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學案 (含答案)2024年廣東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學案 (含答案)2024年廣東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時空坐標
階段特征 明清時期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發展和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時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加強;農耕經濟高度繁榮,手工業、商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政治 君主專制加強,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設置內閣和錦衣衛,明成祖設東廠;雍正帝設軍機處
經濟 明朝中后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禁錮人們思想,傳統科技進入總結階段
對外關系 從友好交往到反侵略戰爭。如: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組織雅克薩之戰
民族關系 明清統治者加強了對邊疆的管理。冊封達賴和班禪,設置駐藏大臣管轄西藏地區;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新疆地區;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思維導圖
考點1 明朝的統治和滅亡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明朝加強皇權的舉措,初步認識君主專制帶來的社會弊端。通過了解明朝的經濟改革和全球性經濟互動,初步認識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因和外因。通過明末李自成起義,認識當時中國社會面臨的嚴重危機。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稱帝,即明太祖,定都應天府(今江蘇南京);明軍攻占元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
2.鞏固統治(5年2考)
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 地方 朱元璋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先后分封諸子為王,鞏固皇室
中央 (1)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2)把原來的大都督府分為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 (3)朱元璋設立錦衣衛,與明成祖時設立的東廠合稱“廠衛”
經濟上:積極恢復發展社會經濟 農業 引進了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業 棉紡織業在明代已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
商業 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出現了有名的商幫:晉商、徽商
思想文化上:科舉考試變化 變化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嚴格規定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不得自己隨意發揮;明朝科舉要求答卷由八個部分組成,稱為“八股文”
特點 八股取士
影響 內容空疏,形式呆板,脫離實際,禁錮思想,應試的人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
3.明朝滅亡——李自成起義
背景 政治腐敗 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樂,疏于朝政,大臣們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社會動蕩 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不斷下降,法紀松弛;土地兼并嚴重
明朝末年 政治腐敗嚴重;財政危機深重;階級矛盾尖銳;自然災害連年發生
過程 口號 均田免賦
政權 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
結果 明朝滅亡 1644年4月,李自成率軍攻進北京城內,明朝末帝崇禎自縊,明朝滅亡
起義失敗 降清的明軍將領吳三桂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退回北京,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歸納總結 中國古代丞相制度的演變過程及其發展趨勢分別是什么?
提示 演變過程:秦朝設立丞相→唐朝宰相人數增多,分散相權,加強皇權→元朝丞相位高權重→明朝廢除丞相,權分六部。發展趨勢:丞相的數量由一相制發展到多相制,丞相制度最終被廢除;相權由一相獨占到群相共有;中央其他部門不斷分割相權。
考點2 明朝的對外關系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對外關系。
1.鄭和下西洋
條件 15世紀初,明朝經濟逐步繁榮,國力雄厚;明成祖的支持 鄭和像
時間 1405-1433年
目的 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與威望,“示中國富強”;換取海外奇珍
概況 7次下西洋,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特點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航行范圍廣
影響 (1)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2)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2.戚繼光抗倭
背景 明朝中期,中國東南沿海倭患嚴重
概況 1561年,戚繼光率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后與其他抗倭將領一起率軍消滅了福建、廣東兩地的倭寇,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性質 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 戚繼光像
評價 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影響 捍衛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保障了我國沿海地區人民的安全
3.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知識拓展 明清時期中國社會面臨的嚴重危機
(1)明朝后期、清朝中期以來,政治腐敗,社會貧富分化嚴重,民眾生活日益困苦,社會危機重重。
(2)清朝中期,西方開展了工業革命,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迅速,而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故步自封,導致國家日益閉塞,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3)明清時期,伴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殖民者在全球展開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并開始入侵中國,中國展開反侵略斗爭,邊疆地區出現危機。
考點3 清朝的建立和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清朝的經濟改革和全球性經濟互動,初步認識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因和外因。
1.清朝建立
(1)滿洲興起: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
(2)清朝建立: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
(3)清兵入關:明朝滅亡后,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
2.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5年1考)
