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速寫基礎知識第二章第二章 速寫基礎知識12速寫的觀察與思考速寫中的透視3速寫的表現形式第一節速寫的觀察與思考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一、線造型的形式特征線是點的延伸、面的轉折,對線的認識和理解直接關系到畫面的藝術表現。線是繪畫與藝術設計重要的造型手段,研究、認識線的形式美表現,是畫好速寫的重要一環。通常,不同的線對畫面的空間分割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見圖2-1)。水平線給人開闊的視覺,垂直線給人堅定、挺拔向上的感覺,曲線給人活潑、生動、動感的感覺。粗線表現肯定、沉重、壯烈,細線則表現流暢、優雅、纖弱。一般來說,斜線由于重心的關系給人以不穩定之感,但金字塔的對立斜線卻給人極穩定之感。另外,斜線的透視性還會帶來深遠的感覺。速寫畫以線造型為主要手段,繪畫者可以使用不同的線來塑造千變萬化的形象(見圖2-2~圖2-4)。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二、形象的正與負中國道家的標志性圖案反映了世界陰陽相互襯托的自然規律(見圖2-5)。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遇到這樣的一些現象:逆光看物體時物體是暗的,順光看物體時物體是亮的,而背景變成重色,將物體的輪廓襯托得很清楚。生活中這種黑襯托白、白襯托黑的現象,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本質的正負轉換規律(見圖2-6)。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這一規律為畫速寫開發了想象的空間。平時我們習慣于用白紙作畫,這是最常見的畫速寫的方法,但根據正負轉換規律,也可以使用一些深色的紙作畫,如在黑紙、灰紙或彩色紙上畫速寫,會有一種不尋常的畫面效果,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見圖2-7~圖2-9)。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三、造型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速寫可以快速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物象,包括風景、靜物、人物、動物等。但無論畫什么,在畫之前都要認真地去觀察、分析物象的造型和特征。如畫靜物時要分析其造型特點、比例關系、細節的結構規律、質感、透視等,畫風景時要分析其遠近、物體的大小對比規律、具體物象的表現、透視等,畫人物時要分析人的性別、年齡、種族、結構比例關系、衣紋的不同變化等,畫動物時要了解動物的結構比例、動態的變化等。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觀察時應注意,物象在共性特征之中也存在著個性特征。例如,貓、虎、獅子雖然同屬貓科,有許多共性特征,但又有其各自的個性特征;靜物中的蘋果與橘子造型特點類似,但細節上有很大差別;人物外形特征的比例(軀干、四肢、頭、足、手、五官)大致相同,但一些微妙的差別造就了千千萬萬不同的人。因為畫速寫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里去捕捉物象,所以,畫之前的觀察尤其重要,只有細心地觀察物象典型的比例特征,才能在繪畫中加以強調或夸張,最終畫出真實、生動的速寫作品(見圖2-10)。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四、造型的整體與局部畫速寫應堅持一個原則:要自始至終保持整體觀察的方法,切不能因小失大。在畫之前應考慮好這幅畫要表現什么,是畫動態還是畫結構,要養成先想后畫,先整體后局部的邏輯方法。如圖2-11所示是畢加索早期的速寫作品。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五、造型的形式規律畫速寫表現的是物象的外部輪廓及內部結構特征,由表及里地了解造型的結構,對于畫好速寫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指導意義,可以幫助我們從本質上分析所描繪對象的形式規律,有目的地進行選擇、概括和取舍。一般來說,速寫的描繪對象都是三維立體的,而速寫畫實際是平面的,速寫畫的三維立體形式實際是繪畫者利用光表現物體的輪廓、色彩、質感及透視現象,讓人們在視覺上產生錯覺,誤認為畫面是三維立體的。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例如,幼兒通常無法由表及里地了解造型的結構,因此,他們的繪畫是二維平面的(見圖2-12);中國畫的建筑物畫法并非嚴格遵循透視規律,但基于對造型形式規律的了解,也表現出了物象三維立體的特征(見圖2-13);而制圖學的平面投影和軸測圖,最能明顯區分物體的二維和三維形式(見圖2-14)。第一節 速寫的觀察與思考第二節速寫中的透視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一、透視基本規律達·芬奇說:“透視學是繪畫藝術的最佳指南。” 透視是一種視覺現象,當我們從窗戶向外觀察時,會發現較近的物體大,較遠的物體小甚至消失成一個點。這種近大遠小的現象稱為“透視現象”,繪畫中稱為“焦點透視”(見圖2-15)。