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學案 (含答案)2024年廣東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學案 (含答案)2024年廣東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時空坐標
階段特征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這一時期完善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封建經濟空前繁榮,對外交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文化輝煌燦爛,以中國為中心形成了中華文化圈,對當時的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政治 國家統一,政局相對穩定,中央集權制度更加完善,開創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
經濟 封建經濟繼續發展,顯現繁榮景象,隋朝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出現“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后,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文化 中華文化兼容并蓄,多元發展,科技成就領先世界。唐詩繁榮,繪畫進入繁盛階段
對外關系 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鑒真東渡、玄奘西行
民族關系 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被北方各族首領尊奉為“天可汗”
思維導圖
考點1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隋朝的興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舉制度創建、大運河開通等史事,從制度、經濟等方面認識隋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1.隋朝的興亡(5年1考)
建立 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而建立,以長安為都城,楊堅就是隋文帝
統一 概況 589年,隋文帝滅掉陳朝,統一全國
意義 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
措施 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滅亡 原因 隋煬帝的殘暴統治造成社會矛盾激化,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標志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叛軍殺死
2.開通大運河(5年1考)
目的 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時間 隋煬帝時期,從605年起
概況 (1)三點: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四段:從北向南依次是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3)五河: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地位 全長2 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意義 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3.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歷史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選官看重門第,不太注重才能
初步建立 隋文帝時廢除前朝的選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確立標志 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歷史意義 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歷史影響 科舉制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約1 300年
拓展延伸 隋朝與秦朝有哪些相似之處?
(1)都結束了長期分裂局面,完成統一。
(2)都是短命王朝。
(3)都留下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制度和工程,如秦朝創立的中央集權制度,修建的萬里長城;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度和三省六部制,開鑿的大運河。
(4)都因暴政引發農民起義二世而亡。
考點2 唐朝的興盛與衰亡(5年1考)
2022版課程標準:通過了解“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知道唐朝興盛的原因;通過了解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的局面,認識唐末五代的社會危機。
1.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唐朝建立 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唐太宗像
“貞觀之治” 措施 (1)治國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廣納賢才,知人善任。 (2)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3)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結果 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
拓展延伸 認識“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1)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治世局面,為唐朝的強盛和中華文明輝煌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唐太宗善于總結歷史教訓,虛心納諫,重視人才,輕徭薄賦,調整統治政策,為后來的統治者樹立了榜樣。
2.女皇帝武則天
(1)措施: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2)作用:為后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3.“開元盛世”
(1)措施: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2)結果:唐玄宗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4.唐朝衰亡
安史之亂 背景 唐玄宗后期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腐敗;社會矛盾尖銳;節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
概況 755年,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763年被平定
影響 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中央權力衰微,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黃巢起義 原因 唐朝后期,統治腐朽,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嚴重,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連年災荒
概況 起義軍在黃巢的率領下,轉戰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
影響 給唐朝統治以致命打擊
唐朝滅亡 907 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
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 五代 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
十國 南方地區出現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
實質 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
特點 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都是掌握兵權的武將,政權分立
