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四 地球與宇宙第36講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2023 年4月我國發布了火星22個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命名的地理實體分布圖,將中國標識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如圖是宇宙層次結構圖,火星正確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屬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但是不屬于地月系,所以丙正確;故C符合題意。2、太陽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兩個最重要的近鄰。下列關于三者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B.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是地球公轉造成的C.月球上有復雜的天氣現象 D.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現象是地球自轉造成的[答案]A[解析]A: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正確。B: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是地球自轉造成的,錯誤。C:月球上沒有天氣現象,錯誤。D: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現象是地球公轉造成的,正確。故A符合題意。3、2022年10月,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成功發射,開啟逐日之旅。下列有關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太陽是銀河系的中心天體B.由于日地距離較遠,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不大C.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D.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答案]C[解析] A.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3.3萬光年,故A錯誤;B.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恒星,雖然日地距離較遠,但是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很大,故B錯誤;C.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之一是太陽黑子,故C正確;D. 太陽大氣層從內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故D錯誤。故C符合題意。4、截至目前,“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確認了500多顆脈沖星,多次捕捉到極罕見的快速射電暴爆發。2021年4月1日起,“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這為全世界科學家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提供了方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中心 B.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C.宇宙是從一個中心向四周膨脹的 D.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勻和各向同性的[答案]D[解析]A.太陽系不是銀河系的中心,A錯誤。 B.銀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B錯誤。 C.根據科學研究及天文觀測發現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整個宇宙在不斷膨脹,星系彼此之間的分離運動也是膨脹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C錯誤。 D.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勻和各向同性的,D正確。故D符合題意。5、下列關于太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br/>A.太陽是一顆自己能發光和發熱的氣體星球B.日珥是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C.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D.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答案]B[解析] A. 太陽是一顆自己能發光和發熱的氣體星球,A正確;B. 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B錯誤;C. 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C正確;D.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D正確;故B符合題意。6、如圖是太陽系部分天體的運動模式圖,地球上晝夜長短變化主要與圖中的運動有關的是( ?。?br/>A.A運動 B.B運動 C.C運動 D.D運動[答案]C[解析] A. A運動是月球繞地球公轉,引起月相變化,A錯誤;B. B運動是地球自轉,引起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B錯誤;C. C運動是地球繞日公轉,引起晝夜長短變化,四季交替等,C正確;D. D運動是彗星繞日運動,與地球晝夜長度變化無關,D錯誤;故C符合題意。(第6題圖) (第7題圖) (第8題圖)7、2023年3月24日夜晚,“金星合月”亮相天宇,金星登上了“月亮船”,如圖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學事實的是( )A.金星能自行發光 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C.這天的月相為上弦月 D.2023年,這一天寧波黑夜最長[答案]B[解析] A. 金星不能自行發光,是通過反射太陽的光,A錯誤; B.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B正確; C. 這天的月相為峨眉月,C錯誤; D. 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日是寧波黑夜最長的一天,D錯誤;故B符合題意。8、“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觀察到金星從太陽表面移過的現象,其原理和發生日食相似。當圖中發生“金星凌日”現象時,金星應該位于圖中的( ?。?br/>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答案]A[解析]金星凌日,是指金星、地球、太陽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金星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原理,金星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的光,所以金星在甲處;故A符合題意。9、中國計劃于2023年底向宇宙發射一顆新的×射線天文衛星——愛因斯坦探針,有望捕捉超新星爆發出的第一縷光,發現宇宙中更遙遠的天體。下列有關宇宙的認識正確的是(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行星B.太陽系是由八大行星構成的C.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D.銀河系的直徑約3萬光年,從俯視圖看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答案]C[解析]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故A錯誤;B.太陽系是由太陽、八大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和星際物質組成,故B錯誤;C.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故C正確;D.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從側視圖看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故D錯誤。故C符合題意。10、仰望星空,宇宙中有兩顆小行星,一顆是”袁隆平星”,一顆是”吳孟超星”,兩位科學家的貢獻將水遠為世人所銘記。下列有關行星等天體描述不正確的是( )A.太陽系中的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B.太陽系是由太陽、地球和月球組成的星系C.從側視圖看,銀河系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D.宇宙是由各種不同的天體系統組成的[答案]B[解析] A. 太陽系中的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A正確;B. 