的形狀是平行四邊形
D.一個平面的厚度可以是0.001 cm
解析:平面是無限延展的,但是沒有大小、形狀、厚薄,A,B兩種說法是正確的;
C,D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知識點二 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及符號表示
A是點,l,m是直線,α,β是平面.






   用符號表示下列語句,并畫出圖形.
(1)點A,B在平面α內,直線a與平面α交于點C,點C不在直線AB上.
【解】 用符號表示:A∈α,B∈α,a∩α=C,C AB,如圖1.


圖1
(2)平面α與β相交于直線l,直線a與α,β分別相交于點A,B.
【解】 用符號表示:α∩β=l,a∩α=A,a∩β=B,如圖2.



圖2
三種語言的轉換方法
(1)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表示一個圖形時,首先仔細觀察圖形有幾個平面、幾條直線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如何,試著用文字語言表示,再用符號語言表示.
(2)要注意符號語言的意義.如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只能用“∈”或“ ”,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只能用“ ”或“ ”.
      如圖所示,用符號語言可表述為(  )
A.α∩β=m,n α,m∩n=A
B.α∩β=m,n∈α,m∩n=A
C.α∩β=m,n α,A m,A n
D.α∩β=m,n∈α,A∈m,A∈n
解析:由圖知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直線m,直線n在α內,直線m與n相交于A點.故A成立.

知識點三 平面的基本事實及推論
1.三個基本事實
基本事實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基本 事實1 過_____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__________一個平面 A,B,C三點不共線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A,B,C∈α
基本 事實2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________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A∈l,B∈l,且A∈α,B∈α _______
不在
有且只有
兩個點
l α
基本事實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基本 事實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__________ P∈α,且P∈β
_______,且_______
公共直線
α∩β=l
P∈l
2.基本事實的推論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推論1 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___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 l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α,l α
推論2 經過兩條_____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P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 α,b α
推論3 經過兩條_____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 α,b α

相交
平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
B.空間中兩條直線能確定一個平面
C.共點的三條直線確定一個平面
D.三角形和梯形都可以表示一個平面

解析:不共線的三點有且僅有一個平面,故A錯誤;
只有平行或相交的兩條直線才能確定一個平面,故B錯誤;
當三條直線相交于一點時,可以確定三個平面,例如三棱錐的三條側棱,故C錯誤;
三角形和梯形是平面圖形,可以用來表示平面,故D正確.
2.兩兩平行的三條直線最多可以確定________個平面.
3
02
關鍵能力 提升
考點一 點、線共面問題
   求證:兩兩相交且不共點的三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
【證明】 如圖所示,l1∩l2=A,l2∩l3=B,l1∩l3=C.
方法一(納入平面法):
因為l1∩l2=A,所以l1和l2確定一個平面α.
因為l2∩l3=B,所以B∈l2.
又因為l2 α,所以B∈α.
同理可證C∈α.
又因為B∈l3,C∈l3,所以l3 α.
所以直線l1,l2,l3在同一平面內.
方法二(輔助平面法):
因為l1∩l2=A,所以l1,l2確定一個平面α.
因為l2∩l3=B,所以l2,l3確定一個平面β.
因為A∈l2,l2 α,所以A∈α.
因為A∈l2,l2 β,所以A∈β.
同理可證B∈α,B∈β,C∈α,C∈β.
所以不共線的三個點A,B,C既在平面α內,又在平面β內.
所以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線l1,l2,l3在同一平面內.
證明點、線共面的常用方法
(1)納入法:先由部分直線確定一個平面,再證明其他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2)同一法:先證明一些元素在一個平面內,再證明另一些元素在另一個平面內,然后證明這兩個平面重合,即證得所有元素在同一個平面內.
      已知直線a∥b,直線l與a,b都相交,求證:過a,b,l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證明:如圖所示.由已知a∥b,
所以過a,b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
設a∩l=A,b∩l=B,
所以A∈α,B∈α,且A∈l,B∈l,
所以l α.即過a,b,l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考點二 點共線、線共點問題
   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分別為AB,AA1上的點,且D1F∩CE=M.求證:點D,A,M三點共線.
【證明】 因為D1F∩CE=M,
且D1F 平面A1D1DA,
所以M∈平面A1D1DA.
同理M∈平面ABCD,
從而M在兩個平面的交線上,
因為平面A1D1DA∩平面ABCD=AD,
所以M∈AD成立.
所以點D,A,M三點共線.
(1)證明三點共線的方法