趨勢 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易錯警示 對五代十國的認識
(1)五代是按先后順序出現的政權,十國的出現沒有先后順序。
(2)五代都是在北方黃河流域;十國并不都是在南方,還包括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
考點3 盛唐氣象
2022版課程標準: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等史事,從經濟、文學藝術、民族交往等方面認識唐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1.經濟的繁榮(5年1考)
農業 墾田面積逐漸擴大;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曲轅犁和筒車;重視興修水利 曲轅犁 解讀:適于精耕細作,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質量 筒車示意圖 解讀:筒車是唐朝時期發明并推廣的一種提水灌田的工具,多為水力驅動,提高了灌溉效率 唐三彩騎駝樂舞俑 解讀:駱駝與樂舞俑組合嚴謹,釉色華麗,反映了唐朝手工藝水平高超;從駱駝上的人物造型特征,可以判斷出唐朝的對外政策是開放的
手工業 (1)紡織業:紡織業品種繁多,絲織工藝水平最高,蜀錦冠于全國。 (2)陶瓷業:陶瓷器生產水平很高,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聞名中外的唐三彩。 (3)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等都頗具規模
商業 出現了一些繁華的大都市,都城長安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
2.民族交往與交融(5年1考)
民族政策 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各族首領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
唐蕃和親 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唐中宗時,金城公主入藏和親,唐蕃“和同(為)一家”。唐穆宗時,立“唐蕃會盟碑” 唐朝閻立本《步輦圖》 解讀:描繪了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場景,體現出唐與吐蕃友好交往
冊封首領 唐玄宗封渤海國首領為渤海郡王,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
設置機構 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
3.開放的社會風氣:充滿活力,人們顯示出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社會風氣兼容并包,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盛行一時。
4.多彩的文學藝術(5年1考)
詩歌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最為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白居易等
書法 唐朝最著名的書法家是顏真卿、柳公權和歐陽詢等
繪畫 唐朝著名的畫家有閻立本(《步輦圖》)、吳道子(《送子天王圖》)等
樂舞 音樂、舞蹈吸收了周邊民族的藝術精華,多姿多彩
石窟雕刻 (1)代表:敦煌莫高窟,塑造了大量造型精美的佛像,繪制了色彩絢麗的壁畫,從各個方面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社會生活、商貿往來、民族交往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2)地位: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 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我國的三大石窟,是聞名中外的藝術寶庫
拓展延伸 唐朝文學藝術興盛的原因
(1)唐朝時期國家統一,政治相對穩定,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2)唐朝經濟繁榮,為文學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唐朝的統治者實行開放的文化政策,兼容并包,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等。
考點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5年1考)
2022版課程標準:了解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事,從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認識唐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遣唐使 含義:日本派遣到中國學習先進文化的使節
影響: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鑒真東渡 概況 鑒真接受日本僧人邀請6次東渡,754年抵達日本,傳授佛經,傳播文化 日本奈良唐招寺內的鑒真像 解讀:就雕塑風格看,具有唐代的藝術特征,被日本政府定為一級國寶,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見證
影響 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唐與新羅的關系 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員,引入了中國科技成就;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中國
玄奘西行 貞觀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經;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玄奘西行求法(郵票)
歸納總結 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原因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文化繁榮;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海陸交通發達等。
探究 唐朝的對外交往
材料一 唐朝時期,往來于絲綢之路的人們不再僅僅是商人和士兵,還有為尋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學者、僧侶等人員,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前往長安。當時有3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唐朝友好交往,中國大量先進的技術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其他國家,并接納了相當數量的遣唐使及留學生,讓他們學習中國文化。同時,佛教、景教各自迎來了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機會,中外交流達到鼎盛。——摘編自胡柏翠《興盛的唐朝旅游活動及其歷史影響》
(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朝對外交流路線有何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對外交流頻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 特點:交流路線海陸并舉(范圍廣),海外貿易繁榮。原因:手工業發達和商業繁榮,政府實行開放的貿易政策。
材料二 唐朝時,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和留學僧空海來到中國。吉備真備把中國的科學技術新成就介紹到日本;空海從中國帶回大批的佛教經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們還與其他學者共同努力,在漢字表音表意的基礎上創造了日文——片假名和平假名。
(2)根據材料二,概括出唐朝先進文化對日本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結合所學知識,試舉兩例唐朝主動對外交往的史實。
提示 體現:科學技術、佛教、文字等方面。史實:玄奘西行、鑒真東渡。
材料三 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文明交流互鑒應該是對等的、平等的,應該是多元的、多向的……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2019年5月15日)
(3)依據材料三,指出文明交流互鑒的前提。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樣做才能使中華文明更放異彩?
