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你知道的民間美術有哪些呢?預學1、年畫:門神類、吉慶類、風情類、戲曲類等;2、剪紙:單色剪紙、彩色剪紙、立體剪紙;3、玩具:風箏、花燈、泥玩具、布玩具等;4、刺繡:蠟染、印花布、土布、刺繡、織錦;5、民間雕塑:石雕磚刻、木雕、泥人、面人和面塑。6、戲劇:木偶、皮影、面具等;民間美術分類民間美術沒有受到正規藝術訓練的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美術作品;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為目的;品類豐富,材質多樣,創作方式、生產技藝千變萬化;預學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與認知民間美術基本的造型法則與造型手段,知道其基本的造型原理。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具體作品中的事物形象、造型比例、用料用色的比較分析和討論,理解民間美術造型體系的獨特性。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傳承與保護民間美術對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增強社會責任感,自覺守護民族文化遺產。預學開始走近民間美術尋寶記12345年畫導學國際男女混雙選美大賽隊1隊2PK《大衛》(男)意大利創作者:米開朗基羅16世紀創作《鮮花》(女)捷克創作者:穆夏1894年創作《神荼郁壘》(男)福建漳州創作者:民間美術家年畫《呂洞賓與何仙姑》(女)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創作者:民間美術家導學01 五官顏值端端正正,炯炯有神,不怒自威02 衣品配飾身披盔甲,手持金瓜錘,雄姿英發,威風凜凜03 身材比例夸張變形、五頭身、五短身材!!!+20+50-100金瓜錘中國古代兵器之一,錘形似瓜,故亦稱“立瓜”,“臥瓜”。長七尺,一端為錘,錘為橢圓形,得名因其形狀象豎立之瓜。主要擊法有涮、曳、掛、砸、擂、沖、云、蓋等。導學01 五官顏值體態健美、神情堅定、肌肉飽滿、有生命力,更突出了大衛作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02 衣品配飾無服裝,年輕有力的裸體男子形象03 身材比例面孔看起來格外英俊,眼睛大而有神,鼻部很高,棱角突出,看起來很有立體感+80-100+100站七坐五盤三半導學隊1隊2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西方的肖像:以理想化、典型化的手法對人物形象進行藝術加工,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并賦予高尚的品格傳神。另一方面,西方美術則重視人體形象美,探索比例、解剖等形體美的規范,在高度重視肖似的基礎上強調。中國人物畫:側重“神識風采”之美。它強調“以形寫神”、“以神寫形”,甚至“以神寫神”。通過繪畫畫面筆法來體現的神采,造型上變形夸張來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氣度和內心世界,表現出畫家的審美判斷。中國人物畫的主要目標和追求是“美”與“惡”的分辨,“氣韻生動”是繪畫所要達到的最終標準,并且形成傳統。PK導學福建漳州神荼、郁壘shenshuyulv固學(一)年畫年畫,是中國繪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是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年畫。1.1.民間美術的造型為什么常常是變形與夸張的?固學1.1.民間美術的造型為什么常常是變形與夸張的?更生動、富有生命力,以顯示它的非凡力量固學12345泥塑大阿福江蘇惠山喻湘漣 王南山泥塑,俗稱“彩塑”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泥塑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泥塑發源于寶雞市鳳翔縣,流行于陜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泥 塑固學(二)請說一說泥塑作品與真實動物的身體的什么地方出現了不同?為什么這樣設計?造型特點:變形、夸張變形:五官、腳等夸張:耳朵、眼睛、嘴民間藝人在人物、動物本身頭部比例偏大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夸張,人物、動物形象憨態可掬,生動可愛,是富有東方神韻的民間藝術。固學民間美術的色彩是如何搭配的呢?原色對比 大紅大綠 效果強烈“ 紅離了綠不顯,紫離了黃不顯”“ 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 紅配綠,一塊玉” “ 紅靠黃,亮晃晃”原色對比,表達吉利祥瑞的愿望,中國傳統美術不強調光源和環境作用,看重色彩本身的對比和協調。固學12345剪紙“我愛剪啥就剪啥,看不到的東西,只要心里有,就可以剪在紙上。”張林召語錄留住時光的腳步剪紙是指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剪紙是我國最普遍,最單純的民間藝術,是各種民間美術的基礎,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主要是用來表達喜慶祝福,如春節或喜慶的日子而裝飾在門窗,新房、燈籠等 。剪紙固學(三)事物的表現方式:為什么民間美術中的事物表現方式是多方位視角?蒸饃饃春播母與子固學事物的表現方式:樸素和經驗主義生活經驗和主觀認識的總結為什么民間美術中的事物表現方式是多方位視角?蒸饃饃春播母與子固學課堂練習排序連線:灶間院門窗戶炕頭(1)(2)(3)(4)12345蠟染蠟染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貴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長蠟染。用蠟繪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冰紋癡絕秀,湛藍永不朽.一筆一畫的勾勒,讓素白的布料有了溫度,素而不濁,淡而含蓄,婉轉細膩,入染去蠟,花白布青,充滿鮮明的民族特色。固學(四)有藍印花布 蠟染 扎染 夾染 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 勸學固學由于蠟染、扎染、夾染等印染工藝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于制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后傳入歐洲國家成為服飾界時尚元素之一。固學你的創意時間(6分鐘)實踐三12345恭喜同學們!本節課找到了金鑰匙開啟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寶箱思考:我們應當怎樣保護和傳承民間美術?總結繼續視頻中的老人為什么哭了?我們應當怎樣保護和傳承民間美術?關于今天的藝術傳承,不論是已經申請非遺文化的還是平凡的民間藝術,這些古老的手工藝在時間的長河里,是愈發稀少。當時代不斷變遷,前進的時候,一些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就顯得落后,守舊,不被時代所接受。而人們對科技的熱情和追捧,也使得不少民間傳統藝術逐漸消失,甚至完全消失。1.群眾中普及關于民間藝術2.拓展民間藝術品的商業渠道3.對老藝人關心呵護,開辦培訓班。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