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原因: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 (2)表現:清朝前期,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興修水利工程;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3)意義: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也對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1)手工業:清朝前期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 (2)商業:形成了由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商業網;在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如山西商人組成的晉商、江南徽州府商人組成的徽商
拓展延伸 清朝手工工場的特點和實質
(1)特點:以生產商品為目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日受值。
(2)實質: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他們之間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
3.人口的增長
原因 清朝前期,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
表現 到康熙時,全國人口總數已達到1.5億;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問題 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漸突出;進一步開荒墾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龐大的人口也造成社會壓力,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考點4 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的建制、冊封達賴和班禪以及設置駐藏大臣等中央政權在邊疆地區的各種舉措,認識西藏地區、新疆地區、南海諸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的領土,理解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
1.清朝對全國的統治
(1)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襲中原歷代王朝的做法,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
(2)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
2.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鄭成功收復臺灣 (1)經過:1661年,鄭成功率軍從金門出發,橫渡臺灣海峽,登陸后迎擊荷蘭軍隊。1662年2月,荷蘭殖民者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2)評價: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1683年,臺灣歸入清朝的版圖;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
3.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5年1考)
措施 (1)順治帝1653年正式賜予藏傳佛教格魯派首領五世達賴金冊、金印和“達賴喇嘛”的封號。 (2)康熙帝1713年冊封格魯派另一位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3)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 (4)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明確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務。 (5)西藏地方達賴與班禪等大活佛的轉世,需要通過金瓶掣簽,最后報請朝廷批準
意義 有效地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4.鞏固西北邊疆
康熙帝 三次率軍親征,平定了噶爾丹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
乾隆帝 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回部上層貴族大、小和卓叛亂
新疆地區 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設置哨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1771年,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控制和壓迫,在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5.雅克薩之戰
(1)概況: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在雅克薩的俄軍。
(2)結果: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6.清朝的疆域:清朝前期,中國的疆域西跨蔥嶺,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亞,西南達喜馬拉雅山脈,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成為一個幅員遼闊、國力強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考點5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清朝時期加強皇權的舉措,初步認識君主專制帶來的社會弊端。通過清中葉以來的政治腐敗、故步自封和19世紀的國際局勢,認識當時中國社會面臨的嚴重危機。
1.軍機處的設立
背景 清朝初期,一切軍國大事都要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作出的決定連皇帝也不能改變;康熙時,為加強君主專制,設立了南書房,直接為皇帝草擬諭旨和處理奏章
時間 雍正年間,臨時設立軍機房,處理西北軍務,不久改名軍機處
組成 由皇帝選派親信大臣組成
性質 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
職能 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
影響 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到乾隆時期被撤銷;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
2.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5年1考)
(1)大興文字獄
時間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特點 規模之大,次數之多,遠超前代
危害 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
實質 是文化專制政策
(2)文化專制政策
①目的:維護集權統治。
②表現:大力提倡尊孔讀經;把認為是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籍列為禁書,收繳并銷毀。
3.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5年1考)
(1)乾隆以后,官僚體制從整體結構上呈現出日益腐敗的趨勢;軍風軍紀日益敗壞,軍備廢弛。
(2)嘉慶以后,出現了財政危機,造成國力越來越虛弱。
(3)清朝中期以后,貧富分化十分嚴重,社會危機重重。
4.閉關鎖國政策(5年1考)
原因 (1)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2)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 (3)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含義 嚴格限制對外貿易的政策
表現 順治時期,頒布“禁海令”;1757年,只開放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并規定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
