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點一:坐標系中的基本公式1.數軸上A,B兩點的距離數軸上點A的坐標為,點B的坐標為,則A,B兩點間的距離:.2.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為:.3.線段的中點坐標公式若點A,B的坐標分別為,,線段AB的中點M的坐標為:.知識點二:直線的方程1.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1)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l與x軸相交時,取x軸作為基準,x軸正向與直線l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α叫做直線l的傾斜角.當直線l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它的傾斜角為0°.因此,直線的傾斜角α的取值范圍為.(2)斜率:一條直線的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常用小寫字母k表示,即.當直線平行于x軸或者與x軸重合時k=0;當直線的傾斜角為銳角時k>0;當直線的傾斜角為鈍角時k<0;傾斜角為90°的直線沒有斜率.傾斜角不同,直線的斜率也不同.因此,我們可以用斜率表示直線的傾斜程度. (3)經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為.2.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1)截距:直線l與x軸交點(a,0)的橫坐標a叫做直線l在x軸上的截距,直線l與y軸交點(0,b)的縱坐標b叫做直線l在y軸上的截距(注:截距不是距離).(2)直線方程的四種形式:名稱 方程 適用范圍點斜式 存在斜截式 存在截距式 且一般式 (A,B不同時為0) 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的所有直線3.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方法一:(1)平行:對于兩條不重合的直線,,其斜率分別為,,有,特別地,當直線,的斜率都不存在時,與的關系為(注:兩直線平行則傾斜角相等,可能沒有斜率).(2)垂直:如果兩條直線,的斜率都存在,且分別為,,則有,特別地,若直線:,直線:,則與的關系為.方法二:設 ,則(1); (2) ;(3) 與 重合; (4) 與 相交.4.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一般地,將兩條直線的方程聯立,得方程組 ,若方程組有惟一解,則兩條直線相交,此解就是交點的坐標;若方程組無解,則兩條直線無公共點,此時兩條直線平行.5.距離公式(1)點到直線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2)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兩條平行直線:()和:()間的距離.知識點三:圓1.圓的定義在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圓,確定一個圓最基本的要素是圓心和半徑.2.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1)圓的標準方程:方程叫做以點為圓心,為半徑長的圓的標準方程.(2)圓的一般方程:方程叫做圓的一般方程.注:將上述一般方程配方得,此為該一般方程對應的標準方程,表示的是以為圓心,為半徑長的圓.3.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如果圓的標準方程為,圓心為,半徑為,則有(1)若點在圓上(2)若點在圓外(3)若點在圓內知識點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位置關系 圖示 公共點個數 幾何特征 代數特征(解的個數)相離 0 無實數解相切 1 兩組相同實數解相交 2 兩組不同實數解2.計算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為的方法:①求弦心距(圓心到直線的距離)②弦長公式:考點一 兩點間距離、中點坐標公式1.已知點,則線段的中點坐標為( )A. B. C. D.【答案】B【解析】由點,則線段的中點坐標為,即,故選:B.2.已知線段的端點及中點,則點的坐標( )A. B. C. D.【答案】B【解析】設 ,的端點及中點,則 ,解得:,故點的坐標為,故選:B.3.若點在軸上,點在軸上,線段的中點的坐標是,則的長為( )A. B. C. D.【答案】A【解析】線段的中點為,設,所以,所以,故選:A.4. 已知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則邊上中線的長為( )A. B. C. D.【答案】B【解析】設邊的中點為.因為,,所以,,即,所以,故選:B.考點二 直線的方程5.直線的傾斜角為 .【答案】【解析】因為直線與橫軸垂直,所以該直線的傾斜角為,故答案為:.6.已知點,點,則直線的傾斜角為( )A.30° B.60° C.120° D.135°【答案】B【解析】設直線的斜率為k,則.令直線的傾斜角為,則,,,故選:B.7.若過兩點,的直線的傾斜角為150°,則的值為 .A. B.0 C. D.3【答案】0【解析】因為過兩點,的直線的傾斜角為150°,所以直線斜率為 ,即,解得,故答案為:0.8.