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學案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軸對稱的圖形,為初步探索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本設計通過動手操作、思考問題、歸納概括等活動,讓學習者初步感受軸對稱的基本性質.學習過程分為兩個任務驅動,凸顯任務與目標的對應,同時強化學以致用,實現教、學、評的一致性.【課題與課時】課題:北師大版 七下(2013版),第五章 生活中的軸對稱 5.2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共1課時 第1課時.【課標要求】1.探索軸對稱的基本性質: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中,對應點的連線背對稱軸垂直平分.2.能畫出簡單平面圖形(點、線段、直線、三角形等)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學習目標】1.經歷扎紙和折紙的過程,歸納出軸對稱的基本性質,積累數學活動經驗.2.通過作簡單平面圖形(點、線段、直線、三角形等)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發展應用意識,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價任務】1.先獨立后合作完成任務一:即時評價1,2,3 (檢測目標1)2.獨立完成任務二:即時評價4 (檢測目標2)【學習提示】明確本節內容的每個任務怎樣完成,完成后的評價內容是什么,同時明確評價標準,有效引導自學.【資源與建議】1.軸對稱的性質相關知識是學習簡單軸對稱的性質的前備知識,上節課已經對軸對稱圖形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但對它們的概念及相關性質缺乏深刻的理解,本主題是通過紙上扎軸對稱圖形、折軸對稱圖形歸納概括軸對稱的性質.2.按以下流程進行:通過扎紙、折紙→歸納軸對稱的性質→作簡單平面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3.本主題的重點是:軸對稱的性質.難點:作簡單平面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有條理的數學表達能力;通過任務一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通過任務二并采用小組內和小組間多交流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學習提示】學習前,先認真閱讀以上資源與建議,明確這節課的出處、知識的前后聯系、學習的路徑、學習的重難點及突破的途徑,為順利完成以下學習內容作好準備.【學習過程】課前測:1.軸對稱圖形:如果________沿某條直線對折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___________,那么這個圖形叫作____________.這條直線叫這個圖形的__________.2.軸對稱:對于兩個圖形,把______________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如果它能夠與_______________完全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_______________.3.如圖,各組圖形中右邊圖形與左邊圖形成軸對稱的有( )A.1組 B.2組 C.3組 D.4組(評價標準:答案正確,每題+3分.)任務一:通過扎紙和折紙歸納軸對稱的性質(指向目標1)1.如圖:將一張長方形形的紙對折,然后用筆尖扎出“14”這個數字,將紙打開后鋪平:觀察思考:(1)兩個“14”有什么關系?(2)上面扎字的過程中,點E與點E′重合,點F與點F′重合,設折痕所在直線為l,連接點E和E′的線段和l有什么關系?連接點F和F′的線段?(3)線段AB與A′B′,CD與C′D′有什么關系?(4)∠1與∠2有什么關系?∠3與∠4呢?觀察右邊的軸對稱圖形(1)找出它的對稱軸及其成軸對稱的兩個部分.(2)連接點A與點A1的線段與對稱軸有什么關系?連接點B與點B1的線段呢?(3)線段AD與線段A1D1有什么關系?線段BC與B1C1呢?為什么?(4)∠1與∠2有什么關系 ∠3與∠4呢?說說你的理由?3.歸納概括軸對稱的性質在軸對稱圖形或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中,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___________,對應線段________,對應角_______.(評價標準:語言表達能力較好,敘述得當、合理,每一題+3分.)即時評價1:(檢測目標1)如圖,一種滑翔傘的形狀是左右成軸對稱的四邊形ABCD,其中∠BAD=150°,∠B=40°,則∠BCD的度數是( )A.130° B.150° C.40° D.65°如圖,△ABC與△A1B1C1關于直線l對稱,則∠B為______.如圖,若△ABC與△A′B′C′關于直線MN對稱,BB′交MN于點O,則下列說法中不一定正確的是( )A.AC=A′C′ B.AB∥B′C′C.AA′⊥MN D.BO=B′O(評價標準:答案正確,每題+3分.)任務二:作簡單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軸對稱圖形(指向目標2)畫出△ABC關于直線l的對稱圖形.(評價最高標準:能解釋清楚\解說合理,作圖正確,即可+5分,總共2小題,總計10分)即時評價2:運用軸對稱的性質解決問題(檢測目標2)4.下面兩個軸對稱圖形分別只畫出了一半,請畫出它們的另一半(直線L為對稱軸)(評價最高標準:作圖正確,即可+5分,總共2小題,總計10分)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達標檢測】如圖,在△ABC中,D點在BC上,將點D分別以AB,AC為對稱軸,畫出對稱點E,F,并連接AE,AF,根據圖中標示的角度,求得∠EAF的度數是( )A.113° B.124°C.129° D.134°如圖,將△ABC折疊,使點A與BC邊的中點D重合,折痕為MN,若AB=9,BC=6,則△DNB的周長為( )A.12 B.13C.14 D.15下面是四名同學作△ABC關于直線MN對稱的△A′B′C′,其中正確的是( )4.如圖,已知點A、B直線MN同側兩點,點A1、A關于直線MN對稱.連接A1B交直線MN于點P,連接AP.(1)若A1B=5cm,則AP+BP的長為_____________.(2)某鄉為了解決所轄范圍內張家村A和李家村B的飲水問題,決定在河MN邊打開一個缺口P將河水引入到張家村A和李家村B.為了節約資金,使修建的水渠最短,應將缺口P修建在哪里 請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這一問題,并用紅色線段畫出水渠.(評價最高標準:1-3題、4題第(1)問答案正確,每題+3分;4題第(2)問,敘述合理,作圖正確,+5分;共4小題,總計17分)【學后反思】1.結合板書,梳理本節課的思維導圖.2.本課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 .【學習提示】對本節的學習進行歸納形成知識框架,并從學習經歷中反思學會了什么,存在什么問題.本節課的評分標準,總共設計了85分,達到80分以上的為領軍人物;70—80的為優秀生;60—70的為合格;60分以下的需要課下單獨輔導。【作業布置:】基礎鞏固題和能力提升題,詳見學生“棕皮作業本”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