(2)證明三線共點的步驟



      已知三個平面α,β,γ兩兩相交,即α∩β=c,β∩γ=a,γ∩α=b,若直線a,b不平行,求證: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
證明:因為α∩γ=b,β∩γ=a,所以a γ,b γ.
因為直線a與直線b不平行,
所以a,b必相交.
如圖所示,設a∩b=P,則P∈a,P∈B.
因為a β,b α,所以P∈β,P∈α.
又因為α∩β=c,所以P∈c,即交線c也經過點P,
所以,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
03
課堂鞏固 自測

1
2
3


1
2
3
解析:由點與平面、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畫法可知A,C,D對,
B選項直線應畫在平行四邊形里面.故選ACD.

2.能確定一個平面的條件是(  )
A.空間三個點 B.一個點和一條直線
C.無數個點 D.兩條相交直線
解析: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可確定一個平面,A,B,C條件不能保證有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故不正確.
1
2
3
3.如圖所示,△ABC的三個頂點在平面α外,其三邊所在的直線滿足AB∩α=P,BC∩α=Q,AC∩α=R,如圖所示.求證:P,Q,R三點共線.
證明:因為AP∩AR=A,所以直線AP與直線AR確定平面APR.
又因為AB∩α=P,AC∩α=R,
所以平面APR∩平面α=PR.
因為B∈平面APR,C∈平面APR,
所以BC 平面APR.
因為Q∈BC,所以Q∈平面APR,
又Q∈α,
所以Q∈PR,所以P,Q,R三點共線.
1
2
3
04
課后達標 檢測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A 基礎達標]
1.如果直線a 平面α,直線b 平面α,M∈a,N∈b,M∈l,N∈l,則(  )
A.l α B.l α
C.l∩α=M D.l∩α=N
解析:因為M∈a,a α,所以M∈α,
又因為N∈b,b α,
所以N∈α,又M,N∈l,所以l α,
所以A正確,B錯誤.
l∩α=l,所以C,D錯誤.

12
13
14
15
2.下列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
①三角形是平面圖形;②四邊形是平面圖形;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平面圖形;④圓是平面圖形.
A.1 B.2
C.3 D.4
解析:在①中,由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得三角形是一個平面圖形,故①為真命題;在②③中,若這四條邊不在同一平面內,例如空間四邊形,則該四邊形不是平面圖形,所以②③為假命題;在④中,圓是平面圖形,所以④為真命題;故選B.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3.如圖,平面α∩平面β=l,A,B∈α,A,B l,C∈β,C l,直線AB∩l=D,過A,B,C三點確定的平面為γ,則平面γ,β的交線必過(  )
A.點A
B.點B
C.點C,但不過點D
D.點C和點D
解析:根據基本事實3判定點C和點D既在平面β內又在平面γ內,故在β與γ的交線上.故選D.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4.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這兩個平面(  )
A.沒有其他公共點
B.僅有這一個公共點
C.僅有兩個公共點
D.有無數個公共點
解析:根據基本事實3可知,兩個不重合的平面若有一個公共點,則這兩個平面有且只有一條經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5.交于一點的三條直線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  )
A.三個
B.兩個
C.一個或兩個
D.一個或三個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解析:如圖,a,b,c是三條不同的直線,a∩b=P,a,b確定平面α,且點P∈c,


