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素描概述章第一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第一章 素描概述素描基礎知識第一節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一、素描的概念素描主要以單色線條和塊面來塑造物體形象,是一種對客觀物像的形態和結構特征作樸素表現的繪畫形式。素描是具有獨立的藝術語言和審美價值的一門藝術,它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是設計專業不可缺少的必修課程。同時,它又是一種藝術形式,人們可以通過這種形式表達情感和思想。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二、素描的類型按其風格可分為具象素描和抽象素描;按其使用工具可分為鉛筆素描、木炭鉛筆素描、鋼筆素描和毛筆素描等;按其表現內容可分為石膏素描、靜物素描、風景素描和人物素描等;按其表現方法可分為結構素描、明暗素描和創意素描;按其意圖可分為習作性素描、創作性素描和資料性素描。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赫拉克力石膏頭像》捷爾維茲(俄國)《靜物》莫蘭迪(意大利)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在森林里》希施金(俄國)《戴帽子的青年婦女側身像》門采爾(德國)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三、素描的起源及發展1940年在法國拉斯科洞窟發現了距今約2萬年的壁畫,壁畫上的動物線條粗獷、輪廓準確。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1879年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壁畫,形象逼真,風格樸素,在塑造動物形象時,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巖面的自然起伏,展示出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受傷倒地的野牛》(西班牙)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古希臘素描很重視輪廓線的表現力,形成了一種輪廓畫法。希臘素描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陶畫藝術。阿喀琉斯和埃阿斯黑繪式大酒罐(希臘)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給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素描作品,這些作品鮮明地體現了不同地區的不同風格,從而促使素描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描標志著西方素描走向成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峰。《受胎告知》衣褶習作 達·芬奇(意大利)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年輕女子肖像》拉斐爾(意大利)《圣塞正斯地安》提香(意大利)《九十三歲老人像》丟勒(德國)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19世紀末,法國出現了印象派。印象派強調并追求光色變化,沖破原來依靠形體邊緣暗示體積的輪廓線的素描方法,創造出新的繪畫風格。《賽密拉米斯》形象習作(之一) 德加(法國)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20世紀的西方美術被統稱為現代派美術?,F代派素描在非表現的結構中重新組織視覺形象,從不同的感覺和理解探索素描的表現。素描已不是僅僅再現客觀的手段,而是逐漸有了改變自然形態、組織藝術結構的功能,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藝術流派,如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舞蹈》 馬蒂斯(法國)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夢》 畢加索(西班牙) 《吶喊》 蒙克(挪威) 《記憶的永恒》 達利(西班牙)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中國古代素描主要以線條造型為主,畫家利用線條的疏密、粗細、剛柔、濃淡、方圓等描繪形象,線條往往與整個繪畫創作結合在一起,融在其中,而不像西方的素描那樣獨立成為一體。《朝元仙仗圖》 武宗元(宋)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荷花圖冊》 朱耷(清)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四、素描與設計的關系在文藝復興時期,素描除作為教堂內部壁畫、雕塑、油畫的素描稿,透視和解剖等研究圖外,還作為為發明創造而作的具有創意和設計性質的草圖。素描既是一種藝術造型手法,又是表現設計創意的重要手段。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解剖分析 達·芬奇(意大利)包豪斯學校第一節 素描基礎知識素描與設計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在設計中,素描以設計造型為目的,運用素描技法的表現形式,根據設計者的構想表達設計意圖。設計手稿1 達·芬奇(意大利)設計手稿2 達·芬奇(意大利)透視基本原理第二節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一、透視的概念透視是自然現象在人的視覺中的反映,是客觀存在的一種視覺現象。透視是指通過一層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其后面物體的視覺科學。《畫家畫臥婦》(木版畫) 丟勒(德國)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透視的基本術語:站點——觀察者站立的位置。視點——觀察者眼睛的位置。視高——觀察者眼睛的高度。視線——視點與物體上各點的連線。視距——心點到視點的距離。畫面——垂直于基面的假設投影面。基線——畫面與基面的交線。