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二、透視術語學習透視首先要掌握和理解透視學中的相關術語及其相互關系(見圖2-16)。畫面:在物體與繪畫者位置之間,假想有一透明平面,即繪畫的取景面。視閾:繪畫者的視覺范圍。視平線:繪畫者視平面和畫面相交的水平線。視點:繪畫者眼睛的位置。視中線:一條假定的位于視閾中央的線,從眼睛延伸過來并與視平線成直角。心點:視中線與畫面相交的點,又稱主點、視心。視角:以視中線為軸心所呈現的一個圓錐形視閾,其展開角為60°。滅點:又稱消失點,不平行于畫面的視線,必將向遠處集中直至消失,這個集中點就是滅點。根據集中點的位置,滅點可分為天點、地點等。基面:放置所繪物體的平面,或室內外場景的地面。基線:畫面與基面相交的水平線。視高:由視點到基面的距離。視距:由視點到畫面的距離。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三、透視變化規律1.平行透視立方體的一個面與畫面平行產生的透視現象稱為平行透視。平行透視也稱為滅點透視(見圖2-17)。平行透視時,立方體只有一個消失點(這時滅點與心點重合),立方體與畫面平行的線沒有透視變化,與畫面垂直的線都會消失于一點(見圖2-18)。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2.成角透視立方體的任何一個面都不與畫面平行而形成角度的透視稱為成角透視,如圖2-19所示。成角透視時,立方體的任何一個面都會產生透視的縮形變化,與畫面成一定的角度,兩組分別向左、右兩個方向匯集,消失于兩個滅點(見圖2-20)。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3.傾斜透視立方體的面與地平面和畫面成一定傾斜角度的透視現象稱為傾斜透視,如圖2-21所示。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傾斜透視有三個滅點:天點、地點和左右兩個消失點。傾斜面近高遠低,消失在地平線以下的稱為地點,消失在地平線以上的稱為天點。天點和地點均在滅點的垂直線上。傾斜透視多在室外高大建筑物等風景速寫中運用(見圖2-22)。4.圓形透視圓形透視是圓平面與視平面成一定傾斜角度的透視。透視變形后的圓面所呈現出的形狀往往是遠近漸變的橢圓形,其圓心是在最長直徑與最短直徑的交點上,最長直徑將橢圓形分成兩部分,近的部分大于遠的部分。初學者在繪制圓形物體時,有三種常見的透視錯誤(見圖2-23)。作圓形物體的透視圖常采用的方法是“米字格坐標繪圓法”(見圖2-24)。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作畫時,先將畫面中圓形物體的輪廓部位畫成向消失點投射的方形框,并將對角線、中心十字線和坐標格內與邊框平行的兩條引出線投射進去。這樣即可在畫面上的作圓部位獲得具有透視變化的米字格坐標和八個坐標點,從而繪制出任何透視角度中的圓形物體(見圖2-25、圖2-26)。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第二節 速寫中的透視第三節速寫的表現形式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一、用線造型的表現形式一提到速寫,人們就會聯想到“線條”。毋庸置疑,線是造型藝術中最能概括形體的形式。例如畫花卉速寫時,用勾線造型的方法去畫花卉局部細微的結構變化,能夠將花卉表現得非常清楚、準確(見圖2-27)。鋼筆也是表現線條很好的工具,鋼筆畫線條肯定、明確,但不能修改,應一筆到位。無論是用鉛筆還是用鋼筆,畫線條時,一定要注意手下的輕重變化,行筆不要太快,避免線條“太流”“太光”,組織線條要疏密有致,同時要研究線的各種關系,以及強調線條的表現形式(見圖2-28)。用線造型的速寫作品如圖2-29所示。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二、線面結合的表現形式線面結合是速寫常用的表現形式,歷代藝術大師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可供學習參考(見圖2-30、圖2-31、圖2-32)。線面結合的表現形式使用的速寫工具一般是較軟的鉛筆(2B以上),或用炭鉛筆、炭條作畫。作畫時利用筆的尖部畫線條,用側鋒畫調子,靠手下的輕重和行筆的變化來表現物體。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三、突出主題的表現形式突出主題的表現形式帶有很強的創作意味,繪畫者可將畫面的主題著重刻畫,其他部分用單線的方法來表現,使畫面主次分明,主題重點突出(見圖2-33)。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四、強調外輪廓的表現形式輪廓是形體的邊緣,是面的集合、轉折。光影素描強調面的轉折變化,減弱物體、輪廓、邊緣線,而速寫畫的理念則恰恰相反。速寫中強調外輪廓這種表現形式完全否定了光影素描的理論,用實線加強造型物體的外輪廓線,用虛線表現用眼看不到的透視和物體的內部結構,它強調形體外形輪廓的藝術處理、線形的寬度變化以及前后結構用線的對比,如圖2-34所示。第三節 速寫的表現形式五、透視結構的表現形式透視結構速寫描繪的對象以靜物為主,作畫的方法與畫素描的最初步驟相仿,畫面上一些虛實相間的結構線,體現出一種理性的機械之美,如圖2-35所示。第二章 速寫基礎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