直線過點,且與直線垂直,則直線的方程為( )A. B.C. D.【答案】B【解析】直線的斜率為2,故直線的斜率為,故直線的方程為,故選:B.9.直線的橫截距與縱截距分別為( )A.2, B.2,1 C.4, D.4,2【答案】C【解析】因為直線,令,可得,令可得,所以直線的橫截距與縱截距分別為4,,故選:C.10.經過點,且與直線平行的直線方程為( )A. B.C. D.【答案】B【解析】直線斜率為,故經過點,且與直線平行的直線方程為,整理得,故選:B.11.已知的三個頂點坐標為,,,則BC邊上的中線AE所在直線的一般方程為 .【答案】【解析】BC的中點坐標為,即,故BC邊上的中線AE所在直線的方程為,化為一般方程為,故答案為:.12.已知直線,點.(1)求過點且與平行的直線的方程;(2)求過點且與垂直的直線的方程.【答案】(1)(2)【解析】解:(1)已知直線的斜率為,設直線的斜率為,∵與平行,∴,∴直線的方程為,即直線的方程為,(2)已知直線的斜率為,設直線的斜率為,∵與垂直,∴,∴,∴直線的方程為,即直線的方程為.考點三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13.已知直線與直線相互平行,則實數的值是 .【答案】【解析】因為直線與直線相互平行,則,即,解得,故答案為:.14.若直線:與直線:()互相垂直,則( )A. B. C.12 D.【答案】B【解析】由題意得,當時,直線,與直線不垂直,故,直線的斜率為,直線的斜率為,所以,解得,故選:B.15.已知兩條直線,,則這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為( )A.2 B.3 C.5 D.10【答案】A【解析】這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為,故選:A.16.到直線的距離為 .【答案】【解析】到直線的距離為 ,故答案為:.17.設m為實數,已知三條直線,和相交于一點,求m的值.【答案】【解析】聯立方程組,解得,即交點為,把點代入直線,可得,解得,所以的值為.18.點到直線的距離等于4,則實數___________.【答案】或4【解析】由題意可得:,解得或,故答案為:或4.考點四 圓19.圓心在坐標原點,半徑為2的圓的標準方程是( )A. B.C. D.【答案】B【解析】圓心在坐標原點,半徑為2的圓的標準方程為,故選:B.20.圓方程的圓心為( )A. B. C. D.【答案】C【解析】因為,即,所以圓心坐標為,故選:C.21.已知點A(1,2)在圓C:外,則實數m的取值范圍為( )A. B.C. D.【答案】A【解析】由題意,表示圓,故,即或,點A(1,2)在圓C:外,故,即,故實數m的取值范圍為或,即,故選:A.22.求滿足下列條件的圓的標準方程.(1)圓心在x軸上,半徑為5,且過點;(2)經過點、,且以線段AB為直徑;【答案】(1)或;(2)【解析】解:(1)設圓的標準方程為.因為點在圓上,所以,解得a=-2或a=6,所以所求圓的標準方程為或.(2)設圓的標準方程為,由題意得,;又因為點在圓上,所以,所以所求圓的標準方程為.考點五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23.若直線與圓相切,則m的值為 .【答案】2【解析】由題可知:,故答案為:2.24.已知直線 與圓 交于A、B兩點,若 則a=( )A.5 B. C. D.【答案】B【解析】由題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及勾股定理得點O到直線的距離是,故,解得,故選:B.25.從圓外一點向圓引切線,則此切線的長為 .【答案】2【解析】將圓化為標準方程:,則圓心,半徑1,如圖,設,,切線長,故答案為:2.26.已知方程的曲線是圓(1)求m的取值范圍;(2)當時,求圓C截直線所得弦長.【答案】(1)(2)【解析】解:(1)方程,可化為,因為方程的曲線是圓C,,解得或,所以m的取值范圍是;時,圓C的標準方程為,圓心,半徑,圓心C到直線的距離為,圓C截直線l:所得弦長為 知識點一:坐標系中的基本公式1.數軸上A,B兩點的距離數軸上點A的坐標為,點B的坐標為,則A,B兩點間的距離:.2.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為:.3.線段的中點坐標公式若點A,B的坐標分別為,,線段AB的中點M的坐標為:.知識點二:直線的方程1.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1)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l與x軸相交時,取x軸作為基準,x軸正向與直線l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α叫做直線l的傾斜角.當直線l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它的傾斜角為0°.因此,直線的傾斜角α的取值范圍為.(2)斜率:一條直線的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常用小寫字母k表示,即.當直線平行于x軸或者與x軸重合時k=0;當直線的傾斜角為銳角時k>0;當直線的傾斜角為鈍角時k<0;傾斜角為90°的直線沒有斜率.傾斜角不同,直線的斜率也不同.因此,我們可以用斜率表示直線的傾斜程度. (3)經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為.2.