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學參考】歷史材料與解析:人教版歷史選修6第三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歷史遺跡》(2課)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學參考】歷史材料與解析:人教版歷史選修6第三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歷史遺跡》(2課)

資源簡介

第1課 雅典衛城和奧林匹亞遺址
?
雅典城邦
?
1.城邦的興起和性質
?
約公元前800年,主要建立在部落或氏族基礎上的農村公社,開始讓位于更大的政治單位。隨著日益增長的防衛需要,在高地上建造起衛城和城邦,其周圍居住地日益增長成為一個城市國家,成為整個公社政府所在地。于是出現了城邦這種希臘人所發展起來的最著名的社會政治單位。幾乎希臘世界的每一地區都發現過城邦的實例。大陸的雅典、底比斯和墨伽拉;伯羅奔尼撒的斯巴達和科林斯;小亞細亞沿岸的米利都;愛琴諸島的米太林和薩莫斯,都是其中最有名的。這些國家的地域和人口大不相同。斯巴達①的面積在三千平方英里以上,雅典最多不過一千零六十平方英里;其他國家平均面積不足一百平方英里。雅典與斯巴達威勢鼎盛時期,各自的人口約為四十萬人,這個數字近似于它們多數鄰國人數的三倍。
?
──[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216頁
?
【解讀】城邦的出現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自公元前八世紀開始,希臘半島陸續出現許多城邦。這些城邦的出現,既有軍事防御的需要,也是生產力持續發展的結果,即它是在鐵礦的開采、農業的發展和商業的發展等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城邦是一個政治單位,它的產生也標志著希臘開始進入了奴隸社會。早期城邦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小國寡民的規模,每一城邦以城市為中心,周圍有鄉鎮。城邦是城市和周圍農村構成的整體。整個希臘世界包括數以百計的獨立城邦,有關其他城邦的歷史情況的資料流傳下來的極少。雅典和斯巴達成為發展起來的兩個最大的城邦,它們的歷史資料比較豐富,因此敘述古代希臘歷史一般以這兩個城邦為主。
?
【注釋】①斯巴達:是古代希臘城邦之一,位于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拉哥尼亞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塊小平原。“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斯巴達的政體是寡頭政治,和當時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對比,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古代希臘最強大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達第二。
?
2.城邦的階級關系
?
希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經濟的分化以及社會分裂成階級,于是就導致在公元前八至六世紀在希臘組成了古典城邦,它同東方的一部分早期城邦有若干不同之點。
?
在每一個城邦,除了無論什么權利都沒有的奴隸之外,還有各類有人身自由但不享有充分權利的人,例如來自其他城邦的移民,即外邦人就是如此。奴隸和不享有充分權利的人在許多最重要的城邦里占城邦居民的大部分,而被認為是公民的人,則只有享有特權的少數人。這一小部分人操縱著政權,而首先是利用它來維持這個建立在剝削奴隸勞動并常常剝削其他依附居民或者不享有充分權力的居民的勞動上的現存制度。
?
──蘇聯科學院主編《世界通史》第一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年版,第925頁
?
【解讀】雅典城邦屬典型的奴隸制社會形態。城邦的權利運行掌握在少數特權階層手里,他們是國家機器的操縱者。同時,應當看到,希臘城邦這種奴隸國家占有制形式,比當時東方奴隸占有制專制制度來講,無疑是相對進步的。
?
3.雅典的民主政治
?
〔材料一〕發生貴族和群眾之間的黨爭,繼續了一個很長的時期。因為雅典憲法完全是寡頭政治的,貧民本身以及他們的妻子兒子事實上都成為富人的奴隸;他們被稱為被護民①和六一漢②,如果他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們自身和他們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的借款都用債務人的人身為擔保,這樣的習慣一直流行到梭倫改革為止,梭倫才第一個成為人民領袖。
?
──亞里士多德著,日知、力野譯《雅典政制》,商務印書館1957年版
?
〔材料二〕憲法的制度便是這樣,多數人被少數人所奴役,人民起來反抗貴族。黨爭十分激烈,各黨長期保持著互相對抗的陣勢,直到后來他們才共同選擇梭倫為調停人和執政官,把政府委托給他……梭倫就門第和名譽而言,皆屬一等,但依財富和地位而論,則僅屬于中等階級,這不但為其他權威者所承認,而且他自己在一些詩中也證實,那些詩勸告富有者不要貪婪無厭:“你們這些財物山積、豐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應當抑止你們貪婪的心情,壓制它,使它平等;應當節制你們傲慢的心懷,使它謙遜,不要以為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們決不會永遠服從。”
?
當梭倫成為政事的領導者的時候,他就禁止以人身為擔保的借債,一舉而永遠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債務,其法案曾以“解負令”聞名,意即人民卸下他們的重擔。
?
梭倫決定,這些法律要實行百年不變。下面就是他所創立的憲法:他依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財產估價把人民分作四個等級,四百斗者、騎士、雙牛者和日傭③,各種官職,如九執政官、司庫官、公賣官、警吏和國庫監,他分配給五百斗者、騎士和雙牛者三級,按各級的財產估價比率,指定以相應的官職;至于列在日傭等級的人,他只允許他們充當民眾會和法庭的成員。
?
梭倫規定,國家的官職應先由各部落分別投票預選候選人,然后在這些候選人中抽簽選舉。以九執政官而言,每一部落先行預選十人,然后就這些人中抽簽選舉……梭倫又創立一個四百人議會,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衛法律的職責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議會,這個議會仍舊是憲法的監察人,它監督最大多數的和最重要的國家大事,懲處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權力(的人)。
?
──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林志純主編),商務印書館1974年版,第276—280頁
?
〔材料三〕庇西特拉圖執行有利于工商業奴隸主和小農政策。他對山區貧民發放貸款,鼓勵農民經營對工商業有利的橄欖和葡萄種植。他還設立巡回法庭,到農村審理案件,判決各種爭訟,把國家司法權力深入到一向為貴族勢力所把持的農村。土地稅定為收獲量的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相傳他還蠲免了一些最貧苦農民的賦稅。貧民還可能從死亡或亡命的失敗貴族的土地中分取到小塊耕地。庇西特拉圖加強了海軍,發展航海事業和海外貿易,特別是對黑海方面的貿易;阿提卡的陶器銷行地中海、黑海各地。雅典在這時還大興土木,按期舉行雅典娜④女神節和酒神節慶典,廣招學者詩人,使雅典成為希臘文化中心。荷馬史詩也在這時編為定本。
?
──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3頁
?
〔材料四〕他(克里斯梯尼人,亦稱克勒斯塞涅斯)既成為大眾領袖,第一步便是把所有的居民劃為十個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個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員混合起來,以便讓更多數的人可以參加到政府來。
?
其次,他把議事會的成員由四百人改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而在以前,每部落是出一百人……他又把全部村社分成三十區,十區在城市附近,十區在沿海,十區屬于內地;他稱這些區為三一區,并用抽簽的辦法把這些區指定給每個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區,這樣就使得一個部落在所有這些地區都占有一份。
?
──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林志純主編),商務印書館1974年版,第276—280頁
?
【解讀】雅典城邦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上述材料闡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歷史。在這種民主政治制度的影響下,雅典城邦變得空前強盛,知識和文化生活極其繁榮,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創造性,因為正是由于雅典城邦的民主氣氛造成了藝術創作的氛圍,以社會各個階層為題材的雕塑藝術就自然而然地出現在衛城的各種雕塑題材中,彩陶、雕塑和建筑藝術達到了古典藝術的最高峰。尤其是,伯里克利時期重建雅典衛所的龐大工程,展示了建筑和雕塑藝術的發展的巨大空間。
?
材料二表明在梭倫改革之前,貧苦農民所處的嚴重依附關系,這顯然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藝術的創造。
?
材料二介紹了梭倫改革的基本事實,反映了他為謀求自由與平等所做的努力。
?
材料三介紹了庇西特拉圖時期的僭主政治。梭倫改革后,貴族勢力雖稍受遏制,但沒有受到徹底打擊。平民群眾的要求也沒有得到滿足,工商業奴隸主和農民也有尖銳的矛盾。許多人要求進一步改革,公元前560年,貴族出身的庇西特拉圖依靠山地派(代表貧苦農民、牧民和雇工等的雅典政治派別之一,他們人數最多,對梭倫的改革多有不滿,希望推進改革)的支持下,實行了僭主政治。庇西特拉圖執政以后,也代表海岸派(工商業奴隸主的代表,擁護梭倫的改革成果,但亦反對代表氏族貴族奴隸主,企圖恢復舊秩序的平原派),實行了以穩定工商業、航海事業和小農經濟的改革,擴大的民主政治的基礎,將古希臘文化進一步推向前進。
?
材料四反映了克里斯梯尼的改革,初步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他將同一等級的成員分屬于不同的部落,一批新的公民,如本來不是氏族成員的自由的異邦人以及解放奴隸,都被登入公民之列;他制定了獨特的法律即“陶片放逐法”,旨在防止個人權威的膨脹對新確立的民主政體形成威脅以及僭主政治的復辟。
?