評價 進步性: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 局限性:清廷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考點6 明清時期的科技和文化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認識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通過了解小說、戲曲的繁榮,知道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特色。
1.科技名著(5年2考)
著作 作者 價值
《本草綱目》 李時珍 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開物》 宋應星 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農政全書》 徐光啟 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
2.明長城和北京城
明長城 目的 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
起止點 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
概況 (1)以城墻為主體,由關隘、城臺、烽火臺等組成。 (2)是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特點 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布局更合理,技術更先進,設施更為完善,工程質量更為優異
影響 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是各民族交往的紐帶,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北京城 概況 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過擴建和改造發展起來的;從1406年開始營建,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
構成 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宮城即紫禁城,今稱故宮(核心),由蒯祥等人設計
特點 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并對稱展開,均衡布局;以宮殿為重點;北京城的布局體現了皇權至上、中央集權、等級森嚴的政治特點
地位 最為雄偉壯麗的紫禁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歸納總結 明長城和秦長城的異同
(1)同:都是中國古代在北部地區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都是為了防御少數民族的南擾。
(2)異: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防御匈奴侵擾;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
3.小說和藝術
(1)小說
作品名稱 成書時間 作者 地位或體裁
《三國志通俗演義》 元末明初 羅貫中 是我國最為流行的長篇歷史小說之一
《水滸傳》 元末明初 施耐庵 以官逼民反為主題,運用白話描寫
《西游記》 明代中期 吳承恩 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
(2)藝術:明朝時期,出現了書法名家董其昌、繪畫名家徐渭等,明朝后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4.《紅樓夢》
地位 在清代的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
作者 曹雪芹寫了前80回,初名《石頭記》;高鶚續寫了后40回,題名《紅樓夢》
內容 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通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
特點 背景廣闊,情節復雜,頭緒紛繁,人物眾多,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精練而生動,思想性強,藝術性高
5.昆曲與京劇藝術
昆曲 發展 明朝萬歷末期成為全國性的劇種,清朝前期發展到頂峰。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脫離廣大民眾和現實生活,逐漸走向衰落
代表作 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特點 集中體現了南曲清柔婉轉的特點,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聲腔,并將詩詞歌賦等文學形式糅合在一起,且與柔美的舞姿相結合
京劇 形成 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后被稱為“京戲”或“京劇”
特點 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唱、念、做、打相結合,全面和集中地體現了中國戲曲的精華
地位 中國的“國粹”之一,被譽為“國劇”
拓展延伸 我國古典文學的時代特色
先秦時期,《詩經》、楚辭→漢代,賦→唐朝,詩歌→宋代,詞→元代,曲→明清時期,小說。
探究 明清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
材料一 如下圖所示,這是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和明太祖像。
(1)朱元璋即位后,“除舊布新”成為他加強君權的重要策略,依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朱元璋對中央、地方采取了哪些“除舊布新”的重要措施。
提示 重要措施: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權歸六部;設立錦衣衛;實行八股取士等。在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
材料二 清朝中央集權機構示意圖
                         軍機處外景
(2)該圖最早反映的是哪位皇帝時期的管理模式?簡述該模式的影響。為了加強在思想上的嚴格控制,他還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示 皇帝:雍正帝。影響: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措施:大興文字獄。
(3)根據兩則材料,請你自擬一個標題。
提示 標題: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
歷史解釋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歷程
朝代 措施
秦朝 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實行郡縣制
西漢 頒布“推恩令”;罷黜百家,尊崇儒術;強化監察制度,地方建立刺史制度
隋朝 創立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
唐朝 進一步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
元朝 創立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地方設行省、路、府、州、縣
明朝 明太祖時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地方廢行省,設三司;設立錦衣衛。 明成祖時設立東廠
清朝 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大興文字獄
1.(2023·深圳)朱元璋認為明朝的刑法難以達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誥》。《大誥》擬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員擬罪須以《大誥》為依據,降一級。此措施體現了(  )
A.追求法律平等 B.加強思想禁錮 C.維護官員利益 D.強化君主專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體現了給官員擬罪的權力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這屬于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故D項符合題意;追求法律平等、加強思想禁錮和維護官員利益,不是題干材料表達的內容與主旨,排除A、B、C項。