提示 前提:對等、平等。做法: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使中華文明更放異彩。
歷史解釋 唐朝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及啟示
(1)原因
①唐朝國力強盛,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對各國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統治者鼓勵和支持與各國開展經濟、文化交流。
③唐朝對外交通發達,給各國的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
(2)啟示
①唐朝對外關系之盛前所未有,主要取決于經濟、文化的繁榮發達。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展經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②唐朝和睦的民族關系為對外交往頻繁提供了必要條件。因此,我們應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③唐朝統治者對待外國和外來文化采取開明的態度,重視對外交往。因此,我們應堅定不移地實施對外開放,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擴大對外貿易,加強與外國的經濟技術合作。
1.(2023·廣東)唐朝洛陽設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內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貨賄山積”。這說明,當時洛陽(  )
A.商業貿易繁榮 B.城市布局對稱 C.市民文化興盛 D.政治制度完備
答案 A
解析 據題干“其內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貨賄山積”可知,洛陽商鋪眾多,貨物堆積,這說明當時洛陽商業貿易繁榮,A項正確;題干“南市、北市和西市”不能說明城市布局對稱,排除B項;題干重在強調商業的繁榮,與市民文化、政治制度無關,排除C、D項。
2.(2023·深圳)唐朝政府中,中央和地方都有外國人擔任各類官職。據統計,總數不下3 000人,有一些還身居高位。這說明唐朝(  )
A.開放包容 B.經濟繁榮 C.文化昌盛 D.政治腐敗
答案 A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唐朝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允許外國人擔任各類官職,體現了包容的大國風范,A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政治腐敗,排除B、C、D項。
3.(2022·廣東)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與俱高的藝術境界”“天真狂放的藝術個性”三個特征的唐代詩人是(  )
A.駱賓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答案 D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白生活于盛唐時期,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了昂揚的進取精神,表現出超凡脫俗的風骨,享有“詩仙”的美譽,D項正確;駱賓王是“初唐四杰”之一,排除A項;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排除B項;白居易的詩直面現實,揭示了統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排除C項。
4.(2021·廣東)隋初有官員進表,稱:“竊見當今郡縣,倍多于古,或地無百里,數縣并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這說明當時(  )
A.分封制度盛行 B.全國戶口眾多 C.土地兼并嚴重 D.郡縣數量過多
答案 D
解析 根據“當今郡縣,倍多于古,或地無百里,數縣并置”可知,隋朝郡縣數量過多,故選D項;隋朝沒有實行分封制,排除A項;材料反映郡縣數量多,無法體現全國戶口眾多,排除B項;材料信息與土地兼并無關,排除C項。
5.(2021·廣東)高士廉等奉命編寫《氏族志》時,以山東崔氏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極為不滿,要求按當朝官爵重新編定,遂以皇族為第一等,將山東崔氏降為第三等。這反映唐初(  )
A.貴族等第觀念猶存 B.君主權威面臨挑戰
C.區域經濟發展不均 D.科舉制度初見成效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當時門第觀念影響深入人心,唐太宗看《氏族志》后不滿意,指示按照當朝官爵重新編定,“以皇族為第一等,將山東崔氏降為第三等”,唐太宗此舉是在降低、抑制門閥士族以加強皇權,借以打擊門閥士族的勢力。由此可見,唐初貴族等第觀念猶存,故A項正確;唐太宗利用編寫《氏族志》,抑制門閥士族以加強皇權,排除B項;材料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科舉制度無關,排除C、D項。