【注釋】①被護民:近似于一種依附之人,即沒有自己獨立人身自由的下等人。②六一漢:又稱為六分之一者,是指要把收獲物的六分之五用以交租、自余六分之一的佃戶。當時,富人掌握了全國絕大部分的耕地,耕種者為了活命,只得承受如上沉重的稅賦。③雙牛者,謂能畜養一對牛之人;日傭,原義為傭工,指財產不及二百麥斗之人。④雅典娜:雅典娜的名字,希臘語是從Athenaa或Athenaia縮略而來的,在伊奧尼亞方言中寫成Athene,Athenaie,在多利亞方言中寫成Athana,Athanaia,在埃奧利亞方言中寫成Athenaa。有人把它解釋為“少女”(Maiden),還有人把它解釋為“舞刀弄槍者”(the weapon-brandishing),但至今尚未定論。按照皮拉斯基人的說法,女神雅典娜出生于利比亞的妥里通(Tritonis)湖畔。有三位利比亞神女(Nymphs)發現了她,于是給她穿上山羊皮的衣服,并哺育她成長。她后來取道克里特,來到雅典。關于雅典娜誕生有則故事,說的是諸神之王宙斯首先娶墨提斯為妻,她是神靈和凡人中最聰明的人。在她就要生產明眸女神雅典娜時,根據星光燦爛的烏拉諾斯和該亞的忠告,宙斯花言巧語騙過了墨提斯,將她吞進自己的肚里。于是廟斯就在妥里通河岸上從自己的頭腦里生出了這個女兒。宙斯生下雅典娜時,她便手持神盾、全身武器披掛。由于她具有了高貴的出生,成為了神圣家族的成員。在希臘神話中,雅典娜有不少發明創造。她的事跡往往還和其他神祗尤其是波賽東的事跡形成鮮明對照,體現出文明進步的特征。她的發明有:笛子、鼓、陶器、犁、耙、牛軛、馬勒、馬車、船等。她首先教婦女烹飪、紡織。盡管她一直是戰爭女神,但她并不像阿瑞斯那樣好戰,而寧愿用法律手段解決爭端。所以我們可以說,在希臘宗教中,雅典娜作為和平女神的性質已經遮蔽了她作為戰爭女神的性質。
?
雅典衛城
?
4.希波戰爭
?
波斯自居魯士二世即位(公元前559年)后,勵精圖治,于公元前550年吞并了長期使用臣服的強大的米底王國,建立了雄踞伊朗的霸權……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下令進攻雅典和尤卑亞半島上的埃里特里亞,以報復它們對愛奧尼亞起義的支持。波斯軍隊渡過愛琴海,很快攻占了埃里特里亞,之后向雅典進發。雅典一面派長跑健將菲狄彼得斯前往斯巴達求援,一面盡遣軍隊在阿提卡東北馬拉松迎敵……雅典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波斯大軍,這就是著名的馬拉松之戰。
?
──黃洋 趙立行 金壽福著《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頁
?
【解讀】希波戰爭被認為是一次文明的、民主政治(希臘)對抗野蠻的、專制政治(波斯)的戰爭,希臘文化遭到嚴峻的挑戰。第一次希波戰爭以雅典為首的希臘的勝利而告終,雅典一舉成為全希臘的霸主。戰爭期間,波斯人一度入侵雅典城,原來的許多城市建筑被嚴重破壞。雅典衛城始建于公元前八百年,本是祭祀雅典城的保護神雅典娜而建筑之的建筑群。第一次希波戰爭結束后,雅典有能力進行了大規模地衛城建設,也因此創造了燦爛多彩的藝術成就。
?
5.希臘雕刻藝術
?
〔材料一〕希臘雕刻大都是為宗教目的服務的,至少在早期是這樣。它們或用來裝飾廟宇──用于破風[pediment]、飾帶[drieze]、脊飾[akroterion];或用作祭禮雕像,安置在內殿里;或用作敬獻的紀念碑,建立在圣殿內。
?
希臘雕刻選擇題材如希臘的其他藝術部門一樣,主要有兩個范圍:一方面是瑰麗多彩的希臘神話,包括神祗的美妙傳說和英雄們的勇敢業績;另一方面是反映時代風俗的日常生活,有競技的運動員、戰斗的勇士、挈帶兒童的婦女和貯立于墓前的衷悼者等等。
?
希臘人制作大型雕刻的材料主要是石頭(石灰石和大理石)、青銅、陶土、木頭、黃金和象牙結合的材料,有的也用鐵。在大量的雕刻中,僅有石頭的幸存。(第2頁)
?
公元前五世紀后半期。經過波斯入侵的兵,希臘人奮力保衛國家、奪取勝利并治愈了戰爭的瘡痍之后,接踵而來的就是一個繁榮興盛的時代。作為德洛斯聯盟[Delian League]的首領,雅典有權支配巨大的物力資財,在伯利克里[Pericles]統治時期(公元前449—429年),開始了一個偉大的建筑活動,在戰爭的廢墟上,新的廟宇和門廊重新巍然聳起。在這個時期出現了衛城的帕提農神廟(公元前447—432年)、衛城入口處的宏偉門廳[Propylaia](公元前437—432)、俯瞰古代市場的赫費斯提翁神廟[Hephaisreion](公元前450—440年)和在愛流西斯的米斯特里斯大廳(Hall of Myseries)。這種宏偉大業生氣勃勃,藝術家們躬逢其盛,激動不已,使得偉大的人物能拔萃出群,揚芳飛文,應運而起。
?
伯利克里指命雅典的雕刻家菲狄亞斯為整個藝術事業的首席監督。普魯塔克對衛城的工作給予了繪聲繪色地描寫:“大廈巋然而起,宏偉卓越,修容內美,不可企及,建筑者各盡其能,競獻其技,以求藝術美使他們的工作質量步步提高;建造迅速,更令人驚訝不止,這些杰作中的任何一件,人們都認為,不經過世世代代努力,就休想把它完成,但出乎意料,這種偉績壯舉在一個朝代的鼎盛時期,一舉建成告竣”。(第20—61頁)
?
──〔英〕吉塞拉·里克特著,李本正李景中譯《希臘藝術手冊》,中央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
【解讀】希臘藝術成就最具盛名者為其雕塑。希臘雕刻的題材多以宗教為主,也反映了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古代希臘神廟的建筑特點是廣泛地運用術廊,柱廊主要有三種:多立克式、愛奧尼柱式和科林斯式,它們構成了古希臘建筑的精髓。雕刻的選題以石材為最多,在雅典衛城一系列的龐大建筑群中有淋漓盡致的體現,如宏偉的山門、飄逸大方的大理石女像、壯麗的帕特農神廟等。
?
6.伊瑞克提翁神殿(The Erechtheion)
?
〔材料一〕依瑞克提翁神殿建于懸崖邊緣,位于巴特農神殿左邊,建于公元407年,前面的一座僅一層,后面的兩層依懸崖低下去的地勢而建。和神廟合為一體的是少女門廊(Caryatides),由六尊少女像代替石柱圍繞而成,設計很有特色,由于少女的頭部須支撐沉重的殿頂,故頸部不能太細,設計者于是從少女頸部垂下一縷秀發,增大了受力面而不失其美,又用花籃放在頭頂,作為柱托。現在六尊少女像中有一些已移至博物館,而用模擬少女像代替。
?
──唐曉蔭 林佳鳴編《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
〔材料二〕天神主神宙斯(Zeus)。他是眾神之王,至高無上的主神天神,宙斯為天神克洛諾斯與瑞亞所生的最小的兒子,他與哥哥姐姐一起,同他們的父親開戰。經過十年戰爭,在祖母大地女神該亞的幫助下戰勝了父親,將其送押到大地的最底層。從此宙斯成為統治宇宙的統治者。宙斯的羅馬名字是朱庇特(Jupiter),九大行星中最大的木星。宙斯與眾神都住在奧林珀斯山上,他具有最大權威,能夠使用可怕的雷電懲罰神與人,他知道神和人的一切事情,能預知未來。宙斯風流倜儻,到處留情,有很多的艷聞,在希臘神話中和他有關的故事多數都是描寫他的情史。
?
天后赫拉(Hera)。羅馬名字朱諾(Juno),她是宙斯的姐姐,在宙斯取得統治權后成為宙斯的妻子,與宙斯結合生下戰神阿瑞斯(Ares)、火與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和青春女神赫拍(Hebe)。赫拉是掌管婚姻的女神,是生育及婚姻的保護者,她代表女性的美德和尊嚴。赫拉生性善妒,對于宙斯婚后的外遇很不滿,常利用很多手段打擊丈夫的情婦和他的私生子。她曾經將宙斯的情婦卡利斯忒和她的兒子變成熊,在赫拉克勒斯出生時阻礙他,之后又令他發瘋,殺死妻兒,因而要完成十二項勞動贖罪。
?
海神波塞冬(Poseidon)。他是宙斯的哥哥,地位僅次于宙斯。他的羅馬名字是涅普頓(Neptune),九大行星中的海王星。他與宙斯一同戰勝了父親克洛斯之后,一同分割世界,他負責掌管海洋,以三叉戟主宰水域,在水上擁有無上的權威,是大地的動搖者。他能呼喚或平息暴風雨,輕易地令任何船只粉碎。波塞冬曾經與阿西娜爭奪雅典,可惜最后還是敗給阿西娜。一怒之下,他曾經用洪水淹沒雅典。在爭奪雅典時,他變出第一匹馬,所以他也是馬匹的保護神。
?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羅馬名字伏爾坎(Vulcan),是宙斯與赫拉的兒子。他是長得最丑陋的天神,而且是個瘸腿,但卻娶了最最美麗的女神阿佛洛狄忒。他是火神,亦是諸神的鐵匠,具有高度的技巧,制造了許多的武器、工具和藝術品。阿波羅駕駛的日車,厄洛斯的金箭、銀箭都是他鑄制的。
?
──《希臘神話:希臘眾神》,引自“百靈網站”http:∥life.beelink.com.cn/20040813/1653322.shtml
?
【解讀】古希臘神話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神的故事、二是人與神之間的關系與沖突的故事,即英雄傳說。神的故事更明顯地反映了古代人類把強大的自然現象形象化的豐富想象力,英雄傳說則主要是對可能具有某種歷史性的傳奇人物及相關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反映了遠古人類的生存活動和與自然進行的頑強斗爭。希臘神話的姿態質樸、風韻自然,極富藝術感染力,也反映了西方人那種崇尚自由的樂觀性格。現代西方文學、宗教、藝術等借助張揚古希臘的故事,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在伊瑞克提翁神廟里有三個神殿,分別供奉著希臘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和鐵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在這座神廟里,以古代希臘神話中的主人翁宙斯、波塞冬和赫菲斯托斯等人及其故事為題材的雕刻藝術是古希臘藝術的代表之一。
?
帕特農神廟
?
7.杰出的菲迪亞斯
?
〔材料一〕全希臘最著名的建筑物和雕塑家菲迪亞斯被任命為衛城最主要的建筑──巴特農神廟的總建筑師。這座雅典娜的神廟不僅是古代希臘規模最大的建筑,而且是古典建筑和雕塑藝術的高峰。
?
