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8.5 空間直線、平面的平行8.5.3 平面與平面平行第2課時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第八章 立體幾何初步01必備知識 落實知識點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平行,如果另一個平面與這兩個平面相交,那么兩條交線______符號語言 α∥β,α∩γ=a,β∩γ=b ______圖形語言平行a∥b(1)該定理可簡記:若面面平行,則線線平行.(2)定理中有兩個條件:①兩個平行平面;②第三個平面和這兩個平面相交,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如圖,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為梯形,AD∥BC,平面A1DCE與B1B交于點E.求證:EC∥A1D.【證明】 因為BE∥AA1,AA1 平面AA1D,BE 平面AA1D,所以BE∥平面AA1D.因為BC∥AD,AD 平面AA1D,BC 平面AA1D,所以BC∥平面AA1D.又BE∩BC=B,BE,BC 平面BCE,所以平面BCE∥平面AA1D,又平面A1DCE∩平面BCE=EC,平面A1DCE∩平面AA1D=A1D,所以EC∥A1D.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解題步驟1.若平面α∥平面β,l α,則l與β的位置關系是( )A.l與β相交 B.l與β平行C.l在β內 D.無法判定解析:因為α∥β,l α,利用面面平行的定義及性質可得l∥β.故選B.√2.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D,E,F分別是PA,PB,PC的中點,M是AB上一點,連接MC,N是PM與DE的交點,連接NF,求證:NF∥CM.證明:因為D,E分別是PA,PB的中點,所以DE∥AB.又DE 平面ABC,AB 平面ABC,所以DE∥平面ABC,同理DF∥平面ABC,且DE∩DF=D,DE,DF 平面DEF,所以平面DEF∥平面ABC.又平面PCM∩平面DEF=NF,平面PCM∩平面ABC=CM,所以NF∥CM.02關鍵能力 提升考點一 平行關系中的有關計算 如圖,已知平面α∥β,P α,且P β,過點P的直線m與α,β分別交于點A,C,過點P的直線n與α,β分別交于點B,D,且PA=6,AC=9,PD=8,求BD的長. (變條件)將本例改為:若點P位于平面 α,β之間(如圖),其他條件不變,試求BD的長.與平行的性質有關的計算的三個關鍵點(1)根據已知的面面平行關系推出線線平行關系.(2)在三角形內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性質、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推出有關線段的關系.(3)利用所得關系計算求值.考點二 平行關系的綜合問題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C-ABED中,四邊形ABED是正方形,點G,F分別是線段EC,BD的中點.(1)求證:GF∥平面ABC.證明:由四邊形ABED為正方形可知,連接AE必與BD相交于中點F(圖略),故GF∥AC.因為GF 平面ABC,AC 平面ABC,所以GF∥平面ABC.(2)線段BC上是否存在一點H,使得平面GFH∥平面ACD?若存在,請找出點H并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 線段BC上存在一點H滿足題意,且點H是BC的中點.證明如下:取BC中點的H,連接GH,FH(圖略),由點G,H分別為CE,CB的中點,可得GH∥EB∥AD.因為AD 平面ACD,GH 平面ACD,所以GH∥平面ACD.因為GF∥AC,AC 平面ACD,GF 平面ACD.所以GF∥平面ACD.又GF∩GH=G,GF,GH 平面GFH,所以平面GFH∥平面ACD.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要靈活運用線線平行、線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在解決立體幾何中的平行問題時,一般都要用到平行關系的轉化.轉化思想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 如圖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平面ABC∥平面A1B1C1.若D是棱CC1的中點,在棱AB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DE∥平面AB1C1?并證明你的結論.解:當E為棱AB的中點時,DE∥平面AB1C1.證明如下:如圖所示,取BB1的中點F,AB的中點E,連接EF,FD,DE.因為E,F分別為AB,BB1的中點,所以EF∥AB1.因為AB1 平面AB1C1,EF 平面AB1C1,所以EF∥平面AB1C1.又在 CBB1C1中,因為D,F分別為CC1,BB1的中點,所以DF∥B1C1.因為B1C1 平面AB1C1,DF 平面AB1C1,所以DF∥平面AB1C1.因為EF∩FD=F,EF,FD 平面EFD,所以平面EFD∥平面AB1C1.因為DE 平面EFD,所以DE∥平面AB1C1.03課堂鞏固 自測1.