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光和顏色》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四節第三課時 光速、光的色散學習目標1. 知道光的傳播速度。2. 了解光的色散現象,知道太陽光由多種色光組成。一、光源自身會發光的(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二、光的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三、光直線傳播的現象1、影子的形成2、小孔成像3、日食、月食現象4、光線準直知識回顧打雷時,雷聲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但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什么?因為光比聲音在空氣中傳播要快得多。一、光的傳播速度在真空中光的傳播最快,為3×105千米/秒。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快慢相同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傳播速度要更小在空氣中的光速約為3×105千米/秒。“光年”表示什么意思?是什么量的單位?1光年=9.46×10 12千米光年是長度單位活動1: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這束光通過三棱鏡后會產生什么現象?實驗現象:太陽光穿過三棱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這一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請你描述看到的實驗現象。二、光的色散:指的是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白光是復色光)單色光復色光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復色光。光他讓太陽光穿過一條狹縫,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彩色的光帶。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就做過這樣的實驗:彩色光帶中的顏色是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的。生活中還有沒有光的色散的例子呢?彩虹就是太陽光(白光)在穿過空氣中的小水滴時發生光的色散而在天空形成的彩色光帶。活動2:在盛有水的臉盆里斜著放一面鏡子,然后,試著把太陽光不斷地調整鏡子的角度。在某一個角度上你可以觀察到七色的光。這是因為水和鏡子能把光分解成七種顏色,再通過鏡子反射出去的緣故。1.光速:2.光的色散 :課堂總結在真空中光的傳播最快,為3×105千米/秒。指的是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白光是復色光)單色光復色光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復色光。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