──黃洋 趙立行 金壽福著《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頁。
?
〔材料二〕照菲迪亞(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32年?),他的同時代中流行的意見,他的作品達到了希臘雕刻發展的頂峰。他的代表作是巴臺農廟里的雅典娜像和奧林匹亞廟里的宙斯像。此外,他制作巴臺農廟浮雕的計劃,并監督其施工。他的作品主要特質是構思的偉大華美,有愛國主義,勻稱,高貴,以及克制適中。幾乎所有他的雕像是思想化的神像。
?
──〔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252頁
?
〔材料三〕關于菲狄亞斯的生平,人們只知道他生于公元前5世紀初,于公元前431年去世。菲狄亞斯曾經在希臘各地從事藝術創作活動,在20來歲時就已蜚聲藝壇。他的主要創作生涯是在故鄉雅典度過的,他一生最輝煌的業績是在他領導下重建了雅典衛城,完成了眾多的雕刻裝飾杰作。
?
整個雅典衛城的建筑雕塑藝術,尤其是巴特農神廟上的裝飾雕塑,體現了希臘古典盛期的雕塑成就,它標志著希臘古典雕塑的高峰。羅馬帝國時期的希臘傳記作家普魯塔克說過:“它們好像年年常春的神物,能夠擺脫歲月的折磨;在它們的結構之中,似乎蘊藏著某種永生的活力和不死的精神哩!”
?
古代學者認為菲狄亞斯的藝術風格是姿態寧靜而高貴,表情肅穆而溫雅。對此,后人稱為“神明的靜穆”。菲狄亞斯塑造的奧林匹亞的宙斯之美不僅使傳統的觀念益增光輝,而且同神妙的自然也相宜不悖,這正是他崇高藝術的精華。菲狄亞斯勝過一切希臘雕刻家而為后代人懷念和贊美的,正是他身上體現的希臘藝術的精髓:忠實于自然,同時善于凈化自然;模仿自然,同時又善于在模仿中馳騁想象力,表現理想。菲狄亞斯正是理想化的巨擘,在他的生前死后,古典風格的特性一直支配著希臘雕塑藝術。
?
──《理想美的完滿體現──希臘古代雕塑》,引自《希臘古代文化·建筑雕刻》,http:∥www.ntsf.edu.cn/dy/jianzhu/jianzhu3.htm
?
【解讀】欲了解古希臘藝術的精華,欲了解帕特農神廟的建筑靈魂,不可不了解他的總設計師菲狄亞斯(公元前5世紀初—431年)。如果古代希臘藝術可以用一個人的名字來象征,那就是菲狄亞斯。他是雅典著名的民主派執政官伯里克利斯的戰友和藝術總顧問,他的作品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特征,藝術創造體現了古典盛期的最高成就。
?
8.帕特農神廟
?
〔材料一〕巴臺農神廟是雅典最大最著名的神廟,它被認為是多立斯式建筑的典型例子。它的列柱逐漸細小,到達頂端時又稍帶弧形,這就顯得更加優美。它的飾帶和三角墻飾以栩栩如生的雕刻,如騰躍的馬,戰斗的巨人,以及和藹可親的神。
?
──〔美〕愛德化·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252頁
?
〔材料二〕為了紀念希臘戰勝波斯侵略的功績,希臘執政王決定在雅典衛城的中心建筑一座雄偉建筑──帕特農神廟。被革命導師恩格斯稱之為“如燦爛陽光照耀的白晝”的帕特農神廟是雅典城文化建筑群中的主體建筑,由當時著名的建筑師伊克提諾斯和卡利克拉特設計,杰出的雕塑家菲狄亞斯主持建造和負責全部雕塑創作。神廟耗以巨資,從公元前447年開始建造,到公元前432年竣工,歷時15年之久。
?
──《雅典城的衛士──帕特農神廟》引自德國“開元網”http:∥www.kaiyuan.de/article.php/157
?
〔材料三〕
?
巴特農神廟位于古城堡中心,在希臘語里意為“處女神廟”,是為了供奉雅典城邦的保護神雅典娜而建。神廟主體建筑是長方形的白色大理石殿宇,全長69.5米、寬30.8米,分為前殿、中殿、后殿。四周為柱廊,用46根高30米、直徑2米的大理石柱支撐。石柱采用樸實而渾厚的多利克柱式,下粗、上細、中間略微向外凸起,呈現出莊嚴雄偉的氣勢。廟墻上端石柱之間用92塊大理石浮雕板連接,每塊上都是一幅神話傳說中的戰爭場景。廟頂東西兩側的人字墻上飾有描述雅典娜的誕生以及她同波塞冬爭奪雅典城的浮雕。在神廟的內殿中,原來供奉著一尊高達12米的雅典娜雕像,頭戴金盔,身著黃金戰袍,手持盾牌長矛,臉、臂、腳均為象牙雕成,是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亞斯的得意之作,可惜在公元146年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強行劫走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巴特農神廟幾經天災人禍,歷盡人間滄桑。公元1687年,威尼斯軍隊炮擊古城堡,神廟頂端和殿墻被炸塌。19世紀初,廟內大量雕像被英國人艾爾金盜運到英國。現在僅存有神廟大部分石柱和部分其他殿堂和城堡的雄偉山門。
?
──唐曉蔭 林佳鳴編《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
【解讀】帕特農神廟是雅典衛城一組龐大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者,它坐落在衛城的最高峰,是供奉著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廟。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的多立克柱式建筑發展的精品,既有其獨特的剛健與高貴,也有愛奧尼柱式的優雅柔和。巴特農神廟是希臘人追求理性美的極致表現,例如柱身看起來等寬,實際上是中間略粗,以此矯正人類視覺的錯覺;又如柱子看起來都是垂直,其實不然,越外圍的柱子越向中間傾斜等等。整個神廟處處都體現了黃金分割的原理,稱得上是立利克式建筑中的最高杰作。
?
奧林匹亞遺址
?
9.奧林匹亞考古區
?
奧林匹亞考古區位于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北部得埃利斯境內,在阿爾菲奧斯河北岸,得名于希臘傳說中諸神會聚的奧林波斯山,是希臘古代宗教圣地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發祥地,世界現存最古老運動場舊址就在其中。
?
奧林匹亞考古區古代屬希臘伊利斯城邦。公元前776年(希臘紀年之始),結合對宙斯神的祭祀,在此舉行首次奧林匹亞競技會,以后每四年召開一次,限希臘男性公民參加。項目有賽跑、鐵餅、賽馬、角力等,后又有文藝節目比賽,對優勝者獎以橄欖花環。競技期間,全希臘“神圣休戰”。競技會一直延續到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狄奧西多禁止。隨著競技會的廢止與河水沖蝕,奧林匹亞長期湮沒無聞,直到19世紀20年代法國人開始發掘,才又重現于世。
?
遺址首次發掘始于1829年,遺跡最早年代為公元前2000—前1600年。遺址東西長約520米,南北寬約400米,中心是宙斯神廟和宙斯之妻赫拉的神廟,周圍有競技運動場、健身房、角斗學校、賓館、運動會主席團辦公廳、圣火壇,以及祭司住房等與運動會有關的建筑。
?
宙斯神廟是奧林匹亞最主要的建筑,它重建于前468年—前456年,是希臘古典建筑的優秀代表之一。神廟長約66米,寬30米,東西兩端各有6柱,南北兩面各有13柱,取多利亞柱式,全用石料精制。神廟的裝飾雕刻屬古典藝術杰作,其中東西兩山墻上的群像,表現希臘英雄珀羅普斯在奧林匹亞賽車和希臘人與半人半馬怪獸搏斗的神話故事,作于前5世紀初,是早期古典雕刻的代表作。約作于前5世紀后半葉的宙斯巨像,曾用黃金和象牙鑲嵌,傳為古典雕刻大師菲迪亞斯(前490—前430年)所作,是盛期古典雕刻的代表,極為宏偉精美,被希臘人贊為當時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遺址中還有赫爾墨斯與嬰孩狄奧尼索斯神像,為希臘雕刻大師普拉克西特萊斯的真跡,約作于前4世紀初。
?
奧林匹亞宙斯大祭壇位于該神殿西側,是高6.7米的帶有臺階的橢圓形平臺。存放供奉禮品的倉庫建于克羅努斯山低坡上,共有12個。在殿堂南建有會議廳,西南有利奧尼達烏姆貴賓旅館,西北是訓練場和健身房,東側才是體育場。賽場四周有坡形看臺,西側有埃科柱廊,以及運動員和裁判員入場口。賽場跑道長210米,寬32米。該古遺址還建有奧林匹亞博物館,館中展出許多古希臘武器甲胄。
?
──晁華山《世界遺產》,第六章第三節《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
【解讀】奧林匹亞遺址蘊含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價值,198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屬文化遺產。位于伯羅奔尼撒山谷的奧林匹亞地區在史前就有人居住。公元前10世紀,奧林匹亞成了禮拜宙斯的中心。遺址內有宙斯神廟和宙斯之妻赫拉的神廟,周圍有競技運動場、健身房、角斗學校和圣火壇等與運動會有關的建筑。
?
10.古代奧運會
?
〔材料一〕公元前9—8世紀,希臘氏族社會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隸社會逐漸形成,建立了200多個城邦。城邦各自為政,無統一君主,城邦之間戰爭不斷。為了應付戰爭,各城邦都積極訓練士兵。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并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身體,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希臘諸邦國家都建有專供人們進行鍛煉的練身場,練身場一度成為古希臘諸城邦的標志之一……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能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后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圣休戰月”條約。于是,為準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
?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基本上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周期被稱為“奧林匹亞德”。按此周期算,則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間,經歷了1168年,共應舉辦293屆;但實際上召開的次數要少得多。……最初的奧運會比賽是在奧林匹亞村的阿爾齊斯神域內進行的,后來在神域的東北角修建了一塊長方形運動場,周圍有依天然地形修成的看臺。運動場跑道寬32米,每次可供20名選手同時比賽,長為192米。起跑線用石條鋪成,上面刻有兩道平行的小槽,供運動員起跑時使用。
?