太陽系是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天體的總稱。太陽系包括太陽、九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群以及行星際物質。 B錯誤;C. 從側視圖看,銀河系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 ,C正確;D. 宇宙是由各種不同的天體系統組成的 ,D正確;故B符合題意。11、地球不同緯度地帶接受的太陽輻射能不同,使得許多自然地理現象呈現緯度地帶的差異。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有( ?。?br/>①為地球提供光和熱,維持著地表溫度②是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③擾動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產生磁暴、極光等現象④對衛星導航、空間通信等人類活動產生災害性的影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 太陽輻射是指太陽對外輻射出的能量,包括可見光,不可見光,還有各種射線、粒子流等。而太陽活動是指太陽黑子、太陽風、日珥等,使太陽輻射增強的一系列太陽表面情況的變化。①②是太陽輻射造成的影響;③④是太陽活動造成的影響;故A符合題意。12、2021年5月,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地球和火星的比較如表所示,太陽系中部分星體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與地球有相近的衛星數B.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與地球有相近的體積和質量C.圖中的②是火星,屬于銀河系D.圖中的③是火星,屬于地月系[答案]C[解析]A. 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與地球有相近的衛星數,有無生命存在的條件與衛星數無關,A錯誤; B. 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與地球有相近的體積和質量是錯誤的,從表格數據看火星與地球的質量和體積不相同,B錯誤;C. ②是火星,③是木星,他們都屬于太陽系,太陽系屬于銀河系,所以C正確;D. 圖中的③是木星,屬于太陽系,不屬于地月系,所以D錯誤;故C符合題意。13、下列有關星座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地球上不同的地點所觀測到的星空是不同的 B.有些恒星一年四季在天空中都可以看到C.恒星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D.我們可以通過北斗七星來尋找北極星[答案]C[解析]A.地球上不同的地點,對應天球上不同的位置,所觀測到的星空也是不同的,A正確;B. 有些恒星一年四季在天空中都可以看到,比如說太陽,北極星等,B正確; C. 恒星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不同的恒星距離我們的距離不同,但是恒星在天球上的投影位于同一平面上,C錯誤;D.北斗七星屬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星座的背部和尾巴,通過斗口的兩顆星(天樞,天璇)連線,朝斗口方向延長越5倍遠,就可以找到北極星,D正確;故C符合題意。14、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宇宙中的一位“超級媽媽”,這個星系一天之內誕生的新星比我們銀河系一年內誕生的還要多。它巨大而遙遠,一年產生大約740顆恒星。而我們的銀河系大約每年誕生1顆新星。下列關于星系和宇宙的說法正確的是( )A.銀河系屬于河外星系B.宇宙內的恒星是不運動的C.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構成的,天體系統的結構層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D.太陽系是宇宙的中心[答案]C[解析]A.銀河系和和河外星系是并列存在的天體系統,所以A錯誤;B.宇宙內的恒星是不斷運動的,B錯誤;C. 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構成的,天體系統的結構層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正確;D.太陽系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的中心還沒有被確定,D錯誤;故C符合題意。15、3月2日(農歷2月11),金星和木星在西方低空肩并肩湊在一起,發生金星合木星的天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寧波當天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移向赤道 B.寧波當晚出現下弦月C.金星和木星與月球一樣圍繞地球旋轉 D.金星和木星同屬于太陽系[答案]D[解析]A.3月2日是太陽直射點從赤道移向北回歸線,錯誤; B. 月相看農歷, 農歷2月11當晚出現凸月,是上弦月(初七初八)和滿月(農歷十五)之間的月相,錯誤; C. 金星和木星繞著太陽旋轉,月球圍繞地球旋轉,錯誤;D.金星和木星同屬于太陽系,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故D符合題意。16、第十九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正值秋分,農歷八月初九)在杭州舉行。(1)當天晚上接近的月相是 。(2)右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開幕式這天,地球處于公轉軌道上的 位置(填數字)。此時晝夜長短的情況是 。 [答案](1)上弦月 (2)③ 晝夜等長[解析](1) 第十九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正值秋分,農歷八月初九) ,農歷的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2)②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日,時間為6月22日;地球自西向東繞太陽轉動,所以③是秋分日,時間為9月22日;④為冬至日,時間為12月22日;①為春分日,時間為3月22日左右;所以2023年9月23日正值秋分,在位置③處;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晝夜等長,因此杭州的晝夜長短的情況是晝夜等長。(第16題圖) (第17題圖)17、如圖甲為我國古代的滴水計時工具——漏刻的模型圖。漏水壺通過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壺中滴水,受水壺中的箭尺隨著壺內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對壺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當時的時刻。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為時間計量的起算點來計量一天的時間,因此在一年中不同節氣需更換不同的箭尺,這是因為地球的 (選填“公轉”或”自轉”)導致每天的日出與日落時間不同。圖乙中適合夏季使用的箭尺是 (選填“A”或”B”)。[答案]公轉;A[解析]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為時間計量的起算點來計量一天的時間,因此在一年中不同節氣需更換不同的箭尺,這是因為地球的公轉導致每天的日出與日落時間不同。圖乙中夏季使用的箭尺,白晝長黑夜短,所以選用A。18、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因某種原因快速老化,體積膨脹,將逐漸吞沒鄰近星球,所以政府計劃采取措施推動地球走向新家園。(1)假設太陽逐漸膨脹,最先被吞沒的行星會是 。(2)“計劃”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臺巨大的發動機,產生和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該推力的方向為 。(3)若地球最后到達離太陽最近的恒星附近。該恒星可能位于 (選填“地月系”“太陽系”或“銀河系”)。[答案](1)水星 (2)自東向西 (3)銀河系[解析] (1)水星距離太陽最近,故最先被吞沒的行星會是水星;(2)地球的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故推力方向為自東向西; (3) 地球最后到達離太陽最近的恒星附近 ,故可能位于銀河系。19、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天體又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1)圖中的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關系的是 。(2)從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圓缺變化(相位變化),而且相位變化與月球相似。 ①某研究人員利用儀器觀察到金星“滿月月相”,此時金星的位置應該在圖(a)中 處;②在觀察金星相位時,使用裝有巴德膜的望遠鏡可避免人眼被太陽的強光損傷。其原理如圖(b)所示:大部分光在巴德膜表面發生反射 處觀察金星(選填序號)。[答案](1)A (2)乙;②③[解析](1)銀河系包含了太陽系,太陽系包含了地月系,所以他們的關系是層層包含,所以A正確;(2)①金星滿月是是指日,地,金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太陽在中間,地球上的人看金星,看到的就好像滿月;所以如圖a中的乙位置;② 在觀察金星相位時,使用裝有巴德膜的望遠鏡可避免人眼被太陽的強光損傷。