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課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導學案 (含答案)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課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導學案 (含答案)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第2課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課標要求】
認識古代各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
認識不同文明之間的早期聯系。
【知識梳理】
一、古代文明的擴展(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的擴展)
請在教材找出農耕文明(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各自擴展的區域?試著比較哪種文明更具擴張的潛能?并分析原因?
二、古代世界帝國
世界帝國 波斯帝國 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 羅馬帝國
崛起時間
區域
主要政治舉措
走向衰亡 公元前4世紀末,被馬其頓滅亡 亞歷山大死后,帝國分裂為三個希臘化國家
擴張影響
三、文明的交流
1、文明之間交往的總趨勢是不斷加強,相互影響也不斷擴大。請在教材中找到古代世界各地區文明交流的主要內容有哪些?試著給它們分分類?
2、從公元前后開始,東西方交流的表現有哪些?
3、請嘗試概括,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我的思維導圖】
【自我檢測】
1.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其中,建立于公元前4世紀的是( )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波斯帝國 D.秦漢王朝
2.亞歷山大東征開啟了東西方文化大規模交融的新時代。這說明( )
A.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來源于戰爭 B.和平往來促進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沖突導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沖突客觀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與發展
3.“地中海已成為帝國的‘內湖’,地中海各地之間的交通暢通無阻,海上航路、內陸河道、陸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內外貿易的動脈,商旅往來絡繹不絕。”材料中的“帝國是( )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孔雀帝國 D.亞述帝國
4.東漢班超于公元97年率領士兵到達里海,并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據《后漢書·西域傳》記載:“大秦國一名廣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十……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稱之大秦。”由此可見,甘英出使的“大秦”是指當時的( )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雅典城邦 D.古巴比倫王國
5.“與后世成熟的專制王權比較,波斯帝國的官僚體系畢竟不夠發達,至少與秦漢以來中國的官僚體系比較,不夠‘專業’。”材料中所說的波斯帝國官僚體系“不夠‘專業’”具體表現在( )
A.從中央到地方不成熟的稅收系統 B.選官任官缺乏嚴格的制度
C.國王的權力被認為來自君權神授 D.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6.波斯國王大流士宣稱:“凡忠信之士,我賜予恩典;凡不義之人,我嚴懲不貸……凡我給他們的命令,他們都遵行不誤。……靠阿胡拉馬茲達之佑,我統治了這個王國。”材料主要說明(   )
A.國王是波斯帝國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B.大流士以嚴酷法律治國
C.波斯帝國建立起較完善的官僚體系 D.波斯國王相信君權神授
7.(多選)下列國家中,曾經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的是(  )
A.古代埃及B.波斯帝國C.亞歷山大帝國D.羅馬帝國
【問題探究】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遣掾(佐助)甘英使大秦、條支,窮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
備其風土,傳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臨大海,欲渡,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
三月乃得渡,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赍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
英乃止。
——《資治通鑒》第 48 卷
材料二:(大秦)“以金銀為錢,銀錢十當金錢一。與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
質直,市無二價。谷食常賤,國用富饒。鄰國使到其界首者,乘驛詣王都,至則給以金錢。其王常
欲通使于漢,而安息欲以繒彩與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自達。至桓帝延熹九年(166 年),大秦王安敦
遣使自日南(漢朝郡名)徼外(塞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貢,并無珍異,
疑傳者過焉。”
——《后漢書 西域傳》
1.閱讀并分析材料二,概括羅馬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6 分)
2.漢朝與羅馬帝國是當時世界上的兩大強國,兩國官方都有建立直接交往的愿望。根據材料一、
二,這種愿望長期未能實現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 分)
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朝與羅馬帝國交往的特點。(6 分)
4.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漢朝與西亞(安息)、歐洲(大秦)通商關系發展起來的主要條件有哪
些?(6 分)
第2課 參考答案
ADBBB A BCD
1.閱讀并分析材料二,概括羅馬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6 分)
1.經濟繁榮,物產豐饒(“谷食常賤,國用富饒”);使用金銀貨幣,市場管理規范(“市無二價”),商品經濟發達;交通發達(“乘驛至王都”);對外貿易發展(“與安息、天竺交市”)。
2.安息人(在大秦和漢朝之間從事轉手貿易,獲得豐厚)的“遮閡”,即阻隔。
3.從間接經貿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通過絲綢之路;以經濟聯系為主。
4.主要條件有:漢朝絲織業等的發展;秦漢、波斯、羅馬對道路開通的貢獻(重點是張騫通西域);
漢朝在西域設西域都護(保障絲綢之路暢通);大國間交往的愿望等。
PAGE
1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大埔区| 元谋县| 兴宁市| 嵊州市| 九龙县| 禄劝| 桑日县| 古蔺县| 精河县| 天柱县| 青州市| 新竹县| 安塞县| 洪江市| 天台县| 和硕县| 政和县| 正阳县| 若羌县| 凤庆县| 肇东市| 临安市| 万全县| 延庆县| 健康| 兴安盟| 南投县| 新田县| 呼和浩特市| 镇平县| 安溪县| 洮南市| 会泽县| 土默特右旗| 衡东县| 达孜县| 留坝县| 通河县| 内乡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