6.(2021·廣州)唐朝時期傳到日本的螺鈿銅鏡(見下圖),把南海的夜光貝、東南亞的琥珀、中東的寶石、阿富汗的藍寶石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五彩繽紛的圖案。這體現了唐朝(  )
A.農業發展的水平 B.疆域范圍的遼闊
C.對外開放的氣象 D.社會矛盾的尖銳
答案 C
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當時的中外交流,這和對外開放的氣象的說法有關,C項正確;材料與農業發展水平、疆域范圍及社會矛盾等說法無關,排除A、B、D項。
7.(2019·廣東)據記載,文成公主入藏時,攜帶的嫁妝有釋迦佛像,360卷經典,大量珍寶、金鞍玉轡、綢帛、種子,60種營造與工技著作,100多種醫方、4種醫學論著等。豐富的嫁妝種類折射出唐朝(  )
A.對邊疆統治加強 B.民族交融成為主流
C.經濟、文化的繁榮 D.“開元盛世”成就輝煌
答案 C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文成公主入藏時,攜帶了豐富的嫁妝種類,這折射出唐朝經濟文化的繁榮,故選C項。
8.(2023·臨沂)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這表明他(  )
A.認識到體恤百姓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
B.認為治理國家必須加強對百姓的剝削
C.創立科舉制度以擴大官吏選拔的范圍
D.為擴大其統治基礎而創立了殿試制度
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中的“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可知,唐太宗認識到作為一個君主,必須體恤百姓,這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A項正確;從“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可知,唐太宗認為殘酷的剝削百姓是在自取滅亡,所以排除B項;創立科舉制度的是隋煬帝,創立殿試制度的是武則天,均不是唐太宗,并且這兩項與題干材料信息也不符,排除C、D兩項。
9.(2023·福建)有學者認為:“大批中下層地主階級士子以及自耕農出身的讀書人,由科舉考試入仕途,參與和掌握各級政權。”該學者意在強調科舉制(  )
A.擴大了政權的統治基礎 B.造成了人們思想僵化
C.杜絕了藩鎮割據的現象 D.強化了世家大族壟斷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擴大了統治基礎,A項正確;八股取士造成了人們思想僵化,排除B項;北宋分化事權、重文輕武的舉措解決了唐末的藩鎮割據局面,排除C項;科舉制弱化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排除D項。
10.(2022·廣州)歷史文獻是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是對歷史現象的文字記錄,包含史書、歷史檔案、文學作品等。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國的歷史文獻數量繁多,其中《史記》與《資治通鑒》記載的歷史時段長,內容豐富,并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兩部史書大致情況如下:
序號 史書 記載時段 作者
A 《史記》 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 司馬遷
B 《資治通鑒》 從戰國到五代 司馬光
材料二
類型 唐朝長安城平面圖 詩歌
內容 登觀音臺望城 白居易 百千家似圍棋局, 十二街如種菜哇。 遙認微微入朝火, 一條星宿五門西。 注釋:①菜哇:菜田中劃分的方形小塊。 ②一條星宿:百官早朝時所執燈火,就如天空一道星宿
備注 學者復原的唐朝長安城平面圖 《登觀音臺望城》被諸多學者用以研究唐朝長安城
(1)如果你要查找關于唐朝長安城的史料,請從材料一中選擇一部史書(只需寫出英文字母序號),并說明選擇這部史書的理由。
(2)觀察材料二中的長安城平面圖,概括《登觀音臺望城》所反映的唐朝長安城的特點。
(3)除查閱文獻外,請你列舉其他可以獲得關于唐朝長安城知識的方法。
答案 (1)B。理由:《資治通鑒》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能夠查到唐朝的歷史。
(2)特點:市坊分開;規劃整齊;左右對稱,成中軸線分布。
(3)方法:參觀文化遺址、博物館,閱讀歷史課本,進行社會調查,觀看影視作品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金沙县| 黄平县| 紫云| 壤塘县| 阜阳市| 六枝特区| 三明市| 宾阳县| 揭西县| 尼木县| 工布江达县| 息烽县| 通榆县| 翼城县| 张家川| 麻栗坡县| 常德市| 司法| 饶平县| 陇南市| 交口县| 隆回县| 南木林县| 成安县| 大城县| 广平县| 尚义县| 凉城县| 泾源县| 眉山市| 昌邑市| 出国| 成都市| 宝山区| 合山市| 望都县| 五寨县| 龙泉市| 安乡县|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