其原理如圖(b)所示:大部分光在巴德膜表面發生反射,所以應該在②和③處觀察金星。20、如圖所示是2022年6月5日我國發射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的模型,隨后三位宇航員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宇航員會研究植物種子在太空中萌發、生長、開花、結籽的全過程,從而了解和掌握未來太空農業發展的可能性。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對接時以空間站為參照物,“神舟十四號”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2)宇航員將在空間培養箱種植水稻,來研究高等植物在太空微重力等極端環境影響下所表現出來的與地球上某些性狀的差異,科學上把這種性狀的差異稱為 。(3)由于地球的公轉,使定點在赤道上空的通訊衛星與太陽及地面衛星接收站大致位于一條直線上,此時太陽發出的電磁波干擾衛星發射的電磁波,這種現象叫衛星日凌。地球上每年會出現兩次衛星日凌現象,時間分別在 (填節氣)前后。[答案](1)靜止 (2)變異 (3)春分和秋分[解析](1)神舟十四號和空間站進行對接時,應保持速度大小相同,所以神舟十四號應該相對于空間站保持靜止。(2) 變異是指在生物體上泛指生物種與個體之間的各種差異,包括形態、生理、生化以及行為、習性等各方面的差異,所以當性狀發生差異時稱為變異。(3)當衛星凌日時,此時衛星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等長即此時為春分和秋分。21、如圖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其中數字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時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圖中1位置時的月相是新月。中秋節月球出現在圖中 位置。(填相應數字)(2)月球在1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域在白天可能會發生看不到太陽的現象,這是由于光 ,月球擋住了太陽光。(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 。[答案](1)3 (2)沿直線傳播 (3)大氣[解析](1)①是新月,此時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滿月是3位置,此時日地月在一條直線上,并且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2)月球在1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域在白天可能會發生看不到太陽的現象,這是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月球擋住了太陽光。(3)因為月球表面沒有大氣,所以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22、如圖是小文制作的“地球的運動”思維導圖。(1)思維導圖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將其改正 。(2)請你和他一起探究,并在方框中填寫文字完善思維導圖 。[答案](1)晝夜現象改為晝夜交替現象 (2)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或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地球自轉周期為一天,方向是自西向東,引起的現象是晝夜交替現象,日月星辰的東升西洛,存在時間差;地球公轉周期為一年,方向自西向東,現象為四級交替,五帶的劃分,一年中桿影變化(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所以,(1)自轉引起的為晝夜交替現象而非晝夜現象;(2)公轉還會出現晝夜長短的變化,和一年中太陽高度角的變化,這兩個現象均是一年只能怪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造成的。23、讀圖回答問題。(1)圖中該地屬北半球,理由是 。(2)A點當日日出時間為 時,日落時間為 時,白晝長 小時,晝夜長短情況是 。(3)A點當日太陽直射在 。[答案](1)6月份白晝最長 (2)4;20;16;晝長夜短 (3)北回歸線[解析]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時,為夏至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當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時,北半球晝長夜短;當太陽直射點直射在南半球時,北半球晝短夜長;(1)此地屬于北半球,因為從圖中可以看出此地6月份的白晝最長;(2)從圖中可以看出A點的日出時間為4時,日落時間為20時,白晝長16小時,黑夜為8小時,所以此時屬于晝長夜短;(3)A點為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也最短。24、建立模型能幫助我們認識自然現象。如圖是學生利用模型討論溫州地區冬寒夏熱的問題。(1)圖甲是太陽內部釋放能量過程的模型圖,該變化屬于 。(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2)小明認為溫州冬寒夏熱是地球在夏季距離太陽較近。請從圖乙中找出否定他觀點的證據: 。(3)小紅用圖丙模型解釋冬寒夏熱,認為夏季正午時地面單位面積接受到的太陽能比冬季多,這是因為地球以一個傾斜的角度繞太陽公轉,造成夏季和冬季的 不同而導致的。[答案](1)核聚變(2)溫州的夏季,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比冬季遠(3)太陽高度角[解析](1) 圖甲是太陽內部釋放能量過程的模型圖,該變化屬于核聚變;(2)從圖乙中可以看出,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溫州時夏季;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是溫州的冬季,從圖中距離數據可以看出溫州的夏季,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比冬季遠 ;(3)從圖丙中可以看出來,因為地球以一個傾斜的角度繞太陽公轉,造成夏季和冬季的太陽高度角不同,導致了夏季正午時地面單位面積接受到的太陽能比冬季多, 從而使的夏季比冬季熱。25、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飛船順利與天宮空間站實現徑向對接,三名宇航員將開展為期5個月的工作任務?;卮鹣铝袉栴}:(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是因為地球 自轉,使火箭在地面未發射之前,已經具有了一個向東的速度,從而節省推進劑。(2)運載火箭承載著神舟十六號飛船飛向太空時,載人飛船相對于運載火箭是 的。(3)下列關于宇航員在天宮空間站內活動的描述,符合事實的________(填字母)A.做引體向上鍛煉身體 B.用手握住鉛筆寫字C.用彈簧拉力器健身 D.用體重計測自己的體重(4)天宮空間站自西向東每1.5小時繞地球飛行一周。某段時間,空間站沿平行赤道的路線上飛行時,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宇航員看到地球是 (選填“自西向東”或“自東向西”)轉動。(5)神舟十六號乘組執行任務的5個月期間,杭州晝夜長短及其變化是________(選填序號)。A.一直晝長夜短 B.一直晝變長夜變短 C.白晝先變長后變短[答案](1)自西向東(2)靜止(3)B;C(4)自東向西(5)C[解析](1)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2)運載火箭承載著載人飛船,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改變,所以它們是相對靜止的。(3)A:處于失重狀態,無法做引體向上鍛煉身體,A不符合事實。B:能用手握住鉛筆寫字可以做到,B符合事實。C:用彈簧拉力器健身,可以做到,B符合事實。D:處于失重狀態,無法用體重計測自己的質量,D不符合事實。故選BC。(4)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周期是24小時,而天宮空間站也是自西向東繞著地球轉,周期是1.5小時,所以地球相對于天宮是自東向西運動的。(5)夏至經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是晝在縮短夜在加長,秋分晝夜長短相等,夏至晝最長夜最短。晝冬至晝最短夜最長,冬至經春分至夏至,北半球是夜在縮短晝在加長,春分晝夜長短相等,所以從 5月30日 到10月30號, 白晝先變長后變短 ,所以選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四 地球與宇宙第36講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思維導航二、知識梳理知識點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1、地球:(1)地球是一個 的不規則球體;(2)地球是一顆 系中的 星,本身不透明也不不 ,但能反射太陽光;(3)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約 千米;地球赤道周長約 千米;(4)地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顆存在 的星球;人類對地球年齡的估計值約為 年,且在不斷運動和演化中。2、地球自轉(1)地球自轉中心是 ;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與赤道面 。