若c在平面α內,則直線a,b,c確定一個平面,
若c不在平面α內,則直線a,c確定一個平面,b,c確定一個平面,于是得直線a,b,c確定三個平面,所以交于一點的三條直線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一個或三個,故選D.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6.(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它們只有有限個公共點
B.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的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C.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D.如果兩個平面有三個不共線的公共點,那么這兩個平面重合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解析:A.平面與平面相交于一條直線,因此它們有無限個公共點,A錯誤;
B.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的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B正確;
C.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C正確;
D.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D正確.故選BCD.
7.若點Q在直線b上,b在平面α內,則Q,b,α之間的關系可記作________.
解析:因為點Q(元素)在直線b(集合)上,所以Q∈B.又因為直線b(集合)在平面α(集合)內,所以b α.所以Q∈b α.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Q∈b α
8.設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l,直線a α,直線b β,a∩b=M,則M________l.
解析:因為a∩b=M,a α,b β,所以M∈α,M∈β.又因為α∩β=l,所以M∈l.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9.已知空間四點中無任何三點共線,那么這四點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________.
解析:其中三個點可確定唯一的平面,當第四個點在此平面內時,可確定1個平面,當第四個點不在此平面內時,則可確定4個平面.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1或4
10.如圖所示,D,E分別是△ABC的邊AC,BC上的點,平面α經過D,E兩點.

