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課程標準 1.通過了解明清時期統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2.通過了解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發展、世界的變化對中國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素養引領 1.唯物史觀:通過把握“康乾盛世”的歷史概念,認識到盛世歷史是由廣大人民共同創造出來的。2.時空觀念:通過明清的版圖的對比,理解清朝版圖對前代拓展與鞏固,以及對近現代版圖的奠定。3.史料實證:通過搜集明清邊疆政策的史料,進一步完善其史料實證的素養。4.歷史解釋:通過對清初君主專制一目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清朝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及影響做出正確的歷史解釋。5.家國情懷:從內外兩個方面分析清朝統治危機的出現,培養學生關注世界形勢、居安思危的品質和能力。重點 國家版圖的奠定。難點 國家版圖奠定的內容。時空坐標【知識梳理】一、清朝君主專制加強的表現史實 特點 意義中央地方聯系 奏折制度 迅速、機密 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中樞秘書機構 對皇帝跪受筆錄 專制皇權發展到_頂峰____。思想文化專制 思想文化專制 嚴重摧殘文化和人才。二、清朝對邊疆的鞏固和治理疆域的奠定 開拓鞏固邊疆 方位 舉措 內容東南 統一臺灣 ⑴收復臺灣:1662,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⑵臺灣設府:1684年,清朝在臺灣設府,隸屬福建省。東北 抗擊沙俄 ⑴雅克薩之戰:17世紀中葉,沙俄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康熙前期,清軍圍攻雅克薩的俄軍迫使沙俄同意談判。⑵《尼布楚條約》:1689年簽訂,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赌岵汲l約》是中俄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簽訂的,它遏制了沙俄向黑龍江流域的擴張,保障了東北地區的安定。北部及西北 平定叛亂 ⑴1757年,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叛亂。⑵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加強管理 ⑴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⑵在蒙古:設立盟、旗兩級單位進行統治。西南 管轄西藏 ⑴確立冊封制度:冊封達賴和班禪,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經由中央政府冊封。⑵金瓶掣簽制度。⑶設置駐藏大臣:1727年設置,代表朝廷與達賴、班禪共同治理西藏。⑷頒布法律: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和落實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轄權。因地制宜 內地:督撫制度:督,總督,主管軍事;撫,巡撫,主管行政邊疆(東北、北部和西部):將軍和辦事大臣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理藩院意義 ①現代中國的版圖基本奠定②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加強了中央集權三、統治危機初顯出現 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統治已出現由盛轉衰的跡象,19世紀前期(嘉慶、道光時期),衰象更為明顯。表現 ⑴資源危機:人口膨脹,資源危機顯露。⑵政治危機:政治腐敗,貧富矛盾積累,農民起義屢屢爆發。⑶對外關系:西方殖民勢力東來,清政府固守閉關鎖國。【拓展提升】☆中國古代中樞機構的變化朝代 措施秦朝 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漢朝 “中朝”決策機構建立隋唐 三省六部制度的建立、完善宋朝 參知政事、樞密院、三司將相權一分為三明初 廢除宰相,權分六部清朝 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特點特點 表現簡 機構簡單;軍機大臣品級不高,但都是皇帝欽定。密 地處內廷,外界干擾少,皇帝召見軍機大臣時連太監都不得在側,軍機大臣不得擅交臣僚。速 辦事效率高,能快速處理機要文書,按皇帝意旨辦理軍務。☆丞相、內閣、軍機處的區別丞相位高權重,其存在對皇權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內閣屬于皇帝的顧問侍從機構,其權限大小取決于皇帝;軍機處是皇帝的傳達機構,軍機大臣完全聽命于皇帝。☆清朝邊疆管理的方式及特點:方式:設置機構;軍事打擊:制定法律章程;冊封;聯姻;建立制度……特點:①軍事手段與政治手段相結合;②注重用法律手段維護國家統一;③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既尊重民族風俗,又突出中央的權威;④統治方式靈活多樣☆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和影響原因(1)自給自足、落后閉塞的封建自然經濟是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根本原因。(2)明中期倭寇侵擾我國東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東方殖民擴張是明清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客觀原因。(3)清朝統治者具有民族狹隘性。清朝統治者企圖通過“海禁”“閉關鎖國”,將人民與外界完全隔絕,以防他們內外聯結,形成反清力量。2、影響(1)積極:這種消極防御手段,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對外殖民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初期曾起到過一定的民(2)消極: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經濟長期延續,使封建統治者日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素養檢測】CBBDC1.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帝曾說:“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無旁貸假。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能有榮辱人、能生死人者?!边@句話本質上反映出( )A.地方治理得以強化 B.思想文化控制嚴密 C.專制君主乾綱獨斷 D.監察制度達到頂峰2.清朝雍正時期獲得密奏權的官員達1200多人,密奏內容涉及范圍很寬泛,軍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等。雍正時期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與臣下反復討論后作出決策。據此可知密折制( )A.提高了行政決策效率 B.增強了行政決策的科學性C.能有效監察地方官員 D.說明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3.達賴、班禪及其他大小活佛辭世后,要通過“靈童轉世”的方法選擇繼任者。最初,勢力龐大的農奴主,經常操縱“靈童”的人選。為解決這一問題,乾隆帝推行了( )A.冊封五世達賴 B.完善金瓶掣簽制度 C.設立伊犁將軍 D.實行改土歸流政策4.改土歸流是指明清時期廢除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分封首領世襲地方行政長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進行統治,實行和內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賦稅、編查戶口、組織鄉勇、興辦學校、實行科舉等。這一制度( )A.體現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B.優待民族上層保障了局勢穩定C.改變了夷夏觀念實現了民族平等 D.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5.嘉慶后期,白蓮教支派天理教發動了一次起義打入北京皇宮,嘉慶帝事后痛心地說:“當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實中外之所同。朕雖再三告誡,舌敝唇焦,奈諸臣未能領會,悠乎為政,以致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睂е逻@種政治亂象的主要原因是( )A.閉關鎖國之下的天朝上國觀念 B.理學思想束縛下官員道德素質下降C.專制集權體制下各種矛盾激化 D.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導致保守心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