(2)地球自轉的方向為 ;從北極點上空看呈 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 旋轉。(3)地球自轉周期約是 小時,即1日;1日= 秒;(4)地球自轉所產生的現象有 、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引起的各種運動旋轉現象、東西部地區的時差等;3、地球公轉:(1)地球公轉方向為 ;公轉時地軸呈傾斜狀態,地軸的北極始終指向 附近。陽歷是以 作為根據編制的歷法。(2)地球公轉周期是 天,即1年,地球公轉所產生的現象有 等;“二分二至”把這個周期四等分。因地球的軌道面與赤道面不一致,所以四季中太陽直射點在 之間往返移動。 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 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3)地球公轉與我國的二十四節氣①地球傾斜著繞太陽公轉,致使太陽 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② 由于太陽光線照射到地球表面之上,造成地球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溫度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熱量帶,即 帶、南溫帶、 帶、南寒帶、北寒帶。③ 公歷和“二十四節氣”都根據地球 和萬物生長規律制定的,公歷一年 個月,每個月 個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知識點2、月球和月相1、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月球不透明也不發光,月球表面布滿了由隕石撞擊形成的 ;(2)月球上沒有 和 更沒有生命存在,表面溫差 ;月球是第 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星球;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全人類首次實現月球 。(3)月球以橢圓軌道繞 公轉,同時進行自轉;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約為 天;2、月相:(1)月球的 叫做月相(即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形狀)。(2)月相變化的原因: ①月球本身 ; ②月球繞地球運動,使 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內有規律地變化。(3)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①滿月(望):農歷每月 ,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于地球的兩側。由于白道面與黃道有一夾角,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稱為滿月或望。②新月(朔):約在農歷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 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這時是農歷初一。此時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③上弦月:約在農歷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此時月球 邊亮,呈半圓形。北半球中緯度觀察: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在正南天空,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④下弦月: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地、月的相對位置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這時月球 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下弦月在子夜時東方升起,黎明日出時位于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4)月相周期:①月相周期:從 到 再到新月,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平均 天,稱為朔望月。②農歷的規定:我國的農歷月是以 為依據制定的。以 為一年的開始,兩個正月初一之間的時間稱為一年。一個農歷年的長度約為354天(農歷平年)或384天(農歷閏年)。3、月食和日食(1)日食: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它擋住了我們觀察太陽的視線,就產生了 食;日食類型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日食發生時的月相是 (農歷初一前后)。(2)月食:月球進入地球的陰影中,月面變暗現象稱為 食;月食發生在 月(農歷十五、六前后)。月食類型有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三種。4、星座:為了便于認識恒星,把星空分為88個 ;著名的星座有 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極星)、天鷹座、天琴座、天鵝座、仙后座和獵戶座等。站在北半球,向北看天空,星體都是圍繞 東升西落的。知識點3、太陽1、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 ,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表面溫度約為6000℃,中心溫度可達1500萬℃。2、太陽是一顆自己能 的恒星,其外部大氣由內向外可分成三層: 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平時看到的太陽其實是它的 層。(太陽大氣) (太陽活動)3、太陽活動(1)太陽活動的類型:太陽 、日珥、 和太陽風。(2)太陽黑子產生于 層,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 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 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其周期約為11年,耀斑和日珥發生在 層。(3)太陽活動會影響氣候和人類健康,干擾電離層,使無線電波通信衰減或中斷,影響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產生極光等。(4)太陽為地球表層和人類的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太陽與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關。知識點4、太陽系1、太陽系的構成:太陽系由八大 、小行星、彗星等天體按照一定的軌道圍繞 公轉而構成的。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2、八大行星: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為: ;3、八大行星公轉方向為 ,轉道為 ;轉道面處于同一平面;4、小行星帶位于 與 軌道之間。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約為 年。(太陽系八大行星) (銀河系)知識點5、銀河系1、銀河系的組成:銀河系是由 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2、銀河系的形狀和大小: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就有2000多億顆,銀河系的直徑約為 光年, 從側面看銀河系像一個 ,俯視又像一個大旋渦。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 光年。3、光年是一個 單位,指光在 時間里傳播的距離。1光年約等于 千米。知識點6、宇宙的演化1、宇宙的構成:宇宙是由 和大量的類似銀河系的 構成的。2、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現星系運動有如下特點:所有星系都在 ,星系離我們越遠, ;星系間的距離在 。3、目前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是 宇宙理論。 大約150億年前宇宙形成。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其他星球上,都可以觀察到其他星球在遠離觀察點而去,這是宇宙 的結果。4、宇宙是 中心的。知識點7、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1、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 托勒密的“ 說”→哥白尼的“ 說” →拉普拉斯的“ 說”。2、現代公認的天體系統結構:3、恒星的演化過程:星云→太陽→紅巨星→白矮星星云→大恒星→超紅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4、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誕生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個由巖漿構成的熾熱的球。隨著地球溫度的不斷下降,逐漸形成固態的地殼、原始大氣、原始海洋。在距今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 中誕生。人們通過模擬、實驗和推測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種假說來解釋生命的誕生。