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四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時空坐標階段特征 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來臨。英、美、法先后爆發了反對封建專制和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他們的共同主題是近代歐美國家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初步確立政治 英、美、法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通過頒布法律文獻,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思想文化 啟蒙思想深入傳播,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思想思維導圖考點1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2022版課程標準:知道英國1640年革命的進程,了解《權利法案》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5年1考)(1)原因①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②階級基礎: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勢力不斷增強。③歷史傳統:英格蘭通過《大憲章》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④現實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推行君主專斷政策,使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2)過程(3)成果: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4)影響: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2.《權利法案》時間 1689年頒布目的 限制王權,確立議會擁有最高權力的原則主要內容 (1)重申國民的權利: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 (2)限制王權: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議會還規定,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擔任英國國王,英國國王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影響 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3.英國君主立憲制(5年1考)特點 議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君主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形成過程 (1)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 (2)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王位繼承法》,進一步限制王權,保證資產階級的自由和權利。 (3)18世紀,隨著內閣制度的逐步確立,英國的代議制度建立起來,進一步完善了君主立憲制易錯易混(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1688年的“光榮革命”,而不是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2)《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而不是徹底廢除。考點2 美國的獨立2022版課程標準:知道美國獨立戰爭的進程,了解《獨立宣言》和1787 年憲法等文獻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意義。1.美國獨立戰爭(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國把北美看作它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商品的市場,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②直接原因:英國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頒布了一系列新稅法,激化了北美人民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2)主要經過(3)性質: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4)影響: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2.《獨立宣言》與1787年美國憲法(1)《獨立宣言》頒布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由杰斐遜起草 簽署《獨立宣言》時的場景基本內容 ①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②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號召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 ③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地位 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局限 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2)1787年美國憲法制定 1787年,由華盛頓主持召開的制憲會議制定基本內容 ①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 ②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 ③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地位 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局限 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易錯易混 (1)美國誕生的標志是1776年《獨立宣言》的發表,實現民族獨立的標志是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2)美國獨立后采取的是共和制政體,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體現的是孟德斯鳩的主張。考點3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2022版課程標準:知道法國大革命的進程,了解《人權宣言》和《拿破侖法典》等文獻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1.法國大革命(5年1考)(1)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國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②思想基礎:啟蒙運動。主張 抨擊法國的封建制度,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范圍 以法國為中心,波及歐洲其他國家評價 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③催化因素: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戰爭,使財政危機更加嚴重。④導火線:1789年,三級會議的召開。(2)過程開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攻占巴士底獄發展 ①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 ②1792年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③1793年,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高潮 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組成了救國委員會,平息了國內叛亂,打退了反法聯軍,將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結束 羅伯斯庇爾等人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臺(3)意義: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2.拿破侖帝國政變奪權 1799年11月,拿破侖發動政變,組成了一個新的政府建立 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帝國)鞏固 對內 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頒布民法典——《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對外 多次打敗反法聯盟,幾乎橫掃歐洲大陸,在廢除各地封建特權的同時,也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覆滅 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而歸。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歷史解釋 拿破侖對外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歐洲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戰爭使法國國內矛盾激化,但其根本原因是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遠遠大于資產階級勢力。探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西方法律文獻政治文明的不斷進步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建立法治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錢乘旦等《世界現代化歷程》(1)材料一中英國“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材料二 獨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堅靈魂深處,為此它不惜與母邦兵戎相見……一位偉大的總統將它從危機中拯救。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在演講中說:“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只有馴服了他們,才不會害人。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對你們講話。”