(1)求作直線AB與平面α的交點P;
解:連接DE并延長,交AB的延長

線于點P,則點P為直線AB與平面α的交點.如圖.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2)求證:D,E,P三點共線.
證明:因為D∈AC,E∈BC,所以DE 平面ABC,因為D∈α,E∈α,所以DE α,所以DE為平面α與平面ABC的交線,又P∈AB,AB 平面ABC,所以P∈平面ABC,且P∈α,所以P在平面α與平面ABC的交線DE上,所以D,E,P三點共線.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B 能力提升]
11.空間中四點A,B,C,D共面但不共線,那么這四點中(  )
A.必有三點共線 B.必有三點不共線
C.至少有三點共線 D.不可能有三點共線
解析:若AB∥CD,則AB,CD共面,但A,B,C,D任何三點都不共線,故排除A,C;
若直線l與直線外一點A在同一平面內,且B,C,D三點在直線l上,則B,C,D三點共線,所以排除D.故選B.
12.(多選)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為DB的中點,直線A1C交平面C1BD于點M,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C1,M,O三點共線
B.C1,M,O,C四點共面
C.C1,O,A,M四點共面
D.D1,D,O,M四點共面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解析:連接A1C1,AC(圖略),
則AC∩BD=O,又A1C∩平面C1BD=M.
所以三點C1,M,O在平面C1BD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即C1,M,O三點共線,
所以A,B,C均正確,D不正確.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13.如圖,設不全等的△ABC與△A1B1C1不在同一個平面內,且AB∥A1B1,BC∥B1C1,CA∥C1A1,求證:AA1,BB1,CC1三線共點.
證明:不妨設AB≠A1B1,則四邊形AA1B1B為梯形,
所以AA1與BB1相交,設其交點為S,則S∈AA1,S∈BB1.
因為BB1 平面BCC1B1,所以S∈平面BCC1B1.
同理可證,S∈平面ACC1A1,
所以點S在平面BCC1B1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
即S∈CC1,
所以AA1,BB1,CC1三線共點.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解析: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延長C1M交CD的延長線于點P,延長C1N交CB的延長線于點Q,連接PQ交AD于點E,AB于點F,連接NF,ME,則正方體過點M,N,C1的截面圖形是五邊形,故選C.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
(2)直線FH,EG,AC共點.
證明:由(1)知,EF∥GH,且EF≠GH,所以四邊形EFHG是梯形.設兩腰EG,FH相交于一點T.
因為EG 平面ABC,FH 平面ACD,
所以T∈平面ABC,且T∈平面ACD.又因為平面ABC∩平面ACD=AC,
所以T∈AC,即直線EG,FH,AC相交于一點T.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12
13
14
15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8.4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8.4.1 平 面
學習指導 核心素養
1.了解平面的概念,會用圖形與字母表示平面. 2.了解關于平面的三個基本事實(公理)和推論. 1.數學抽象、直觀想象:平面的概念、平面的表示. 2.邏輯推理:理解及應用三個基本事實及推論.
知識點一 平面的基本概念
1.平面的概念
幾何里所說的“平面”,是從課桌面、黑板面、平靜的水面等這樣的一些物體中抽象出來的.幾何里的平面是向四周無限延展的.
2.平面的畫法及表示法
我們常用矩形的直觀圖,即平行四邊形表示平面.
當平面水平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橫向,如圖①;當平面豎直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豎向,如圖②.
圖①的平面可表示為平面α、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
(1)平面和點、直線一樣,是只描述而不加定義的原始概念,不能進行度量.
(2)平面無厚薄、無大小,是無限延展的.
1.
如圖所示的平行四邊形MNPQ表示的平面不能記為(  )
A.平面MN B.平面NQ
C.平面α D.平面MNPQ
解析:選A.不能用相鄰兩個頂點表示.
2.(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面是處處平的面
B.平面是無限延展的
C.平面的形狀是平行四邊形
D.一個平面的厚度可以是0.001 cm
解析:選AB.平面是無限延展的,但是沒有大小、形狀、厚薄,A,B兩種說法是正確的;C,D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知識點二 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及符號表示
A是點,l,m是直線,α,β是平面.
文字語言 符號語言 圖形語言
A在l上 A∈l
A在l外 A l
A在α內 A∈α
A在α外 A α
l在α內 l α
l在α外 l α
l,m相交于A l∩m=A
l,α相交于A l∩α=A
α,β相交于l α∩β=l
 用符號表示下列語句,并畫出圖形.
(1)點A,B在平面α內,直線a與平面α交于點C,點C不在直線AB上.
(2)平面α與β相交于直線l,直線a與α,β分別相交于點A,B.
【解】 (1)用符號表示:A∈α,B∈α,a∩α=C,C AB,如圖1.
圖1
(2)用符號表示:α∩β=l,a∩α=A,a∩β=B,如圖2.
圖2
三種語言的轉換方法
(1)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表示一個圖形時,首先仔細觀察圖形有幾個平面、幾條直線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如何,試著用文字語言表示,再用符號語言表示.