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1)截距:直線l與x軸交點(a,0)的橫坐標a叫做直線l在x軸上的截距,直線l與y軸交點(0,b)的縱坐標b叫做直線l在y軸上的截距(注:截距不是距離).(2)直線方程的四種形式:名稱 方程 適用范圍點斜式 存在斜截式 存在截距式 且一般式 (A,B不同時為0) 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的所有直線3.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方法一:(1)平行:對于兩條不重合的直線,,其斜率分別為,,有,特別地,當直線,的斜率都不存在時,與的關系為(注:兩直線平行則傾斜角相等,可能沒有斜率).(2)垂直:如果兩條直線,的斜率都存在,且分別為,,則有,特別地,若直線:,直線:,則與的關系為.方法二:設 ,則(1); (2) ;(3) 與 重合; (4) 與 相交.4.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一般地,將兩條直線的方程聯立,得方程組 ,若方程組有惟一解,則兩條直線相交,此解就是交點的坐標;若方程組無解,則兩條直線無公共點,此時兩條直線平行.5.距離公式(1)點到直線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2)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兩條平行直線:()和:()間的距離.知識點三:圓1.圓的定義在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圓,確定一個圓最基本的要素是圓心和半徑.2.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1)圓的標準方程:方程叫做以點為圓心,為半徑長的圓的標準方程.(2)圓的一般方程:方程叫做圓的一般方程.注:將上述一般方程配方得,此為該一般方程對應的標準方程,表示的是以為圓心,為半徑長的圓.3.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如果圓的標準方程為,圓心為,半徑為,則有(1)若點在圓上(2)若點在圓外(3)若點在圓內知識點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位置關系 圖示 公共點個數 幾何特征 代數特征(解的個數)相離 0 無實數解相切 1 兩組相同實數解相交 2 兩組不同實數解2.計算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為的方法:①求弦心距(圓心到直線的距離)②弦長公式:考點一 兩點間距離、中點坐標公式1.已知點,則線段的中點坐標為( )A. B. C. D.2.已知線段的端點及中點,則點的坐標( )A. B. C. D.3.若點在軸上,點在軸上,線段的中點的坐標是,則的長為( )A. B. C. D.4. 已知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則邊上中線的長為( )A. B. C. D.考點二 直線的方程5.直線的傾斜角為 .6.已知點,點,則直線的傾斜角為( )A.30° B.60° C.120° D.135°7.若過兩點,的直線的傾斜角為150°,則的值為 .A. B.0 C. D.38.直線過點,且與直線垂直,則直線的方程為( )A. B.C. D.9.直線的橫截距與縱截距分別為( )A.2, B.2,1 C.4, D.4,210.經過點,且與直線平行的直線方程為( )A. B.C. D.11.已知的三個頂點坐標為,,,則BC邊上的中線AE所在直線的一般方程為 .12.已知直線,點.(1)求過點且與平行的直線的方程;(2)求過點且與垂直的直線的方程.考點三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13.已知直線與直線相互平行,則實數的值是 .14.若直線:與直線:()互相垂直,則( )A. B. C.12 D.15.已知兩條直線,,則這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為( )A.2 B.3 C.5 D.1016.到直線的距離為 .17.設m為實數,已知三條直線,和相交于一點,求m的值.18.點到直線的距離等于4,則實數___________.考點四 圓19.圓心在坐標原點,半徑為2的圓的標準方程是( )A. B.C. D.20.圓方程的圓心為( )A. B. C. D.21.已知點A(1,2)在圓C:外,則實數m的取值范圍為( )A. B.C. D.22.求滿足下列條件的圓的標準方程.(1)圓心在x軸上,半徑為5,且過點;(2)經過點、,且以線段AB為直徑;考點五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23.若直線與圓相切,則m的值為 .24.已知直線 與圓 交于A、B兩點,若 則a=( )A.5 B. C. D.25.從圓外一點向圓引切線,則此切線的長為 .26.已知方程的曲線是圓(1)求m的取值范圍;(2)當時,求圓C截直線所得弦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章 直線和圓的方程(知識考點)-【中職專用】高中數學單元復習講與測(人教版2021·基礎模塊下冊)(原卷版).docx 第六章 直線和圓的方程(知識考點)-【中職專用】高中數學單元復習講與測(人教版2021·基礎模塊下冊)(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