(古代奧運會)實際上是古希臘人的一個全國性節日。“神圣休戰”宣布之后,成千上萬的人便向奧林匹亞涌去,在那里,各城邦的代表參加祭祀活動和游行;政治使節締結條約;藝術家展出作品;學者和教師研討學術;雄辯家發表演說;商人展售商品;人們穿著最華貴的衣服,帶著最珍奇的珠寶,彼此炫耀自己的富裕。各城邦派出的優秀選手則在競技場上奮勇拼搏,他們赤身裸體進入賽場,向神和觀眾展示他們超人的體能、健美的身體和良好的教養。奧運會的盛況大大超出了競技比賽的范圍,它是希臘宗教、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推動政治交流、促進貿易發展、繁榮希臘文化、融合民族感情的作用,它使全希臘人民在和平的氣氛中歡聚一堂,其豐富的內容和壯觀的場面,形成了全希臘最盛大的節日。
?
〔材料二〕古代奧運會的競賽章程
?
公元前561年,古希臘哲學家卓羅斯為古代奧運會起草了一份競賽章程,章程上的有關規定一直是奧運會必須遵守的規則。1.競技賽會的組織者由奴隸主貴族的代表人物──地方官員和宗教頭面人物具體負責,他們有權決定運動員和觀眾的資格。2.競技賽會的仲裁委員會由宙斯神殿中的專職祭司和經過選舉產生的裁判人員共同擔任。3.凡在比賽中賄賂裁判或行為不檢點的人要被罰以巨款。4.競技比賽只能在個人之間進行,不能在團體之間進行。5.競技者必須是希臘人,必須在政治上、道德上、宗教上、法律上沒有污點,其身份必須得到裁判員的證明。6.女子不能參加和參觀比賽,違者處死。
?
〔材料三〕古代奧運會的競賽項目簡介
?
賽跑:短跑是古奧運會上最初的唯一比賽項目。跑距約為192米。中跑是在公元前724年第14屆古奧運會上首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中跑的長度是兩個跑道長(384米)。長跑在公元前720年第15屆古奧運會時被列為正式項目。就是在跑道上作多次往返跑,跑24個跑道長(4 608米)。武裝賽跑。該項目在公元前520年第65屆古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早期參賽者都身著鎧甲,頭戴盔帽,腿裹皮護膝,左手持盾牌,公元前4世紀,演變為赤身裸體手持盾牌參賽。賽跑中,運動員裸體光腳跑,跑姿與今天大體相同。
?
摔跤:摔跤是古希臘人十分喜愛的項目,是各級學校的必修課。公元前708年第18屆古奧運會上,摔跤被列為五項競技中的一項,同時又被列為單獨進行的競賽項目。
?
五項競技:該項目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屆古奧運會上被定為比賽項目,其五項包括賽跑、跳遠、擲鐵餅、擲標槍和摔跤。
?
拳擊:拳擊在公元前688年第23屆古奧運會上被列為比賽項目。比賽不分局數,不按體重分級,抽簽決定對手,也不受時間限制,直到其中一方被打倒在地昏迷或舉起右手表示認輸為止。勝者之間再抽簽拳斗,直到剩下一人為止。
?
混斗:混斗是由摔跤和拳擊混合而成的一個競技項目,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屆古奧運會上首次被列為比賽項目。混斗比賽不像摔跤那樣只將對手摔倒即可,而是要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用各種動作打擊對手,直至對手喪失抵抗力或承認失敗為止。規則允許采用的方法是:絆腳、堵鼻、揪耳、折斷手指、掐脖子(不許掐死)等,為了取勝,有人還采用一些更危險的動作。
?
賽戰車:在公元前680年第25屆古奧運會上被列為比賽項目。比賽分為4馬拉車賽和2馬拉車賽,在長800米寬320米的賽馬場舉行。戰車約跑10公里。
?
賽馬: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屆古奧運會上列為比賽項目。馬匹無鞍、無鐙,全憑競技者的技藝比賽。一些競技者在比賽中從馬上摔下受傷甚至當場死亡。
?
其它競技項目:從公元前632年的第37屆古奧運會開始,逐漸出現少年競技項目,如少年賽跑、摔跤、拳擊等,其規則要求和動作難度均低于成年人。
?
總之,在一千多年的奧運會歷史上,主要競技項目有十多項,大部分項目與軍事有關,因此,比賽對抗性強、競爭激烈,有的項目甚至出現傷亡事故,但奧運會是以這些競技體現勇敢、強壯和健美,體現古希臘人的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因而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體育遺產。
?
古代奧運會的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
?
教練員:古代奧運會的教練員是從效忠城邦和富有戰斗經驗的老戰士中挑選出來的,他們大多在大型競技會上獲得過優勝,并在文化知識、道德修養、醫療保健、營養衛生、訓練方法以及心理學等方面有較高水平,因而深受人們的尊敬和信賴。
?
運動員:古代奧運會有十分鮮明的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所以對運動員的身份有嚴格的規定:1.必須是純希臘人;2.必須是自由人;3.必須是男子。運動員也要在宙斯神像前舉行宣誓儀式,他們保證不以非法手段取勝,保證不破壞奧運會規定。當一系列考查合格后,他們的名字就被寫在一塊木板上,掛到奧林匹亞最顯眼處。從這時起,他們便不能以任何理由退出未來的比賽,只能為了奪取冠軍而進行不惜一切的拼搏。
?
裁判員:古代奧運會的裁判員享有極高的榮譽和極大的權力。他們有以下職責:1.奧運會開始前,提前到伊里斯學習比賽規則;2.按規定對運動員進行資格審查;3.監督運動員訓練、講解運動道德;4.向希臘各城邦下達“神圣休戰”命令;5.帶領運動員宣誓;6.組織比賽、決定優勝者和執行判罰。古代奧運會上的第一個裁判員是德爾法國王依費托斯,以后改為由伊里斯人繼承。在奧運會最初的二百年間,只設一個裁判員。公元前580年,改為兩名裁判員。公元前480年,裁判員增為九人,并從中選出一名裁判長,開始出現了比較明確的分工;三人負責五項競技,三人負責車馬賽,另外三人負責其它比賽。公元前384年,正式確定裁判員人數為十人,不再增減。裁判員要在宙斯神像前舉行莊嚴的宣誓儀式,他們保證不接受賄賂,保證光明正大地履行裁判員的職責。
?
古代希臘的婦女與體育運動
?
希臘的婦女必須接受嚴格的體育訓練,因為希臘人認為唯有剛強的母親才能養育勇敢的戰士,因此,在斯巴達青年女子結婚前必須練習格斗、賽跑、投鐵環和擲標槍,以至于以后能生育健康、結實的嬰兒。但是,古代奧運會與婦女無緣的,當時規定:女子不能參加或觀看體育比賽,違者要受法律制裁,甚至處以死刑。之所以有此禁令,是因為一是古希臘體育競技活動是宗教慶典儀式的內容之一,婦女參加或出席會被認為有瀆神靈,是對神的不敬;二是古奧運會的大部分競賽項目時間長而且要求選手赤身比賽,婦女觀看有傷風化。一旦被發現有偷看者,或被從懸崖絕壁上推下摔死,或被沉于阿爾菲斯河中溺死。
?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公元前396年第96屆奧運會上,一位拳擊世家的婦女卡莉帕捷里婭,女扮男裝混入賽場,在教練員席上觀看兒子的比賽。當兒子獲得冠軍后,她欣喜若狂跑入賽場熱烈擁抱親吻兒子,暴露了自己真實的身份。于是,她被逮捕并判死刑。但其父是第79屆奧運會的拳擊冠軍,再加上長老的說情,她才免于一死,成為有歷史記載的古奧運會上婦女違禁得以生還的罕見事例。另外,斯巴達王阿格西勞斯的親妹妹庫尼斯卡不聽王兄的勸阻,蔑視禁令,親自參加四馬戰車比賽,并獲勝成為古奧運會的第一個女冠軍。裁判懾于斯巴達王的權威,只好不了了之。
?
──參見“希臘古代文化”網。http:∥www.ntsf.edu.cn/dy/tiyu/tiyu4.htm
?
〔材料四〕桂冠與橄欖枝
?
據文獻記載,在古希臘至少有5種系列的運動會。第一種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為紀念宙斯,在奧林匹亞舉行,每4年一屆,優勝者被授予野生橄欖枝冠。第二種是皮提亞運動會,為紀念太陽神阿波羅,在特爾斐舉行,每4年一屆,除了體育競技外還有音樂比賽,優勝者被授予月桂枝冠。第三種是尼米運動會,每5年一屆,優勝者被授予一頂歐芹冠。第四種是伊斯米亞運動會,為紀念海神波賽冬,在科林斯舉行,每兩年一屆,進行體育和音樂比賽,優勝者也被授予一頂歐芹冠(一說松枝冠)。第五種是赫拉運動會,為紀念天后赫拉,在奧林匹亞舉行,每四年一屆,參賽者必須是年輕女性,優勝者被授予野生橄欖枝冠。
?
在1896年的雅典舉行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作為對傳統的延續,首屆現代奧運會也向優勝者授予橄欖枝冠和月桂枝冠,分別向冠軍和亞軍發獎,冠軍被授予一塊銀牌和一頂橄欖枝冠,亞軍被授予一塊銅牌和一頂月桂枝冠。
?
──鈕衛星《桂冠與橄欖枝》,見《東方今報》2005年3月10日
?
【解讀】以上材料闡述了古代奧運會起源的社會背景與城邦制政體和軍事行動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從公元前十二世紀開始,古希臘各地就盛行把召開體育競技大會作為祭神活動的重要形式,所以,在古希臘至少有五種系列的運動會。古代奧運會已經成為各城邦間和平與交流的大會,成為當時全希臘最盛大的節日。
?
從古代奧運會的競賽項目設置看,這些競技項目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軍旅生活和日常生活。競賽所反映的爭強好勝的目的和結果要求競技活動必須有相應的規則和嚴格的裁判。盡管在運動會期間也發生了大量的沖突與戰爭,而且運動會上一度呈現出血腥與殘暴,但它最終還是演化成為和平與友誼的交流盛會。
?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
?
11.《體育頌》
?