(2)要注意符號語言的意義.如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只能用“∈”或“ ”,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只能用“ ”或“ ”.,
如圖所示,用符號語言可表述為(  )
A.α∩β=m,n α,m∩n=A
B.α∩β=m,n∈α,m∩n=A
C.α∩β=m,n α,A m,A n
D.α∩β=m,n∈α,A∈m,A∈n
解析:選A.由圖知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直線m,直線n在α內,直線m與n相交于A點.故A成立.
知識點三 平面的基本事實及推論
1.三個基本事實,
基本 事實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基本 事實1 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C三點不共線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A,B,C∈α
基本 事實2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個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A∈l,B∈l,且A∈α,B∈α l α
基本 事實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P∈α,且P∈β α∩β=l,且P∈l
2.基本事實的推論,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推論1 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 l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α,l α
推論2 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P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 α,b α
推論3 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 α,b α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
B.空間中兩條直線能確定一個平面
C.共點的三條直線確定一個平面
D.三角形和梯形都可以表示一個平面
解析:選D.不共線的三點有且僅有一個平面,故A錯誤;只有平行或相交的兩條直線才能確定一個平面,故B錯誤;當三條直線相交于一點時,可以確定三個平面,例如三棱錐的三條側棱,故C錯誤;三角形和梯形是平面圖形,可以用來表示平面,故D正確.
2.兩兩平行的三條直線最多可以確定________個平面.
答案:3
考點一 點、線共面問題
 求證:兩兩相交且不共點的三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
【證明】 
如圖所示,l1∩l2=A,l2∩l3=B,l1∩l3=C.
方法一(納入平面法):
因為l1∩l2=A,所以l1和l2確定一個平面α.
因為l2∩l3=B,所以B∈l2.
又因為l2 α,所以B∈α.
同理可證C∈α.
又因為B∈l3,C∈l3,所以l3 α.
所以直線l1,l2,l3在同一平面內.
方法二(輔助平面法):
因為l1∩l2=A,所以l1,l2確定一個平面α.
因為l2∩l3=B,所以l2,l3確定一個平面β.
因為A∈l2,l2 α,所以A∈α.
因為A∈l2,l2 β,所以A∈β.
同理可證B∈α,B∈β,C∈α,C∈β.
所以不共線的三個點A,B,C既在平面α內,又在平面β內.
所以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線l1,l2,l3在同一平面內.
證明點、線共面的常用方法
(1)納入法:先由部分直線確定一個平面,再證明其他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2)同一法:先證明一些元素在一個平面內,再證明另一些元素在另一個平面內,然后證明這兩個平面重合,即證得所有元素在同一個平面內.
已知直線a∥b,直線l與a,b都相交,求證:過a,b,l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證明:如圖所示.由已知a∥b,
所以過a,b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
設a∩l=A,b∩l=B,
所以A∈α,B∈α,且A∈l,B∈l,
所以l α.即過a,b,l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考點二 點共線、線共點問題
 如圖,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E,F分別為AB,AA1上的點,且D1F∩CE=M.求證:點D,A,M三點共線.
【證明】 因為D1F∩CE=M,
且D1F 平面A1D1DA,
所以M∈平面A1D1DA.
同理M∈平面ABCD,
從而M在兩個平面的交線上,
因為平面A1D1DA∩平面ABCD=AD,
所以M∈AD成立.
所以點D,A,M三點共線.
(1)證明三點共線的方法
(2)證明三線共點的步驟
已知三個平面α,β,γ兩兩相交,即α∩β=c,β∩γ=a,γ∩α=b,若直線a,b不平行,求證: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
證明:因為α∩γ=b,β∩γ=a,所以a γ,b γ.
因為直線a與直線b不平行,
所以a,b必相交.
如圖所示,設a∩b=P,則P∈a,P∈b.
因為a β,b α,所以P∈β,P∈α.
又因為α∩β=c,所以P∈c,即交線c也經過點P,
所以,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
1.(多選)下圖中圖形的畫法正確的是(  )
A.點A在平面α內
B.直線l在平面α內
C.直線l交平面α于點P
D.三個平面兩兩相交
解析:選ACD.由點與平面、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畫法可知A,C,D對,B選項直線應畫在平行四邊形里面.故選ACD.
2.能確定一個平面的條件是(  )
A.空間三個點 B.一個點和一條直線