三、典例精析例題1、2019年1月3日,我國“嫦娥四號”成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落,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月球是一顆行星 B. 月球表面有環形山C. 月球表面可以放風箏 D. 地球上的機器在月球上可正常使用例題2、關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萬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大爆炸宇宙模型認為,“原始火球”的溫度極高、密度極大C.“原始火球”的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D.大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脹一直延續至今,并將延續下去例題3、日、地、月是人類最熟悉的三顆星球。下列有關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運動的表現形式B.月球上的環形山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C.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可分為日冕層、色球層和光球層D.當日、地、月運行到一條直線上時,月相一定是新月例題4、假說在科學發現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需要相應的證據支持。下列證據與假說不對應的是( )A.遠去的帆船先消失的是船身——天圓地方說B.發現了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達爾文進化論C.所有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去,星系越遠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論D.大西洋海底山嶺兩側的大洋地殼正在緩慢地向大陸方向移動——海底擴張說例題5、讀太陽系模式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1)圖中最大的天體是 (填序號和名稱)。(2)當③的天然衛星運行到A位置時發生的月相是 。例題6、甲圖是太陽直射點一年當中回歸運動示意圖,乙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乙可知,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的方向是 (填“順”或“逆”)時針,公轉周期是 。(2)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做回歸運動的原因是 運動,甲圖太陽直射點位于③點時,對應乙圖A、B、C、D中的 。(3)當地球公轉到乙圖所示D位置,太陽直射點到④點時,我國新疆晝夜長短及其變化狀況是 。A.晝最長,夜最短 B.晝最短,夜最長 C.晝夜等長 D.晝短夜長(4)當新疆物體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長時,太陽直射點位于甲圖①②③④中的 。(5)每年的6月中考時,地球位于乙圖A,B,C,D中的 附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四 地球與宇宙第36講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2023 年4月我國發布了火星22個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命名的地理實體分布圖,將中國標識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如圖是宇宙層次結構圖,火星正確的位置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2、太陽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兩個最重要的近鄰。下列關于三者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B.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是地球公轉造成的C.月球上有復雜的天氣現象 D.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現象是地球自轉造成的3、2022年10月,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成功發射,開啟逐日之旅。下列有關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太陽是銀河系的中心天體B.由于日地距離較遠,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不大C.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D.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4、截至目前,“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確認了500多顆脈沖星,多次捕捉到極罕見的快速射電暴爆發。2021年4月1日起,“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這為全世界科學家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提供了方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中心 B.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C.宇宙是從一個中心向四周膨脹的 D.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勻和各向同性的5、下列關于太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br/>A.太陽是一顆自己能發光和發熱的氣體星球B.日珥是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C.太陽大氣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D.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6、如圖是太陽系部分天體的運動模式圖,地球上晝夜長短變化主要與圖中的運動有關的是( )A.A運動 B.B運動 C.C運動 D.D運動(第6題圖) (第7題圖) (第8題圖)7、2023年3月24日夜晚,“金星合月”亮相天宇,金星登上了“月亮船”,如圖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學事實的是( ?。?br/>A.金星能自行發光 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C.這天的月相為上弦月 D.2023年,這一天寧波黑夜最長8、“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觀察到金星從太陽表面移過的現象,其原理和發生日食相似。當圖中發生“金星凌日”現象時,金星應該位于圖中的(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9、中國計劃于2023年底向宇宙發射一顆新的×射線天文衛星——愛因斯坦探針,有望捕捉超新星爆發出的第一縷光,發現宇宙中更遙遠的天體。下列有關宇宙的認識正確的是( )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行星B.太陽系是由八大行星構成的C.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D.銀河系的直徑約3萬光年,從俯視圖看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10、仰望星空,宇宙中有兩顆小行星,一顆是”袁隆平星”,一顆是”吳孟超星”,兩位科學家的貢獻將水遠為世人所銘記。下列有關行星等天體描述不正確的是( ?。?br/>A.太陽系中的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B.太陽系是由太陽、地球和月球組成的星系C.從側視圖看,銀河系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D.宇宙是由各種不同的天體系統組成的11、地球不同緯度地帶接受的太陽輻射能不同,使得許多自然地理現象呈現緯度地帶的差異。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有( ?。?br/>①為地球提供光和熱,維持著地表溫度②是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③擾動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產生磁暴、極光等現象④對衛星導航、空間通信等人類活動產生災害性的影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1年5月,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地球和火星的比較如表所示,太陽系中部分星體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br/>A.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與地球有相近的衛星數B.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與地球有相近的體積和質量C.