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計 劃2023 —— 2024學年度第 二 學期學 科 數 學年 級 六年級教 師教 學 目 的 1、使學生聯系現實的問題情境,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讀懂扇形統計圖;經歷選擇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知道要根據數據的特點以及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2、使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的過程中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能正確地判斷圓柱和圓錐,理解、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 3、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認識比例尺,會看比例尺,會進行比例尺的有關計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關系解應用題的方法,學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4、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并有效解決問題。 5、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這四個方向,能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能根據給定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確定物體的位置,會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6、使學生通過系統的復習,鞏固和加深理解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進一步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釋簡單實際問題的水平,進一步用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教學內容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內容:扇形統計圖、圓柱和圓錐、解決問題的策略、比例、確定位置、正反比例以及小學六年來所學數學內容的總復習。本冊教材的這些內容是在前幾冊的基礎上按照完成小學數學的全部教學任務安排的,著重使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立體圖形,掌握它們的體積等計算方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進一步形成統計的觀念,掌握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數據整理結果的方法,提高依據統計數據的分析、預測、判斷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認識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然后把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加以系統的整理和復習,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新的教學內容與系統的整理和復習,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思維品質,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本冊教材中的圓柱和圓錐、比例都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首先,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掌握圓柱和圓錐的一些計算,既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形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及其計算打好基礎,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也可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強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最后學習好比例的知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用數學方法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而且也使學生獲得初步的函數觀念,為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作初步的準備。因此,讓學生認識這些內容的概念,學會應用這些概念、方法和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教 學 策 略 教學措施 1、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⑴走進新課程,決勝新課程。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找課堂要質量。充分利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和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數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⑵認真研讀教材,明確本冊課本的編寫意圖,注意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切磋,循序漸進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有所發展。 (3)加強計算教學。計算是本冊教材的重點,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過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同時注意教材之間的銜接,對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2、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開展幫教結對活動,與后進生家長經常聯系,及時反映學校里的學習情況,促使其提高成績,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與決心。教 學 進 度周次(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1 (2.26-3.2) 扇形統計圖 圓柱和圓錐 3課時 2課時2 (3.5-3.9) 圓柱和圓錐 5課時3(3.12-3.16) 圓柱和圓錐 解決問題的策略 3課時 2課時4 (3.19-3.23) 解決問題的策略 比例 2課時 3課時5 (3.26-3.30) 比例 確定位置 3課時 2課時6 (4.2-4.6) 確定位置 正比例和反比例 2課時 3課時7 (4.9-4.13) 正比例和反比例 5課時8(4.16-4.20) 期中復習 4課時9(4.23-4.27) 總復習(數與代數) 5課時10 (4.30-5.4) 總復習(數與代數) 5課時11(5.7-5.11) 總復習(數與代數) 5課時12(5.14-5.18) 總復習(圖形與幾何) 4課時13(5.21-5.25) 總復習(圖形與幾何) 5課時14(5.28-6.1) 總復習(統計與可能性) 5課時15(6.4-6.8) 總復習 5課時16(6.11-6.15) 總復習 5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