已知直線m,n,平面α,β,若α∥β,m α,n β,則直線m與n的關系是( )A.平行 B.異面C.相交 D.平行或異面解析:因為α∥β,所以α與β無公共點,又m α,n β,所以m與n無公共點,所以m與n平行或異面.√2.如圖是長方體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幾何體,四邊形EFGH為截面,長方形ABCD為底面,則四邊形EFGH的形狀為( ) A.梯形 B.平行四邊形C.可能是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邊形 D.不確定解析:由長方體的性質各對面平行及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易知HG∥EF,EH∥FG,所以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故選B.√3.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M是A1C1的中點,平面AB1M∥平面BC1N,AC∩平面BC1N=N.求證:N為AC的中點.04課后達標 檢測[A 基礎達標]1.若平面α∥平面β,直線a α,點M∈β,過點M的所有直線中( )A.不一定存在與a平行的直線 B.只有兩條與a平行的直線C.存在無數條與a平行的直線 D.有且只有一條與a平行的直線解析:由于α∥β,a α,M∈β,過點M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a平行,故D項正確.√2.平面α∥平面β,點A,C在平面α內,點B,D在平面β內,若AB=CD,則AB,CD的位置關系是( )A.平行 B.相交C.異面 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可將AB與CD想象為同高圓臺的母線,顯然相交、平行、異面都有可能.故選D.√3.在如圖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中,過A1B1的平面與平面ABC交于直線DE,則DE與AB的位置關系是( )A.異面 B.平行C.相交 D.以上均有可能解析:因為平面A1B1C1∥平面ABC,平面A1B1ED∩平面A1B1C1=A1B1,平面A1B1ED∩平面ABC=DE,所以A1B1∥DE.又因為A1B1∥AB,所以DE∥AB.√4.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3,點E在A1B1上,且B1E=1,平面α∥平面BC1E,若平面α∩平面AA1B1B=A1F,則AF的長為( )A.1 B.1.5C.2 D.3解析:平面α∥平面BC1E,平面α∩平面AA1B1B=A1F,平面BC1E∩平面AA1B1B=BE,所以A1F∥BE,又A1E∥FB,所以四邊形A1FBE為平行四邊形,所以FB=A1E=3-1=2,所以AF=1.√5.如圖,不同在一個平面內的三條平行直線和兩個平行平面相交,則兩個平行平面內以交點為頂點的兩個三角形是( )A.相似但不全等的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C.面積相等的不全等三角形 D.以上結論都不對解析:由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得AC∥A′C′,又因AA′∥CC′,則四邊形ACC′A′為平行四邊形,所以AC=A′C′.同理BC=B′C′,AB=A′B′,所以△ABC≌△A′B′C′.√6.如圖,在多面體ABCDEFG中,平面ABC∥平面DEFG,EF∥DG,且AB=DE,DG=2EF,則( )A.BF∥平面ACGDB.CF∥平面ABEDC.BC∥FGD.平面ABED∥平面CGF√解析:如圖所示,取DG的中點M,連接AM,FM,則由已知條件易證得四邊形DEFM是平行四邊形,所以DE∥FM,且DE=FM.因為平面ABC∥平面DEFG,平面ABC∩平面ADEB=AB,平面DEFG∩平面ADEB=DE,所以AB∥DE,所以AB∥FM,又AB=DE,所以AB=FM,所以四邊形ABFM是平行四邊形,所以BF∥AM,又BF 平面ACGD,AM 平面ACGD,所以BF∥平面ACGD,故選A.7.直線m,n及平面α,β,γ有下列關系:①α∩β=m;②m∥n;③α∥γ;④β∩γ=n.其中一些關系作為條件,另一些關系作為結論,組成一個正確的推理應是________.解析:因為α∥γ,且α∩β=m,β∩γ=n,由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可得m∥n.答案:①③④ ②8.已知α∥β,AC α,BD β,AB=6且AB∥CD,則CD=________.解析:如圖,因為AB∥CD,所以A,B,C,D四點共面,因為α∥β,且α∩平面ABDC=AC,β∩平面ABDC=BD,所以AC∥BD,又AB∥CD,所以四邊形ABDC為平行四邊形,所以AB=CD=6.答案:69.如圖所示,平面四邊形ABCD所在的平面與平面α平行,且四邊形ABCD在平面α內的平行投影A1B1C1D1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則四邊形ABCD的形狀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于平面ABCD∥平面α,平面AA1B1B∩α=A1B1,平面AA1B1B∩平面ABCD=AB,所以AB∥A1B1,同理可證CD∥C1D1,又A1B1∥C1D1,所以AB∥CD,同理可證AD∥BC,所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答案:平行四邊形10.