C.無數個點 D.兩條相交直線
解析:選D.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可確定一個平面,A,B,C條件不能保證有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故不正確.
3.如圖所示,△ABC的三個頂點在平面α外,其三邊所在的直線滿足AB∩α=P,BC∩α=Q,AC∩α=R,如圖所示.求證:P,Q,R三點共線.
證明:因為AP∩AR=A,所以直線AP與直線AR確定平面APR.
又因為AB∩α=P,AC∩α=R,
所以平面APR∩平面α=PR.
因為B∈平面APR,C∈平面APR,
所以BC 平面APR.
因為Q∈BC,所以Q∈平面APR,
又Q∈α,
所以Q∈PR,所以P,Q,R三點共線.
[A 基礎達標]
1.如果直線a 平面α,直線b 平面α,M∈a,N∈b,M∈l,N∈l,則(  )
A.l α B.l α
C.l∩α=M D.l∩α=N
解析:選A.因為M∈a,a α,所以M∈α,
又因為N∈b,b α,
所以N∈α,
又M,N∈l,所以l α,
所以A正確,B錯誤.
l∩α=l,所以C,D錯誤.
2.下列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
①三角形是平面圖形;②四邊形是平面圖形;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平面圖形;④圓是平面圖形.
A.1 B.2
C.3 D.4
解析:選B.在①中,由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得三角形是一個平面圖形,故①為真命題;在②③中,若這四條邊不在同一平面內,例如空間四邊形,則該四邊形不是平面圖形,所以②③為假命題;在④中,圓是平面圖形,所以④為真命題;故選B.
3.如圖,平面α∩平面β=l,A,B∈α,A,B l,C∈β,C l,直線AB∩l=D,過A,B,C三點確定的平面為γ,則平面γ,β的交線必過(  )
A.點A
B.點B
C.點C,但不過點D
D.點C和點D
解析:選D.根據基本事實3判定點C和點D既在平面β內又在平面γ內,故在β與γ的交線上.故選D.
4.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這兩個平面(  )
A.沒有其他公共點
B.僅有這一個公共點
C.僅有兩個公共點
D.有無數個公共點
解析:選D.根據基本事實3可知,兩個不重合的平面若有一個公共點,則這兩個平面有且只有一條經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5.交于一點的三條直線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  )
A.三個
B.兩個
C.一個或兩個
D.一個或三個
解析:選D.如圖,a,b,c是三條不同的直線,a∩b=P,a,b確定平面α,且點P∈c,
若c在平面α內,則直線a,b,c確定一個平面,
若c不在平面α內,則直線a,c確定一個平面,b,c確定一個平面,于是得直線a,b,c確定三個平面,所以交于一點的三條直線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一個或三個,故選D.
6.(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它們只有有限個公共點
B.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的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C.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D.如果兩個平面有三個不共線的公共點,那么這兩個平面重合
解析:選BCD.A.平面與平面相交于一條直線,因此它們有無限個公共點,A錯誤;B.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的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B正確;C.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C正確;D.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D正確.故選BCD.
7.若點Q在直線b上,b在平面α內,則Q,b,α之間的關系可記作________.
解析:因為點Q(元素)在直線b(集合)上,所以Q∈b.又因為直線b(集合)在平面α(集合)內,所以b α.所以Q∈b α.
答案:Q∈b α
8.設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l,直線a α,直線b β,a∩b=M,則M________l.
解析:因為a∩b=M,a α,b β,所以M∈α,M∈β.又因為α∩β=l,所以M∈l.
答案:∈
9.已知空間四點中無任何三點共線,那么這四點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________.
解析:其中三個點可確定唯一的平面,當第四個點在此平面內時,可確定1個平面,當第四個點不在此平面內時,則可確定4個平面.
答案:1或4
10.如圖所示,D,E分別是△ABC的邊AC,BC上的點,平面α經過D,E兩點.
(1)求作直線AB與平面α的交點P;
(2)求證:D,E,P三點共線.
解:(1)連接DE并延長,交AB的延長
線于點P,則點P為直線AB與平面α的交點.如圖.
(2)證明:因為D∈AC,E∈BC,所以DE 平面ABC,因為D∈α,E∈α,所以DE α,所以DE為平面α與平面ABC的交線,又P∈AB,AB 平面ABC,所以P∈平面ABC,且P∈α,所以P在平面α與平面ABC的交線DE上,所以D,E,P三點共線.
[B 能力提升]
11.空間中四點A,B,C,D共面但不共線,那么這四點中(  )
A.必有三點共線 B.必有三點不共線
C.至少有三點共線 D.不可能有三點共線
解析:選B.若AB∥CD,則AB,CD共面,但A,B,C,D任何三點都不共線,故排除A,C;若直線l與直線外一點A在同一平面內,且B,C,D三點在直線l上,則B,C,D三點共線,所以排除D.故選B.
12.(多選)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O為DB的中點,直線A1C交平面C1BD于點M,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C1,M,O三點共線
B.C1,M,O,C四點共面