……會議爭論的問題大體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中央與州權之間的關系問題;第二類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門之間的關系問題;第三類是北部工商業資產階級和南部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問題……——摘編自張友倫《美國的獨立和初步繁榮》(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美國通過制定哪部法律文件實現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該部法律通過確立什么原則來解決美國建國初期國內三類矛盾的?材料三 拿破侖登上政治舞臺后,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明確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私有財產所有權不受限制”“任何人不得被強制出讓其所有權”,德國、荷蘭等世界許多國家的民法都借鑒了《拿破侖法典》。——摘編自葉秋華、洪蕎《論〈法國民法典〉的歷史演進》(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法典在世界法治史上的地位(不能使用材料三原文)。(4)上述材料中,三個國家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提示 (1)“新的政治制度”: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2)法律文件:1787年美國憲法。原則:分權制衡(三權分立,相互制衡)。(3)地位: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民法的參照藍本。(4)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時空觀念 西方主要資產階級法律文獻文獻 所屬事件 核心內容 意義 認識《權利法案》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限制國王權力 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民主取代專制,法治取代人治是歷史的必然《獨立宣言》 美國獨立戰爭 宣揚自由、平等,反對殖民統治 標志美國誕生1787年憲法 制憲會議 提倡三權分立、相互制衡 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人權宣言》 法國大革命 宣告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 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侖法典》 拿破侖執政期間 體現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成為很多國家民法的參照藍本1.(2023·廣東)下圖為1649年的英國版畫《“顛覆”的世界》,該版畫反映了當時( )A.“光榮革命”已完成B.社會秩序受到沖擊C.君主立憲制確立D.殖民霸主地位喪失答案 B解析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這使人們的思想發生變化,社會秩序受到沖擊,故B項符合題意;光榮革命發生在1688年,排除A項;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排除C項;圖片反映當時社會秩序受到沖擊,不能說明殖民霸主地位喪失,排除D項。2.(2023·深圳)“這個重要的文件,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議會的立法權,從財政和軍隊招募兩方面保證對國王的監督權。”這個重要的文件是(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1787年美國憲法答案 A解析 1689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等,A項正確;《獨立宣言》頒布于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以法律文獻的形式規定了人的基本權利,它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排除B項;《人權宣言》頒布于法國大革命期間,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排除C項;1787年憲法頒布于美國獨立戰爭后,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排除D項。3.(2022·廣東)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認為,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本身是狹隘、混亂且令人不滿意的;但作為一個階級的代表,它與階級壓迫、國家之間的壓迫完美契合,所以處在奇特的不完美狀態。其論述旨在強調( )A.革命導致國內外局勢緊張 B.法案維護了封建君主專制C.君主立憲制契合英國國情 D.議會與王權矛盾不可調和答案 C解析 《權利法案》是限制王權的法案,調和了英國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勢力的矛盾,從此英國社會穩定,不斷通過漸進改良推動社會進步。材料“作為一個階級的代表,它與階級壓迫、國家之間的壓迫完美契合,所以處在奇特的不完美狀態”,反映了君主立憲制契合英國國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英國國內外局勢緊張, 排除A項;《權利法案》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法案,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議會與王權的矛盾,排除D項。4.(2022·廣州)從18世紀初開始,法國頻繁的對外戰爭加之王室揮霍無度,導致債臺高筑。到1789年,國債已高達45億鋰,需付利息已同全年財政收入相近。為此,政府不斷加重稅收。這反映了法國( )A.種姓制度的形成 B.農奴制最終廢除C.大眾教育的普及 D.舊制度存在危機答案 D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的是法國腐朽的封建統治,故選D項。種姓制度是古印度,農奴制是俄國的,大眾教育的普及與題干無關,排除A、B、C項。5.(2021·廣東)托馬斯·杰斐遜認為奴隸制一定會產生一種不幸的影響,但又希望通過取得奴隸主同意而不是消滅他們的方式,為全面解放奴隸做好準備。這反映出杰斐遜( )A.在奴隸制問題上的保守與妥協 B.宣揚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C.主張用革命方式解放黑人奴隸 D.對奴隸制的危害認識不足答案 A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可知,杰斐遜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奴隸制問題。因此,材料反映出杰斐遜在奴隸制問題上的保守與妥協,故選A項。廢除奴隸制是為了解決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勞動力問題,而不是宣揚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排除B項;題干材料反映了杰斐遜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奴隸制問題,排除C項;從題干“杰斐遜認為奴隸制一定會產生一種不幸的影響”可知,他認識到了奴隸制的危害,排除D項。6.(2021·廣州)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依據的原則是( )A.分權制衡 B.君權神授 C.王在法下 D.王權有限答案 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787年,美國制訂了憲法,依據分權制衡的原則,建立了聯邦制國家,A項符合題意。7.(2020·廣東)下圖描述的情景發生在( )A.17世紀的俄國 B.18世紀的法國C.19世紀的德國 D.20世紀的美國答案 B解析 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發動起義,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是反封建專制的旗幟,是引導法國走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指針。據題干“教士、貴族和平民在共同打造一部新憲法”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圖片描述的情景發生在18世紀的法國,正在制定《人權宣言》,選項B符合題意。8.(2020·深圳)“國王是軍隊的傳統首腦,士兵們是習慣于服從國王的;議會卻擁有較大的資財。國王(查理一世)在1642年8月的一個黑暗和風暴的傍晚,在諾丁漢豎起了他的軍旗,接著是一場長期和頑強的內戰。”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法國大革命C.美國獨立戰爭 D.工業革命答案 A解析 據“國王(查理一世)……1642年8月……接著是一場長期和頑強的內戰”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歷史事件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英國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查理一世惱羞成怒,派軍隊闖入議會,企圖逮捕反對他的議員,挑起了內戰,A項符合題意。9.(2023·宜賓)物理課代表巧用電路圖表示17世紀后期某國家最高權力的轉移(如圖:打開S1,閉合S、S2,L燈亮)。其意指( )A.美國 B.英國C.法國 D.日本答案 B解析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基礎,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故B項符合題意;美國沒有國王,排除A項;18世紀后期法國爆發大革命,與題干“17世紀后期”時間不符,排除C項;日本通過1868年明治維新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與題干“17世紀后期”時間不符,排除D項。10.(2023·蘇州)法國1791年憲法把《人權宣言》作為憲法的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宣言宣告法律面前所有公民平等,但憲法卻把公民劃分為“積極公民”和“消極公民”。這一做法( )A.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B.維護了《人權宣言》的權威C.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 D.反映了1791年憲法的局限答案 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1791年憲法沒有確保人人平等原則,反映了1791年憲法的局限,D項正確;《羅馬民法大全》被譽為歐洲民法的基礎,排除A項;材料強調1791年憲法的局限性,B項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材料未體現出1791年憲法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排除C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