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三章 烴的衍生物同步微專題2 多官能團有機物的多重性【專題整合】常見官能團的結構與性質有機物 官能團 代表物 主要化學性質烴的衍生物 鹵代烴 —X 溴乙烷 水解(NaOH/H2O)、消去、取代醇 —OH(醇羥基) 乙醇 取代、催化氧化、消去、脫水、酯化酚 —OH(酚羥基) 苯酚 弱酸性、取代(濃溴水)、遇氯化鐵顯色、氧化(露置于空氣中變粉紅色)醛 —CHO 乙醛 還原、催化氧化、銀鏡反應、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羧酸 —COOH 乙酸 弱酸性、酯化酯 酯基 乙酸乙酯 水解A.4-甲基吡啶的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B.異煙酸的分子式為C6H5NO2C.①和②的反應類型均為取代反應D.異煙肼可與H2發生加成反應【答案】C【專題訓練】1.白藜蘆醇(結構簡式如圖)廣泛存在于食物(如花生、葡萄)中,它具有抗癌性,能夠與1 mol 該物質起反應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別是 ( )A.1 mol、1 mol B.3.5 mol、7 molC.3.5 mol、6 mol D.6 mol、7 mol【答案】D【解析】由于Br2可以與碳碳雙鍵加成,可取代苯環上羥基的鄰位、對位上的氫原子(共有5個氫原子),故1 mol該化合物可與6 mol Br2發生反應,而H2與碳碳雙鍵及苯環可分別按物質的量比為1∶1、1∶3的比例加成,故1 mol該化合物可與7 mol H2反應。2.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則此有機物可發生反應的類型有 ( )①取代反應 ②加成反應?、巯シ磻、荃セ磻、菟夥磻、扪趸磻、咧泻头磻?br/>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答案】A3.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決定茶葉花香的關鍵物質,其結構分別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橙花叔醇的分子式為C15H28OB.芳樟醇和橙花叔醇互為同分異構體C.芳樟醇和橙花叔醇與H2完全加成后的產物互為同系物D.二者均能發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還原反應,但不能發生氧化反應【答案】C 【解析】橙花叔醇的分子式為C15H26O,A錯誤;芳樟醇的分子式為C10H18O,芳樟醇與橙花叔醇不屬于同分異構體,B錯誤;兩種有機物含有的官能團都是碳碳雙鍵和羥基,可以發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還原反應,碳碳雙鍵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因此芳樟醇和橙花叔醇能發生氧化反應,D錯誤。4.(2023·廣東汕頭澄海中學聯考模擬)對乙酰氨基酚是感冒沖劑的有效成分,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難溶于熱水,能發生消去反應B.在人體內能發生水解反應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答案】B【解析】由結構簡式可知,對乙酰氨基酚不具備發生消去反應的條件,A錯誤;由結構簡式可知,對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的酰胺基在人體內能發生水解反應,B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對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空間構型為四面體形的飽和碳原子,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錯誤;由對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酚羥基,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D錯誤。(共21張PPT)第二章 烴同步微專題1 有機物分子中共線、共面問題【專題整合】1.熟記四類分子空間構型以上述幾種分子的空間構型為母體,并將其從結構上衍變至復雜有機物中判斷原子是否共線、共面。2.單鍵旋轉思想單鍵(包括C—C,C—H,C—O等)可以沿著鍵線旋轉,而雙鍵、三鍵不能轉動(雙鍵、三鍵對原子的空間結構具有“定格”作用)。3.共線、共面分析基本方法(1)任何兩個直接相連的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2)凡是C原子與其他四個原子形成共價單鍵時,空間結構為四面體結構。結構中每出現一個飽和碳原子,則整個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再共面。注:對于烷烴,直鏈上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它們呈鋸齒形排列;但單鍵可以旋轉,所以主鏈上的碳原子可以處于同一平面上。(3)當C原子之間或碳原子與其他原子之間形成雙鍵時,形成雙鍵的原子以及與之直接相連的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結構中每出現一個碳碳雙鍵,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注:①分子中的雙鍵不能旋轉,可能存在順反異構;②共軛二烯烴分子中雙鍵不能旋轉。例如:1,3-丁二烯(CH2==CH—CH==CH2)分子中10個原子一定共平面。4.解題技巧和策略(1)分析結構:根據題目中所給的復雜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弄清它的連接和排列組合方式。