圖中的②是火星,屬于銀河系D.圖中的③是火星,屬于地月系13、下列有關星座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地球上不同的地點所觀測到的星空是不同的 B.有些恒星一年四季在天空中都可以看到C.恒星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D.我們可以通過北斗七星來尋找北極星14、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宇宙中的一位“超級媽媽”,這個星系一天之內誕生的新星比我們銀河系一年內誕生的還要多。它巨大而遙遠,一年產生大約740顆恒星。而我們的銀河系大約每年誕生1顆新星。下列關于星系和宇宙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銀河系屬于河外星系B.宇宙內的恒星是不運動的C.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構成的,天體系統的結構層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D.太陽系是宇宙的中心15、3月2日(農歷2月11),金星和木星在西方低空肩并肩湊在一起,發生金星合木星的天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寧波當天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移向赤道 B.寧波當晚出現下弦月C.金星和木星與月球一樣圍繞地球旋轉 D.金星和木星同屬于太陽系16、第十九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正值秋分,農歷八月初九)在杭州舉行。(1)當天晚上接近的月相是 。(2)右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開幕式這天,地球處于公轉軌道上的 位置(填數字)。此時晝夜長短的情況是 。 (第16題圖) (第17題圖)17、如圖甲為我國古代的滴水計時工具——漏刻的模型圖。漏水壺通過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壺中滴水,受水壺中的箭尺隨著壺內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對壺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當時的時刻。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為時間計量的起算點來計量一天的時間,因此在一年中不同節氣需更換不同的箭尺,這是因為地球的 (選填“公轉”或”自轉”)導致每天的日出與日落時間不同。圖乙中適合夏季使用的箭尺是 (選填“A”或”B”)。18、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因某種原因快速老化,體積膨脹,將逐漸吞沒鄰近星球,所以政府計劃采取措施推動地球走向新家園。(1)假設太陽逐漸膨脹,最先被吞沒的行星會是 。(2)“計劃”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臺巨大的發動機,產生和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該推力的方向為 。(3)若地球最后到達離太陽最近的恒星附近。該恒星可能位于 ?。ㄟx填“地月系”“太陽系”或“銀河系”)。19、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天體又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1)圖中的大圓、中圓、小圓分別表示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關系的是 。(2)從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圓缺變化(相位變化),而且相位變化與月球相似。 ①某研究人員利用儀器觀察到金星“滿月月相”,此時金星的位置應該在圖(a)中 處;②在觀察金星相位時,使用裝有巴德膜的望遠鏡可避免人眼被太陽的強光損傷。其原理如圖(b)所示:大部分光在巴德膜表面發生反射 處觀察金星(選填序號)。20、如圖所示是2022年6月5日我國發射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的模型,隨后三位宇航員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宇航員會研究植物種子在太空中萌發、生長、開花、結籽的全過程,從而了解和掌握未來太空農業發展的可能性。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對接時以空間站為參照物,“神舟十四號”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2)宇航員將在空間培養箱種植水稻,來研究高等植物在太空微重力等極端環境影響下所表現出來的與地球上某些性狀的差異,科學上把這種性狀的差異稱為 。(3)由于地球的公轉,使定點在赤道上空的通訊衛星與太陽及地面衛星接收站大致位于一條直線上,此時太陽發出的電磁波干擾衛星發射的電磁波,這種現象叫衛星日凌。地球上每年會出現兩次衛星日凌現象,時間分別在 (填節氣)前后。21、如圖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其中數字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時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圖中1位置時的月相是新月。中秋節月球出現在圖中 位置。(填相應數字)(2)月球在1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域在白天可能會發生看不到太陽的現象,這是由于光 ,月球擋住了太陽光。(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 。22、如圖是小文制作的“地球的運動”思維導圖。(1)思維導圖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將其改正 。(2)請你和他一起探究,并在方框中填寫文字完善思維導圖 。23、讀圖回答問題。(1)圖中該地屬北半球,理由是 。(2)A點當日日出時間為 時,日落時間為 時,白晝長 小時,晝夜長短情況是 。(3)A點當日太陽直射在 。24、建立模型能幫助我們認識自然現象。如圖是學生利用模型討論溫州地區冬寒夏熱的問題。(1)圖甲是太陽內部釋放能量過程的模型圖,該變化屬于 。(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2)小明認為溫州冬寒夏熱是地球在夏季距離太陽較近。請從圖乙中找出否定他觀點的證據: 。(3)小紅用圖丙模型解釋冬寒夏熱,認為夏季正午時地面單位面積接受到的太陽能比冬季多,這是因為地球以一個傾斜的角度繞太陽公轉,造成夏季和冬季的 不同而導致的。25、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飛船順利與天宮空間站實現徑向對接,三名宇航員將開展為期5個月的工作任務?;卮鹣铝袉栴}:(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是因為地球 自轉,使火箭在地面未發射之前,已經具有了一個向東的速度,從而節省推進劑。(2)運載火箭承載著神舟十六號飛船飛向太空時,載人飛船相對于運載火箭是 的。(3)下列關于宇航員在天宮空間站內活動的描述,符合事實的________(填字母)A.做引體向上鍛煉身體 B.用手握住鉛筆寫字C.用彈簧拉力器健身 D.用體重計測自己的體重(4)天宮空間站自西向東每1.5小時繞地球飛行一周。某段時間,空間站沿平行赤道的路線上飛行時,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宇航員看到地球是 (選填“自西向東”或“自東向西”)轉動。(5)神舟十六號乘組執行任務的5個月期間,杭州晝夜長短及其變化是________(選填序號)。A.一直晝長夜短 B.一直晝變長夜變短 C.白晝先變長后變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6張PPT)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 塊 四地 球 與 宇 宙(共2講)2024浙江中考一輪復習第36講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思維導航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河外星系銀河系宇宙的演化太陽系其他星系太陽八大行星及衛星概況:溫度、直徑、外部大氣活動:類型、對人類影響地球月球地月系八大行星公轉陽歷概況月相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宇宙的演化知識梳理知識點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1、地球:(1)地球是一個 的不規則球體;(2)地球是一顆 系中的 星,本身不透明也不不 ,但能反射太陽光;(3)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約 千米;地球赤道周長大約為 千米;(4)地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顆存在 的星球;人類對地球年齡的估計值約為 年,且在不斷運動和演化中。赤道略鼓、兩極稍扁太陽行發光1.496×10863714萬智慧生命46億知識梳理2、地球自轉(1)地球自轉中心是 ;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與赤道面 。(2)地球自轉的方向為 ;從北極點上空看呈 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 旋轉。