啊,體育,天神的歡娛、生命的動力!你猝然降臨在灰蒙蒙的林間空地,受難者,激動不已,你像是容光煥發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巔出現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
啊,體育,你就是美麗!你塑造的人體變得高尚還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恥的欲望引向墮落,還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沒有勻稱協調,便談不上什么美麗。你的作用無與倫比,可使二者和諧統一;使人體運動富有節律:使動作變得優美,柔中含有剛毅。
?
啊,體育,你就是正義!你體現了社會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不可超過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關鍵,只能是體力與精神融為一體。
?
啊,體育,你就是勇氣!肌肉用力的全部含義是敢于搏擊。若不為此,敏捷、強健有何用?肌肉發達有何益?我們所說的勇氣,不是冒險家押上全部賭注似的蠻干,而是經過慎重的深思熟慮。
?
啊,體育,你就是榮譽!榮譽的贏得要公正無私,反之便毫無意義。有人耍弄見不得人的詭計,以此達到欺騙同伴的目的。他的內心深處卻受著恥辱的絞縊,有朝一日被人識破,就會落得名聲掃地。
?
啊,體育,你就是樂趣!想起你,內心充滿歡喜,血液循環加劇,思路更加開闊,條理愈加清晰。你可使憂傷的人散心解悶,你可使快樂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
啊,體育,你就是培育人類的沃地!你通過最直接的途徑,增強人民體質,矯正畸形軀體;防病于未然,使運動員得到啟迪;希望后代茁壯有力,繼往開來,奪取桂冠的勝利。
?
啊,體育,你就是進步!為人類的日新月異,身體和精神的改善要同時抓起。你規定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求人們對過度行為引起警惕。你告誡人們遵守規則,發揮人類最大能力而無損健康的肌體。
?
啊,體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間建立愉快的聯系。你在有節制、有組織、有技藝的體力較量中產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學會相互尊重和學習,使不同民族氣質成為高尚而和平競賽的動力。
?
──〔法〕顧拜旦《奧林匹克理想:顧拜旦文選》(詹汝琮等譯),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1993年版
?
【解讀】本文作者皮埃爾·德·顧拜旦(1863—1936),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該文最早于1912年斯德哥爾摩第五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文藝競賽中獲金質獎,當時是用德文筆名發表的。在我國,最早由陳國平先生翻譯。《體育頌》一文謳歌了體育帶給人類無窮的魅力,希望人們在奧林匹克的旗幟下共享進步、和平和友誼,走向更快、更高和更強的未來,展示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旨與精神。
?
12.《奧林匹克憲章》
?
《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亦稱奧林匹克章程或規則,是國際奧委會為奧林匹克運動發展而制定的有關基本原則、規則和附則的法典。內容包括奧林匹克的基本原則與宗旨、奧林匹克運動領導機構和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有關規定。第一部《奧林匹克憲章》是由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奠基人、法國著名教育家顧拜旦倡議和主持制訂,1894年6月在巴黎國際體育會議上正式通過的。一百年來,曾多次修改、補充,但其基本原則和精神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現行的《奧林匹克憲章》是1999年12月在瑞士洛桑由國際奧委會第110次全會通過的,1999年12月12日開始生效。
?
1989年《奧林匹克憲章》中譯本開始在中國出版。中國奧林匹克出版社1991年首次出版奧林匹克憲章中譯版本,后又翻譯出版了1992、1993、2000年版。
?
──來源“中國奧委會網站”,http:∥www.olympic.cn/default/
?
【解讀】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繼承了古代奧林匹克和平、發展與參與的精神。為保證運動會的順利進行,國際奧委會一直致力于修訂和完善奧林匹克憲章,以《憲章》來確定運動會的原則、規則等。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第28屆夏季奧運會就是準確把握了《奧林匹克憲章》精神,并將嚴格按照憲章精神,將體育運動、文化、教育結合在一起,把來自西方文明之源和奧運圣火在孕育東方古老文明的中國熊熊燃燒。
第2課 古羅馬城的建筑藝術成就
?
四世紀以前的羅馬歷史
?
1.《羅馬歷史大事年表》
?
公元前753年??????????? 傳統認為羅馬建城之年
?
公元前753—前510年???? 王政時代
?
公元前509年??????????? 國王被驅逐,羅馬共和國之始
?
公元前451—前450年???? 十二銅表法訂立
?
公元前405—前395年???? 羅馬人圍困并攻占維伊
?
公元前390年??????????? 高盧人攻占羅馬
?
公元前367年??????????? 李錫尼—塞克斯圖法案實施,平民獲得擔任執政官的權利
?
公元前343—前290年???? 薩姆奈戰爭
?
公元前290—前272年???? 羅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希臘諸邦的戰爭
?
公元前264—前146年???? 迦太基戰爭
?
公元前146年??????????? 科林斯之屠,羅馬人兼并希臘
?
公元前133—前122年???? 科拉古兄弟改革
?
公元前73—前71年?????? 斯巴達克起義
?
公元前60年???????????? “前三頭”秘密協定
?
公元前48年???????????? 法薩魯斯之戰,愷撒成為羅馬獨裁者
?
公元前44年???????????? 愷撒成為終生獨裁獨者,隨即被刺
?
公元前43年???????????? 西塞羅遭“后三頭”殺害
?
公元前30年???????????? 亞克興之戰,屋大維擊敗安東尼,吞并埃及,共和國滅亡
?
公元前27年???????????? 元首政治建立
?
公元14年?????????????? 奧古斯都去世,提比略繼位
?
公元30年左右?????????? 耶穌因傳教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
公元212年????????????? 卡拉卡拉頒布法令,授予所有自由人公民權
?
公元284—305年???????? 戴克里先改革
?
公元306—337年???????? 君士坦丁的基督教化改革
?
公元313年????????????? 米蘭敕令
?
──黃洋、趙立行、金壽福著《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頁
?
【解讀】古羅馬建筑藝術史是古代羅馬歷史的重要內容。本課教材所講“古羅馬城的建筑藝術成就”內容涉及到自古羅馬建城,至君士坦丁在位前后公元四世紀的建筑文化成就。上述大事年表主要從政治、宗教和外交等方面展示了上古和中世紀早期羅馬的歷史,有助于我們掌握藝術成就的歷史背景,進而理解文化藝術產生的淵源及其深刻內涵。
?
2.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
?
“高傲者”塔克文①被逐后,羅馬貴族階級廢除了王政,以兩名執政官取而代之,共和政體(res publica)宣告成立。二執政官由百人團大會選舉產生,是國家的最高官職,擁有行政、司法和指揮軍隊的大權,甚至有權判處死刑。但從另一個側面,執政官的權力又受到限制。(第216頁)
?
早期共和國的歷史圍繞著兩條線索展開,一是羅馬的對外戰爭與征服,一是共和國內部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在共和國成立之時,羅馬似乎就已成為拉丁地位的霸主。……羅馬儼然以拉丁地區的保護者自居。但拉丁聯盟很快組織起來,以武力反抗羅馬人的霸權,由此拉開了羅馬對外戰爭的序幕。(第217頁)
?
公元前272年,羅馬人攻陷塔倫托,控制了整個意大利半島,隨即將視線轉向了更為廣闊的地中海。(第221頁)
?
公元前148年吞并了馬其頓,使其成為新的馬其頓行省。公元前146年,羅馬軍隊再次占領希臘,屠殺了科林斯城的居民,希臘成為馬其頓行省的一部分,其名義上的獨立宣告結束。在北非,羅馬人借口迦太基和鄰近王國努米底亞的戰爭,發動了第三次迦太基戰爭(公元前149—146年)②,并于公元前146年攻占了迦太基。在政治家老加圖的堅持下,元老院下令將迦太基人賣為奴隸,并徹底燒毀這個羅馬的死敵的城市,令其寸草不生,其領土成為羅馬的非洲行處。至此,羅馬基本上征服了地中海世界。(第225頁)
?
“新貴”馬略登上羅馬的政治舞臺,于公元前107年當選為執政官。馬略出身低微,因軍功而逐步攀升至羅馬權力的最高峰。……公元前104年,馬略再度當選為執政官,羅馬為他在尤格塔戰爭中的勝利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式③。此后打破了共和國的政治傳統,連年擔任執政官,至公元前100年已創紀錄地第六次擔任這一最高職務。(第230頁)
?
從奧古斯都④開始,羅馬帝國的帝位先是控制在朱利亞和克勞迪這兩個古老的貴族手中,因此,被稱為朱利亞—克勞迪王朝。在提比略的繼承者克勞迪之后,朱利亞—克勞迪王朝的統治日益暴虐,終于在68年導致了大規模的反叛,末代皇帝尼祿被迫自殺。次年,來自弗拉維烏斯家庭的維斯巴薌(Vespasian)奪取了皇位,建立起弗拉維烏斯王朝。在此后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79—235年),羅馬帝國進入鼎勝時期,其政治相對穩定,帝國的版圖也最為廣闊,統治了西起不列顛、東至兩河流域、北至萊茵河—多瑙河一線、南達埃及的廣大地區,所轄人口可能達到6 000萬以上,使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海。(第242—243頁)
?
──黃洋、趙立行、金壽福著《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
【解讀】文化是歷史的反映和記憶。準確地把握羅馬歷史的分期及其時代特征是我們理解和把握其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的前提和基礎。
?
上古和中世紀的前期的羅馬史,可以分成王政時代、共和國時代和帝制時代。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羅馬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是建立在其強大的軍事征伐上的。正是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宏大基業,才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藝術作品。廣場、紀功碑、角斗場,紀錄了那個時期的等級、權勢、血腥等。
?