(2)明確問題:特別要注意題目的隱含條件和特殊規定,例如題目中的“碳原子”“所有原子” “可能”“一定”“最少”“最多”“共線”“共面”的規定在判斷中的應用【典例分析】 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 )A.甲苯 B.乙烷C.丙炔 D.1,3-丁二烯【答案】D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丙烷是直鏈烴,所以分子中3個碳原子也在一條直線上B.丙烯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答案】D【答案】B【解析】苯中12個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內,A不符合題意;CH4是正四面體結構,只有其中三個原子共平面,B符合題意;聯想苯中12個原子共平面,乙烯中6個原子共平面,碳碳單鍵可以旋轉,因此苯乙烯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不符合題意;H2O是“V”形結構,三個原子共平面,D不符合題意。【答案】D3.下列關于下圖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除苯環外的碳原子共直線C.最多只有4個碳原子共平面D.最多只有3個碳原子共直線【答案】A4.已知碳碳單鍵可以繞鍵軸自由旋轉,結構簡式為如圖所示的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分子中處于同一直線上的碳原子最多有6個B.分子中至少有12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C.該烴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內D.該烴苯環上的一氯代物共有5種【答案】BA.a、b、c的分子式均為C8H8B.a、b、c均能與溴水發生反應C.a、b、c中只有a的所有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a、b、c的一氯代物中,b有1種,a、c均有5種(不考慮立體異構)【答案】C【解析】a、b的分子式均為C8H8,c的分子式為C8H10,A錯誤;a、c分子中均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b中不含不飽和鍵,不能與溴水發生反應,B錯誤;b、c分子中均含有飽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能處于同一平面,C正確;c的一氯代物有7種,D錯誤。A.N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B.反應②中FeCl3作催化劑C.反應①屬于加成反應D.M、N、P中碳原子均可能共面【答案】A【解析】乙苯含有苯環的同分異構體分別有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共3種,不含有苯環的同分異構體可能是鏈狀結構,數目很多,所以乙苯的同分異構體遠多于3種,A錯誤;反應②為乙苯在氯化鐵作催化劑條件下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對氯乙苯和氯化氫,B正確;反應①為苯與乙烯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苯,C正確;苯環為平面結構,由三點成面的原則可知,乙苯和對氯乙苯分子中乙基上的碳原子可能與苯環共平面,則苯、乙苯和對氯乙苯分子中碳原子均可能共面,D正確。(共26張PPT)第五章 合成高分子同步微專題5 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專題整合】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1.烷烴:烷烴只存在碳鏈異構,書寫時要注意全面而不重復,具體規則如下:2.具有官能團的有機物:一般按碳鏈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的順序書寫。例:(以C4H10O為例且只寫出骨架與官能團)3.芳香族化合物:兩個取代基在苯環上的位置有鄰、間、對3種。4.限定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解答這類題目時,要注意分析限定條件的含義,弄清楚在限定條件下可以確定什么。一般都是根據官能團的特征反應限定官能團的種類,根據等效氫原子的種類限定對稱性(如苯環上的一取代物的種數、核磁共振氫譜中峰的組數等),再針對已知結構中的可變因素書寫各種符合要求的同分異構體。【典例分析】題型一 限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式為C4H10O的醇,能在銅催化和加熱條件下被氧氣氧化為醛的同分異構體共有4種B.2-氯丁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的反應產物中一定不存在同分異構體C.3-甲基-3-乙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5種D.分子式為C7H8O的有機物,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的同分異構體共有3種【答案】D 分子式為C5H8O2的有機物,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氣體,則符合上述條件的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最多有 ( ) A.8種 B.7種C.6種 D.5種【答案】A 【解析】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氣體,說明該有機物含有碳碳雙鍵和羧基,如果沒有支鏈,根據雙鍵位置的不同,可以有3種結構:CH2==CH—CH2CH2COOH、CH3—CH==CH—CH2COOH、CH3—CH2— CH==CH—COOH,如果有一個甲基為支鏈,甲基的位置有2種,每一種碳碳雙鍵位置有2種,同分異構體有4種:題型二 基團連接法判斷同分異構體 某有機物分子式為C5H10O3,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的氣體體積和同等狀況下與Na反應放出的氣體體積相等,則該有機物有(不含立體異構) ( )A.9種 B.10種C.11種 D.12種【答案】D 【解析】根據已知條件可知,該分子含有—OH、—COOH,丁烷的二元不同取代基的同分異構體有12種。