C.C1,O,A,M四點共面
D.D1,D,O,M四點共面
解析:選ABC.連接A1C1,AC(圖略),
則AC∩BD=O,又A1C∩平面C1BD=M.
所以三點C1,M,O在平面C1BD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即C1,M,O三點共線,
所以A,B,C均正確,D不正確.
13.如圖,設不全等的△ABC與△A1B1C1不在同一個平面內,且AB∥A1B1,BC∥B1C1,CA∥C1A1,求證:AA1,BB1,CC1三線共點.
證明:不妨設AB≠A1B1,則四邊形AA1B1B為梯形,
所以AA1與BB1相交,設其交點為S,則S∈AA1,S∈BB1.
因為BB1 平面BCC1B1,所以S∈平面BCC1B1.
同理可證,S∈平面ACC1A1,
所以點S在平面BCC1B1與平面ACC1A1的交線上,
即S∈CC1,
所以AA1,BB1,CC1三線共點.
[C 拓展沖刺]
14.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M,N分別是棱DD1和BB1上的點,MD=DD1,NB=BB1,那么正方體過點M,N,C1的截面圖形是(  )
A.三角形 B.四邊形
C.五邊形 D.六邊形
解析:選C.如圖,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延長C1M交CD的延長線于點P,延長C1N交CB的延長線于點Q,連接PQ交AD于點E,AB于點F,連接NF,ME,則正方體過點M,N,C1的截面圖形是五邊形,故選C.
15.已知空間四邊形ABCD(如圖所示)中,E,F分別是AB,AD的中點,G,H分別是BC,CD上的點,且CG=BC,CH=DC.求證:
(1)E,F,H,G四點共面;
(2)直線FH,EG,AC共點.
證明:
(1)連接EF,GH.因為E,F分別是AB,AD的中點,所以EF綉BD.因為G,H分別是BC,CD上的點,且CG=BC,CH=DC.所以GH綉BD.
所以EF∥GH.所以E,F,H,G四點共面.
(2)由(1)知,EF∥GH,且EF≠GH,所以四邊形EFHG是梯形.設兩腰EG,FH相交于一點T.
因為EG 平面ABC,FH 平面ACD,
所以T∈平面ABC,且T∈平面ACD.又因為平面ABC∩平面ACD=AC,
所以T∈AC,即直線EG,FH,AC相交于一點T.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8.4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8.4.1 平 面
學習指導 核心素養
1.了解平面的概念,會用圖形與字母表示平面. 2.了解關于平面的三個基本事實(公理)和推論. 1.數學抽象、直觀想象:平面的概念、平面的表示. 2.邏輯推理:理解及應用三個基本事實及推論.
知識點一 平面的基本概念
1.平面的概念
幾何里所說的“平面”,是從課桌面、黑板面、平靜的水面等這樣的一些物體中抽象出來的.幾何里的平面是向四周無限延展的.
2.平面的畫法及表示法
我們常用矩形的直觀圖,即平行四邊形表示平面.
當平面水平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橫向,如圖①;當平面豎直放置時,常把平行四邊形的一邊畫成豎向,如圖②.
圖①的平面可表示為平面α、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
(1)平面和點、直線一樣,是只描述而不加定義的原始概念,不能進行度量.
(2)平面無厚薄、無大小,是無限延展的.
1.
如圖所示的平行四邊形MNPQ表示的平面不能記為(  )
A.平面MN B.平面NQ
C.平面α D.平面MNPQ
2.(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面是處處平的面
B.平面是無限延展的
C.平面的形狀是平行四邊形
D.一個平面的厚度可以是0.001 cm
知識點二 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及符號表示
A是點,l,m是直線,α,β是平面.
文字語言 符號語言 圖形語言
A在l上 A∈l
A在l外 A l
A在α內 A∈α
A在α外 A α
l在α內 l α
l在α外 l α
l,m相交于A l∩m=A
l,α相交于A l∩α=A
α,β相交于l α∩β=l
 用符號表示下列語句,并畫出圖形.
(1)點A,B在平面α內,直線a與平面α交于點C,點C不在直線AB上.
(2)平面α與β相交于直線l,直線a與α,β分別相交于點A,B.
三種語言的轉換方法
(1)用文字語言、符號語言表示一個圖形時,首先仔細觀察圖形有幾個平面、幾條直線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如何,試著用文字語言表示,再用符號語言表示.
(2)要注意符號語言的意義.如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只能用“∈”或“ ”,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只能用“ ”或“ ”.,
如圖所示,用符號語言可表述為(  )
A.α∩β=m,n α,m∩n=A
B.α∩β=m,n∈α,m∩n=A
C.α∩β=m,n α,A m,A n
D.α∩β=m,n∈α,A∈m,A∈n
知識點三 平面的基本事實及推論
1.三個基本事實,
基本 事實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基本 事實1 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C三點不共線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A,B,C∈α
基本 事實2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個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A∈l,B∈l,且A∈α,B∈α l α
基本 事實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P∈α,且P∈β α∩β=l,且P∈l
2.基本事實的推論,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推論1 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 l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α,l α