【注釋】①塔克文:羅馬王政時代的末代國王,埃特魯里亞人,以權勢攫取王位,打破原來由貴族長老師院推選國王的傳統,統治專橫,終因其子強暴貴族婦女,引起貴族階層的不滿,于公元前509年,遭到驅逐,王政時代宣告結束。②迦太基是腓尼人在公元前八世紀在今突尼斯建立的殖民地,是當時的地中海西部的霸主,他們擅長海上貿易,是當時地中海地區的龐大海上貿易帝國,公元前264年、前218年,迦太基人與羅馬人為爭奪地中海控制權已經展開兩次戰爭。③凱旋式(triumph):羅馬將軍得勝歸來的入城儀式,起源于埃特魯里亞文明。凱旋的將軍押解著戰俘和戰利品,頭戴花環,在各級官員、元老和民眾簇擁之下,乘四匹馬拉的戰車從城外的“馬爾斯之野”(Campus Martius)游行至卡皮托爾山主的朱庇特神廟。共和國時期規定,只有殺敵5 000人以上且擁有軍事指揮權的高級行政長官才能舉行凱旋儀式。到羅馬帝國時期,只有皇帝才能享受這一特榮。羅馬共和國到帝國崇尚武功,這也是羅馬建造凱旋門眾多的原因之一。④奧古斯都(Augustus)即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屋大維(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他統治羅馬長達43年。歷史學家通常以他的頭銜“奧古斯都烏斯”(尊崇的意思)來稱呼他。這個稱號是他在公元前27年的時候獲得的,那時他36歲。公元前36年他剝奪李必達的軍權,后在阿克圖海戰打敗安東尼,消滅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羅馬后開始掌握一切國家大權。公元前30年,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公元前29年獲得“大元帥”稱號;公元前28年獲得“奧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稱號,建立起了專制的元首政治,開創了羅馬帝國。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羅馬元老院決定將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將8月稱為“奧古斯都”月。
?
3.“好皇帝”時代
?
〔材料一〕韋帕薌死后,提圖斯繼續其各項政策,他僅在位三年(79—81年),卻有勵精圖治之名。提圖斯之弟都密善繼任為帝(81—96年在位)后,專制腐敗又見復萌,他是在父兄庇蔭之下成長的庸碌之輩,剛愎自用,誅殺無度,傲然以神自居,終在政變中被殺。但接著開創一個新王朝的涅爾瓦(96—98年在位),卻是一個富有政治經驗的老人,他傳位于身邊最有軍政之才的圖拉真(98—117年在位),可說是為帝國的復蘇找到了合適的人選。此后,圖拉傳位于哈德良(117—138年在位),哈德良傳位于安敦尼(138—161年在位),安敦尼又傳位于馬可·奧理略(161—180年在位),皆不是父子相繼而是選定身邊賢能,而且都是行省貴族出身。盡管這樣的選擇和這幾任皇帝都沒有合適子嗣有關,但也不乏一定的傳賢的考慮,有點合乎我國史學所載大秦(即羅馬)“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之制”。這樣一來,五位好皇帝的統治便為羅馬文化帶來另一個黃金時代。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頁。
?
〔材料二〕如果讓一個人說出,在世界歷史的什么時代人類過著最為幸福、繁榮的生活,他會毫不猶豫地說,那是從圖密善(Domitian)去世到康茂德繼位的那段時間。那時廣袤的羅馬帝國按照仁政和明智的原則完全處于專制權力的統治之下。接連四代在為人和權威方面很自然地普遍接受到尊重的羅馬皇帝堅決而溫和地控制著所有的軍隊。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和兩位安東尼全部都喜愛自由生活的景象,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是負責的執法者,因而一直保持著文官政府的形式。如果他們那一時代的羅馬人能夠安享一種合乎理性的自由生活,這幾位君主是完全可以享有恢復共和制的榮譽的。
?
──〔英〕愛德華·吉本著、黃宜思,黃雨石譯《羅馬帝國衰亡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13頁
?
【解讀】羅馬帝國初期迎來了文化上的黃金時代,我們可以從教材上所列的“世界文化遺產”內容上看出來,作為古羅馬象征的大斗獸場建成于公元80年,建于提圖斯當政時期,這一時期還建有羅馬現存最古老的凱旋門──提圖斯凱旋門;在位30年的圖拉真為自己在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圖拉真廣場和高聳入云的紀功柱;雄偉的萬神殿建于公元118—125年的哈德良執政時期。圖拉真和哈德良是兩位雄才偉略的皇帝,創下了羅馬帝國時代最為輝煌的功業。“好皇帝”時代不僅武功卓著,文化建設也受到重視。尤其是哈德良,他本人熱愛音樂、繪畫,在建筑、雕塑、數學等方面都有所研究,在他的統治時期,羅馬的建筑藝術和工程藝術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被后世羨稱為“理想的升平之世”。
?
古羅馬城的由來
?
4.建城的傳說
?
對于羅馬城市的建立,羅馬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他們相信,他們的祖先是特洛伊①的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被希臘盟軍攻陷后,埃涅阿斯攜老父逃出,輾轉來到意大利半島的拉丁地區,先娶當地國王的女兒為妻,而后繼承了王位。其子建立阿爾巴·龍伽(Alba Longa)王國。至第十二代國王努米特爾在位時,其弟阿姆留斯纂奪了王位,并迫使努米特爾的女兒西爾維婭擔任灶神的女祭司(Vestal Virgin)②,意欲永絕后患。因為,根據羅馬人的傳統,灶神的女祭司必須保持處女之身,一旦失身即被處死。但西爾維婭得戰神馬耳斯(Mars)寵幸,生下孿生子羅姆魯斯(Romulus)和雷姆斯(Remus)。阿姆留斯獲悉后,下令將他們扔進臺伯河中溺死,卻為一匹母狼所救。兄弟倆長大后殺死篡位者,恢復了外祖的王位,并決定在被母狼救起的地方建立新城,即羅馬城。但對于建城的時間,古羅馬人的說法不一。最為權威的說法是公元前1世紀的大學者瓦羅的推算,根據這一說法,羅馬建城的時間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
?
──黃洋、趙立行、金壽福著《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13頁
?
【解讀】這段關于羅馬建城的傳說,并不能客觀說明羅馬建城的準確時間。“羅馬城不是一天建起來的”,一座城市最初的興建,到初步具備基本城市職能,再到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中心,自然也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早期羅馬人并沒有關于他們歷史的記載,直到公元前3世紀,羅馬史學才開始發端。又過兩百年,本地史學家李維著有《自建城以來的羅馬史》和狄奧尼修斯著的《羅馬古代史》,其中的傳說與虛構很多。據考古材料,雖然羅馬早就有居民的聚落,但直到公元前7世紀末期,它才具備城市的規模。但上述傳說卻清楚地解釋了羅馬人何以把“母狼”作為城市的象征,這一傳說,也成為城市歷史文化豐富的內涵。
?
【注釋】①特洛伊:特洛伊(Tροíα),古希臘時代小亞細亞(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離達達尼爾海峽不遠,因十年特洛伊戰爭而聞名于世。偉大的詩人荷馬為這場戰爭創作了西方文學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特洛伊城邦最后敗在希臘軍的木馬詭計之下,據考古研究,此城毀滅于公元前13世紀。公元1871年海因里希·施里曼發現特洛伊城廢墟。②祭司:是指在宗教活動或祭祀活動中,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臺上為輔祭或主祭的人員。根據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認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
?
5.“七丘之城”的完成
?
羅馬在進入公元前4世紀的頭幾年,就取得了一個軍事上的大勝利:它終于征服與之拼搏百余年的勁敵、伊達拉里亞大城維愛(公元前396年)。正當它躊躇滿志之時,卻不料天降橫禍,在北部意大利阿爾卑斯山一帶的高盧人突然南下侵擾,他們長驅直入,勢如破竹,羅馬城一度失守。幸虧處于部落社會的高盧人無意久占城池,羅馬人也及時從城外組織反攻,高盧人索得黃金千磅后便告退兵。但這段極為驚險的插曲卻使原來比較自滿的羅馬人開始猛醒,除了痛感自己的軍事實務亟須加強外,尤其認識到必須加倍構筑牢固的城防工事,以保羅馬不再遭到國亡的厄運。于是,在高盧人退兵以后不幾年、羅馬國力有所恢復之際,羅馬便開始了加固和擴建城墻的工程,主要是在王政時代的塞維土城的基礎上以磚石構筑新墻,有些地方還按居民增多和防衛的需要予以擴展延伸,并在交通大道和形勢險要之處建造堅固的城門、塔樓、碉堡。整個工程到公元前378年全部完成,后人為紀念其先行仍把新城墻叫做“塞維之墻”,實際上卻是共和國自強不息的一座宏偉紀念碑。這道新城墻把卡彼托林山、巴拉丁山、奎里納爾山、維米納爾山、厄斯奎林山、凱里烏斯山和阿芬丁山全部包入城內,使羅馬真正成為“七丘之城”。……這些設施結合起來,就使羅馬擁有金城湯池般牢固的防衛體系,此后近年千一直未被敵軍攻克,遂獲得“永恒之城”的美名。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頁
?
【解讀】羅馬的“七丘之城”和“永恒之城”的美名聞名世界,這段史料比較詳細地給我們介紹在這兩大美名的含義及緣由,對理解羅馬歷史中心的歷史文化內涵多了一層更深的理解。
?
【注釋】高盧:(拉丁語:Gallia)是拉丁語中現今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和萊茵河北部荷蘭和德國一帶,這個地區的居民—高盧人是凱爾特人的一支。古羅馬時代高盧人曾經廣闊的分部在歐洲并分成了兩族,除了住在法國的高盧人,還有一部分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平原,其他的高盧人移民到了在現時西班牙的Hispania。對于羅馬的統制,高盧的部落首腦韋森蓋托里克斯(Vercingetorix)(前72年—前64年)曾經帶領高盧起義,后被愷撒大帝擊敗,投降后被判絞刑。
?
6.羅馬歷史中心區
?