2.(2023·廣東)在競爭激烈的科舉考試中,邊遠地區往往處于劣勢,清代科舉實行按各省分配定額錄取的制度,以體現對邊遠地區的照顧。這一舉措(  )
A.導致了科舉僵化 B.有利于鞏固統一 C.加速了人口增長 D.造成了冗官現象
答案 B
解析 據題干材料可知,清代科舉照顧邊遠地區,分配科舉名額,這有利于促進邊疆地區教育的發展,有利于鞏固統一,B項正確;各省分配定額并不會導致科舉制度僵化,排除A項;科舉制度與人口增長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題干措施不會造成冗官現象,排除D項。
3.(2023·深圳)1691年,康熙帝把蒙古的所有王公、新疆的部分王公和西藏的喇嘛請到多倫諾爾兵營,在這里閱兵和會盟。之后,清廷把漠北地區納入直接管轄。憑借著喀爾喀部落在北部邊疆筑起了一道“銅墻鐵壁”。這次會盟(  )
A.加強了東南海防 B.促進了中外聯系 C.鞏固了清朝疆域 D.激化了社會矛盾
答案 C
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可知,1691年康熙帝通過閱兵和會盟,清廷把漠北地區納入直接管轄,屬于清朝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故C項符合題意;漠北地區不屬于東南地區,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帝時清朝與蒙古族之間的民族交往,不屬于對外關系,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時期的民族關系,沒有提及激化了社會矛盾,排除D項。
4.(2022·廣東)明代一位醫藥學家常年在各地實地觀察、采集各種藥物,還收集了大量藥方,最終編寫出規模空前的藥物學著作《本草綱目》。這位醫藥學家是(  )
A.徐光啟 B.李時珍 C.宋應星 D.徐霞客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明代一位醫藥學家”“藥物學著作《本草綱目》”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位醫藥學家是李時珍,B項正確;徐光啟是明代的農學家,其著作是《農政全書》,排除A項;宋應星是明末科學家,其著作是《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排除C項;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學家,其代表作是《徐霞客游記》,排除D項。
5.(2021·廣東)徐光啟突破了狹隘的文化優越感,主張虛心接受西方科學,并在此基礎上會通中西文化,最終超勝西方。據此可知,徐光啟(  )
A.全盤接受西方文化 B.反對“以夷制夷”策略
C.固守中國傳統文化 D.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徐光啟主張虛心接受西方科學,并融會貫通中西文化,最終超勝西方,體現了徐光啟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故選D項;A項不符合“會通中西文化”,排除;材料中徐光啟主張學習西方而后超越西方,體現了“以夷制夷”策略,排除B項;C項不符合“主張虛心接受西方科學”,排除。
6.(2020·廣東)明太祖時期將《孟子》一書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內容盡行刪去,纂成《孟子節文》,頒行天下,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這反映了明初(  )
A.君主專制加強 B.科舉制度完善 C.儒家地位提升 D.圖書出版發達
答案 A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明太祖下令廢除“非臣子所宜言”的內容,以樹立皇權的威嚴,反映了君主專制不斷加強,故A項正確。
7.(2023·煙臺)鄭和下西洋既沒有殖民開拓,也未能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它毫無疑問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發現,并非近代的先聲或是資本主義的序曲。據此可知,鄭和下西洋(  )
A.有利于中外友好往來 B.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C.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D.推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答案 A
解析 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對外交流,沒有殖民掠奪和擴張,A項正確;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推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均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B、C、D項。
8.(2023·福建)明末清初,廣東的佛山鎮以冶鐵業發跡,江西的景德鎮以陶瓷業揚名,河南的朱仙鎮以集商賈繁興。這表明當時(  )
A.水陸交通發達 B.工商業市鎮的發展 C.商幫資本雄厚 D.經濟總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市鎮有各自的經濟特色,因工商業的發展而興起,材料表明當時工商業市鎮的發展,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水陸交通發達,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商幫,排除C項;材料體現不出當時經濟總量居世界首位,排除D項。
9.(2023·天水)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通過談判解決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的地方政務;1762年清朝設立伊犁將軍,管轄整個新疆地區。清朝的這些措施(  )
A.強化了君主專制制度 B.導致了國家官僚機構的臃腫
C.規范了地方行政體制 D.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
答案 D
解析 題干材料體現了清朝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開發了邊疆,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D項正確;設置地方行政機構不能體現強化了君主專制制度,排除A項;設置地方行政機構,不能體現國家官僚機構臃腫,排除B項;簽訂《尼布楚條約》是確定邊界范圍,是對主權的確認,不能體現是規范地方行政體制,排除C項。
10.(2020·廣東,節選)袁崇煥,明末著名軍事將領。歷史上,人們對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代進士題名碑和《袁崇煥年譜》
袁崇煥年譜 (節選) …… 萬歷四十七年 己未 1619年 36歲 春,袁崇煥考中萬歷己未科進士。后授福建邵武縣知縣。 ……
材料二 袁崇煥研究資料選編
時間 評價 參考文獻
崇禎三年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啖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 《明季北略》
明末清初 史學家談遷評價袁崇煥“才非周公,使驕且吝”,又受到后金引誘,豈能不敗 《國榷》
乾隆四十七年 乾隆披閱明史,認為袁崇煥“能忠于所事”,只因“彼時主昏政暗”被殺 《清高宗實錄》
嘉慶元年 廣東巡撫陳大文等呈請“(袁崇煥)入祀鄉賢祠”,朝廷準奏 《清仁宗實錄》
(1)材料一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史料,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證的歷史信息。
(2)根據材料二,指出影響歷史人物評價的因素(至少兩個)。
答案 (1)歷史信息:袁崇煥考中萬歷己未科進士。
(2)因素:歷史人物所處時代背景的變化,統治者的政治立場,對歷史研究的不斷深入等。(答出兩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鄢陵县| 连城县| 库伦旗| 独山县| 且末县| 锦州市| 贵溪市| 荆门市| 鄂托克前旗| 南城县| 巴彦淖尔市| 恭城| 富宁县| 宁远县| 陇西县| 和林格尔县| 平远县| 宜君县| 宣化县| 金门县| 新余市| 盘山县| 津南区| 八宿县| 阳江市| 柳州市| 舟山市| 衡水市| 隆回县| 宝坻区| 遵义县| 赤城县| 禹城市| 大姚县| 高清| 阿城市| 乌拉特后旗| 衢州市| 双辽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