如圖,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平面ABB1A1∥平面CDD1C1,且AF∥EC1,試判斷四邊形AEC1F的形狀.解:因為AF∥EC1,則AF,EC1確定一個平面AEC1F,平面AEC1F∩平面CDD1C1=C1F,平面AEC1F∩平面ABB1A1=AE,又平面ABB1A1∥平面CDD1C1,所以AE∥C1F,所以四邊形AEC1F是平行四邊形.[B 能力提升]11.如圖所示,在棱錐A-BCD中,截面EFG平行于底面,且AE∶EB=1∶2,若△EFG的周長是9,則△BCD的周長為________.答案:2712.如圖,過正方體ABCD-A1B1C1D1的頂點B1,D1與棱AB的中點P的平面與底面ABCD所在平面的交線記為l,則l與B1D1的位置關系為________.解析:如圖所示,連接D1P,B1P,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平面B1D1P∩平面A1B1C1D1=B1D1,平面B1D1P∩平面ABCD=l,所以l∥B1D1.答案:平行解:如圖,設N為A1B1的中點,連接MN,AN,AC,CM,則四邊形MNAC為所求的平面圖形.因為M,N,E,F均為所在棱的中點,所以MN∥EF,又EF 平面DEF,MN 平面DEF,所以MN∥平面DEF,又AN∥DE,AN 平面DEF,DE 平面DEF,所以AN∥平面DEF,[C 拓展沖刺]14.在邊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M是該正方體表面及其內部的一動點,且BM∥平面AD1C,則動點M的軌跡所形成區域的面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錐P-ABCD中,點E在PD上,且PE∶ED=2∶1,平面PAB∩平面PCD=l.(1)證明:l∥CD;證明:因為四邊形ABCD為菱形,所以AB∥CD.又AB 平面PCD,CD 平面PCD,所以AB∥平面PCD.又AB 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CD=l.所以AB∥l,所以l∥CD.(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點F,使BF∥平面AEC?證明你的結論.連接BM,BF,BD.設BD∩AC=O,連接OE.因為四邊形ABCD是菱形,所以O為BD的中點.所以BM∥OE.又MF∩MB=M,CE∩OE=E,MF,MB 平面BFM,CE,OE 平面AEC,所以平面BFM∥平面AEC.又BF 平面BFM.所以BF∥平面AEC.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知識點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平行,如果另一個平面與這兩個平面相交,那么兩條交線平行符號語言 α∥β,α∩γ=a,β∩γ=b a∥b圖形語言(1)該定理可簡記:若面面平行,則線線平行.(2)定理中有兩個條件:①兩個平行平面;②第三個平面和這兩個平面相交,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如圖,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為梯形,AD∥BC,平面A1DCE與B1B交于點E.求證:EC∥A1D.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解題步驟1.若平面α∥平面β,l α,則l與β的位置關系是( )A.l與β相交 B.l與β平行C.l在β內 D.無法判定2.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D,E,F分別是PA,PB,PC的中點,M是AB上一點,連接MC,N是PM與DE的交點,連接NF,求證:NF∥CM.考點一 平行關系中的有關計算 如圖,已知平面α∥β,P α,且P β,過點P的直線m與α,β分別交于點A,C,過點P的直線n與α,β分別交于點B,D,且PA=6,AC=9,PD=8,求BD的長. (變條件)將本例改為:若點P位于平面 α,β之間(如圖),其他條件不變,試求BD的長.與平行的性質有關的計算的三個關鍵點(1)根據已知的面面平行關系推出線線平行關系.(2)在三角形內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性質、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推出有關線段的關系.(3)利用所得關系計算求值.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過BB1的中點E作一個與平面ACB1平行的平面交AB于點M,交BC于點N,則=________.考點二 平行關系的綜合問題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C-ABED中,四邊形ABED是正方形,點G,F分別是線段EC,BD的中點.(1)求證:GF∥平面ABC.(2)線段BC上是否存在一點H,使得平面GFH∥平面ACD?若存在,請找出點H并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要靈活運用線線平行、線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在解決立體幾何中的平行問題時,一般都要用到平行關系的轉化.