(3)地球自轉周期約是 小時,即1日;1日= 秒;(4)地球自轉所產生的現象有 、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引起的各種運動旋轉現象、東西部地區的時差等;地軸自西向東逆時針順時針24垂直晝夜交替、一天中太陽高度的變化86400知識梳理3、地球公轉:(1)地球公轉方向為 ;公轉時地軸呈傾斜狀態,地軸的北極始終指向 附近。陽歷是以 作為根據編制的歷法。(2)地球公轉周期是 天,即1年,地球公轉所產生的現象有等;“二分二至”把這個周期四等分。因地球的軌道面與赤道面不一致,所以四季中太陽直射點在 之間往返移動。 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 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自西向東北極星地球繞日公轉365.25南、北回歸線夏至冬至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3)地球公轉與我國的二十四節氣①地球傾斜著繞太陽公轉,致使太陽 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② 由于太陽光線照射到地球表面之上,造成地球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溫度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熱量帶,即 帶、南溫帶、 帶、南寒帶、北寒帶。③ 公歷和“二十四節氣”都根據地球 和萬物生長規律制定的,公歷一年 個月,每個月 個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知識梳理直射點熱北溫12 24地球公轉知識梳理知識點2、月球與月相1、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月球不透明也不發光,月球表面布滿了由隕石撞擊形成的 ;(2)月球上沒有 和 更沒有生命存在,表面溫差 ;月球是第 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星球;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全人類首次實現月球 。(3)月球以橢圓軌道繞 公轉,同時進行自轉;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約為 天;衛星環形山空氣 水一背面軟著陸地球27.3很大知識梳理2、月相:(1)月球的 叫做月相(即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形狀)。(2)月相變化的原因:①月球本身 ;②月球繞地球運動,使 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內有規律地變化。圓缺形態不透明也不發光,只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地球、月球、太陽知識梳理(3)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①滿月(望):農歷每月 ,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于地球的兩側。由于白道面與黃道有一夾角,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稱為滿月或望。②新月(朔):約在農歷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 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這時是農歷初一。此時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十五、十六背向太陽知識梳理③上弦月:約在農歷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此時月球 邊亮,呈半圓形。北半球中緯度觀察: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在正南天空,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④下弦月: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地、月的相對位置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這時月球 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下弦月在子夜時東方升起,黎明日出時位于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西半東半知識梳理(4)月相周期:①月相周期:從 到 再到新月,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這一周期平均為 天,稱為朔望月。②農歷的規定:我國的農歷月是以_ 為依據制定的。以 為一年的開始,兩個正月初一之間的時間稱為一年。一個農歷年的長度約為354天(農歷平年)或384天(農歷閏年)。新月 滿月29.53月相變化周期正月初一知識梳理3、月食和日食(1)日食: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它擋住了我們觀察太陽的視線,就產生了 食;日食類型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日食發生時的月相是 (農歷初一前后)。(2)月食:月球進入地球的陰影中,月面變暗現象稱為 食;月食發生在 月(農歷十五、六前后)。月食類型有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滿日新月月知識梳理4、星座為了便于認識恒星,把星空分為88個 ;著名的星座有 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極星)、天鷹座、天琴座、天鵝座、仙后座和獵戶座等。站在北半球,向北看天空,星體都是圍繞 東升西落的。星座大熊北極星知識梳理知識點3、太陽1、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 ,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表面溫度約為6000℃,中心溫度可達1500萬℃。2、太陽是一顆自己能 的恒星,其外部大氣由內向外可分成三層: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平時看到的太陽其實是它的 層。恒星發光光球光球知識梳理3、太陽活動(1)太陽活動的類型:太陽 、日珥、 和太陽風。(2)太陽黑子產生于 層,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 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 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其周期約為11年,耀斑和日珥發生在 層。(3)太陽活動會影響氣候和人類健康,干擾電離層,使無線電波通信衰減或中斷,影響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產生極光等。(4)太陽為地球表層和人類的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太陽與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關。黑子 耀斑低光球太陽黑子色球知識梳理1、 太陽系的構成:太陽系由八大 、小行星、彗星等天體按照一定的軌道圍繞 公轉而構成的。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2、八大行星: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為:;3、八大行星公轉方向為 ,轉道為 ;轉道面處于同一平面;4、小行星帶位于 與 軌道之間。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約為年。行星太陽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火星 木星知識點4、太陽系自西向東 橢圓形76知識梳理知識點5、銀河系1、銀河系的組成:銀河系是由 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2、銀河系的形狀和大?。?br/>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就有2000多億顆,銀河系的直徑約為光年, 從側面看銀河系像一個 ,俯視又像一個大旋渦。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 光年。3、光年是一個 單位,指光在 時間里傳播的距離。1光年約等于 千米。大透鏡3萬長度一年9.46×1012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10萬知識梳理1、宇宙的構成:宇宙是由 和大量的類似銀河系的 構成的。2、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現星系運動有如下特點:所有星系都在 ,星系離我們越遠, ;星系間的距離在 。3、目前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是 宇宙理論。 大約150億年前宇宙形成。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其他星球上,都可以觀察到其他星球在遠離觀察點而去,這是宇宙 的結果。4、宇宙是 中心的。知識點6、宇宙的演化銀河系河外星系離我們而去退行速度越快不斷擴大大爆炸膨脹沒有知識梳理知識點7、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1、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托勒密的“ 說”→哥白尼的“ 說” →拉普拉斯的“ 說”。