推論2 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P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 α,b α
推論3 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 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使a α,b α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點可以確定一個平面
B.空間中兩條直線能確定一個平面
C.共點的三條直線確定一個平面
D.三角形和梯形都可以表示一個平面
2.兩兩平行的三條直線最多可以確定________個平面.
考點一 點、線共面問題
 求證:兩兩相交且不共點的三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
證明點、線共面的常用方法
(1)納入法:先由部分直線確定一個平面,再證明其他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2)同一法:先證明一些元素在一個平面內,再證明另一些元素在另一個平面內,然后證明這兩個平面重合,即證得所有元素在同一個平面內.
已知直線a∥b,直線l與a,b都相交,求證:過a,b,l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考點二 點共線、線共點問題
 如圖,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E,F分別為AB,AA1上的點,且D1F∩CE=M.求證:點D,A,M三點共線.
(1)證明三點共線的方法
(2)證明三線共點的步驟
已知三個平面α,β,γ兩兩相交,即α∩β=c,β∩γ=a,γ∩α=b,若直線a,b不平行,求證:a,b,c三條直線必過同一點.
1.(多選)下圖中圖形的畫法正確的是(  )
A.點A在平面α內
B.直線l在平面α內
C.直線l交平面α于點P
D.三個平面兩兩相交
2.能確定一個平面的條件是(  )
A.空間三個點 B.一個點和一條直線
C.無數個點 D.兩條相交直線
3.如圖所示,△ABC的三個頂點在平面α外,其三邊所在的直線滿足AB∩α=P,BC∩α=Q,AC∩α=R,如圖所示.求證:P,Q,R三點共線.
[A 基礎達標]
1.如果直線a 平面α,直線b 平面α,M∈a,N∈b,M∈l,N∈l,則(  )
A.l α B.l α
C.l∩α=M D.l∩α=N
2.下列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
①三角形是平面圖形;②四邊形是平面圖形;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平面圖形;④圓是平面圖形.
A.1 B.2
C.3 D.4
3.如圖,平面α∩平面β=l,A,B∈α,A,B l,C∈β,C l,直線AB∩l=D,過A,B,C三點確定的平面為γ,則平面γ,β的交線必過(  )
A.點A
B.點B
C.點C,但不過點D
D.點C和點D
4.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這兩個平面(  )
A.沒有其他公共點
B.僅有這一個公共點
C.僅有兩個公共點
D.有無數個公共點
5.交于一點的三條直線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  )
A.三個
B.兩個
C.一個或兩個
D.一個或三個
6.(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它們只有有限個公共點
B.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的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C.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D.如果兩個平面有三個不共線的公共點,那么這兩個平面重合
7.若點Q在直線b上,b在平面α內,則Q,b,α之間的關系可記作________.
8.設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l,直線a α,直線b β,a∩b=M,則M________l.
9.已知空間四點中無任何三點共線,那么這四點可以確定平面的個數是________.
10.如圖所示,D,E分別是△ABC的邊AC,BC上的點,平面α經過D,E兩點.
(1)求作直線AB與平面α的交點P;
(2)求證:D,E,P三點共線.
[B 能力提升]
11.空間中四點A,B,C,D共面但不共線,那么這四點中(  )
A.必有三點共線 B.必有三點不共線
C.至少有三點共線 D.不可能有三點共線
12.(多選)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O為DB的中點,直線A1C交平面C1BD于點M,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C1,M,O三點共線
B.C1,M,O,C四點共面
C.C1,O,A,M四點共面
D.D1,D,O,M四點共面
13.如圖,設不全等的△ABC與△A1B1C1不在同一個平面內,且AB∥A1B1,BC∥B1C1,CA∥C1A1,求證:AA1,BB1,CC1三線共點.
[C 拓展沖刺]
14.在正方體ABCD A1B1C1D1中,M,N分別是棱DD1和BB1上的點,MD=DD1,NB=BB1,那么正方體過點M,N,C1的截面圖形是(  )
A.三角形 B.四邊形
C.五邊形 D.六邊形
15.已知空間四邊形ABCD(如圖所示)中,E,F分別是AB,AD的中點,G,H分別是BC,CD上的點,且CG=BC,CH=DC.求證:
(1)E,F,H,G四點共面;
(2)直線FH,EG,AC共點.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图木舒克市| 璧山县| 波密县| 北川| 思南县| 吕梁市| 仙居县| 蓝山县| 武冈市| 保靖县| 嵊州市| 沧州市| 太白县| 兴宁市| 常熟市| 永登县| 乐平市| 镇巴县| 林甸县| 兴安县| 克拉玛依市| 丹巴县| 陵川县| 龙口市| 巴塘县| 墨竹工卡县| 来凤县| 广安市| 重庆市| 台安县| 甘德县| 沐川县| 嘉禾县| 延津县| 嘉义县| 瓦房店市| 建始县| 平武县| 威信县|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