羅馬歷史中心區面積占現在羅馬市的40%,是該市12個行政區之一。從高空俯瞰該中心,羅馬古城猶如一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7座山丘上,珍貴的古跡和古建筑比比皆是。在奧勒利安城墻內還有一道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城墻,保存著17座雄偉的城門。帕拉蒂尼和卡皮托利尼山之間曾是古羅馬宗教、政治和商業活動中心,卡皮托利尼山上還有米開朗琪羅設計的市政廳廣場和羅馬城大部分著名的藝術陳列館,在埃斯奎利尼山坡上有著名的羅馬斗獸場,無論從建筑技術還是從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都是古羅馬建筑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羅馬歷史中心寬廣的帝國廣場兩旁,聳立著帝國元老院、神殿、貞女祠、愷撒廟等。還有著名的建于公元203年的記載著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有記載著第度皇帝東征占領耶路撒冷的第度凱旋門;還有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于312年在密爾維橋上戰勝尼祿暴君而修建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位于羅馬市中心的幾座廣場也很著名:始建于公元前5世紀的羅馬努姆廣場,是早期最主要的廣場;愷撒廣場,建于公元前42—2年,它的一端矗立著高大的戰神殿;圖拉真廣場是古羅馬最大而又最壯麗的廣場,它建于公元111—114年,由一系列建筑和空場組成。還有市中心的威尼基亞廣場,它長130米,寬75米,是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十分繁華。它的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維尼基亞宮,現已成為文藝復興藝術陳列館和國家考古藝術史研究所圖書館。廣場上還有一座1885—1911年為紀念意大利獨立和統一而建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在碑中央的高臺上,是意大利開國國王伊曼紐爾二世的貼金銅像。
?
世界遺產委員會把羅馬歷史中心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是:“從傳說的公元前753年建成之日起,羅馬就同人類的歷史緊密相連。它曾是統治地中海世界五個世紀之久的帝國的首都,后來又成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著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
?
──晁華山《世界遺產》,第三章第二節《羅馬歷史中心區,城內教廷管轄區和圣保羅大教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
【解讀】羅馬歷史中心區匯集了古羅馬最輝煌的歷史文化藝術成就,作為燦爛恢宏的世界文化遺產,這里自從羅馬城建成以后,這里就是古羅馬、古歐洲,乃至世界人類的歷史緊密相連。總體把握羅馬歷史中心區的歷史價值,對于深入了解古羅馬的建筑藝術成就,如大斗獸場、圖拉真廣場、紀功柱和萬神殿等世界文化遺產精華,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
古羅馬的建筑藝術成就
?
7.藝術成就──建筑和雕刻
?
最能真實地表現羅馬特點的藝術是建筑和雕刻。兩者都是不朽的,都旨在象征著權力和壯觀,而不是象征著思想自由或生活的滿足。建筑仍以圓拱、拱頂和圓屋頂作為它的主導因素,雖則有時采用了科林斯圓柱,尤其在神廟建設上采用了這種圓術。最常用的材料是磚、方形石塊和混凝土,后者一般要加上一層大理石面。時常增加一些雕花的柱頂盤和由一排排柱廊或連拱廓組成的建筑物正面,作為對公共建筑物的進一步裝飾。羅馬的建筑主要用于功利主義目的。最主要的典型的是政府大廈、圓形劇場、浴池、賽馬場和私人宅邸。幾乎所有建筑物都規模宏偉、結構堅固。在最大和最聞名的建筑物中,有圓屋頂的直徑長一百四十二英尺的萬神殿和能容納六萬五千名觀眾觀看角斗比賽的大圓形競技場。羅馬的雕刻以凱旋門和凱旋柱、敘事浮雕、祭壇、半身肖像和塑像作為它的主要形式。它的顯著特點是個性強和自然主義。它比建筑更富于表現羅馬貴族階級的虛榮心和喜愛權勢之情。雖則有些雕刻異常協調文雅。
?
──〔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羅經國等譯《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318頁
?
【解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大斗角場、廣場、萬神殿和紀功碑等,其藝術價值魅力所在,在于建筑和雕刻。人們不僅要品味其中的美學價值,也要品味其中的人文價值。本段史實,再分析了這些建筑和雕刻的基本特征和類型之后,著力分析了它們內在的人文屬性,即建筑和雕刻主要體現的是權力和壯觀,以及羅馬貴族的個性、虛榮、權勢。
?
8.大斗獸場等
?
〔材料一〕只有在石塊砌筑的競技場里,陽光才能洋洋灑灑地泄落。顯然,這是被征服的世界提供給羅馬的精彩節目,與此同時,向其俯首稱臣的世界,又聽任這位征服者從這里吸取仇恨、反叛和對凈化自己心靈的渴求。可以說,圓形劇場、大斗獸場乃是這個稱霸的民族用石塊表達其無止境的需求的感性形式。羅馬的貴族再也無法借助戰爭來支配帝國的臣民,而今,他們仰仗的是足以接納全城居民的巨大的劇場、競技場。在任何一個座位上就坐,人們都可以把這個城市的垂死掙扎盡收眼底。在藍天白云下,沒有其他劇場能像它們這樣,為人們提供比這種自取滅亡的場景更為動人心魄的景象。
?
──〔法〕艾黎·福爾著、張澤乾張延風譯《世界藝術史》,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80頁
?
〔材料二〕從純粹的體育技巧表演中,羅馬人不再能得到足夠的刺激,拳擊家現在需要用帶鐵或鉛的皮帶纏手。全部娛樂中最受歡迎的,是在大圓形競技場或其他能容納數千名觀眾的圓形劇場中觀看角斗比賽。角斗士之間的角斗不是什么新東西,但是,它們現在要在挖空心思設計出來的場面內舉行。……角斗士的廝殺伴隨著來自觀眾的狂呼亂叫和粗野的謾罵。一旦有人由于受傷倒下,再也無力廝殺之后,這是觀眾的特權:判決應不應該饒他一命或者他的對手的武器應不應該戳進他的心臟。在一次表演過程中,一次接一次的比賽連續登場。如果競技場地濺血過多,就在上面撒上一層新沙,令人作嘔的表演繼續進行。大多數角斗士是被處以徒刑的罪犯或奴隸,但有些人甚至是來自名門望族的自告奮勇者。
?
──〔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羅經國等譯:《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323頁。
?
【解讀】大斗獸場等古羅馬建筑的主體材料是石料──大理石、磚石、混凝土石料等,其中,尤其以大理石材為主。這些競技場的特點在于面積廣大、布局設計精巧──“足以容納全城居民”,而且視野開闊──“在任何一個座位上就坐,人們都可以把這個城市的垂死掙扎盡收眼底”。這里,讀者可以讀出作者對“世界征服者”──羅馬貴族修建大斗獸場、制造殘忍與絕望批判得淋漓盡致,對這種建立在沒有道德與人性可言基礎之上的狂歡提出尖銳地抨擊。這也是后來角斗被禁止、大角斗場被廢棄的重要原因。
?
9.圖拉真廣場和紀功柱
?
〔材料一〕安敦尼王朝在圖拉真、哈德良之時達到了武功文治之盛,也很好地反映在其建筑活動中。一般而言,這時的建筑無論在首都還是在行省,也無論工程技術瑟藝術裝修,都代表著羅馬文化的最高水平,佳作可說不勝枚舉。……圖拉真廣場是在羅馬廣場旁邊的一系列皇帝廣場中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個,因為這兒能利用的地皮幾乎已被占盡,日后的皇帝即便想再擠出一塊場地也難上加難;而且不無巧合的是,圖拉真、哈德良之后,羅馬帝國已走下坡路,亦無力再修筑這類氣魄浩大、充分體現統一綜合精神的巨構。
?
設計圖拉真廣場的建筑師是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的阿波羅多洛斯(Apollodoros),他實際上是那些生長在東方的希臘技術專家的代表,不僅精通建筑,其他工程技術亦很在行……總觀廣場的設計,層次分明,虛實相間,功能也較豐富,庭院的開闊與兩館夾峙的紀念柱的緊湊、烏爾皮亞會堂的莊重宏偉與圖拉真商場的蜿蜒曲折,都形成鮮明的對照,因此,不僅以其規模驚人,布局亦頗具匠心,更不用說像紀念柱、浮雕那樣舉世罕見的藝術杰作了。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28頁
?
〔材料二〕
?
羅馬的圖拉真廣場的浮雕制作也……既有裝飾于廣場入口處的凱旋門的浮雕,也有散見于各廓廡、會場、殿堂中的浮雕,最重要的則是圖拉真紀念柱的浮雕。前幾類多已散失無存,唯紀念柱猶在,而它表現的豐富與技藝的精湛,更實本內文托的凱旋門有過之無不及。以一根獨立的石柱作為統治者功勛的紀念,這種作法早在希臘化時代便已開始,而其淵源則可追溯到古代埃及,因為正是埃及神廟中常可見到的方塵碑以其獨立高聳啟發了它。然而,以前的種種紀念柱、凱旋柱都沒有圖拉真廣場中的這根那樣高大,并且通體繞以一條浮雕帶,呈螺旋形由下而上,滿布柱身。紀念柱的設計可歸功于建筑師阿波羅多洛斯,但浮雕帶的制作則是羅馬雕刻家們的集體成果,因為這樣浩大的藝術工程絕非一人、甚至少數幾個人能在短期內完成。整個紀念柱分為柱基、柱身、柱頂三部分,都是空心結構,柱基內部辟為靈堂,準備放置皇帝的骨灰,柱身內設置螺旋梯,可沿梯直上柱頂,柱頂則是一座帶圓形陽臺的小閣,閣頂豎立圖拉真的雕像(今世被改為圣彼得之像)。全柱高38.7米,柱身部分則為29米,柱壁圓周平均長約9米。人們不難想象,用一條高約1.25米的浮雕帶纏繞這樣一座高達八層樓的圓塔,這條帶子會有多長!實際上它在柱身繞了23圈,總長達200米,刻畫的人物形象超過了2 500個,能劃分的情節和場面也在155項以上,但它們都集中于一個主題,即表現圖拉真征服達西亞(今羅馬尼亞)的戰爭。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51頁
?
【解讀】圖拉真時代,羅馬帝國達于鼎勝,這種鼎盛透過宏偉的圖拉真廣場和華美壯麗的紀功碑,就有充分的反映。圖拉真廣場是諸皇帝廣場中規模最大的,它層次分明,內容豐富。廣場上的紀功柱更是難得的藝術瑰寶,浮雕內容豐富、設計栩栩如生,藝術水平登峰造極。因此,被喻為羅馬精神的代表作。
?
10.雄偉的萬神殿
?
