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創意素描章第四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第四章 創意素描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第一節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一、點、線、面1.點點在幾何學中只有位置,沒有形狀和大小。作為造型元素中的點是有大小和形狀的,在所有的點中圓點是最理想的點。兩個大小相同的點兩個大小不同的點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三個點分散《蔚藍的金色》 米羅(西班牙)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2.線幾何學對線的認識是:線是點運動的軌跡;線是面的界限,是面與面的交界、點與點的連接,實際并存在。但是,作為造型元素的線是有長度和寬度的。在設計中,線是重要的造型手段,它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其不同的粗細、長短、質感及不同的構成形式能表現出風格各異的畫面。線對畫面空間切割時會產生以下幾種空間效果:水平線有平坦的空間效果,垂直線有高闊的空間效果,斜線劃過畫面有三維空間效果。線長短的排列有深遠的空間效果,線粗細的排列有空間層次感,密集、方向一致的線比方向非一致的線更加有平面感。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線對畫面空間切割時會產生以下幾種空間效果:水平線有平坦的空間效果,垂直線有高闊的空間效果,斜線劃過畫面有三維空間效果。線長短的排列有深遠的空間效果,線粗細的排列有空間層次感,密集、方向一致的線比方向非一致的線更加有平面感。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3.面面在幾何學里的含義是線移動的軌跡。面只具有長度和寬度,而不具有厚度。面的形象非常豐富,概括起來有直線形、曲線形和偶然形。若將它們簡化為幾何形,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基本形狀。偶然形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二、形形在設計領域中發揮著設計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1.具象具象是對客觀事物逼真的描繪,側重于對外部客觀世界的模仿。《自畫像》 拉斐爾(意大利)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2.意象意象是將物體按照設計意圖予以變形,使畫面空間趨向平面化,它既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格爾尼卡》 畢加索(西班牙)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3.抽象抽象是純形式因素表現的藝術形式,沒有任何可識別的客觀再現內容,只是憑借點、線、形、色、體等抽象構成來傳情表意。《幾個圓圈》 康定斯基(俄國)《場景》 蒙德里安(荷蘭)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三、空間東西方的空間概念不同,西方傳統繪畫的空間概念與現代繪畫也不一樣。西方傳統繪畫的空間是以焦點透視法來表現的,而現代繪畫則是以繪畫本身為目的的“繪畫空間”。隨著科學和藝術的發展,人們的空間概念在不斷更新。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1.東方繪畫空間散點透視是中國傳統繪畫常用的方法。繪畫者通過移動視點的位置,把不同視域內的物體綜合起來畫在一幅畫內,而不像焦點透視那樣受到局限,使人的視線從自然束縛中解脫出來;同時,還可以把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的事、物、人等表現在同一畫面中。《朝元圖—太乙諸神》壁畫(西壁南段) 元代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水陸攻戰圖》畫像石 東漢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2.四維空間四維空間采用多視點的空間表現手法,在畫面上呈現對象的多面,因而出現“動”的空間,最典型的是立體派畫家的作品。立體派畫家把物體解體,將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物體的各方面同時集合在同一畫面中。《戴帽子的男人》畢加索(西班牙)《哭泣的女人》畢加索(西班牙)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3.非現實空間非現實空間是指將空間觀念從物質的空間轉移到心理的空間,使空間深度不在畫面上,而是在精神中。在超現實主義繪畫中,常用引起錯覺的超寫實手法,制造非現實、荒誕的夢幻空間。《記憶的永恒》 達利(西班牙)《欲望的幽靈》 達利(西班牙)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4.矛盾空間矛盾空間是指有意在畫面上制造一種反科學、反合理透視的空間,該空間比例失常,時間差異消失。 《相對性》 埃舍爾(荷蘭) 《異度空間》 埃舍爾(荷蘭) 《互畫的雙手》 埃舍爾(荷蘭)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 《莫比烏斯帶》 埃舍爾(荷蘭) 《水車》 袁艷梅 《馬路》 周妮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5.適度空間適度空間是指經過主觀調整,具有遠、中、近景,符合合理比例的空間。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四、黑與白黑與白是相互對立的,是色彩的開始和歸宿,故稱其為“極色”。黑與白又是相互依存的,即所謂“無黑即無白,有黑即有白”。黑與白是不同明暗值的單純色塊的簡稱,其中包括灰色在內。它們是客觀明度,而不是光線照射下的光影。明暗除了被用于描繪物體的質量感、體積感外,還用于組織畫面空間,構成畫面的明暗格調。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明度從白到黑可分為三個區域:即高明度區、中明度區和低明度區,也可分為九個等級,其中1為最亮,9為最暗, 1~3為高明度,4~6為中明度,7~9為低明度。明度區域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黑色具有力度和堅實感,當畫面中黑色占比重較大時,容易產生死板、沉悶的感覺,若在畫面中適當穿插白色,便會使畫面顯得活躍。灰色屬于中性,從深灰到淺灰有很多種灰色。灰色能夠緩沖黑與白的強烈對比,增加層次感、立體感,增加形象的肌理和質感。白色具有擴張、純凈、冷漠的感覺。當畫面中白色所占比重大時,適當加入黑色可豐富畫面、避免空洞,而且可以減弱白色的張力。