轉化思想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如圖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平面ABC∥平面A1B1C1.若D是棱CC1的中點,在棱AB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DE∥平面AB1C1?并證明你的結論.1.已知直線m,n,平面α,β,若α∥β,m α,n β,則直線m與n的關系是( )A.平行 B.異面C.相交 D.平行或異面2.如圖是長方體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幾何體,四邊形EFGH為截面,長方形ABCD為底面,則四邊形EFGH的形狀為( )A.梯形 B.平行四邊形C.可能是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邊形 D.不確定3.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M是A1C1的中點,平面AB1M∥平面BC1N,AC∩平面BC1N=N.求證:N為AC的中點.[A 基礎達標]1.若平面α∥平面β,直線a α,點M∈β,過點M的所有直線中( )A.不一定存在與a平行的直線 B.只有兩條與a平行的直線C.存在無數條與a平行的直線 D.有且只有一條與a平行的直線2.平面α∥平面β,點A,C在平面α內,點B,D在平面β內,若AB=CD,則AB,CD的位置關系是( )A.平行 B.相交C.異面 D.以上都有可能3.在如圖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中,過A1B1的平面與平面ABC交于直線DE,則DE與AB的位置關系是( )A.異面 B.平行C.相交 D.以上均有可能4.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3,點E在A1B1上,且B1E=1,平面α∥平面BC1E,若平面α∩平面AA1B1B=A1F,則AF的長為( )A.1 B.1.5C.2 D.35.如圖,不同在一個平面內的三條平行直線和兩個平行平面相交,則兩個平行平面內以交點為頂點的兩個三角形是( )A.相似但不全等的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C.面積相等的不全等三角形 D.以上結論都不對6.如圖,在多面體ABCDEFG中,平面ABC∥平面DEFG,EF∥DG,且AB=DE,DG=2EF,則( )A.BF∥平面ACGD B.CF∥平面ABEDC.BC∥FG D.平面ABED∥平面CGF7.直線m,n及平面α,β,γ有下列關系:①α∩β=m;②m∥n;③α∥γ;④β∩γ=n.其中一些關系作為條件,另一些關系作為結論,組成一個正確的推理應是________.8.已知α∥β,AC α,BD β,AB=6且AB∥CD,則CD=________.9.如圖所示,平面四邊形ABCD所在的平面與平面α平行,且四邊形ABCD在平面α內的平行投影A1B1C1D1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則四邊形ABCD的形狀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圖,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平面ABB1A1∥平面CDD1C1,且AF∥EC1,試判斷四邊形AEC1F的形狀.[B 能力提升]11.如圖所示,在棱錐A-BCD中,截面EFG平行于底面,且AE∶EB=1∶2,若△EFG的周長是9,則△BCD的周長為________.12.如圖,過正方體ABCD-A1B1C1D1的頂點B1,D1與棱AB的中點P的平面與底面ABCD所在平面的交線記為l,則l與B1D1的位置關系為________.13.如圖所示,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BC=4,BB1=2,點E,F,M分別為C1D1,A1D1,B1C1的中點,過點M的平面α與平面DEF平行,且與長方體的面相交,交線圍成一個平面圖形.在圖中,畫出這個平面圖形,并求這個平面圖形的面積(不必說明畫法與理由).[C 拓展沖刺]14.在邊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M是該正方體表面及其內部的一動點,且BM∥平面AD1C,則動點M的軌跡所形成區域的面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錐P-ABCD中,點E在PD上,且PE∶ED=2∶1,平面PAB∩平面PCD=l.(1)證明:l∥CD;(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點F,使BF∥平面AEC?證明你的結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知識點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平行,如果另一個平面與這兩個平面相交,那么兩條交線平行符號語言 α∥β,α∩γ=a,β∩γ=b a∥b圖形語言(1)該定理可簡記:若面面平行,則線線平行.