萬神祠是哈德良建造的古代最著名的建筑,并且,和其他一切羅馬古跡不同的是,它唯一得以完整保存至今。萬神祠顧名思義,可知它是用于供奉眾多神錄,與一般廟宇只供奉一位或兩三位神祗很不相同,當然,它也不是天地山川所有神靈都予崇拜,據考證,它只是用于崇拜天上星宿代表的希臘、羅馬的天神,特別是包括日、月在內的七大行星(古人把日月亦歸于行星)。
?
萬神祠的圓頂既高大空曠又堅強牢固,因而巍然屹立至今,千百年的天災人禍對它竟無大礙……這種既龐大又堅固、既豐富又統一、既精深又簡明的建筑設計,借水泥結構以造成圓渾和諧的空間,是最能體現古典文化關于宇廟和人生的理想的。因為帝國初期流行的古典哲學都把宇廟視為理性、和諧與秩序之組合,圓形與球形則是這種組合最基本的幾何載體,所以天空等同于天球,而星宿亦為星球,萬神祠的圓渾球體的空間自然體現了宇宙的主諧,這種和諧是能為人的智力領悟,也能為人的技能創造,因此它同時也強調了人作為萬物之靈在宇宙于中心的重要意義。所以,和其他古典建筑的巨構一樣,人在萬神祠龐大的圓頂之下并不覺得渺少,反而倍覺人類創造力之偉大。這樣一來,萬神祠這個在宗教意義上屬于晚出的建筑,卻在體現古典文化精神上可以直追一切最重要的古典神廟。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233頁
?
【解讀】萬神殿作為至今保留唯一最為完成的古羅馬建筑,是羅馬文化的象征之一。首先,在宗教方面,萬神殿雖名為萬神,但并不代表對所有的神都崇拜。羅馬人只供奉以天上的星宿為代表的羅馬和希臘的天神。在建筑風格上,萬神廟將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筑風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將希臘特有的濃重的巨大圓柱和羅馬的圓形建筑,是羅馬人的一大創造。這種建筑風格所體現的是天與人的和諧與統一,體現的是人作為萬物之靈的創造力和精神境界。
?
11.眾多的凱旋門
?
〔材料一〕
?
提圖斯的凱旋門位于羅馬廣場的東南角,是為紀念皇帝平定耶路撒冷的猶太起義而起。它的開工可能在提圖斯之時,完成則在都密善之時(約81—90年)。這座凱旋門形制較簡單,取單拱單門之式,門道兩邊配以倚立的圓柱,上承一道頂閣似的短墻,整體顯得莊重清麗。主要浮雕置于門道內兩邊墻上,皆以提圖斯得勝回朝舉行凱旋式為題材。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頁
?
〔材料二〕
?
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羅馬城現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為慶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徹底戰勝他的強敵馬克森提,并統一帝國而建的。這是一座三個拱門的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由于它調整了高與闊的比例,橫跨在道路中央,顯得形體巨大。凱旋門的里里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凱旋門和豐富的浮雕雖然氣派很大,但缺乏整體觀念。原因是凱旋門的各個部分并非作為一個統一體而創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構件是從過去的一些紀念性建筑,如圖拉真廣場建筑上的橫飾帶、哈德良廣場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馬克·奧爾略皇帝紀念碑上的八塊鑲板,拆除過來的。盡管如此,它仍不失為一座宏偉壯觀的凱旋門,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
?
──“全國書法家網”,http://www.qgshj.com/m/wsq 1-05.htm
?
【解讀】提圖斯凱旋門的藝術價值突出表現在浮雕方面,浮雕在只有深度幾寸的石材中進行,表現的大軍行進井然有秩,動態鮮明,人物、馬匹、器物等差落有序,空間效果、與深遠進度感非常強烈,這也是羅馬藝術有別于希臘藝術的重要表現。到君士坦丁時期,羅馬帝國已經進入到末世。政治中出現了嚴重的混亂,經濟狀況大不如前,軍隊戰斗力大不如前。君士坦丁于306年至337年在位期間力圖加強統治,他于313年承認基督教,挽救帝國大廈于風雨飄蕩之中,卻與事無補。這一時期的傳統古典文化藝術也沒落得無可挽救,主要是對盛開的重復與疊加,這一特征在君士坦丁凱旋門這一現存的帝國最晚的一座凱旋門上述描述的藝術特征中就不難看出。
?
羅馬及其文化的國際地位
?
12.古代中國與古羅馬的關系
?
〔材料一〕
?
大秦國一名犁,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郭。列置郵亭,皆堊①之。……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宮,相去各十里。宮中皆以水精為柱,食器亦然。……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大秦。
?
──《后漢書》卷八八《西域傳·大秦傳》
?
【解讀】漢代稱羅馬為“大秦”,這是學術久已關注,并取得基本共識。這一時期,中國與羅馬幾乎同時崛起于歐亞大陸兩端,其國力地位,文教制度遙相輝映,堪為東西兩大強國。中國人以“大秦”即遠方強國稱之,可謂寓意巧妙。從上段史料記載的內容看,內容雖有傳聞或模糊之處,但許多說法還是與羅馬的歷史事實較為符合的。地理上的海西、數千里、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十等都是比較簡明而正確地概括。對羅馬城市文化的認識方面,“以石為郭”、“城圜百余里”也非常恰當地反映了城市特點。而“宮中皆以水精為柱,食器亦然”中的“水精”,實指“水晶”,意即玻璃,因為當時中國習慣上把天然水晶與人造玻璃視同一物,水精為柱實指用玻璃配以各色名貴大理石的鉗鑲工藝,這一建筑工藝在羅馬帝國時期較為常見。以玻璃材料制作的玻璃杯、瓶等食器在羅馬社會也隨處可見。
?
【注釋】①堊e(四聲),白土,用白色涂料涂刷之意。塈:(ji四聲),涂屋頂的意思。
?
〔材料二〕
?
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①。臨大海欲度,而安息②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赍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
?
──《后漢書》卷八八《西域傳·安息傳》
?
【解讀】羅馬帝國鼎盛之時,也是中華帝國重要的形成與發展時期,東西方兩大文化古國的關系值得關注。和帝永元九年,即公元97年,班超出西域時,其副使甘英抵達西亞地中海(抑或紅海)沿海,渡過大海即是羅馬。如果甘英能到達羅馬,那么當時世界上兩大文明古國的交通或許會在中西交通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甘英停止西進的腳步與“安息西界船人”的一席話有很大的關系,安息船人竭力夸大渡海的風險,顯然不想讓強大的中國與羅馬帝國直接發生關系,以致影響到他們自己獲取絲綢貿易之利。
?
【注釋】①條支,當是今天波斯灣一帶。②安息:指西亞和中東地區,今伊朗、阿富漢、敘利亞、巴勒斯坦及印度西北部等地區。
?
13.古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的關系
?
〔材料一〕
?
作為民族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的羅馬藝術,初具明顯特點的時期是元首制時代。在這以前,對羅馬藝術說來,實際上是來自希臘化東方的輸入品。征服者軍隊將一車車塑像、浮雕和大理石柱作為部分戰利品,從希臘和小亞細亞運回意大利。這些東西成了富有的包稅人和銀行家們的財產,并被用來裝潢他們的豪華大廈。隨著這些要求的日益強烈,數以千計的復制品被造出來了。……原希臘化的許多影響,一直保留到羅馬人自己的天資才華殆盡之日。
?
──〔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羅經國等譯《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317—318頁
?
〔材料二〕
?
在建筑方面,隨著帝國統治的建立和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具有羅馬特色的建筑藝術也趨于成熟、興旺。由于統治規模的擴大、資源的充足和奴隸勞力的豐富,羅馬建筑在整體規劃的集中、開闊,結構的復雜、多變,用途的廣泛,類型的眾多方面大大超過了希臘建筑。它由于使用拱券、水泥等等而取得的技術上的突破和建筑空間效果的追求等等,更是希臘建筑所未曾見的。可是,在基本的風格形式上,羅馬又是完全承襲了希臘建筑的柱式系統的,因此,在外人看來,希臘羅馬建筑又是大同小異,兩者共同構成西方古典建筑的傳統,而這些小異卻正是羅馬特色之所在,從文化史角度看尤其值得我們重視。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頁。
?
〔材料三〕
?
此時(注:指羅馬帝國初期)羅馬建筑已完全吸引了希臘的優秀成果,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無論是神廟、廣場、宮殿、會堂、橋梁、水道、劇院、浴場、公寓、城防等等,羅馬都有自己的、超越前人的創造,相對于其他古代帝國,所有這些建筑都有較多的城市公共設施的意義,可為較大范圍的公民群眾享用。
?
──朱龍華《羅馬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頁
?
〔材料四〕
?
與建筑發展聯系著的雕刻藝術在羅馬也有很大發展。在這一方面羅馬同樣受了希臘的巨大影響。現存的許多希臘雕像都是羅馬時代的摹擬之作,保存了希臘藝術現實主義的傳統。
?
──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46頁。
?
【解讀】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筑藝術同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又將放在一起來講授,顯然有其較多的共同與相似之處。從羅馬藝術發展的歷程看,由于其起步遠遜于希臘藝術文化,所以,羅馬的建筑藝術深受希臘文化的影響,以致于許多人認為羅馬建筑藝術完全承襲了希臘建筑藝術,無論是建筑藝術的取材、題材、風格和哲學思想等。但羅馬藝術的成就在于既保存了希臘的藝術成就,又發揚光大、豐富充實了希臘文化形式,并形成自己的特點。羅馬藝術不僅把希臘建筑的精華──柱式體系發展到運用自如、爐火純青的地步,在細節更符合羅馬人“重視實用”的風格。經過羅馬人的發展,古典柱式的建筑風格由傳統的三種發展成為五種,構成了西方古典建筑傳統的主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市| 隆子县| 南郑县| 万年县| 宝兴县| 太康县| 石屏县| 西畴县| 肃北| 陕西省| 宁南县| 清涧县| 德昌县| 扶绥县| 皮山县| 墨脱县| 九江市| 五家渠市| 班玛县| 濮阳县| 望谟县| 三河市| 沂南县| 玉溪市| 涞源县| 乡宁县| 二手房| 维西| 读书| 双城市| 新蔡县| 获嘉县| 邵武市| 遂平县| 招远市| 濮阳县| 扶风县| 高碑店市| 丹江口市| 嵩明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