與黑色相比,以白色為主基調的造型顯得柔弱。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光影規律是利用明暗調子來塑造空間,黑與白則是運用明暗值對比來表現空間。組織畫面同時也是一種構圖行為,構圖離不開形態,也離不開明暗值。自印象派產生以來,很多大師應用明暗值來組織畫面,以表達自己對形態的獨特理解,構筑畫面空間。《無題》 米羅(西班牙)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14一是將淺色塊放在深色塊背景中,以獲得強烈的視覺效果,反之亦然;二是淺色塊逐漸向深色塊變化而富于秩序感;三是淺色塊與深色塊并置,顯得較活躍。明暗配置有以下幾種基本形式: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五、肌理肌理是指物體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即各種縱橫交錯、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紋理變化。肌理用于表達人對設計物表面紋理特征的感受。任何物體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紋理變化,這種特定的紋理變化所呈現出的神奇的視覺感受,正是繪畫藝術所探求的肌理效果。第一節 創意素描的基本元素物質材料表面的肌理是構成視覺藝術的要素。它與素描的其他元素一樣重要,而且它對材料的要求比其他元素還要高。在設計領域中,肌理是一種很活躍的因素,設計者能從各種肌理中吸取靈感并形成新的形式語言。肌理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第二節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一、形的聯想訓練在創意思維的培養中,形的聯想是最基本的訓練方法,它是從兩種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中找出其內在的聯系,至少在形體上找出其共同點,然后將兩者進行變異、合成,形成一種新形象的造型活動。形的聯想關鍵是思維活躍,畫面效果要體現作者的創造智慧。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形的聯想1 杜玉梓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 形的聯想2 杜玉梓 形的聯想3 鄧錦輝 形的聯想4 張磧琦形的聯想5 林子奇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形的聯想6 黃文倩 形的聯想7 尤嘉威 形的聯想8 張秋妍 形的聯想9 王璐瑤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形的聯想10 李苑誼形的聯想11 廖嘉敏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二、正負形訓練正負形也稱為“圖與地”,習慣上把實體的部分稱為正形,也就是“圖”,相對的另一部分稱為負形,也就是“地”。正負關系并無絕對,在一定的情況下負形也會轉換成主角。 魯賓之杯 《日本京王百貨宣傳海報》 福田繁雄(日本) 《天與水》 埃舍爾(荷蘭) 《圓極限Ⅱ》 埃舍爾(荷蘭)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 正負形1 符展超 正負形2 陳家鋒 正負形3 吳經駒 正負形4 王朝玲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正負形5 周妮正負形6 高純平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三、不合理比例的創造訓練在現實生活中,任何物體都具有其自身的正常比例,改變這種正常比例就會出現不正常的形態。但在設計領域中,這種不合理比例有時卻是一種有效的表現手法,特別是在廣告設計領域中,常常使用這種方法創造出超現實的情景,以引起人們的關注。《個人價值》 馬格利特(比利時)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 不合理比例1 不合理比例2 《聽音室》 馬格利特 (比利時)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四、不同物質屬性的轉換訓練任何客觀物體都具有其自身的質量感屬性。質量感轉換是突破物體原有的質地和量感的概念,把質地和量感轉換成另一種質地和量感。《毛皮餐具》 奧本海姆(瑞士)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錯誤的鏡子》馬格利特(比利時)《比利牛斯山脈的城堡》馬格利特(比利時)比利時)《清晰的思路》馬格利特(比利時)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巨大的餐桌》 馬格利特(比利時)《偉大的家族》 馬格利特(比利時)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五、分解與重構訓練分解與重構是對物體采用多視點的觀察方法,把物體的原形結構破壞分解成若干個形,然后進行重新組合,在畫面中同時呈現物體的諸面,進而構成新穎的圖形。分解與重構1分解與重構2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彈曼陀鈴的少女》 畢加索(西班牙)分解與重構4分解與重構3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六、具象到抽象的變異訓練創意素描造型訓練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具象造型如實地反映客觀物體,而當具象造型無法表達個性情緒時,作者就會采取變形、夸張等主觀意識組織畫面,將物體的形進行抽象化、平面化、變形化。主觀因素越多,形離真實也就越遠。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樹》1 蒙德里安(荷蘭)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 《樹》2 蒙德里安(荷蘭) 《樹》3 蒙德里安(荷蘭) 《樹》4 蒙德里安(荷蘭)第二節 創意素描創造形式訓練《牛》 畢加索(西班牙)1.形的聯想訓練、正負形訓練、不合理比例的創造訓練、不同物質屬性的轉換訓練(可參考教材圖4-2-1至圖4-2-31)。要求:(1)富有創意和新鮮感,構成新穎圖形。(2)形體組合自然,畫面統一完整。(3)作業紙規格:8開。2.分解與重構訓練(可參考教材圖4-2-32至圖4-2-36)。要求:(1)對自然物分割后再進行重新組合,構成新穎圖形。(2)作業紙規格:8開。3.具象到抽象的變異訓練(可參考教材圖4-2-37至4-2-41)。要求:(1)采取變形、夸張等主觀意識組織畫面,能表達一定 的情緒和意趣。(2)物體的形象抽象化、平面化、變形化。(3)作業紙規格:8開。思考與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