記住一些常見有機物或基團的同分異構體數目,如下表:烷烴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C6H14同分異構體數目 1種 1種 1種 2種 3種 5種烷基 —CH3 —C2H5 —C3H7 —C4H9 —C5H11 同分異構體數目 1種 1種 2種 4種 8種 苯環上的二溴代物有9種同分異構體,由此推斷A苯環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異構體的數目有 ( )A.9種 B.10種C.11種 D.12種【答案】A 【解析】苯環上的四溴代物可以看作苯環六溴代物其中2個溴原子被2個H原子取代,故四溴代物與二溴代物同分異構體數目相同,由于二溴代物有9種同分異構體,故四溴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數目也為9種。(1)換位思考法:將有機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團進行換位思考。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個氫原子,若一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有1種,則五氯乙烷也有1種。(2)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對于二元取代物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可固定一個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動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確定同分異構體的數目。題型四 拆分法判斷同分異構體 芳香化合物C9H10O2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其可能的結構共有(不含立體異構) ( )A.11種 B.12種C.13種 D.14種【答案】D 【解析】芳香化合物C9H10O2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一定含苯環、—COOH,有1個取代基時,苯環與—CH2CH2COOH或與—CH(CH3)COOH相連,共2種;苯環上有2個取代基時,苯環與—CH3、—CH2COOH相連或苯環與—CH2CH3、—COOH相連,均存在鄰、間、對位置,共6種;苯環上有3個取代基時,苯環與—CH3、—CH3、—COOH相連,固定2個甲基為鄰、間、對位置,插入—COOH,有6種,共14種。題型五 等效氫法判斷同分異構體 A.3種 B.4種C.5種 D.6種【答案】C【專題訓練】1.主鏈含5個碳原子,有3個甲基支鏈的烷烴有 ( )A.2種 B.3種C.4種 D.5種【答案】C2.(2023·廣東佛山H7教育共同體聯考)現有四種有機物,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b和d為同分異構體,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B.c的一氯代物有2種C.上述四種物質均易溶于水D.b中不含手性碳原子,d中存在順反異構【答案】D 【解析】b、d的分子式均為C4H8O,兩者互為同分異構體,其中d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和羥基,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反應使其褪色,b中也含羥基,也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d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A錯誤;c中間的碳原子上沒有連接氫原子,其余4個碳原子位置相同,所以一氯代物有1種, B錯誤;a、c沒有—OH、—COOH這樣的親水基團,難溶于水,C錯誤; b中不含手性碳原子,d中碳碳雙鍵上的碳原子連接兩個不同的結構,存在順反異構, D正確。3.下列有關有機物同分異構體數目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答案】B 【解析】C8H10中屬于芳香烴的有機物有乙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和對二甲苯,共4種同分異構體,B錯誤。選項 有機物 同分異構體數目A 戊烷 3種B C8H10中屬于芳香烴的有機物 3種C 分子式為C4H10的一氯代物 4種D C5H12O中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有機物 4種4.相對分子質量為100的有機物A能與鈉反應,且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若A含一個六碳環,則環上一氯代物的數目為 ( )A.5 B.4C.3 D.2【答案】B 5.分子式為C4H2Cl8的同分異構體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 )A.10種 B.9種C.8種 D.7種【答案】B 【解析】分子式為C4H2Cl8的有機物可以看作C4H10中的8個H原子被8個Cl原子取代,C4H10結構中,屬于直鏈正丁烷的結構中,兩個氫原子有6個位置;屬于支鏈異丁烷結構中,兩個氫原子有3個位置,因此該分子的同分異構體共有9種,B正確。(共17張PPT)第三章 烴的衍生物同步微專題3 有機反應類型【專題整合】1.