(2)定理中有兩個條件:①兩個平行平面;②第三個平面和這兩個平面相交,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如圖,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為梯形,AD∥BC,平面A1DCE與B1B交于點E.求證:EC∥A1D.【證明】 因為BE∥AA1,AA1 平面AA1D,BE 平面AA1D,所以BE∥平面AA1D.因為BC∥AD,AD 平面AA1D,BC 平面AA1D,所以BC∥平面AA1D.又BE∩BC=B,BE,BC 平面BCE,所以平面BCE∥平面AA1D,又平面A1DCE∩平面BCE=EC,平面A1DCE∩平面AA1D=A1D,所以EC∥A1D.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解題步驟1.若平面α∥平面β,l α,則l與β的位置關系是( )A.l與β相交 B.l與β平行C.l在β內 D.無法判定解析:選B.因為α∥β,l α,利用面面平行的定義及性質可得l∥β.故選B.2.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D,E,F分別是PA,PB,PC的中點,M是AB上一點,連接MC,N是PM與DE的交點,連接NF,求證:NF∥CM.證明:因為D,E分別是PA,PB的中點,所以DE∥AB.又DE 平面ABC,AB 平面ABC,所以DE∥平面ABC,同理DF∥平面ABC,且DE∩DF=D,DE,DF 平面DEF,所以平面DEF∥平面ABC.又平面PCM∩平面DEF=NF,平面PCM∩平面ABC=CM,所以NF∥CM.考點一 平行關系中的有關計算 如圖,已知平面α∥β,P α,且P β,過點P的直線m與α,β分別交于點A,C,過點P的直線n與α,β分別交于點B,D,且PA=6,AC=9,PD=8,求BD的長.【解】 因為AC∩BD=P,所以經過直線AC與BD可確定平面PCD,因為α∥β,α∩平面PCD=AB,β∩平面PCD=CD,所以AB∥CD,所以=,即=,解得BD=,故BD的長為. (變條件)將本例改為:若點P位于平面 α,β之間(如圖),其他條件不變,試求BD的長.解:與本例同理,可證得AB∥CD.所以=,即=,解得BD=24,故BD長為24.與平行的性質有關的計算的三個關鍵點(1)根據已知的面面平行關系推出線線平行關系.(2)在三角形內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性質、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推出有關線段的關系.(3)利用所得關系計算求值.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過BB1的中點E作一個與平面ACB1平行的平面交AB于點M,交BC于點N,則=________.解析:由題意得平面MNE∥平面ACB1,因為平面BB1C1C∩平面MEN=EN,平面BB1C1C∩平面ACB1=B1C,則由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可得EN∥B1C,同理可得EM∥B1A. 又因為E為BB1的中點,所以M,N分別為BA,BC的中點,所以MN=AC,即=.答案:考點二 平行關系的綜合問題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C-ABED中,四邊形ABED是正方形,點G,F分別是線段EC,BD的中點.(1)求證:GF∥平面ABC.(2)線段BC上是否存在一點H,使得平面GFH∥平面ACD?若存在,請找出點H并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 (1)證明:由四邊形ABED為正方形可知,連接AE必與BD相交于中點F(圖略),故GF∥AC.因為GF 平面ABC,AC 平面ABC,所以GF∥平面ABC.(2)線段BC上存在一點H滿足題意,且點H是BC的中點.證明如下:取BC中點的H,連接GH,FH(圖略),由點G,H分別為CE,CB的中點,可得GH∥EB∥AD.因為AD 平面ACD,GH 平面ACD,所以GH∥平面ACD.因為GF∥AC,AC 平面ACD,GF 平面ACD.所以GF∥平面ACD.又GF∩GH=G,GF,GH 平面GFH,所以平面GFH∥平面ACD.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要靈活運用線線平行、線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在解決立體幾何中的平行問題時,一般都要用到平行關系的轉化.轉化思想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如圖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平面ABC∥平面A1B1C1.若D是棱CC1的中點,在棱AB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DE∥平面AB1C1?并證明你的結論.解:當E為棱AB的中點時,DE∥平面AB1C1.證明如下:如圖所示,取BB1的中點F,AB的中點E,連接EF,FD,DE.因為E,F分別為AB,BB1的中點,所以EF∥AB1.因為AB1 平面AB1C1,EF 平面AB1C1,所以EF∥平面AB1C1.又在 CBB1C1中,因為D,F分別為CC1,BB1的中點,所以DF∥B1C1.因為B1C1 平面AB1C1,DF 平面AB1C1,所以DF∥平面AB1C1.因為EF∩FD=F,EF,FD 平面EFD,所以平面EFD∥平面AB1C1.