2、現代天體系統結構:地心日心星云宇宙系統河外星系銀河系其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其他行星和衛星等知識梳理3、恒星的演化過程:星云→太陽→紅巨星→白矮星星云→大恒星→超紅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4、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誕生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個由巖漿構成的熾熱的球。隨著地球溫度的不斷下降,逐漸形成固態的地殼、原始大氣、原始海洋。在距今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 中誕生。人們通過模擬、實驗和推測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種假說來解釋生命的誕生。原始海洋典例精析例題1*2019年1月3日,我國“嫦娥四號”成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落,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月球是一顆行星B. 月球表面有環形山C. 月球表面可以放風箏D. 地球上的機器在月球上可正常使用解析:[答案]B[解析] A.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不是行星,A錯;B. 月球表面有環形山,B正確;C. 月球表面沒有空氣和水,不能放風箏,C錯;D. 月球上晝夜溫差很大、沒有空氣、引力又小,所以地球上的機器在月球上并不是都能正常使用的,D錯誤。故B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2*關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萬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大爆炸宇宙模型認為,“原始火球”溫度極高、密度極大C.“原始火球”的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下降D.大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脹一直延續至今,并將延續下去解析:[答案]A[解析] A.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故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大爆炸宇宙模型認為,“原始火球”的溫度和密度高得無法想像,B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原始火球”的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離我們運動,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只有A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3*日、地、月是人類最熟悉的三顆星球。下列有關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運動的表現形式B.月球上的環形山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C.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可分為日冕層、色球層和光球層D.當日、地、月運行到一條直線上時,月相一定是新月解析:[答案]C[解析] A.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B. 月球上的環形山由古老的火山碎屑和熔巖形成的圓形山脈;C..太陽大氣層由內及外可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D. 當日、地、月運行到一條直線上時,月相可能是滿月。故C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4*假說在科學發現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需要相應的證據支持。下列證據與假說不對應的是( ?。?br/>A.遠去的帆船先消失的是船身——天圓地方說B.發現了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達爾文進化論C.所有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去,星系越遠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論D.大西洋海底山嶺兩側的大洋地殼正在緩慢地向大陸方向移動——海底擴張說解析:[答案]A[解析]科學假說在科學發現中有著重要作用,但需要相應的現象或證據支持。A:遠去的帆船先消失的是船身——地球是球形的,故A錯誤。B:發現了處于爬行類和鳥類過渡類型的始祖鳥化石——達爾文進化論,正確。C:所有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去,星系越遠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論,正確。D:大西洋海底山嶺兩側的大洋地殼正在緩慢地向大陸方向移動——海底擴張說,正確。故A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5*讀太陽系模式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1)圖中最大的天體是 ?。ㄌ钚蛱柡兔Q)。(2)當③的天然衛星運行到A位置時發生的月相是 。解析:[答案] (1)太陽 (2)滿月[解析] 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太陽占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天體。而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使得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狀也有規律地變化,從而產生了月相的變化。所以,(1)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是太陽。(2)③表示地球,ABCD表示月球的相對位置,當月球運動到A點時,發生的月相是滿月。典例精析例題6*甲圖是太陽直射點一年當中回歸運動示意圖,乙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乙可知,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的方向是 (填“順”或“逆”)時針,公轉周期是 。(2)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做回歸運動的原因是 運動,甲圖太陽直射點位于③點時,對應乙圖A、B、C、D中的 典例精析(3)當地球公轉到乙圖所示D位置,太陽直射點到④點時,我國新疆晝夜長短及其變化狀況是 。A.晝最長,夜最短 B.晝最短,夜最長C.晝夜等長 D.晝短夜長(4)當新疆物體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長時,太陽直射點位于甲圖①②③④中的 。(5)每年的6月中考時,地球位于乙圖A,B,C,D中的 附近。解析:[答案](1)逆;一年 (2)地球的公轉;C(3)B(4)④(5)B[解析] 1)地球自西向東公轉,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的方向是逆時針,周期是一年,時間為365.2422天;2) 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面和赤道之間的夾角是23.5°,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做回歸運動的原因是地球公轉運動,甲圖太陽直射點位于③點時,此時是秋分日,時間為每年的9月22日,乙圖中B點是夏至日,因為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判斷C是秋分日,所以甲圖太陽直射點位于③點時,對應乙圖A、B、C、D中的C 。 3)當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時,北半球的地方晝最短,夜最長,所以B正確;4)當新疆物體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長時,太陽直射點離新疆最遠,所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在④位置;5)A是春分(3月22日左右);B是夏至(6月22日);C是秋分(9月22日);D是冬至(12月22日);每年的6月中考時,地球位于乙圖A,B,C,D中的B附近。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第36講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36講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學生版) .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36講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師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第36講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