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判斷的基本思路2.常見有機反應類型與有機物類別的關系學習內容 考查重點取代反應 鹵代反應 飽和烴、苯、苯的同系物、鹵代烴等酯化反應 醇、羧酸、糖類等水解反應 鹵代烴、酯、低聚糖、多糖、蛋白質等硝化反應 苯和苯的同系物等磺化反應 苯和苯的同系物等加成反應 烯烴、炔烴、苯和苯的同系物、醛、酮等消去反應 鹵代烴、醇等學習內容 考查重點氧化反應 燃燒 絕大多數有機物酸性KMnO4溶液 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等直接(或催化)氧化 酚、醇、醛、葡萄糖等還原反應 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酮、葡萄糖等聚合反應 加聚反應 烯烴、炔烴等縮聚反應 苯酚與甲醛、多元醇與多元羧酸等與濃硝酸的顯色反應 (含苯環的)蛋白質與FeCl3溶液的顯色反應 酚類物質【典例分析】 (2020·全國卷Ⅲ,改編)金絲桃苷是從中藥材中提取的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結構式如下:下列關于金絲桃苷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可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B.可發生加聚反應C.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D.能與硝酸反應但不能與金屬鈉反應【答案】D【解析】該物質含有苯環,可以與硝酸發生取代反應,含有羥基,可以與金屬鈉發生置換反應,D錯誤。【專題訓練】1.(2021·浙江6月選考)關于有機反應類型,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答案】C【解析】在催化劑作用下,乙醇與氧氣共熱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乙醛和水,C錯誤。①加成反應?、谒夥磻、巯シ磻、苋〈磻、菖cNa2CO3反應生成CO2 ⑥加聚反應A.①②⑥ 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 D.①②④【答案】DA.取代反應 B.消去反應C.加成反應 D.氧化反應【答案】C4. (2023·遼寧名校聯盟)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給了三位研究“點擊化學”的科學家?!包c擊化學”能夠讓分子的構建模塊快速、高效地結合在一起。下列反應就是典型的“點擊化學”反應,關于該合成反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Z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Cu+是反應的催化劑,該合成反應屬于加成反應C.Y發生加聚反應所得產物屬于具有固定熔點的高分子化合物D.不同于傳統的形成碳碳鍵來合成有機分子,該合成反應通過形成碳氮鍵來合成有機分子【答案】C【解析】Z中含有碳碳雙鍵,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正確;由方程式可知Cu+是反應催化劑,該合成反應是通過形成碳氮鍵來合成有機分子,屬于加成反應,B正確;Y發生加聚反應所得產物屬于沒有固定熔點的高分子化合物,C錯誤;由方程式可知Cu+是反應的催化劑,該合成反應是通過形成碳氮鍵來合成有機分子的,D正確。5.化合物E是一種醫藥中間體,常用于制備抗凝血藥,可以通過下圖所示的路線合成:(1)指出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反應1:__________________;反應2:__________________;反應3:__________________;反應4:_________________。(2)寫出D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共18張PPT)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同步微專題4 有機化合物的檢驗與鑒別【專題整合】1.有機化合物檢驗中的常用方法與試劑(1)物理方法:核磁共振氫譜、紅外光譜;有機化合物水溶性的差異及與水密度相對大小。(2)化學方法:一般常用試劑有新制氫氧化銅(—CHO、—COOH)、銀氨溶液(—CHO)、溴水(酚、C==C、C≡C、—CHO)、KMnO4溶液(酚、C==C、C≡C、—CHO、—OH、與苯環相連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的側鏈)、FeCl3溶液(酚)、鈉(—OH、—COOH)、NaHCO3溶液(—COOH)等(括號內為可檢驗的官能團或物質的類別)。2.有機化合物檢驗中的常用試劑及典型現象(1)溴水法:溴水與有機化合物混合后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和現象,具體情況如下表。褪色原理 相應物質(溶液) 主要現象加成反應 含有碳碳雙鍵、碳碳三鍵的有機化合物 整個體系分為兩層,有機層在下為無色,水層在上為無色(溴水褪色)褪色原理 相應物質(溶液) 主要現象萃取作用 飽和烴及其一氯代物、飽和油脂及酯(密度小于水) 整個體系分為兩層,有機層在上為紅棕色,水層在下為無色(溴水褪色)鹵代烴(鏈狀一氯代物除外)、硝基苯 整個體系分為兩層,有機層在下為紅棕色,水層在上為無色(溴水褪色)(2)銀氨溶液法:凡是含有醛基的物質(如醛類、甲酸及甲酸酯類等)在水浴加熱條件下均可與新制的銀氨溶液作用得到銀白色的“銀鏡”。(3)氫氧化銅氧化法:含有醛基的物質在加熱條件下與新制的氫氧化銅作用可得到紅色沉淀(新制的氫氧化銅與低級羧酸作用可得到藍色溶液)。(4)高錳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能氧化含有碳碳雙鍵、碳碳三鍵、—OH、—CHO的物質及苯環上含有烴基(與苯環相連的硫原子上有H原子)的物質,同時本身的紫色褪去。(5)顯色法:部分有機化合物與某些特殊試劑作用而呈現出一定的顏色變化,如淀粉遇碘顯藍色;含有苯環結構的蛋白質遇硝酸呈黃色。