因為DE 平面EFD,所以DE∥平面AB1C1.1.已知直線m,n,平面α,β,若α∥β,m α,n β,則直線m與n的關系是( )A.平行 B.異面C.相交 D.平行或異面解析:選D.因為α∥β,所以α與β無公共點,又m α,n β,所以m與n無公共點,所以m與n平行或異面.2.如圖是長方體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幾何體,四邊形EFGH為截面,長方形ABCD為底面,則四邊形EFGH的形狀為( )A.梯形 B.平行四邊形C.可能是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邊形 D.不確定解析:選B.由長方體的性質各對面平行及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易知HG∥EF,EH∥FG,所以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故選B.3.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M是A1C1的中點,平面AB1M∥平面BC1N,AC∩平面BC1N=N.求證:N為AC的中點.證明:因為平面AB1M∥平面BC1N,平面ACC1A1∩平面AB1M=AM,平面ACC1A1∩平面BC1N=C1N,所以C1N∥AM.又AC∥A1C1,所以四邊形ANC1M為平行四邊形.所以AN=C1M=A1C1=AC.所以N為AC的中點.[A 基礎達標]1.若平面α∥平面β,直線a α,點M∈β,過點M的所有直線中( )A.不一定存在與a平行的直線 B.只有兩條與a平行的直線C.存在無數條與a平行的直線 D.有且只有一條與a平行的直線解析:選D. 由于α∥β,a α,M∈β,過點M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a平行,故D項正確.2.平面α∥平面β,點A,C在平面α內,點B,D在平面β內,若AB=CD,則AB,CD的位置關系是( )A.平行 B.相交C.異面 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選D.可將AB與CD想象為同高圓臺的母線,顯然相交、平行、異面都有可能.故選D.3.在如圖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中,過A1B1的平面與平面ABC交于直線DE,則DE與AB的位置關系是( )A.異面 B.平行C.相交 D.以上均有可能解析:選B.因為平面A1B1C1∥平面ABC,平面A1B1ED∩平面A1B1C1=A1B1,平面A1B1ED∩平面ABC=DE,所以A1B1∥DE.又因為A1B1∥AB,所以DE∥AB.4.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3,點E在A1B1上,且B1E=1,平面α∥平面BC1E,若平面α∩平面AA1B1B=A1F,則AF的長為( )A.1 B.1.5C.2 D.3解析:選A.平面α∥平面BC1E,平面α∩平面AA1B1B=A1F,平面BC1E∩平面AA1B1B=BE,所以A1F∥BE,又A1E∥FB,所以四邊形A1FBE為平行四邊形,所以FB=A1E=3-1=2,所以AF=1.5.如圖,不同在一個平面內的三條平行直線和兩個平行平面相交,則兩個平行平面內以交點為頂點的兩個三角形是( )A.相似但不全等的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C.面積相等的不全等三角形 D.以上結論都不對解析:選B.由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得AC∥A′C′,又因AA′∥CC′,則四邊形ACC′A′為平行四邊形,所以AC=A′C′.同理BC=B′C′,AB=A′B′,所以△ABC≌△A′B′C′.6.如圖,在多面體ABCDEFG中,平面ABC∥平面DEFG,EF∥DG,且AB=DE,DG=2EF,則( )A.BF∥平面ACGD B.CF∥平面ABEDC.BC∥FG D.平面ABED∥平面CGF解析:選A.如圖所示,取DG的中點M,連接AM,FM,則由已知條件易證得四邊形DEFM是平行四邊形,所以DE∥FM,且DE=FM.因為平面ABC∥平面DEFG,平面ABC∩平面ADEB=AB,平面DEFG∩平面ADEB=DE,所以AB∥DE,所以AB∥FM,又AB=DE,所以AB=FM,所以四邊形ABFM是平行四邊形,所以BF∥AM,又BF 平面ACGD,AM 平面ACGD,所以BF∥平面ACGD,故選A.7.直線m,n及平面α,β,γ有下列關系:①α∩β=m;②m∥n;③α∥γ;④β∩γ=n.其中一些關系作為條件,另一些關系作為結論,組成一個正確的推理應是________.解析:因為α∥γ,且α∩β=m,β∩γ=n,由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可得m∥n.答案:①③④ ②8.已知α∥β,AC α,BD β,AB=6且AB∥CD,則CD=________.解析:如圖,因為AB∥CD,所以A,B,C,D四點共面,因為α∥β,且α∩平面ABDC=AC,β∩平面ABDC=BD,所以AC∥BD,又AB∥CD,所以四邊形ABDC為平行四邊形,所以AB=CD=6.答案:69.