基面——地面或物體放置的水平面,是觀察者和物體所處的基準面。視平線——畫面上與視點等高的水平線,隨著視點位置的高低而變化。心點——在畫面上正對觀察者眼睛的一點,它必然在視平線上。視中線——又稱視軸,是畫面上過心點的垂直線,視中線始終與基面垂直。滅點——畫面透視中變線的消失點,也稱消失點。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視域——人的視角約100°左右,在可視域中間60°視角范圍內稱為正常視域,正常視域內景物視覺清晰。視域示意圖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二、透視的類別通常根據透視滅點的多少及對物體觀察角度的不同,將透視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1.一點透視一點透視又稱平行透視,是指只有一個滅點(即滅點與心點重合),立方體的前面與畫面平行、底面與地面平行所構成的透視關系。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一點透視只有一個滅點,此點不一定在畫面中心,但一定在視平線上。與畫面平行的面沒有透視變化,其他的變線都消失于滅點;在視平線以上的部分向下消失,以下的部分向上消失,以左的部分向右消失,以右的部分向左消失。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2.兩點透視兩點透視又稱成角透視,是指有兩個滅點,立方體各面與畫面不平行并且成一定角度,但底面與地平面平行的透視關系。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立方體水平面越接近視平線,夾角越大,體積越平緩;當立方體的水平面與視平線等高時,夾角變為180°,即成為一條直線。而當立方體水平面越遠離視平線,夾角越小,體積感越強。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3.三點透視三點透視又稱傾斜透視,是指有一個面既不與地面平行又不與畫面平行,從而產生一邊高一邊低,向某個方向傾斜的透視現象。三點透視實例 張云志三點透視作品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當改變畫面與地面的垂直關系,仰視或俯視取景時,原來是直立無傾斜的對象會產生傾斜變化。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三、圓的透視在正方形的基礎上可以畫出圓的透視,通過正方形的中心點可以找出圓的半徑。在立方體的基礎上,可以畫出圓柱體的透視。圓柱體的透視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在視平線上下,圓的透視面是不一樣的。距視平線越近,圓的透視面越窄;距視平線越遠,圓的透視面越寬。圓透視的最長直徑的兩個半徑相等,最短直徑的遠半徑比近半徑略短,近處的弧形比遠處的弧形彎度大。同心圓大小不同的圓面的透視特征表現為:大小兩個圓周之間的距離兩端寬,遠端窄,近端居中。第二節 透視基本原理在視平線上下,圓的透視面是不一樣的。距視平線越近,圓的透視面越窄;距視平線越遠,圓的透視面越寬。圓的透視與視平線距離的關系圓透視的最長直徑的兩個半徑相等,最短直徑的遠半徑比近半徑略短,近處的弧形比遠處的弧形彎度大。同心圓大小不同的圓面的透視特征表現為:大小兩個圓周之間的距離兩端寬,遠端窄,近端居中。素描工具及使用第三節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一、筆1.鉛筆鉛筆是最方便、最常用的素描工具,易擦、易修改,能畫出豐富細膩的色調變化。鉛筆有軟硬之分,B前面的數字越大,鉛芯就越軟、越黑;H前面的數字越大,鉛芯就越硬、越淡。素描常選用B、2B、4B的鉛筆。鉛筆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2.木炭鉛筆木炭鉛筆墨色在紙張上的附著性好,表現力強,能畫出豐富的層次,是素描的理想工具,缺點是不易擦凈。木炭鉛筆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3.炭精條炭精條一般有黑色和棕色兩種,它既可以用于較細致的刻畫,也便于大面積涂抹,還可以表現豐富的層次,但與木炭鉛筆一樣不易修改。炭精條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4.木炭條木炭條最古老的繪畫工具之一。木炭條是用柳枝燒制而成的,質地松軟、易碎,容易脫落;修改時常用手或布抹擦,或用饅頭粘掉炭粉;畫作完成后,必須噴上定畫液,以便保存。木炭條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二、素描紙素描紙表面有紋理,選用時要注意紙質是否堅實、平整、不易起毛。畫素描時不宜選用過于光滑的紙張。初學者使用的紙張大小以8開和4開為宜。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三、橡皮橡皮是畫素描必備的輔助工具,常見的有軟橡皮(橡皮泥)和硬橡皮。軟橡皮可以根據需要捏成不同的形狀,用于在素描紙上粘、擦抹等。硬橡皮一般以柔軟且富有彈性的為佳,否則容易擦臟畫面,甚至使畫紙受損起毛。作畫時常把橡皮切成小尖塊當作白鉛筆使用,這樣既可在細部擦抹、提亮,也可擦出輕重、寬窄的白線,使筆觸更加豐富。軟橡皮硬橡皮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四、紙筆紙筆又稱紙擦筆,可以在畫面做出朦朧、柔潤的效果,使畫面調子更加豐富,且變得通透。在擦拭時要按照形體的結構進行,把控好整個畫面的黑白灰,避免過于灰。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五、其他工具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六、握筆方法和作畫姿勢1.握筆方法直握筆:用力靠手指和手腕,筆觸活動范圍小。該方法一般在繪畫的后期使用,用于進行局部刻畫。橫握筆:將鉛筆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上,然后用拇指按住,一般握筆的位置在筆中部或后半部。橫握筆時筆觸面積較大,起稿或鋪調子時多用此方法。直握筆橫握筆第三節 素描工具及使用2.作畫姿勢將畫板放在膝上,右手執筆,左手緊握畫板的中上部,畫板傾斜,與視線成90°,上身挺立,握畫板的手臂伸直,并與畫板保持足夠的距離,這樣有利于把握素描的整體結構。橫握筆思考與練習1.透視有哪幾種類型?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2.簡述透視的基本術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