(6)燃(灼)燒法:該法是利用點燃后火焰的明亮程度及產生煙的濃黑程度的差異或灼燒時產生氣味的差異進行鑒別的一種方法。它常用于低級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纖維類物品與蛋白質類物品的區別。具體現象如下表。物質 烷烴(甲烷) 烯烴 苯、乙炔 纖維類物品 蛋白質類物品現象 淡藍色火焰,無煙 明亮火焰,有黑煙 明亮火焰、有濃的黑煙 無氣味 有燒焦的羽毛氣味【典例分析】 下列方法或試劑中,無法將丙酮、丙醛區別開的是( )A.KMnO4溶液 B.銀氨溶液C.核磁共振氫譜法 D.氫氣【答案】D 【解析】KMnO4能氧化丙醛但不能氧化丙酮;銀氨溶液可以與丙醛發生銀鏡反應但不能與丙酮反應;二者的核磁共振氫譜峰不同。 下列各組有機化合物只用一種試劑無法鑒別的是 ( )A.乙醇、甲苯、硝基苯B.苯、苯酚、己烯C.苯、甲苯、環己烷D.甲酸、乙醛、乙酸【答案】C【專題訓練】1.下列物質用所給的試劑及方法不能鑒別的是 ( )選項 物質 試劑 方法A 乙烷、乙烯 溴水 將氣體分別通入溴水中B 乙醇、苯酚溶液 FeCl3溶液 分別向兩液體中滴加FeCl3溶液C 乙醇、甲苯 酸性KMnO4溶液 分別向兩種液體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D 乙酸乙酯、乙酸 Na2CO3溶液 將Na2CO3溶液分別滴入兩種液體中【答案】C2.有一種信息素的結構簡式為CH3(CH2)5CH==CH(CH2)9CHO,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幾種方案以確定結構中含有碳碳雙鍵,你認為其中可行的是(現象與結論省略) ( )A.加溴水或加新制的氫氧化銅B.先催化加氫得到CH3(CH2)5CH==CH(CH2)9CH2OH,然后再加溴水C.先加足量的銀氨溶液,充分反應后再加溴水D.加入溴的CCl4溶液【答案】D 【解析】忽視溴水能氧化醛基而錯選A;因忽視碳碳雙鍵也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而錯選B;因忽視銀鏡反應后溶液顯堿性而Br2能與堿反應而錯選C;溴的CCl4溶液可與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但不能與醛基反應,D正確。3.下列有關植物油、礦物油的說法肯定正確的是 ( )A.均是酯類物質且均為液體B.可用酸性KMnO4溶液區分它們C.可用NaOH溶液區分它們D.均不溶于水,且礦物油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答案】C 【解析】因不知道礦物油成分導致錯選A、D;忽視礦物油中可能含有不飽和烴而錯選B。礦物油(即石油或石油的加工產品)屬于烴,密度比水的小,A、D均錯誤;礦物油中可能含有苯的同系物或其他不飽和烴,它們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植物油中均含有碳碳不飽和鍵,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錯誤;植物油能水解,導致油層消失,礦物油是烴,不能與堿溶液反應,油層不會消失,C正確。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酚酞可區別苯酚鈉溶液與福爾馬林B.可用溴水區別丙醛與丙烯酸C.用新制的Cu(OH)2可區別乙醛、醋酸、乙醇D.無法用溴水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答案】B 【解析】苯酚鈉溶液呈強堿性而甲醛為中性,A正確;丙醛、丙烯酸均可使溴水褪色且均生成可溶于水的有機化合物,B錯誤;不加熱條件下,Cu(OH)2與醋酸混合后發生中和反應得到澄清溶液,在乙醇、乙醛中無變化,加熱時在乙醛中會產生紅色沉淀,在乙醇中不會出現紅色沉淀,C正確;溴水與苯酚反應生成的三溴苯酚可溶解在苯中,D正確。5. (2023·北京西城第一六一中學期中)下列鑒別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鑒別乙醇和溴苯B.用溴水鑒別苯和環己烷C.用紅外光譜鑒別丙醛和1-丙醇D.用核磁共振氫譜鑒別正戊烷和異戊烷【答案】B 【解析】乙醇與水互溶,溴苯與水混合分層,現象不同,可鑒別,A不符合題意;苯和環己烷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且環己烷和苯密度都小于水,現象相同無法鑒別,B符合題意;丙醛和1-丙醇中化學鍵不同、官能團不同,則可利用紅外光譜鑒別丙醛和1-丙醇,C不符合題意;正戊烷中含有3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異戊烷中含有4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兩者核磁共振氫譜不同,可利用核磁共振氫譜鑒別兩者,D不符合題意。6.化合物甲、乙、丙分別如下,請分別寫出鑒別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選試劑及主要現象即可)。鑒別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與三氯化鐵溶液作用顯色的是甲 與碳酸鈉溶液反應有氣泡生成的是乙 與銀氨溶液共熱發生銀鏡反應的是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3第2章同步微專題1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3第3章同步微專題2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3第3章同步微專題3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3第4章同步微專題4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3第5章同步微專題5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