如圖所示,平面四邊形ABCD所在的平面與平面α平行,且四邊形ABCD在平面α內的平行投影A1B1C1D1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則四邊形ABCD的形狀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于平面ABCD∥平面α,平面AA1B1B∩α=A1B1,平面AA1B1B∩平面ABCD=AB,所以AB∥A1B1,同理可證CD∥C1D1,又A1B1∥C1D1,所以AB∥CD,同理可證AD∥BC,所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答案:平行四邊形10.如圖,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平面ABB1A1∥平面CDD1C1,且AF∥EC1,試判斷四邊形AEC1F的形狀.解:因為AF∥EC1,則AF,EC1確定一個平面AEC1F,平面AEC1F∩平面CDD1C1=C1F,平面AEC1F∩平面ABB1A1=AE,又平面ABB1A1∥平面CDD1C1,所以AE∥C1F,所以四邊形AEC1F是平行四邊形.[B 能力提升]11.如圖所示,在棱錐A-BCD中,截面EFG平行于底面,且AE∶EB=1∶2,若△EFG的周長是9,則△BCD的周長為________.解析:因為平面EFG∥平面BCD,平面EFG∩平面ABC=EG,平面BCD∩平面ABC=BC,所以EG∥BC,所以==,同理==,所以△EFG與△BDC的周長之比為1∶3,而△EFG的周長是9,故△BCD的周長為9×3=27.答案:2712.如圖,過正方體ABCD-A1B1C1D1的頂點B1,D1與棱AB的中點P的平面與底面ABCD所在平面的交線記為l,則l與B1D1的位置關系為________.解析:如圖所示,連接D1P,B1P,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平面ABCD∥平面A1B1C1D1,平面B1D1P∩平面A1B1C1D1=B1D1,平面B1D1P∩平面ABCD=l,所以l∥B1D1.答案:平行13.如圖所示,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BC=4,BB1=2,點E,F,M分別為C1D1,A1D1,B1C1的中點,過點M的平面α與平面DEF平行,且與長方體的面相交,交線圍成一個平面圖形.在圖中,畫出這個平面圖形,并求這個平面圖形的面積(不必說明畫法與理由).解:如圖,設N為A1B1的中點,連接MN,AN,AC,CM,則四邊形MNAC為所求的平面圖形.因為M,N,E,F均為所在棱的中點,所以MN∥EF,又EF 平面DEF,MN 平面DEF,所以MN∥平面DEF,又AN∥DE,AN 平面DEF,DE 平面DEF,所以AN∥平面DEF,又MN∩AN=N,MN,AN 平面MNAC,所以平面MNAC∥平面DEF.易知MN∥AC,四邊形MNAC為梯形,且MN=AC=2,過點M作MP⊥AC于點P,可得MC==2,PC==,所以MP==,所以S梯形MNAC=×(2+4)×=6.[C 拓展沖刺]14.在邊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M是該正方體表面及其內部的一動點,且BM∥平面AD1C,則動點M的軌跡所形成區域的面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如圖,邊長為2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動點M滿足BM∥平面AD1C,由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可得,當BM始終在一個與平面AD1C平行的平面內時,滿足題意,過B作與平面AD1C平行的平面,連接A1B,BC1,A1C1,平面A1BC1∥平面AD1C,所以S△A1BC1=×2××2=2.答案:215.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錐P-ABCD中,點E在PD上,且PE∶ED=2∶1,平面PAB∩平面PCD=l.(1)證明:l∥CD;(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點F,使BF∥平面AEC?證明你的結論.解:(1)證明:因為四邊形ABCD為菱形,所以AB∥CD.又AB 平面PCD,CD 平面PCD,所以AB∥平面PCD.又AB 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CD=l.所以AB∥l,所以l∥CD.(2)存在.當F是PC的中點時,BF∥平面AEC.證明如下:如圖,取PC的中點F,PE的中點M,連接FM.所以FM∥CE.由M為PE的中點,PE∶ED=2∶1,得EM=PE=ED,所以E是MD的中點.連接BM,BF,BD.設BD∩AC=O,連接OE.因為四邊形ABCD是菱形,所以O為BD的中點.所以BM∥OE.又MF∩MB=M,CE∩OE=E,MF,MB 平面BFM,CE,OE 平面AEC,所以平面BFM∥平面AEC.又BF 平面BFM.所以BF∥平面AE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5.3 第2課時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pptx 人教A版(2019) 高數 必修第二冊 8.5.3 第2課時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學生版).doc 人教A版(2019) 高數 必修第二冊 8.5.3 第2課時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